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新疆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国家认同:

    时间:2019-04-11 03:16: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1840年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中国被迫纳入国际话语体系之下。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西方的  近代国家观念与主权意识传入国内,使得国人传统的朴素国家认同受到了强烈冲击,近现代的国家认同观念开始形成。
      关键词:新疆;近现代;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5-0000-01
      
      古代西域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朴素的国家认同观,这也是中国古代朴素国家认同发展的一个缩影。近代以来,朴素认同观开始向近现代国家认同观过渡
      ,新疆也处在这一过程中,这种对国家的认同正是源于古代朴素认同的深厚基础,同时也成为了新疆各族人民近现代国家认同形成的基础。辛亥革命以后,新疆各族人民的近现代
      国家认同已经形成并且逐步走向成熟。本文拟就对新疆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由朴素国家认同到近现代国家认同的过渡进行探讨。
      所谓“认同”或“归属感”,是指个人(即行为的主体)和个人以外的对象(即客体,包括个人、团体、观念、理想及事物等)之间,产生心理上、感情上的结合关系,亦即通过
      心理的内摄作用(introjution),将外界的对象包摄在自我之中,成为自我的一部份。
      自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中华民国,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并随着国家面临危机的加剧而愈来愈强烈。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与加速扩张的沙皇俄国
      毗邻。处在反侵略斗争第一线的新疆各族人民,为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表达爱国立场
      19世纪中期的沙皇俄国,在中亚地区大肆扩张,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割占了我国西北地区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世代居住在
      这片国土上的各族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他们或身处异国他乡,或在国内生活困苦,但在侵略者的铁蹄面前,他们勇敢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中国人”身份的强烈认
      同。对这一点,俄国学者巴托尔德深有感触:“天山和帕米尔的吉尔吉斯人都承认自己是中国的臣民。”[1]吉尔吉斯人(即中国的柯尔克孜族)如此,新疆其他民族亦是如此。
      1871年7月,沙皇俄国悍然出兵侵占伊犁,当地各族人民不愿投靠侵略者,他们从沙俄的统治下逃出来,向清政府报信,要求政府出兵收复失地。“所有满、绿、索伦、锡伯
      、察哈尔、额鲁特各营以及民人,并有晶河土尔扈特贝勒人众,均已同心能死,不降俄夷。”[2]
      1876—1878年间,左宗棠指挥清军驱逐了侵占新疆的阿古柏侵略军,这一胜利彻底粉碎了英俄企图利用阿古柏肢解和侵吞中国西北领土的阴谋。侵占伊犁地区的沙俄迫于形势
      ,同意与清政府举行谈判。经过长期反复交涉,双方于1881年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从而使新疆各族人民免遭殖民统治,重回祖国
      怀抱。
      《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以后,清朝派驻伊犁参赞大臣升泰于光绪八年(1882年)二月初四与俄国特派大臣弗里德互换文约,“并申明条约:‘所有伊犁居民,欲迁居俄国入俄
      籍者,自交收伊犁之日起予限一年,并俄国驻兵一年,管束迁移之人。’而俄兵‘名为保护愿意迁入俄籍之人,其实日事迫胁,所迁之民,多非情愿。比以限期日近,俄人在固勒
      札(Qulja,哈萨克等族对伊宁市的称呼)驱迫益急其不愿迁徙者,鞭挞重至,哀号之声彻于四野。“[3]
      为了巩固和扩大侵略权益,沙俄强行掳掠了大批人口。但各族人民不愿做侵略者的奴隶,他们用逃回祖国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不忘故土,仍归我国”[4]的留恋。中国是
      祖国,伊犁是故乡。
      帕米尔东部地区的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人民,不堪沙俄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挣脱沙俄帝国主义的枷锁,回到祖国怀抱。据苏联著作记载:1892年下半年,有120户当地牧
      民,从阿克塔什回到塔克敦巴什帕米尔。1894年,有33户牧民相继归来。1895年有100多户牧民从伊斯提克一带回到塔克敦巴什和塔哈尔满。[5]虽然面对强大的列强侵略者,但
      新疆各族人民毅然坚持回到祖国。以上种种,无不凸显出新疆各族人民强烈的国家认同。
      二、直接参与反侵略、反分裂斗争
      饱受沙俄奴役的各族人民,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到抗俄斗争中来。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群众,积极支持边防士兵的抗俄斗争。他们为清军“送羊助马”,甚至
      协助作战“出力拿贼”。俄占区内的各族人民一直坚持斗争,有的毅然迁入卡内,向官府上书“写明真心内附”,“言甘意切”。[6]
      在帕米尔高原,为抗击沙俄侵略,保卫祖国边疆,色勒库尔地区的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广大青年,在1896年组成“色勒库尔绥远回队”,由驻防当地的马队旗官兼任管带,
      阿奇木伯克兼任总哨,同当地驻军一起,英勇地严守边防。 1872年初春,徐学功率领民团武装进驻乌鲁木齐汉城(迪化城)。妥明调集附近回民武装,与徐学功协同作战。
      古牧地(米泉)回民首领马明首先响应,合力抗击入侵之敌。绥来(玛纳斯)回民也派人赴沙山子(玛纳斯北),同那里的赵兴体领导的汉族民团武装议和。外国侵略者在玛纳斯
      派设的伪“阿奇木”马伏源反对回汉人民团结抗敌,被当地回民处死。
      据史书记载,徐学功在当时成了北疆抗击阿古柏匪徒的主力,民团所需“粮草皆系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处回民供支”。团结抗战的前景已经呈现在众人面前。
      同样,伊犁的维吾尔族人民也在寻找机会,共同抵抗入侵的沙俄军队。此前,伊犁各族人民在反抗沙俄的入侵中,作出了英勇的搏斗和牺牲,终因不敌俄国装备精良的正规军
      而失败,然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 --!>
      三、外国人眼中的新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在加快步伐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割占大量土地的同时,不得不承认中国对边疆地区的主权。
      在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入侵南疆前夕,俄国就对新疆形势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特别对于是当地民众的抵抗情绪。前来新疆刺探情报的库罗巴特金就预言:“只要阿古柏
      与清朝政府的战斗打响,将激起本地居民参加反对阿古柏的暴动”。“后来事实证明了这一点。”[7]
      阿古柏于1865年率军入侵新疆之后,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强烈抵抗。俄国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也为了自身侵略权益的实现,不敢也不愿对阿古柏建立的侵略政权给予承认。“
      俄国政府并没有做过任何事情表示他们承认阿古柏伯克为喀什噶里亚的统治者。在俄国人的眼里不管谁暂时是哪个地区事实上的所有者,合法的所有者仍然是中国人。”[8]
      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央政权的国家认同,既继承了古代的“忠君”、“报国”式的朴素认同,也开始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明显
      的由朴素国家认同向近现代国家认同的过渡。
      参考文献:
      [1] 巴托尔德.巴托尔德文集:第2卷第1分册[M].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63:528.
      [2] 文庆,等.筹办夷务始末:卷84[M].北京:中华书局,2008:3384.
      [3] 何星亮.边界与民族—清代勘分中俄西北边界大臣的察合台、满、汉五件文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238.
      [4] 王树楠.新疆图志?交涉五:卷57[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1.
      [5] 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编写组.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5.
      [6] 文庆,等.筹办夷务始末:卷19[M].北京:中华书局,2008:868.
      [7] A.H.库罗巴特金.喀什噶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21.
      [8] 包罗杰.阿古柏伯克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50.

    相关热词搜索: 新疆 近现代 认同 历史进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