•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纸质世界] 世界最新医学是假刊

    时间:2019-03-25 03:34: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无派的思想堆砌在世界之外,穿过封尘的逻辑界面,透过缠绵的未知重峦,把剖析好的默契印入本质的孤独,把整理好的序言嵌进思考的庄园。   沉默,怀疑,自负。暴动。所有的感情和伤悲都与尘世有关。所有的给予和祝福都微渗着哲思的余温。
      茫茫宇宙,明晰若晶体,滚动成无法捉摸的永恒。伫足,回望,眼眸深邃,微笑凝固。通向未来的轨迹拉成了千年古迹的雄浑。我久久留恋于此,只试图找一个切口。
      
      一
      
      于是,当冗杂交错的思绪如沉默汹涌的西部河流般侵蚀我的大脑的时候,我习惯以孤独的姿势,把很旧很破的历史书一页一页翻过。左手拇指的明晰纹路和略微泛黄的厚重纸页细细接触,汇合成的质感于心的平原里昂然淌动。思维在广袤得被人们称作古代的空间里流浪,没有掺杂半点羁绊与顾忌。它们只是悄悄地飘着,飘着,飘过长江,飘过黄河,飘过无际的西域草原和深远蓝天。
      大部分的时候,身旁总是嘈杂而热闹的。太多的喧嚣和浮华挤压住了世界有力的跳跃,遮盖住了这些鲜活而缤纷的光。并没有叹气和摇头,更没有无奈和绝望。低下头,静静地冷眼旁观着人间烟火,爱憎分明,冷暖自知。我总喜欢抛开这一切,紧抱着许多关于历史的书物,一个人坐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阅读。纸张在空气里划过弧线,心如止水。那种空灵的平静,那种沉淀的境界,足以让我在思想的上游漫步,在往昔与哲学相互渗透交融的空间里密密穿梭而过。沐浴在流水般时而冰凉时而灼热的历史之林,仿佛自由的灵魂离开笨重的躯体,仿佛世界也只剩下你―个人。
      读《历史的尘埃》时看到某页写道:“在历史的天空下,不管你爱与不爱都只是其中的尘埃。无论是谁,所能把握的不过也只是自己而已。”是的,如今仍然深记着自己疯狂地热爱上历史是在初中。那时的我总是独自沉浸在一片自我营造的关于古代关于过去的想象中不能醒来。尼采说:“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的――对待事物。”然而那个戴着深棕色眼镜的看起来颇具艺术气质的历史老师却在课堂上把我叫起来让我背诵片段或者囊括某个战争的冗长繁复的意义,而忘记了反思和辩证,忘记了历史最纯粹的高深的内涵。而当然,这是不能被老师学校及这个应试教育的社会了解的,虽然我真的非常不愿意在老师对我极为信赖的眼神中说出“肤浅”这两个字。
      “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而我们所谓的孤傲棱角已在成长中逐渐磨平,在这个无比庸碌的世界里,我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制造违心的笑容。或许这是令人欣慰的,然而,我们是否已丧失了“辩”的能力?不羁的我们,何以刁钻。
      
      二
      
      或者我们都是没有办法被给予自由的,就像阴天里阴郁的一块灰云,只能在一个不属于它的局限狭隘的范围之内漂泊不定。我也十分愿意把它想象成停留在皮肤上的血块,由于现实的淤积把鲜艳剔透的深红凝固,束缚它的流动。而我们总是从这个世界最本身的突变出发,盲目地去追寻并非真正所想追寻的内容。比如人类“三段论”、“知识三步曲”的创造,比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中所剖析所反思的一切。从个体,整体,到全部,再到构成的我们的这个世界,我们还是否拥有质疑的勇气?
      我亦膜拜西方哲学以及在那个智慧而勇敢的民族中崛起的那些穿梭在历史的思想之林里的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等等的用思维剖析思维,用事物挖掘事物的哲学家。
      比如在威廉姆・庞德斯通的《推理的迷宫》中,严密而活跃的逻辑推理和语言的终级界限体现得亦是多么的深邃且震撼。凝滞的空气里我分明看到上帝在进行着一种多么直接的交易。我书桌右上角放着快被翻烂的《西方哲学》和崭新的《中国哲学文化》。周围的朋友偶尔说我不爱国,然后针对这一现象七嘴八舌地评论得不可开交。我想我是完全没有必要参与进去的,只是很平静地微笑然后低头读书,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我想自己和他们已经成了两个世界的人。外面叫嚣,讨论,聊天,滔滔不绝。世界总是太吵。
      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里叙述了两位中欧作家的故事后,便很成功地探讨出这两种不同的个体自由伦理的差异。于是我便常常把铅笔咬在嘴里十分愤懑地考虑为什么我会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我有时候会想是否真的不属于这个世界。我想,那个属于我的空间一定是萎靡却充满真挚灼热的感情,且一切事物都是会思考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特精辟的视角的。你完全可以说它荒谬无比。
      
      三
      
      曾经在某个文学网站上看到有人说一看毕希纳、昆德拉、基斯洛夫斯基就想睡觉。我认为他们一定是缺少思考的人,最起码我们应该思考这些思想大师们给我带来的是什么。他们用充满灵性的笔给我们静静讲述一些让我们深思乃至惊心动魄的故事,彻底洗刷灵魂,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思考这个世界,重新思索人生。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写“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等诸如此类的宣告。而这部里程牌式的作品,也囊括了尼采几乎所有的思想。它们共同的性质也恰恰是思考,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闪烁着永不停息的光芒。
      而我们伫足停留的这个世界,却将要以透明劣质纸张的姿势呈现。
      
      同《慢车去赤壁》中写的一样:我颓废地站在这里等待历史,我已经忘了我要干什么,一切是为什么?思考是什么?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创造了这个世界的关于思考涉及思维变迁命运改变的奇迹。带着洁白大翅膀的天使被固定在木漆的十字架中央,它或许把头埋得很低,它脸颊上流出来的黑红色的血或许会沾在它的翅膀上,它不再企图被救赎。
      于是,我们便静下来思考,思考这个世界的内容和形式,才会发觉人总在承受时间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而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然而,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于是,我肯定现在被定格的是时间而不是思维。
      我们就是这样带着一颗五斤重的脑袋真真切切地生活在这个世界。
      自然哲学在历史深沉河流的淤积里逐渐被冲刷着,它沉默,它不说话。
      它正贯穿过芸芸众生,精神信仰,以它宽容博大的思想内涵去昭示这一切,昭示这四海之内疆域之中的万物,昭示我们这个正在存在及消失的纸质世界。
      作者感言
      总喜欢在一些不眠不休的静寂深夜与灵魂和内里进行一场又一场缜密的对话。干净安静,所有的狂躁和妄念都在这一帧素白庄重的影像里沉淀或溶解。
      《纸质世界》。经过漫长冗密的思考和洞察之后,握起黑色碳素钢笔在薄而质感的纸张上书写下我思维的痕迹和谦卑的感动时。我自己仿佛变成了一只茧,被一层层一条条的白色蚕丝紧紧缠裹着。纯净简易,却牵卷了太多细小微茫的尘埃和含糊濡湿的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记得王蒙曾说,写作是一条狗,只要你不变心,它就会永远跟随你。对于我而言,写作更是一种永远行走在路上的姿势。你既然选择了在路上,那么你便永远也无法从这种状态中抽身而走。它告诉了你什么是思考,什么是成长,什么是爱。它让你在喧嚣和世俗的茫茫雾霭中更清楚明澈地看清自己。它让你懂得,也不要小看你的脑袋,虽然你的脑袋不一定能让你成为爱因斯坦,但控制着你的永远是下一个动作。连你也不知道的动作。
      
      郭凯留言
      发稿的时候,我将《纸质世界》放在批评这个栏目里,当时对文章的理解止于对课堂教育的批评,对死板教育的批判。
      麦坚看到此文,眼前一亮,像发现宝藏一般,对我喊道:“这么好的文章,不在封面里刊登,太可惜了!”
      满脸通红掩盖不了内心的浅薄。作为责任编辑,我的责任缺失对于作者、读者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惟有不间断阅读,才会少出这么严重的“事故”。
      
      邢颖的文章为什么适合放在封面,这与《新作文》一贯提倡的口号有关,抄录一遍,加深记忆:思想提升作文,智慧开创人生。她的文章在众多学生的稿件中有种少见的理性批判,这与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当今学生的作文,普遍缺乏用理性思维挖掘事物到底的求真精神。
      
      事实上,众多满分作文、分类作文给写作带来诸多方便快餐的同时,逐渐让我们失去寻找真正营养食粮的机会。
      感谢邢颖,是她让我在羞愧中反思、醒悟;我更要对《纸质世界》说声对不起。差点埋没了你。
      真的金子闪光了!
      
      (责任编辑 郭 凯)

    相关热词搜索: 纸质 世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