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结构性追问 追问人文性

    时间:2019-02-25 03:26: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语文是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担有人文教育的职责,这是毫无疑义的。即使力主语文的本质是“工具”论者其实也并不否认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盖儒者之争皆在名实”,分歧在于对人文性的理解以及人文性如何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呈现。
      “人文性”的基本含义当指一种精神品质,是以人为对象的思考,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注。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要培养学生自发的向上之心和向善之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养成一种德性。在学校的各科学习中,不可否认语文学科的内容最能滋润学生的心灵,借助语言的中介,语文教师也最能切入学生的生活。因而语文教学是最不能剥离人文性,最需要体现人文性,也是最能够体现人文性的教育。
      学校教育中知识学习的途径是授受与建构,情感培育的途径是熏陶与感化,行为与技能形成的途径是训练与固化。于学生而言,内心的陶冶是教育的根本,规范化的训练是外在的功夫。如果说信仰的教育是帮助建立一种世界观,旨在求“善”,主要手法是灌输与规训;科学的教育是帮助建立一种理性,
      旨在求“真”,主要手法是引导探究;人文的教育侧重于诉诸情感的求“美”,主要方法是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总得有所依傍,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习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
      “语言是思想的家”,没有离开思想的语文。思想贫乏,语言必然平庸。“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苍白,语言必然干瘪。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表情达意,倘若抽去情感与思想的内核,语言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文以载道”,倘若失去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思想与情感便没有依附,无法表达。凡作品皆有思想倾向,语文中的思想倾向主要诉诸心灵的内在感悟,而不是外在权威耳提面命的训诫。但教学中一不小心就会将语文课演变成思想教育课。
      人文性的泛化、庸俗化于课堂教学中尚有:其一是如吕权湘先生所言的借“人文”以“放胖”的现象。短文长教、浅文深教,教者唠唠叨叨,听者昏昏欲睡。其二是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的那种离开文本,旁逸斜出,随心所欲的发挥。其三即是最为多见的忧世情怀,微言大义的说教,无论文章解析或作文指导均生拉硬扯出伟大意义,或升华出崇高思想,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如果说语文教学“工具”论的偏颇在于将鲜活的语言宰制成冰冷的部件,那么,语文教学“人文”论的畸变在于将精美的语言感悟演绎成热闹庸俗的游戏。语文教学倘若教而不得法,学而不得要领,读而不见涵泳,思而不见精纯,行文尚且多有不通,何来奢谈人格养成与人文精神之类?
      语文教学中没有泯灭情感的作品,没有离开思想的语言,因而也不会有缺失是非判断和价值导向的教育。否则,文字将失去承担的勇气,写作将失去精神的重量,教育将失去传承与超越的职责。无论从语文学科教学的个性抑或从教育的普遍性的角度来看,人文性的张扬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追问 人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