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武汉市工业倍增计划所带来的城市化问题分析】 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时间:2019-04-09 03:25: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为重塑大武汉工业的繁荣,武汉市提出的工业倍增计划实施一年来在经济增长上初见成效,但也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工业的倍增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促进了远城区城市化的提升。但是与正常的城市化相比,工业倍增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遇到了一些问题。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半城市化现象日益突出,居民收入和权利没有随之而增倍,城市化被泡沫化;土地城市化的过程伴随着城市的蔓延,远城区与中心城区建的隔离绿化空间被工业倍增下土地利用“东用西补”的置换模式所蚕食;另外从中心城区的角度看,工业倍增这种“退三进二”的模式使得就业不平衡、“钟摆式”出行交通现象日渐严重。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证城市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寻找协调点。
      关键词:工业倍增;城市化;半城市化;“钟摆式”交通;用地平衡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063-02
      1 前言
      伴随着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我们的城市便有了自己的雏形。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健康和谐发展通常要看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跨越式的发展固然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其中也会给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如何在保证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让城市化在其正常轨道上运行是我们需要考虑和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对武汉市工业倍增计划给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 武汉市工业倍增计划提出的背景及现阶段成就
      武汉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在近现代的发展中一直是工业重镇。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武汉的工业总产值一直居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和工业发展改革,武汉逐渐失去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武汉抓住时机,为重塑工业雄风,在“十二五”规划中坚定地提出了“工业倍增”计划,要求在未来五年实现全市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倍增、支柱产业规模倍增。而这些倍增压力都必然需要武汉市周边的6个远城区来承担。
      2011年武汉市正式启动“工业倍增”计划。计划实施一年来成就显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390亿元,增长21%。现在,武汉市工业倍增实施计划正在全面提速,将形成大光谷地区、中国车城、临空经济区和临港产业区四大增长极(见图1)。“大光谷”地区,以东湖高新区为主体,涵盖江夏区,洪山区,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超前谋划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车城,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带动蔡甸和汉南等区域,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形成先进水平零部件配套能力,打造家电和电子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临空经济区,以东西湖吴家山国家级开发区为载体,带动黄陂区和东西湖区,利用天河机场地理近缘优势,保税物流中心的政策优势,发展临空产业经济。临港产业区,依托武汉新港的百万标箱和80万吨乙烯项目,辐射黄陂、新洲等区域,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冶金、化工、现代装备制造。
      3 工业倍增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摆在眼前的经济增长固然值得我们去赞赏,但是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待工业倍增给城市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这些,不仅我们的工业发展不能做到持续化,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1 半城市化现象的加重
      “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工业倍增在吸引大量资金的同时,也必然需要大量的工业用地和劳动力作为载体。不管是土地的城市化还是劳动力的城市化都是不完整的“半城市化”。
      远城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部分是建立在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上,采取的是粗放型的外延发展模式;在行政、土地、人口等方面的管理,仍然沿袭原有的体制和管理模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在外来投资到来之前,这些区域的工业化诱因很不充分,基本是一个农业经济体,外来的工业化经济及其生产方式中断了其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转换的自然进程,使其发生了没有内在依据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突变。这些都导致了区域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混乱,从而形成了严重的半城市化现象。
      3.2 城市的无序蔓延
      我们知道,现代大城市的发展都是周边扩散式的模式,这是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环境容量、就业饱和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健康的城市化发展要求城市的对外扩张是有序的,当然城市的发展要优先考虑精明增长的方式。
      工业倍增下形成的城市蔓延问题和一般的城市蔓延方式有所不同。我国的大城市蔓延主要是“摊大饼式”、“跳跃式”和“交通轴线式”的发展,这几种形式都是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主体在城市中心区这边。但是工业倍增背景下的城市蔓延的主体是城市远城区。工业的发展是需要一个依托的,所以武汉市的几个远城区在这场工业发展比拼中都在尽量地寻求武汉主城区的吸引力。因此都把区域内的工业用地放置在自身城区和武汉中心城区之间,以最大限度地和中心城区接轨,相应的,其他性质的用地都被放置在背离主城区的一端。这种用地置换模式是在受到工业倍增的压力下所产生的,是违背了卫星城镇要做到用地平衡的原则。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远城区和中心城区之间规划的保留绿地(武汉市2008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六条绿楔”)正逐渐地被蚕食。这种主城区的“被蔓延”模式会让城市的“精明增长”变得没有意义,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3.3 “钟摆式”交通的压力
      “钟摆式”交通是指城市居民由于居住和工作的分离导致集中式的单向型交通出行现象。这种集中导致出行高峰期都集中在上下班期间,是城市道路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钟摆式”交通对城市道路系统的考验非常大。武汉市三镇鼎立、两江交汇的自然形态就已经给城市道路的组织出了一个难题,再加上由于居住武昌的市民在汉口上班形成的“钟摆式”交通,直接导致武汉市的过江压力增大。现在,随着工业倍增计划的实施,将有更多交通来回于主城区和远城区之间,原本就相当羸弱的武汉道路交通系统能否在今后的几年中经受住考验值得怀疑。在大力倡导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种“钟摆式”交通带来的不仅是长距离交通出行对能源的浪费,而且对城市环境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解决好居民出行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4 城市化中的应对策略
      为了带动中部的崛起和重回国家中心城市的角色,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发展格局还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需求来说,武汉市的工业倍增发展都是合理的、正确的选择。如果能够在保证城市工业实力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发挥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功效来缓解上述问题,就可以让这种工业倍增的模式长久地持续下去。
      4.1 对半城市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半城市化是城市人口、经济、产业结构的半城市化,所以要想解决半城市化的问题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首先,试行进城农民城镇落户制度。远城区的工业快速发展吸引大批周边地区的劳动力,这时,政府就要积极研究放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采取积分制落户办法,可考虑通过稳定居住、社会保险交纳、突出贡献、人力资本积累等标准,解决部分外来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以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能够转入当地城市户口,享有与当地市民平等的待遇。
      其次,强化市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工业化带来的大量流动人口改变了城市的人口格局,新的人口格局要求各级政府不仅要为城市户籍人口提供公共服务,也要考虑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同样的公共服务,建立惠及所有户籍居民和非户籍人口的城市公共服务体制。
      再次,发展产业集群。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倡导企业之间及企业和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互补性,即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为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集聚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有利于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发展,还对区域土地的集约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 对城市蔓延现象的应对策略
      如何有效控制城市的蔓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精明增长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现象。但是在城市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怎么合理布置好工业类用地从而缓解城市的蔓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严格控制远城区的城市土地置换。部分的用地置换是允许的,但是大面积的置换城市用地性质的话,城市控规层面上的控制目的都会失去其意义。产业的集聚固然很有必要,但是我们要控制其规模,过度的集聚会导致大范围内的用地性质单一,城市用地会失去平衡。
      提升区域内信息化程度。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在工业快速化发展中,产业信息的快速流动会促进资源共享和合理分配。这样,很多城市用地置换就可以避免,从而在源头上控制了城市的蔓延。
      4.3 对交通压力的应对策略
      在这个方面,我们需要更多地结合武汉市本身的城市道路体系状况来分析。虽然武汉市的“堵城”称号闻名遐迩,但是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好的话,还是可以有效解决“钟摆式”交通带来的问题。
      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BRT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达到地面快速客流运输的作用。武汉市现有的城市近郊区的公交线路有48条,但是由于很多都是从城市中心区出发的,再加上没有专用的通道,导致运输能力偏低。如果能够建立起快速公交系统,将大大提升公交运输能力。
      提升城际铁路、地铁、轻轨的辅助力度。到2015年,武汉将建成5条地铁线路,形成近150km的轨道网。城际铁路是为武汉1+8城市圈之间的联系而建立的,从武汉中心区向外形成的5条城际铁路将会把武汉主城区、6个远城区和8个地级市串联起来。而从武汉市政府报告中得知,到2017年,轻轨也要全面与远城区取得联系。轨道交通的兴起将很好地解决工业倍增带来的交通问题(见图2)。
      5 结语
      工业倍增计划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促使城市的发展。其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城市规划通过技术管理手段去协调和解决。面对工业倍增在武汉远城区大规模扩展所带来的半城市化、城市蔓延和“钟摆式”交通问题,规划需要从政策的完善、公共服务的配套、土地置换的管理、轨道交通的建立等多方面入手,寻求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平衡点。随着工业倍增的不断发展,城市化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朱熹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李强,杨开忠.城市蔓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冯健.杭州城市工业的空间扩散与郊区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2)42-47
      [4]饶传坤,韩卫敏.我国城市蔓延研究进展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1(5)55-62.
      [5]于兰军,李砚芬.试论大城市边缘区的半城市化现象[C].200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集,2008.
      [6]范群杰,徐启新.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用地置换的生态环境影响探讨[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4):86-92.

    相关热词搜索: 武汉市 城市化 倍增 带来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