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水墨画下的生命律动_儿童水墨画

    时间:2019-05-14 03:17: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在古代笔记小品中,《记承天寺夜游》堪称经典与“妙品”。以“言语生命动力学”母语写作理论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可以超越传统的文本赏析法,深邃地获悉该经典文本之具独特魅力的根源。
      关键词:笔记小品 “言语生命动力学” 文本解读
      
      《记承天寺夜游》仅八十五字,却被誉为宋代笔记小品的“妙品”{1},“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2}那么,它究竟有何精妙之处?为便于读解,现以“喜月”、“寻人同赏”、“醉月”、“叹月”为线索,将其析为有着“起、承、转、合”之内脉贯通的四层: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沿着疑问,抛却通行的文本赏析,从“言语生命动力学”母语写作理论{3}来审视,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另一重生命形态,即:审美追求的宁静与热烈、生存姿态的闲适与忙碌等多重对立的因素,是多么和谐地交融于一体!
      一、审美追求的宁静与热烈
      “言语生命动力学”母语写作理论认为,受到激赏的文本都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内核就在它有一个最大的价值点、审美点和个性点。笔者以为,《记承天寺夜游》的文本生命内核是该文第三层。通行的观点认为,这是一幅意境宁静素雅的水墨画,显出了清幽脱俗的气韵。{4}但笔者以为,这只看到了文本的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另一面是什么世界呢?那是一个充满窃喜、迷幻和感动的热烈世界。它,显现了作者内在的生命律动,让文本充满了奇幻的魅力,它更是千百年来让人们对文本爱不释手、将其命名为“妙品”的缘由。试还原如下:
      首先,“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透露了苏轼乍一见到“积水空明”时那一刹的窃喜。
      苏轼喜爱“空明”之景。此文之外,他还有许多诗句是对“空明”一词的反复咏叹。如《前赤壁赋》云:“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海市诗》曰:“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据统计,中国的文人作品中,“空明”或指月色下的水波,或指天空的清澈澄净,或指心性洞彻而灵明,或指视界的空旷而澄清……苏轼喜爱“空明”之景自有缘由。简言之,除因为他偏爱清澈澄净的自然美之外,应该还有佛教徒“水观修习”法的影响。该法是佛教的一种修炼方式,其要领是:首先专心致志地观想“水”的清澄;进而观想己心、己身乃至周围的一切皆如水一样的澄澈空明,这样,心便达到了清净虚寂的境界。佛典《楞严经》描述了“月光童子(月光菩萨)修习水观”而得圆满之事。苏轼是位“书生学佛者”,他曾以文学的态度出入佛典。有学者考证,“其文雅丽”的《楞严经》是苏轼一生随时阅览的佛典,他晚年谪居儋州时有诗云:“《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可见,《楞严经》中的“月光童子修习水观”之事对其颇有影响。{5}因而,苏轼在承天寺庭下乍一见到“积水空明”时,心里的窃喜就难免了!——那如水的“空明”让他洗去了身心的“尘垢”,感到了灵明洞澈、洁净澄彻、了无尘埃,而归于寂静无澜。
      其次,“水中藻、荇交横”一句,透露了苏轼窃喜之后而忘情投入、“迷幻醉月”的独特情态。
      此句前,苏轼在“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中,还不忘用“如”字修辞格;但在这里,他却忘了。他观水而出神,灵魂出窍了——忘记是在承天寺的庭下、月华铺地的竹柏下,他浸润在这一泓可爱的水体里,忘情于水中那精灵般的“藻、荇”,竟一时有“不知藻荇为竹柏影,竹柏影为藻荇”的迷狂。显然,这是一种“醉月”的独特情态!
      第三,“盖竹柏影也”一句,表达了苏轼在忘情投入、“迷幻醉月”后的知觉回归。
      一个“盖”字,在此含义丰富。一方面,它是个连词,用来连接上句,表示原因,有“原来”的意思,这保证了该句在语义连贯上的逻辑性;另一方面,它演绎了苏轼从“迷幻醉月”状态中猛然惊醒的细微心理轨迹——“哦,我搞错了!原来是竹柏影。”这交代了苏轼一刹那的知觉回归。于此,苏轼终于明白:他是在承天寺的庭下,是在月华铺地的竹柏下,不是浸润在那泓可爱却虚幻的水体里。
      第四,文字之外的余味——感动。
      作为文本生命内核的第三层虽只有三句话,但这三句之外还有余味袅袅,那就是苏轼所获得的生命感动;显然文本将其省略了。我们设想,当苏轼的目光由“调皮”的竹柏枝条延伸到当空的明月时,他难道不会彻悟:自己所看到的这幅宁静素雅、清幽脱俗的水墨画,自己所经历的生命高潮体验——由乍见“积水空明”而窃喜、由窃喜而“迷幻醉月”、由“迷幻醉月”而猛然惊醒,不都是明月所赐吗?原被当做审美客体的“月”,却是这么一位有审美创造力的主体,是它“导演”了刚才的一切!用如水的光华与竹柏的枝条来造影,让自己有了如真如幻、如痴如醉的美妙经历!它那么体贴、温馨、知心,给失意的人儿造了个他们所喜爱的“积水空明”之景。总之,在苏轼眼里和心中,明月不是无情物!
      总之,《记承天寺夜游》的审美意境是宁静的,但在宁静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作者火一样的生命激情!
      二、生存姿态的闲适与忙碌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于黄州后。这是苏轼遭遇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为应对人生挫折,苏轼学习白居易的“闲适”却又超越之,怀童心之趣、赤子之情,与天地自然对话,不时为自己独特的审美发现而自鸣得意。如果把文本中的“迷幻醉月”经历看做一幅水墨画,之前则有“欣然喜月”图、“寂寞者强作欢颜”图,之后还有“叹月开怀”图。
      1.省略

    相关热词搜索: 水墨画 律动 生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