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沈从文都市小说【论沈从文都市小说创作的空间环境和文化心理背景】

    时间:2019-05-15 03:17: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沈从文的小说以乡下人的视角构筑了乡村美和都市恶两个世界。刘西渭称“他的小说具有一种特殊的空气,现今中国任何作家所缺乏的一种舒适的呼吸”。他以“乡下人”自许,又以“无从驯服的斑马”自喻。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曾预言:“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方法拒绝。”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创作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都市小说在很多研究者看来仅仅是作为一个陪衬和注脚。事实上,都市生活给沈从文带来的感受和冲击是最强烈的,都市小说是认识和全面了解其创作走向和价值的一个切人点。本文主要从沈从文都市小说创作的契机,即空间环境背景和文化心理背景方面探讨都市小说创作的最初动机。
      一、离乡进城的选择——从湘西到北京
      1923年夏天,沈从文因为“看到的好的农村种种逐渐崩毁,只是大小武力割据统治做成的最愚蠢的争夺打杀”。这种“混合愚蠢与堕落的现实,流注浸润,实在太可怕了”,于是“方从那个半匪半军部队中走出”“不意一走便撞进了住有一百五十万市民的北京城”。沈从文想“来读点书,半工半读,读好书救救国家”。用“文学燃起这个民族被权势萎缩了的情感,和财富压瘪扭曲了的理性”。可以看出,沈从文是“因为厌恶而离开”并“带着一脑子不切实际幻想入北京城来”,来证实“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可能”。他远行的直接动因是要远离湘西的一切给他限定的必然命运,他想要他的生命中有一些更新、更有意义的经历。从这个角度来看,沈从文的这次远行实际上是充满了青年式的冲动的,他对现实的判断没有参照,他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一切都出于他已经读过的一些启蒙读物所支撑起的“外面世界”的想象。他渴望在新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凌宇说:“从湘西到北京,沈从文跨越的不只是几千里的地理距离,他同时跨越了一个甚至几个时代的历史空间,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湘西生活的独特经历和湘西文化的熏陶,使沈从文具备了因这个空间上的跨越,使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产生碰撞的可能,这次离乡进城的选择,是非同寻常的一次远行。从此,乡下所有各样熟悉的亲爱东西,将随魔笛奏出的送别之歌远去。
      二、都市生活的窘困——面I临生存的危机
      沈从文到达北京后,暂住在酉西会馆,街道边有几十家大小古董店,使沈从文“忘却一切,神往倾心而至于流连忘返了”。向东走约20分钟,就可到前门大街,一切还保留明清600年前的市容规模,使得他“这个来自六千里外小小山城的‘乡下佬’,觉得无一处不深感兴趣”。这是刚到北京的沈从文对北京的印象,可以看出在新的环境里,他最初还是感受到了一种新生的力量。他终于可以摆脱过去生活的限制,自由独立地生活了。但是不久,沈从文就开始面临都市生活的重压,他最初可以得到的资助,后来由于变故而中断。他必须要完全独立地面对生活。“摸摸身边,剩余七块六毛钱。”这样的情形对于他是常有的事情,在沈从文看来,北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化,相反,“面前过日子就是一种严酷现实教育,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把日子维持下去,由当天到明天。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没有一本书可以指示”。渴望投入城市怀抱的他“手上没有文凭,他坐不上大学的讲堂,囊中空无一物,他甚至付不出房租,街上的摩登女郎,向他投来鄙夷的目光,就连寒风也仿佛欺他无力购买冬装,放肆地拍打着他的门窗”。而对于文学创作,他自己承认是连标点符号都要从头学起的。因此,对沈从文如此有勇气来北京的举动,他的亲戚这样说:“人家是带了弓箭药弩入山中猎取虎豹,你倒赤手空拳带了一脑子不切实际幻想入北京城作这份买卖。”。尽管面临如此多的压力,沈从文还是执著地开始了“向现实学习”的生活。他经常是在饥寒交迫中创作出各种作品寄给各个报刊杂志,在无望无助中等待着消息。都市生活使沈从文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他既然选择了离开乡土就没有退路,他必须拿出湘西人的勇气和韧性来面对都市生活。此时沈从文是出于本能的生存意识来面对眼前的生活。
      三、都市文化的强烈冲击——文化自卑的形成
      在都市的生活中,沈从文强烈地感受到了都市人对于自己而言的优越感。沈从文没有高小毕业,也没有留学的经历,他想在当时的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称要从“内里本身的学习进步,证实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可能”。沈从文所指望的“内里本身的学习进步”,我们可理解为对城市进步文明的学习,他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充实和完善自己。城市文化在沈从文的心里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生活中的种种冷遇让他不得不失望地打量这城市;另一方面,文化心理的自卑又让他拼命地学习让他羡慕的那部分城市文明,这是沈从文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与他乡下人身份有直接的关系。为了超越这种自卑,他必须找到化解自卑的方法。这就注定了他将在“荆棘塞途的僻路上”,用自己的“执拗顽固”“完成自己所能走的一段路”。
      他无法让自己在这种落差里找寻平衡的动力,于是一方面,他把视野集中在他已经远离的湘西土地,回想过去生活的得失哀乐成为他最大的快乐和支柱。作品中的乡土情感,混合着真实和幻念,掩饰了对现实生活的痛苦印象。“把属于自己的病苦和寂寞镶嵌在各个不同自然景物中,一再温习。尤其是儿时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保留的新鲜快乐印象,可以把当前的绝望勉强稳住。”可见,乡下的生活回忆是沈从文都市生活的一剂减压良药。另一方面,他以自己的都市生活体验和感受为基础,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年轻人苦闷、彷徨的小说,缓解这种来自都市生活的压力和苦闷。他痛苦地写道:“我有点忧郁,有点不能同年轻人合伴的脾气,在军队中不大相容,因此来到都市里,在都市中又像不大合适,可不知再往哪跑。我老不安定,……有些过去的事情永远咬着我的心,我说出来时,你们却以为是个故事,没有人能够了解一个人生活里被这种上千个故事压住时,他用的是一种如何心情过日子。”可见,在沈从文和都市的接触和碰撞中,都市文化强烈冲击着他的灵魂,文化的自卑和对现实的焦虑使他感到生活的不如意与不调和。
      四、站在都市文化的对面——重拾的文化自信
      都市生活的重压和文化的冲突使沈从文个人的生命无法稳定,作者人格上的自卑情绪也在增加,他期待通过文学上的成功来消解自卑。恰恰此时,随着出版业中心的转移和众多文学刊物和社团的南迁,使沈从文有机会在1928年由于“文学作品和商业资本初次正式结合”的影响,来到一个更大更现实的都市上海。在上海,沈从文开始了新的更加现实的一课。上海当时文坛的情形是作家“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文学是“求发展求生存的工具和装饰”。面对上海文坛的纷争,他坚持要“凭了人的灵敏的感觉,假借文字梦一样的去写,使其他人感到一种幽美的情绪,悲悯的情绪,以及帮别人发现那超乎普通注意以外的一种生活的味道”。   上海是个金钱至上的都市,在上海,他和一个出版社的经理见面,经理假装亲热的举动让他很不舒服。但是为了生存,他充当了“文化工人”的角色。面对上海不同于北京的都市背景,沈从文对都市的体验发生了改变。上海的都市文明是腐烂的文明。人们表面上有迷人的风度,实际上是无任何血性的。面对这样的都市文化,他敏锐地感受到湘西文化里生命力的雄强,人性的自然所散发出来的活力与生机。一个清晰的文化立场在沈从文的文化判断体系中确立。上海创作的走向,摆脱了以往倾诉苦闷的阶段,显示出讽刺的倾向,这时才是真正意义上将“湘西世界”构筑起来,来对比现实中的“都市文化”。正如赵园所说:“都市世界”使“湘西世界”具有理想化形态,而“湘西世界”则使“都市世界”真正呈现出病态。李有成也曾说过,“对弱势族群而言,‘美丽而辉煌的过去’似乎具有疗伤止痛、重建自尊的功能——重新经历民族记忆之后,终于能够排除文化上的自卑,坦然抗拒来自强势种族的文化压制”。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已经是《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主编了。在某种意义上说,沈从文以他特有的方式征服了都市。乡下人审视都市的视角使他在文坛受到了应有的关注。沈从文不仅仅要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湘西的种种,同时最重要的是他要在构筑湘西世界的同时展示一个都市的世界,让人们在两个世界的参照里,看到都市的丑与恶。至此,沈从文终于可以站在都市文化的对面,以一个“乡下人”所特有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都市生活的一切。
      [参考文献]
      [1]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A].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上)[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203.
      [2][美]金介甫.沈从文传[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3]沈从文,从现实学习[A].抽象的抒情[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6:26.
      [5]沈从文,二十年代的中国新文学[A].抽象的抒情[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1.
      [6]沈从文,一个人的自白[A].抽象的抒情[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王小明,乡下人的文体和城里人的理想[J].文学评论,1988(03).
      [8]沈从文,《一个母亲》序[A].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上)[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32.
      [9]沈从文,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A].沈从文小说选(上)[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45.
      [10]沈从文.南行杂记[A].沈从文文集(第11卷)[c].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84.
      [作者简介]
      张双昊(1970),女,吉林工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 创作 背景 环境 从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