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真知来源于实践_一切真知来源于生活

    时间:2019-02-14 03:31:2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本文试图从“用教材中固有的生活资源,使数学走近生活;在教学中数学与生活相融,使生活走进数学;互动中体验生活数学情境,使数学生活化”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关键词:数学问题 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120-01
      
       《数学课程标准》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数学问题要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解释和应用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文基于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着力于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能将生活与数学相融合,从而达到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使之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1 用教材中固有的生活资源,使数学走近生活
       实施新课程使我们拉近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现行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身边的、能看到的、熟悉的、能亲身体验的生活资源出现在教材之中也比比皆是。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生活数学资源优势,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服务。
      1.1数学问题的生活再现――模拟性
       现行的实验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材所呈现的大多是学生身边的、能看到的、能亲身体验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现实生活。可以说,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材中充满了丰富的生活资源。哪怕是《图形的初步知识》中较为简单的“线段的长短比较”,也可以用班级中个子最高和最矮的两个学生的比较中得以体现,因为是身边熟悉的事物比较,所以,学生们就会七嘴八舌地说开了:那肯定是某某高了,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但通过叫个子矮小的学生站到凳子上或讲台地面上再比较,就会从中发现问题。这一例子不仅让学生们明白了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而且也使数学走进了生活。
      1.2数学问题的资源生活化――应用性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
       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内容呈现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在“认识不等式”一节中设计如下问题:“中山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团体票八折(不少于30张)。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中山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小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小张同学喊住了小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 张票,岂不是‘浪费’吗?那么,究竟小张的提议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浪费’呢?”针对这一生活实际问题,先让学生进行广泛地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寻求解答的正确思路。从计算中体现付款的多少作出比较,使学生比较直接地明白小张的提议是对的。但是,是否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小张的方法呢?这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思维,从而把教学过程自然引入到对不等式的认识这个内容。实际上,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过程,不仅是对不等式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对生活问题的深入理解,同时还渗透了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2 在教学中数学与生活相融,使生活走进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实现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2.1数学来源于生活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走进数学的。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课堂中来。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是很重要的,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用途,使学生对数学具有亲切感。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最直接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累了许多实际的生活经验。
      2.2生活充满着数学
       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各种社会生活活动,从而构建教学情境。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体会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你喜欢吃兰州拉面吗?拉面中的数学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先把两头捏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后,就把一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果我们假想:要拉出128根细面条,需捏合拉伸多少次才能完成呢?这一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3 互动中体验生活数学情境,使数学走向生活化
      3.1创设生活数学情境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数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数学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数学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策略实施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乐学、善学、好学,进入丰富的生活数学情境之中。
      3.2开展生活体验活动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体验活动是很丰富的,讨论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体验活动。因为讨论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通过相互交流观点,形成对某个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学生各自发表看法,对问题的结论进行修改、补充,教师因势利导,使它更加准确、合理。师生都可以从中获得对同一知识不同侧面理解体验感受。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对于教师则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选择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看起来似是而非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澄清错误的理解,达到深刻共识;选择一些答案不唯一、解法不唯一的问题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提出各种不同解法,相互比较,开拓思路;选择一些可能产生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争论和辩论,激发学生搜集新的信息,重新调整自己思维方式,提出不同观点,并且反驳对方的论点和论据,增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选择一些具有思维深度,需要通过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发挥集体智慧,使问题得以解决,升华生活体验的内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当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从封闭的书本知识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浩军.教学需要怎样的生活乐趣[J].新课程,2009.2.

    相关热词搜索: 真知 来源于 生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