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手机垃圾太多怎么清理_出版垃圾造成太多“大师”

    时间:2019-04-04 03:18:2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当代文学失去了创造力,我们在十九世纪以前文学巨匠的映照之下,更加感到它们已经丧失了撼动人心的力量。这绝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窘况。  出版垃圾造就“大师”  我们今天的阅读面临的危机在哪里?主要是因为提供给我们的读物太多,似乎到处都是可以读的东西:报纸上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故事,网络上电视上,都是这些东西。如果把这类东西细细阅读和倾听的话,我们每天的时间不是被填满,而是根本就不够用。那些想节省时间的慎重一点的读者,不过是要看一下出版社推荐的、报纸介绍的、名家力推的所谓杰作。但即使这样,时间仍旧远远不够用。
      因为越是出版物多、出版垃圾多,“杰作”也就越多,不停地产生“大师”,不停地诞生“杰作”,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往往都是一些糟粕。所以才要竭尽全力灌输给我们、要我们相信。这是商业主义在作祟。重商主义时代无法杜绝虚假信息,这本来就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在这一次次的困惑面前,我们作为一个读者,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创造力产生了疑惑。可能是环境污染的缘故,空气和水土改变了我们的生命质地。这真的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贫瘠的时代,国外有汉学家指责中国文学是垃圾,可是从大量翻译过来的“大奖作品”来看,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加让人失望。原来这种失望不是来自某个族群,而是世界性的悲剧。
      不能随便称呼“作家”
      严格来讲,“作家”这个概念不能随便使用,若是记忆没有错误的话,有数的人从来没有在文章或公开场合说过自己是“作家”。将这两个字作为职业称谓的,最早是从港台那边传过来的,一个人只要写作,就说是一个“作家”。其实这种事是很难知道的,那是未来得出的判断,或来自他人的判断。如果一个打仗的人,人家问是干什么的,他自己能说“我是一个军事家”?一个当官的能说“我是一个政治家”?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能说“我是一个科学家”?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从小就受一种思想影响,被告知不要受资产阶级观念的影响,不要有太重的成名成家的思想———可见这也是很难的事。当然,在成长的道路上,渴望成名成家是很自然的,问题在于有人觉得当一个科学家很难,当一个政治家更难,当一个军事家几乎不可能,于是就想当一个“作家”,以为再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了。实际上当一个作家同样难,甚至更难。
      看看词典上的词条,可见“作家”不是作为一个职业概念来确立的,那得有高超的技艺,广博的修养,杰出的成就。所以一个人动不动说自己是“作家”,未免太不谦虚了。在文学职称评定中,没有“一级作家”“二级作家”这样的提法,而是称为“创作员”,这是对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越来越明白一个问题,即把阅读的时间节省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对写作者而言,没有好的阅读就没有好的创作;对大众读者来说,没有好的阅读,也难得有一份高品质的生活。我们没看到一个整天钻在垃圾读物中的人会有趣,会有较高的向往,会比较可信。
      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重视对方阅读什么。有没有自己高质量的阅读生活,很说明问题。缺少了低俗的阅读,制造文字垃圾的人就无法沾沾自喜,整个的写作、宣传、出版所形成的垃圾食物链就会断掉。不然,我们的社会将陷入非常可怕的精神处境,这与普遍的沮丧心理息息相关。有时候真的觉得生活没有多少希望,看看报道,不少饭店都在偷偷使用“地沟油”,连很高级的饭店也在使用。可是一些精神方面的“地沟油”,同样也会被人津津有味地享用。
      民族的伤痛
      我们常常惊叹自己置身之地的日新月异,惊叹我们的改造力和建设力。可是因此也会暴土飞扬。我们几乎安静不下来,人民没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这些年交流渐多,东方和西方,南南北北,都有了观察的机会。比如说阅读:许多场合都能看到很多读书的人。机场、车站、地铁和飞机上,手不释卷的人太多了。可是在国内就不是这样,常常是一个很大的候车室里只有一两个人在读书,读的可能还是通俗读物。我们这儿更多的人在看电视,被一些低俗的娱乐逗得咧嘴大笑,越是趣味低下越是招人喜爱。有时来到大中专学校,阅读情况也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令人忧虑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远离经典。
      曾经遇到一个做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人,而且主要是研究清代小说的,居然没有读过《红楼梦》。他认为读原著根本不需要,有那么多研究这本书的人,电视上也讲它,“我已经知道得够多了”。多么可怕,一个学人荒唐到如此地步,简直让人无话可说。一个中文系大四学生坚持说英国诗人叶芝是个女的,诸如此类。
      不知哪里出了毛病,而且病入膏肓。在一个群体素质如此之低的环境里生活,必然要被野蛮所包围,无论有多少物质财富,活得都不会有幸福感,不会有尊严。
      这样可怕的环境并非是十年八年间突然形成的,它由来已久,是渐变而成的。本来我们是一个知书达理的民族,所谓的诗书之国,拥有诗经和诸子散文,有李杜诗篇万古传。而今到了什么地步,大家有目共睹。能把这样一个东方文明古国改造成今天的状态,也非有毁坏的天才不懈地接续施工才行。野蛮的行为和习惯一旦成了普遍现象、变为一种约定俗成,那么灾难也就不远了。这样的个体和群体无论到了哪里都会被人厌恶。其他地方的人不会欢迎这样的人。这是真的,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我们可以说这是发达地区对东方贫民的一种蔑视和歧视,会激起一个民族的倔强和血性———我们会仇视他们,在心里形成某种强大的反抗力;然而最悲惨的是,当这种贫民腰缠万贯的时候,只会变得更加令人厌恶。钱不会让粗鄙变得高贵。
      我们身边的优秀者非常之多,那么好的大学生,青春可爱的面孔,也有那么好的知识分子,淳朴的劳动者……可是当作为一个群体出现的时候,有时就会改变。一群吵吵嚷嚷的人,一群除了关心钱和权势不再关心其他的人。这群人没有信仰,不相信绝对真理,比较不愿意读书,很喜欢看电视和上网———陌生的人会这样概括我们的特征。这是我们的伤痛。
      随便到某个国家,我们也会发现全家中心摆放一个大电视机的,往往就是中国人。这是他全家生活的中心,电视领导着全部。而其他地方的人对电视远没有这样的尊重和依赖,难得给它那么显著的位置。他们对这种现代传播工具抱着一种稍稍疏离的态度,因为它太吵,它用特别的娱乐方式将人引入浮躁不安,不如书籍更让人安静,带来思索和想象的幸福。   有一次到一个汉学家去,吃过晚饭后两口子就在屋里忙活,像是找什么东西———最后才明白他们在找电视机。原来他们不记得它放在哪里了。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小的黑白电视。为什么要找?因为当天晚上要播放女主人在电视台做的一个朗诵节目,他们想看一下。节目开始了,太太穿一身黑色的套裙,边走边朗诵一本诗集。两口子看看客人,相视而笑。
      十四年前到美国去,前不久又去,到了同一座小城。有一个惊讶的发现,就是这儿一点都没变,房子还是那样,街道还是那样。这里的景致没有变,人的面孔也没有变,空气还是那么好,天空还是那么蓝。这个小城叫康科德,里面住过两个有意思的作家,一个叫爱默生,一个叫梭罗。
      这么漂亮的一座小城,就像童话里的场景差不多。今天我们一些城市、一些区域实在也算漂亮,湖水幽美开阔,有好多凉亭,草地树木茂盛,像梦想之地。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有些国家和地区这样的地方太多了,简直遍地都是,或者比这里的景致还要好。就是说,那里的草更绿,树更茂,水更清。我们可以在城市的某一处用力经营一片风景,可是全城的问题无法解决——天空很低,再加上烟雾,到处污染成这样,局部的美景也就大打折扣了。
      我们几乎安静不下来,人民没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我们谈得最多的就是“社会转型”,好像这有多么了不起,只是没有问一句,我们这一两百年里什么时候不在转型?如果老是不停地折腾,除了战乱就是其他运动和变革,人民就无法安居乐业。从局部看,一条街区拆了建建了拆,好像从来不曾周密计划过。一条街道上,刚刚长成的树木就被拉电线的工人砍掉了,因为电业部门和绿化部门各负专责。
      可是康科德,在外地人眼里,它十四年里没有一点变化。它仍然那么干净、浓绿,似乎很自豪地拥有着、持续着自己的历史。
      文学创作之悲怆
      ——《闯荡商海的女人》创作体会
      □刘 强
      拙著《闯荡商海的女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获第二届中国法制文学奖。这部小说我写了十年,表现城市产业经济结构改革的精神力量,歌颂城市改革不怕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城市由“重工业偏重”,向现代工商业并举、产业经济多元化发展,产业经济结构改革的“疼痛”精神,给了我悲壮的力量。
      写作时间长,说明我创作水平低。然而,也不全是水平问题,文学创作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过去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话是被公认的。现在呢,我甚至感觉到生活高于艺术,我们有太多文学作品“艺术低于生活”!也就是说,作家的艺术创造很难抵达生活的高度,这就需要对作品反复打磨乃至回炉。以前,人们感叹艺术虚构太离奇,现在反倒不了,人们纷纷感叹:
      “生活比艺术虚构更离奇!”
      “小说传奇不如生活传奇!”
      你能说这样的感叹不对吗?生活已经复杂化,生活“超生活”化了。比如,有人说写反腐败的作品还没写到腐败程度的十分之一,你也不得不信。腐败离奇远远超过艺术虚构的离奇,艺术虚构还有用吗?我不啻感觉到文学创作之“难”,更感觉到文学创作之“痛”!
      拙著《闯荡商海的女人》,描绘被城市繁华景象所遮蔽的底层百姓生活,普通母女和姐妹的生存状况。虽然题曰“女人”,意义绝不只在女人,更可能是在男人——那个被困惑和苦闷重重包围,乃至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而自杀的男人:市委副书记李大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些因腐败而自杀的领导干部,而为人正派、刚正不阿,适应不了官场体制应酬而自杀者,李大明有独无偶。这是艺术虚构吗?不错,区别于领导干部因腐败自杀的真实生活而虚构,却比生活还要“真实”,是虚构的“最不虚构”。与做官的友人聊天,都觉得如今当官太难,不在于处理“政务”难,而在于处理“琐务”难,对下面不收礼难,收礼也难;对上面不捧场难,捧场也难。不进“圈子”难,进了“圈子”也难。“两难”的事太多,立足官场的确难,“危乎官哉!”他们不是不懂官场“虚与委蛇”技巧,不是不会向上面“抱柱子”而存活,事情远没那么简单。官场俗话“识时务者为俊杰”,形谤而实颂!因此,对于李大明而言,哈姆雷特那句“活下去还是不活,是个问题”的话,梦回萦绕,几成经典。
      李大明的自杀,成为我的文学创作之“痛”。李大明自杀昭示一个问题:经济向前蓬勃发展,政治也要向前发展。政治体制方面旧的传承和体制中一些不相适应的东西,如果不及时改革,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乃至被扼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也会受到阻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也就会丢掉“可”字变“不”字,这是不言而喻的。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事,拙作不是政治科目,含蓄描绘而已,意味深长。拙著在朋友手里多番传阅,有的责怪不该把好端端一个市委副书记写死,有的说这正是作品“亮色”,我缄默莫辩,人云亦云吧。
      拙著女主角曾虹,为了救母闯荡而入为富豪权贵服务的包厢,让人心悸。她干时装女模,做厨师又经营起餐馆,意外横祸将她打入牢狱,蒙受不白之冤。她经历种种坎坷和艰难,终于把事业做大做强。曾虹的遭遇,可谓大悲大恸,令人涕泪满怀,痛心欲裂。李大明留给她遗书,她读了十分伤怀,乃至关起门来哭了个够。她因此想到,在现代文明向物质倾斜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权力不能和金钱派对。现在,利用权势搞商业经营甚至官、商勾结搞不法经营,不仅侵蚀良好的社会风尚,更且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和物质享受,具有强大的诱惑力,足以使一些人忘记原有目标,也会成为罪恶前奏与社会乱源。曾虹认为,自己既然顺应潮流干开商贸事业,就要防止在思想上向物质“倾斜”,并要做“纠正社会风尚向物质倾斜”的先锐战士。中国现代商人除了发财致富以外,应该另有一番对学问、才干、人品,以至生活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不啻求“腰缠万贯”为己足,更求像历史上陶朱公范蠡、端木赐子贡那样,腹藏诗书,文雅高尚,富有内涵的儒商。这是曾虹为商的“亮色”,中国商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现代“商枭”!
      历史以悲壮为美。“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范晔《后汉书?祢衡传》)悲壮,是人类艰难行进、连绵不绝的纤夫图。悲壮,是决荡人间不平、久唱不衰的正气歌!悲壮,是面对强暴的奋死抗争;悲壮,是蒙冤受屈的仰天大笑;悲壮,是虽败犹荣的英雄未路,悲壮,是斗志未酬的慷慨悲歌!文学创作更以悲壮美为最高的美。司马迁笔下项羽,诀别美人名马,宁死不肯过江东;关汉卿写《窦娥冤》,窦娥刑场呼天,六月飞雪;孔尚任作《桃花扇》,李香君血溅桃花,魂断秦淮。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平凡而伟大的悲壮:自身贫困而资助他人,本体虚弱而慷慨献血;抱病登上讲台,忍痛拿起手术刀;戍守边防而唱《十五的月亮》;见义勇为与歹徒博斗而流血伤亡;坚持真理、与邪恶斗争而横遭迫害;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而被视作“窝囊”,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鞠躬尽瘁;忠而见疑,能而受妒,处逆境而敬业矢志不渝;位卑未敢忘忧国,甘坐冷凳著春秋种种,一腔热血壮怀激烈!
      我与著名诗人、作家安敏先生,共同创立文学的“悲壮派”艺术。安敏曾对我笑言:“湖南风流,湖南亦悲壮啊!所以,我等作家亦在这种氛围中徜徉,可以在这种流派上再悲壮一回。”或许,你正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或许,你正是财大气粗、眼空无物,或许,你正在翻手成云、覆手成雨;或许,你正是鲜花夹道、掌声盈耳……你是否还能感到,仍然会有一种美中不足?假如,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从来没有演出过一幕悲壮,那该是多大的寂寞和遗憾!
      在现代文明向物质倾斜,“比萨斜塔”既不倒塌、也不扶正的当下,我心悲怆!或许,拙著《闯荡商海的女人》以胸怀悲怆为特色,铸造了文学的悲壮之美。当然,由于思想和艺术视野局限,拙著《闯荡商海的女人》成色不足,这也是我文学创作中的“疼痛”,心中存有的悲怆!

    相关热词搜索: 太多 垃圾 大师 出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