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唐僧从哪里来_爱哭的唐僧从哪里来

    时间:2019-02-23 03:28: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西游记》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吴承恩有意将唐僧塑造成一个胆小怕事、软弱无能、逢难必哭的形象。本来作为师父和实际的领导者,唐僧应是一个很刚硬的形象,但是在师徒四人中他却成了最不遭人待见的角色。而且唐僧本是《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整个故事也是围绕着几个徒弟保护其去西天取经展开的,但是在历来的研究中,专门研究唐僧的很少,反倒是他的徒弟尤其是孙悟空备受人们青睐。人们多是以一种厌恶的眼光来看待唐僧。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思考,为什么吴承恩要把唐僧塑造成一个如此爱哭的形象。本来作为取经故事的核心人物,唐僧是可以凭借自己的这个特殊位置大放异彩的,但是作者偏偏在有意减轻他的色彩,其原因何在?我想,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答一下。
      一
      众所周知,在《西游记》成书之前,西游故事曾以各种民间说唱和表演艺术的形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今天所能见到的说唱、戏剧文本仍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以及《西游记平话》的某些片段等。因此从西天取经的故事流传来看,再加上说唱文学和宋代话本文学的影响,《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塑造有其历史渊源。
      历史上的唐僧是一位大智大勇的得道高僧。《唐书》《大唐西域记》以及玄奘的高徒慧立所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均有记载,唐僧取经是在山川阻塞、万里迢迢、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只身西行的。他孤身一人,犯险西进,这期间唐僧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但西去印度取经之心丝毫未曾动摇。应该说,历史上的唐僧具有一种独行天下、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前进的豪侠气概。宋代取经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作为神话创作,虽然已经把自然力神化,而且还增加了唐僧弟子“猴行者”这一神话角色,但唐僧的这种豪侠精神和英雄气概依然保留着。这时的唐僧不仅勇于、善于克服困难,而且处变不惊、法力无边,依然无愧于取经领袖的称号。
      而到了《西游记》中,唐僧应有的开拓进取的英雄气概几乎全被行者孙悟空取代。不仅如此,唐僧弟子的人数也由《取经诗话》中的一增加到四:一个降妖开路,一个帮挑行李,一个擎幢护驾,一个充作坐骑。唐僧的护法神灵也由《取经诗话》中的两个增加到非常可观的地步。《西游记》第八回写观音云:“老僧为唐僧西游,奏过玉帝,差十方保官,都聚于海外蓬莱三岛。……”地上既有四个弟子保驾,天空又有十方保官护法,唐僧圣则圣矣,而其固有的“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的自强不息精神也随之而消失。唐僧成了胆小懦弱、迂腐无能的黯然失色的人物:临危怯懦,逢难必哭。以至于连猪八戒都说:“想我那唐僧,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
      可见《西游记》在其接受流传之中就在弱化“唐僧”的形象,新的因素的加入――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的出现,使得故事更为丰满,更加曲折动人――更淡化了本应处在中心位置的主题人物。作家在创作中会考虑到作品的接受问题,因此,也就不得不顺从大众的喜好而作一定的改变。因此作者塑造一个懦弱无比、毫无抵抗能力的唐僧,其实是为了平衡角色的分配。要不然,唐僧也是法力高强,那他一人就可以安全地踏上取经的道路,悟空、八戒、沙僧又有何用?没有了三个徒弟,那许多有趣的故事也就不会发生了。作者将唐僧的那一部分能力转嫁到悟空身上,使悟空的能力超强,唐僧却是软弱无能,两种极端,却是很好的两个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之间不会有冲突和重合,个个性格鲜明,岂不最好?
      二
      《西游记》中的唐僧表面上虽是佛教中人,但骨子里却是儒家。换句话说,作为佛教徒的唐僧,更多地带有封建时代儒生的气质。
      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不得不依附于统治阶级。因此,几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宣扬着忠君爱国的思想。唐僧身为佛教徒,自告奋勇地要替唐王去西天取经,其表面目的虽然看来是为了取来真经造福百姓,但其最直接的目的却是为了唐王朝“江山永固”。唐僧曾对唐王说:“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僧本人所说的目的就是为了“祈保我王江山永固”。第十三回他再次声称取经是为了“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第四十八回他说得更干脆:“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第八十五回他被妖怪捉住,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今若丧了性命,可不盼杀那君主,辜负那臣子?”并对同样被捉的樵夫说:“事君事亲,皆同一理。你为亲恩,我为君恩。”由此看来,虽然身为佛教徒,但唐僧身上更多体现的是儒生的忠君爱国的情怀。同时,唐僧不少的处事原则,常常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在第二十七回中,面对尸魔假扮的女子,“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个是不遵妇道了。”我们可以看到唐僧骨子里的儒家思想――事亲、妇德。在第三十六回,孙悟空问师父前面的寺院的名字,唐僧没有回答出来,“行者道:‘你老人家自幼为僧,须曾讲过儒书,方才去演经法;文理皆通,然后受唐王的恩宥……’”依悟空所言,唐僧必定是受过儒家学说的教诲,所以骨子里才会藏着儒家思想。
      北宋以后,随着封建汉唐盛世的不再,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弱化民族个性。与之相适应,在社会思潮方面,便是程朱理学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最高目标,对“醇儒”式理想人格大力提倡。程朱理学把“醇儒”作为理想的人格追求,要求人们“绌去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而从事于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之事,粹然以醇儒之道自律”,并提出“内圣外王”。这样,就使人们越来越趋向于“内省”,而很少想到“外扩”,似乎人生下来,不是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仅仅在于道德的自我完善。久而久之,道德修养的超前与实际才能的滞后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对自然、对社会的战斗能力,由刚健自信走向了孱弱自卑,怯于反抗,怯于冒险。唐僧身上体现的,正是这种封建儒生的拘执和迂腐。
      作者吴承恩受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再加上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使得他形成了狂放的个性。特别是他深感自己一介书生,虽有经国宁民的良好愿望,却于国于民丝毫无补,以至于“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他一方面是对封建儒生的软弱性格进行批判,另一方面是进行了反思。表现在《西游记》中,则是他形象地展现了唐僧的懦弱无能及种种迂腐拘执行为,对“醇儒”人格予以一定程度的怀疑和嘲笑。
      三
      纵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除了《红楼梦》外,《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都不自觉地遵从了古典小说“主弱从强”的模式。
      这里所谓的“主弱”,主要指作品中位居领袖和统帅地位、极具凝聚力的人物在智慧、力量、战斗技术等能力、水平方面的表现,以及文本的文学感染力等都弱于他们的属下,显得平庸、无能。在《西游记》中唐僧虽说是居于领导位置,但是其在法力、斩妖除魔、自我保护方面远远逊于自己的三个徒弟,在三个徒弟尤其是孙悟空的衬托下,唐僧的神秘色彩就弱了好多。处于从属地位的孙悟空在智慧、力量以及种种能力以至文本的文学感染力等都明显强过了本应该居于小说中心的人物唐僧。这样一来,读者最喜欢的不是唐僧而是听命于他、受他支配的孙悟空。在其他两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模式的存在。不论是作为蜀汉集团领袖的刘备,还是水浒英雄的组织者宋江,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都是一种平庸、无能、爱哭的形象。反倒是他们的属下,如诸葛亮、关羽、张飞、武松、鲁智深等,在读者面前呈现出超群的才能、谋略或武艺。同《西游记》里的唐僧一样,刘备、宋江往往被属下的光芒所遮掩,在读者面前生命力就显得黯淡了很多。
      四
      从佛教修行角度来看,作者其实也是在通过爱哭的唐僧宣扬一种佛教修行的方法。在师徒四人中,就只有唐僧是一凡俗之人,而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是天地灵气产生的石猴,猪八戒是被贬下凡的天蓬元帅,沙僧也曾做过天上的卷帘大将。唐僧虽说是如来佛的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但他除了存有金蝉子虔诚的佛性外,无任何特异功能,是一个与孙悟空等神魔不同,而与世人无异的凡人。凡人身上必有凡人的种种弱点,只是唐僧身上比较集中地体现出软弱的一面。这种具有很多弱点的人,最终都能够成佛,我们芸芸众生,只要肯努力,又有什么境界不能达到呢?这其实是有一种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内涵在里面。
      总而言之,在《西游记》中,唐僧被作者塑造成一个爱哭的形象,人们对他的负面评价远远多于正面的评价。确实,不能否认,和孙悟空这样一个理想人物相比,唐僧是要逊色很多。但是,作者正是有意通过唐僧这样一个凡人来展示凡人的真正处境。如果说孙悟空是理想化的,那么唐僧就是现实性的。现实即是如此。这也是唐僧眼泪的文化意蕴所在。
      (编辑 蓝 忆)

    相关热词搜索: 唐僧 爱哭 从哪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