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什么是人力资本

    时间:2019-05-07 03:13: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本文以MRW为理论模型基础,引入Castello、Domenech(2002)的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使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01-2010年的统计资料,采用固定效应的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人力资本不平等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表明:10年来,人力资本不平等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关键词: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基尼系数 非参数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
      
      相关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时提出人力资本概念,指出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讲,要实现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关键不在于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而是要重视人们生产技能的提高,尤其是教育投资、人口质量等。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的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也是相对的较快。陆根尧(2002)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来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2.7%;王金营(2005)则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发现人力资本以及由此引起的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多方面因素是引起多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却大大落后于东部省份的直接原因。
      另外,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却日益突出,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人力资本不平等扩大。而不平等的扩大又将反过来影响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于是许多有关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研究相继出现。Castello和Domenech(2002)通过研究1960-1990年间美国人均产出与收入分布结构不平衡系数、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物质资本积累以及初始人均产出等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现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不平衡的国家往往经济增长率比较低下,人力资本结构的改善是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年均变化率在-0.015至-0.03之间波动;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从1960年的0.41下降为1990年的0.31,下降了0.1,对于年均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在0.15%到0.30%之间;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比收入分布结构系数和平均受教育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显著。国内方面:王家赠(2002)利用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计算中国各省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并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资本增长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对全国、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受教育年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然后,他以教育基尼系数替代平均受教育年限再次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是对于全国和东部沿海地区来说教育基尼系数对经济增长起显著的负向作用,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教育基尼系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杨俊、李雪松(2007)采用面板数据对1996~2004年31个省份的教育不平等性进行量化,认为教育不平等将阻碍经济增长,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已经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匡远凤(2011)研究表明,我国分地区的人力资本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东、中、西部地区间差距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而城乡间的差距贡献率一直都在75%以上。分阶段来看,2005年之前我国人力资本的分布经历了一个分化的过程,2005年后尽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力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乡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分布,但城乡差距在总体差异中的贡献不但没有减小,反而还有所扩大。
      综上所述,多数研究支持人力资本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使用非参数方法,一般认为非参数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参数方法而言,其设定限制性更少,更具有灵活性,更能符合我国转型经济的现实状况。
      模型设定及数据资料
      本文使用Mankiw、Romer和Weil(1992)的MRW模型。该模型假设经济中有两个部门,一个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即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另一个从事“知识”产品生产,即研发部门;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在两个部门分配。在产品部门使用人力资本、全部的物质资本、劳动进行生产;而研发部门不使用物质资本和劳动,只使用人力资本的假设条件下,可以得到产品生产部门的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的被解释变量为人均产出,而解释变量有人均物资资本及人均人力资本(通常使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来代替。于是,本文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非参数模型设定如下:
       (1)
      其中,函数g(·)的形式并不确定,ui为个体固定效应,vi,t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误差项,本文所有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1年)、及相应时期的各地区市统计年鉴。
      各个变量的解释如下:yi,t为人均GDP,涉及到的31个省市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的人均GDP值,并以2001年为基期,通过各地区人均GDP平减指数计算而得到的实际值,从而消除物价的影响。ki,t为人均物质资本,采用的是各地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并且采用各地区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进行消胀处理。Ghi,t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 根据Castello和Domenech(2002),其公式为:
       (2)
      其中,Gh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h为样本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i,j为不同教育年限的人口组别,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ni,nj,hi,hi,为不同组别人口的累计受教育年限。实际操作中,我们将每个地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分为五类(即i=1、2、3、4、5),分别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年数用(i=1、2、3、4、5)表示,0年、6年、9年、12年、16年;各类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为(i=1、2、3、4、5),且,于是,每一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回归分析及实证结果
      本文使用Henderson等(2008)提出的求解固定效应的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主要结果见表1。
      (一)固定效应分析
      本文认为各省区市固定效应取值范围为[-0.3212,0.3598],总的说来,中西部地区的水平较低,东部、南部地区水平较高。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上海、广东、北京、浙江、福建、江苏、天津,排名靠后的依次为宁夏、吉林、贵州、陕西、广西。最低者为宁夏(-0.3212),最高者为上海(0.3598),两者相差2.12倍。这说明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最近几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固定资本弹性系数分析
      固定资本弹性系数估计结果和经典理论保持一致,即固定资本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该变量系数估计取值范围为[0.1844,0.2715]。排名靠前者之中既有发达经济区域,如北京(0.2715)、上海(0.2711)、浙江(0.2665)、江苏(0.2598)等,也有经济欠发达省份,如青海(0.2693)、宁夏(0.2594)等。同时,排名靠后者中既有经济欠发达省份,如黑龙江(0.1844)、西藏(0.1977),也有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0.2264)等。这表明投资驱动的区域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间接说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区域差异较小,本文认为这与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从1999年“西部大开发”、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到2005年的“中部崛起”等战略性规划的不断提出。间接说明国家战略性层面的政策效果已见成效。
      (三) 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弹性系数分析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对人均GDP的弹性系数估计范围为[-0.0706,0.0107]。我们发现一种被称为“农村人力资本作用之谜”或“农村人力资本陷阱”(如Knight M.,1993;Islam,1995)的现象,本文中的北京(0.0107)、上海(0.0052)两市为正值,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负向作用,符合这种现象的典型特征,这是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一个方向。其余29个省份皆为负值,说明人力资本分布的不均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即人力资本不平等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影响程度来看,青海(-0.0706)、山西(-0.0466)和湖南(-0.0457)三个省份的人力资本的分布最为不均,相应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就越加明显。这与很多已有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另外,由图1可以发现,2001-2010年我国各省区市固定资本弹性系数的平均值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说明长期来看,各省区市投资利用效率均呈现增长态势,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利好因素。虽然同一时期,我国各省区市人力资本的弹性系数平均值也呈现上升趋势,但这种上升恰恰意味着各区域人力资本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减弱的趋势,间接说明,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区域间人力资本的发展趋于均衡。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在MRW中引入人力资本基尼系数这一变量,刻画人力资本在人口中的分布不均等程度,进而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不平等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人均受教育水平差异比较明显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较低,经济增长受到人力资本积累的束缚,而人力资本水平相对均衡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速度都处在较高水平。这就说明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为今后解决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在重视效率的同时,也更应该注重公平,注重教育的公平,减弱人力资本不平等对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负面阻碍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根尧.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对中国高速增长区域的统计分析[J].统计研究,2002(10)
      2.王金营.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核算[J].中国人口科学,2005(3)
      3.Castello A,Domenech R: Human capital in 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some new evidence[J].The Economic Journal,2002,112(2)
      4.Henderson, D.J., Carroll, R.J., Li, Q.,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and testing of fixed effects panel data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8.144
      5.王家赠.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3)
      6.杨俊,李雪松.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2)
      7.匡远凤.我国人力资本地区分布差异及其变化考探—基于不平等指数的度量与分解视角[J].人口与经济,2011(6)
      
      作者简介:
      王超(1979-),男,河南人,硕士研究生,安阳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统计理论与实践。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增长 不平等 人力资本 区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