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维也纳金色大厅【歌剧《木兰诗篇》维也纳上演感言】

    时间:2019-02-13 03:24:3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2008年8月30日,在素有“世界艺术圣殿”之称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上演了一部来自中国本土的原创歌剧――《木兰诗篇》(关峡作曲)。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和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担任主角,指挥家李心草担任指挥,而乐队与合唱团分别为享有世界盛誉的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也纳皇家爱乐合唱团。这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创立139年来第一次上演中国歌剧,并且用中文演唱。维也纳歌剧院的观众以挑剔著称,然而当晚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和一次次的谢幕证明这是一部他们喜爱的歌剧。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表示,这部歌剧的音乐非常美,是中国音乐与欧洲音乐的完美结合,让大家“认识了一位中国的巾帼英雄”,他们非常欣赏这种用欧洲人熟悉的方式来介绍中国文化的尝试。而作为官方的奥地利联邦剧院委员会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演出后向该剧主创人员关峡、彭丽媛、戴玉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章。
      艺术家们都以其作品能够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为荣,因为这座艺术殿堂与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并称为世界三大歌剧院,这里苛刻的不仅是观众,剧院对演出剧目的选择同样是苛刻的。这次《木兰诗篇》是中国本土原创歌剧首次登上世界顶级歌剧圣殿的舞台,并用中文演唱,这无论是对西方歌剧还是中国歌剧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维也纳皇家爱乐合唱团指挥维杰・乌帕德亚雅说:“对维也纳皇家爱乐合唱团来说,在维也纳演出中国歌剧还是首次。中文的韵律很强,演出中国歌剧使全团获益良多。迄今,一直是欧洲歌剧向亚洲输出,今天是亚洲歌剧到欧洲上演,开启了亚欧歌剧交流的新时代。”
      这是歌剧《木兰诗篇》自2004年在国内首演成功后第二次进入西方高雅音乐殿堂。上一次是应美国林肯艺术中心之邀,于2005年9月18日在纽约演出,当地最优秀的华人合唱团和由纽约爱乐乐团演奏家组成的乐队组成班底,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作曲家关峡和歌唱家彭丽媛也因此荣获林肯艺术中心颁发的“最杰出艺术家”荣誉证书。还有一次值得提到的是,2006年12月黑尔姆斯特指挥勃兰登堡交响乐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地演出了这部歌剧。
      这次维也纳演出的成功也再次表明,中国本土的歌剧创作不仅能够走出国门,而且能够汇入世界歌剧艺术洪流,并感动和影响西方歌剧艺术。这也引发了我们对中国歌剧发展的思考。
      
      一、高雅艺术在文化传播领域作用独特
      
      文化软实力是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之际,我们应该有相应的高雅艺术与之同步发展。西方人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我们也应该有高雅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民族情感,这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艺术话语权,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方式之一。但东西方文化毕竟存在巨大差异,尽管中国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拿到国外都能够产生影响,但应该以“阳光”的姿态向世界呈献,而不是引导西方人来猎奇,从而导致对中国的历史和人文环境形成错误印象,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要传播中国的文化精髓并让西方人接受和喜爱,采用西方人理解和尊重的文化形式往往效果更好。
      歌剧在西方被视为高雅艺术,它在西方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因此,用歌剧形式为“容器”,盛载中华民族的故事,可以让西方人在欣赏过程中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人的理念和文化传统。西方人也会在欣赏的同时,将其盛载的内容视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二、民族艺术国际化是进入西方社会的捷径
      
      在当今西方文化占据强势的世界格局中,我们采用“普世化”的艺术语言,会更易于为西方社会接受和理解,从而真正起到弘扬中国文化的作用。歌剧音乐使用了和声、复调和曲式等有体系的作曲技法,这就是“普世化”的音乐语汇,是一种音乐的“世界语”。我们的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它使用了《小白菜》等华北地区的民歌音调,还使用了河北梆子等地方戏的曲调,将其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其中著名的唱段“北风吹”唱红了全国。“歌剧”一词也由此进入了我们的艺术辞典。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对中国戏曲艺术的一种提升。继《白毛女》后,《红珊瑚》、《江姐》和《洪湖赤卫队》等优秀歌剧相继诞生,这些歌剧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板腔体”或戏曲曲牌,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广为传唱,民族歌剧的创作出现了一个辉煌时期。然而,近年来中国歌剧的创作相对沉寂,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本土的民族歌剧要面向世界进行第二次国际化的提升,用更丰富的艺术语汇和国际通用的歌剧制作、运作模式对中国民族歌剧进行改造和升级。在这方面,《木兰诗篇》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它是一部按照西方歌剧规律制作的、反映中国历史故事的歌剧。奥中关系促进会主席弗朗茨・罗施纳克博士很内行地问关峡,剧中的音乐是不是采用了中国的戏曲音乐元素,关峡回答说,没有整体地使用唱腔或曲牌,但是用到了河南豫剧音乐的元素,并且发展提升为歌剧咏叹调。这说明《木兰诗篇》的音乐语汇是能够被西方艺术家理解和掌握的。如果我们的本土歌剧都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东西方的歌剧艺术便能真正实现对话。
      
      三、优秀歌剧的产生需要社会氛围
      
      优秀的中国歌剧作品不仅能够打动中国人,也能够感动外国人,但优秀作品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氛围。歌剧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也有过辉煌的发展时期,但是目前,对于中国歌剧从业者来说有些落寞,主要是优秀原创剧目的数量无法满足欣赏需求。随着观众选择性的多样化,民族歌剧更是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
      中国文化建设需要有一套推动高雅艺术的系统发展战略,而这不是仅仅依靠投资就能办得到的。优秀音乐作品和优秀音乐家的产生,需要的是一种社会氛围,一种能够让作曲家产生灵感的氛围。这种氛围包括让歌剧艺术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承担起更大的作用,社会尊重、承认作曲家的艺术第一性等诸多因素。同时,有关部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既要推动,也要引导。毕竟在当今社会,高雅艺术才是一个国家艺术成就和水准的真正体现。
      
      卜大炜 中国交响乐团

    相关热词搜索: 维也纳 木兰 诗篇 歌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