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0-02-14 09:20:5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何为“人民内部矛盾”?即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矛盾,它在劳动人民之间是非对抗性的,在劳动人民和剥削阶级之间则在对抗性的一面之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被消灭以后,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及现实背景:

    对于建国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1956年是个“多事之秋”,从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批判,到波匈事件的发生,加之国内一些学校出现了罢课现象,工厂出现了罢工事件,某些农村则出现了退社风波。这一系列事件使当时的毛泽东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能否正确区分和处理这些矛盾,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人民政权的存亡。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国家里存在矛盾,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的同时,还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两类矛盾的重要学说。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线,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然而,遗憾的是后来我们在实践上逐渐背离了这一正确理论。1957年犯了反右斗争扩大化的错误,1959年错误地开展了所谓“反右倾”斗争,60年代在“左”的路线指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造成全国性内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指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重新恢复和发展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当前,我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半封闭型的传统社会向开放型的现代社会急速转型。在这样一个利益格局剧烈碰撞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

    (二)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为:

    1、在经济领域,人民内部矛盾贯穿于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存在于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内部之间,集中表现为多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贫富差距和失业就业引发的各种矛盾。

    2、政治领域人民内部矛盾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党内矛盾、党政矛盾、政企矛盾、干群矛盾以及民族宗教方面的矛盾等等。  从深层看,政治领域里无论是民主欠缺引起的矛盾还是法律法规不配套引起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干群矛盾。干群矛盾是当前政治领域里人民内部矛盾的焦点,具体表现为:(1)干部队伍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要求勤政之间的矛盾;
    (2)干部队伍中的家长制作风同人民群众要求民主之间的矛盾;
    (3)干部队伍中的特权现象同人民群众要求公平之间的矛盾;
    (4)部分干部的腐败与人民群众要求廉政之间的矛盾。

    3、社会变革必然带来思想观念上的异常活跃和深刻变化,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与摩擦不断显现。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新观念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

    第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

    第三,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引发矛盾。

    4、在社会生活领域,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婚姻家庭方面,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的矛盾;

    (2)随着交际手段的日益现代化,形成了传统交际方式与现代交际方式的矛盾;

    (3)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人口呈现老年化趋势,形成了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的矛盾;

    (4)社会管理方式方面,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民不断增加的要求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5、企业倒闭破产、职工下岗待岗、拖欠职工工资、打白条、农民负担过重、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安置、医保改革等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极易在一些人有目的的组织或煽动下,酿成群体性事件。群体性矛盾导致矛盾对抗性增强,一旦以停工、罢课、集体上访等形式出现,往往就会爆发激烈的纠纷和暴力冲突。

    6、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出现了不均衡状况,各种不稳定因素错综复杂,特别是农村征地、农民工权益等方面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

    (1)农村土地所有权纠纷数量急剧增加,矛盾日益尖锐。

    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由此形成了大量纠纷,甚至引发上访、群访事件,一定程度上危及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2)农村村级组织管理不规范,干群关系紧张;

    (3)一些企业停产或倒闭,农民集体追薪行为过激。

    新时期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领域里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利益矛盾突出、群体性矛盾事件增多、发生局部对抗的可能性增强、发展趋势更加复杂多变等。

    (三)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和规律:       

      1、利益相关性凸显。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0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已经使群众的生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受市场作用的驱使,经济利益、物质利益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驱动力,人们更重视和追求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实际利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逐渐凸显,从而使经济利益矛盾和物质利益冲突成为引发矛盾纠纷的核心内容。诸如失业、下岗、医保、拆迁、物业管理等等,都是由物质经济利益引发的矛盾纠纷。

    2、群体性矛盾增多。

    新时期不少利益矛盾都是存在于不同群体之间,这种群体性利益矛盾,往往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增多。特别是很多矛盾都是由于政策性因素所引起,涉及的对象也往往是一个群体,他们住在同一地区或在同一单位,有相同利益受损的背景,只要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  

    3、矛盾对抗性增强。

    新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使得人民内部的经济差距急剧扩大。这首先引起了矛盾主体强烈的主观心理失衡。而在客观上,贫富分化的加剧确实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当人们在物质利益发生冲突而又得不到妥当处理时,容易向对抗性的方面转化,造成公开的冲突。而在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偏僻农村,素质极低的村官常常横行乡里,激起民愤,酿成恶性对抗事件,人民内部矛盾的对抗性较过去更为激烈。

      4、党群、干群矛盾突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有些干部在经济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索贿受贿,贪赃舞弊,权力寻租,与民争利,直接侵犯群众利益;
    在政治领域,搞“一言堂”,唯我独尊,卖官鬻爵,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甚为猖獗,执法枉法,公权私化,肆意践踏人民群众的权利,压制人民群众的正当意愿和要求;
    在思想文化领域,金钱至上,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对有害的思想观念放任不管,推波助澜;
    在社会领域,精神萎靡不堪,生活奢侈靡乱,参与或放纵黄赌毒,甚至与社会黑恶势力沆瀣一气,充当他们的“保护伞”,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影响极为恶劣。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党群、干群矛盾尖锐、突出。腐败是政治肌体上的一颗毒瘤,腐败不除,民心难安,社会不稳,长此以往,难免会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经验当三思之。

      5、矛盾处理的难度增大。

    群众要求解决的一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缺乏政策、法律依据,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有些人民内部矛盾跨地区、跨部门,协调难度大。一些群体性事件,往往是较多人的过激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与少数人的严重违法行为及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捣乱破坏活动纠缠在一起,更是增加了处置的难度。

    (四)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成因分析:

         1、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既有历史原因、政策原因、利益原因,也有处理方法不当的原因;
    既有群众要求合理的一面,也有群众对党和国家法律、政策不了解、不理解的一面;
    既有基层干部素质较差、管理方式落后、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一面,也有群众要求过高、不顾大局的一面;
    既有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冲突的一面,也有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思维定势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建设不适应的一面。各种矛盾成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

    2、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与以往相比,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日趋复杂和尖锐的趋势。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根源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巨大调整;
    根源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显著变化;
    根源于世界形势和国际环境的重大改变。

    3、引发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根源可以归纳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心理四个方面:

    (1)经济根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利益主体的实际收入差距突显出来,引发了人民内部富裕者与贫困者、先富者与后富者、合法致富者与非法致富者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人为的分配不公,进一步触动了“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加剧了这一矛盾。

    (2)政治根源。主要表现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部分官员的贪污腐败以及干群关系紧张。现实中,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与先进的政治文明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主要表现在:其一,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政治运行机制、监督机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政治体制中的民主机制不充分,上下沟通的渠道不畅;
    其二,少数干部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以及人治观念还相当严重,导致家长式人物绵绵不绝,滥用权力的现象相当普遍,不少位高权重的领导人违法乱纪、贪污腐败、腐化堕落行为不能及早发现查处,引起群众不满;
    其次,一些单位和部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现象,“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干部把“官位”看作谋权生财之道,而对普通群众的困难和疾苦漠不关心,这一切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3)思想文化根源。改革开放既大大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解放,同时也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落后思潮沉渣泛起,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又故意在思想文化上制造混乱,使矛盾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①人民内部的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矛盾;
    ②价值观中的“义”、“利”冲突;
    ③改革意识与思想僵化的矛盾;
    ④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⑤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矛盾碰撞等等。

      (4)心理根源。心理失衡是导致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社会心理根源。尤其是利益结构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群体心理的失衡,引发矛盾冲突。一些人通过各种不正当途径迅速暴富时,必然也是对“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观的一种挑战,很容易打破人们的心理平衡。在现代新时期,古今中外各种思潮、文化观念,都并存于当代中国社会中。落后与先进、守旧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等都导致了极其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也使社会个体在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失衡时,感到价值选择的困难,精神寄托上的无助,进而导致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五)对我国现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既要抓住矛盾的本质根源,又要把握其现实特征,分析人民内部矛盾的各方面关系,立足于现实条件,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工作,找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现代社会新时期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应有及可有对策:

      1、在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指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夯实消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经济基础。

    目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多方面需要。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现阶段,在大量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中,不仅那些物质利益上的矛盾直接根源于国家的相对贫穷,就是许多思想上的矛盾也或多或少地同社会物质财富不够充裕相联系,它是我国社会所有矛盾的总根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千方百计解决好社会这一主要矛盾,才能使纷繁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得以解决。

    2、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汲取能力,统筹兼顾,加大公平优先的再分配力度,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稳定。

    通过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社会经济总量增长不能并自动解决包括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在内的一系列紧迫的、容易诱发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问题。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我们一定要始终牢记,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
    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

    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改革引起的利益关系调整,合理补偿相关方面的利益损失。

    因此,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3、时刻牢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确保社会救助对象生活安定,避免困难群众因生活无着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共创和谐社会。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群众利益无小事。和谐社会建设,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建立不良情绪的宣泄机制以及人民内部矛盾的预警防范机制。

    这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公民参政议政的心理欲求,同时又能适时地宣泄掉积累在民间的不满情绪和心理困惑,从而避免脆弱及病态心理伤害社会公众和破坏社会秩序,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有效缓解大量社会矛盾。

    5、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破除“官本位”思想,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官”、“依法治国”。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可以为人民内部矛盾的妥善解决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如果不坚决、及时地进行改革,势必难以在体制层面上有效地防止和避免领导干部脱离群众。日积月累,存在于群众中的怨愤最终会导致潜在性社会“地震”的总爆发,从而阻碍社会进步。“法治”作用的主体对象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治官”、“治国”。“依法治官”即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运用宪法和法律来监督公仆,防止其滥用权力,即所谓“从严治吏”。不受限制的权力从来就是腐化堕落的温床,通过“依法治官”来克服官僚主义,端正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实现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法治化轨道上得到有效预防及合理解决。依法治国就是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摒弃所谓“人治”观念。

     6、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建立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问题。

    基本途径是:

    (1)完善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结构,保证社会成员利益相对均衡。

    (2)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矛盾疏导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有效的社会管控机制、信访长效机制和人民内部矛盾经常化、制度化的调处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

    7、政法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协调发挥好政治、组织优势和司法手段的作用,源头治理、妥善处置,认真化解各类矛盾必须做到以下“六个转变”:

    (1)转变服务观念,树立大局意识。政法机关必须切实转变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的观念,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提高政策执行力,依法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2)转变司法观念,树立为人民司法意识。要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的根本问题,站稳政治立场,克服特权思想,杜绝衙门习气,增强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体现司法人文关怀,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

    (3)转变政绩观念,树立正确的司法政绩意识。不仅要提高结案率,而且要努力做到服判息诉、案结事了。

    (4)转变心理状态,致力于减少社会对抗。要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用好宽的一手,真正使犯罪人员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预防犯罪,减少社会隐患。

    (5)转变权力观念,致力于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政法机关应当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确保形成合力,但也要相互监督,以防止权力失控,影响政法机关形象和权威,失去群众信任。

    (6)转变强调“依法规范、于法有据”的观念,不能一判了之,在办案中注重化解矛盾,大力强化调解工作,形成人民法院的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结合的“大调解”格局,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本着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态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能够逐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共创和谐社会。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