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光芒万丈神韵生】 光芒万丈打一生肖

    时间:2019-03-15 03:26:1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文学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生活,形象是文艺作品特有的手段。文学形象是作家依据生活创造出来的包含着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富于艺术感染力的社会生活图画。形象虽然也具有生活的感性形态,但它不只是单纯地翻印生活,而是包含着丰富的思想认识内容,其中渗透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情感,是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意识形态。文学形象既可以保持生活本来的面目,也可以表现为生活变形的样子。在具体作品中,一个人物可以是一个形象,一个生活场面、一种景物和景色等也可以是一个形象,一种氛围、一段思绪也能成为艺术形象,而由一系列形象组成的形象体系,则是作品的整体形象。
      形象一般可分为:1.人物形象,这是文学形象的主要部分,包括单个的人物形象和众多人物组成的群像。2.拟人化了的动物、植物形象以及融进了人的情感内容的自然景物的形象。3.具有某些人的性格和动作特征的神怪、魔鬼形象等。
      文学形象,渗透着作家的审美认识、情感、想象、理想、评价等,作为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真、善、美统一的审美对象,可以和应该比实际的社会生活原型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也更美。文学形象的创造与作家一定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艺术修养有关,受世界观的制约。高度概括并个性鲜明的文学形象,就是典型形象。优秀的作者总是刻意创造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典型。
      形象的丰满生动,有赖于我们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富有个性的表现。要使形象丰满,我们要积极追求三性。
      
      一是具体可感性。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应像生活本身一样生动,甚至比生活本身更生动,它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触和具体真实的感受,仿佛可以让人从感觉上把握得到,让人读时如饥似渴,爱不释手,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我们追求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并不是要求所写的文章一律得有形有貌,并不等于不加选择地描绘一切。只要富有个性,真实自然,能引起读者形象的想象,就有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如2005年浙江卷满分作文《红绣鞋,白布里》的开头:
      梅子黄时的一川烟雨笼着如诗如画的江南,我却常常梦到冬日有着暖暖阳光的午后。老屋的后院,背倚着门的曾祖母手里拿了针线微微笑着,所有的怀念都是缘于一双小小的绣花鞋,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泪水和欢笑。
      作者以工笔细描的手法,一开始就将我们引入了如诗如画的情境:冬日、午后、阳光、背倚着门的曾祖母……这一幅幅画面形象具体可感,能唤起读者的无穷想象。
      
      二是生活概括性。
      
      我们不仅追求艺术形象具有具体生动的感性形态,还要追求形象所含有的丰富的理性意蕴,让形象表现出我们社会某一类人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反映具有某种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思想感情,提示一定的社会意义,具备一定的典型意义。都说文学形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坐在考场上写那篇必写的作文时,必须高速转动我们的那颗大脑,紧急调动我们大脑素材库里的所有素材,看看有没有可为我所用的。有现成的最好(一般这种情形很少出现)。没有现成的,就要开动脑筋,杂取种种人,杂取种种事,紧急糅和加工,塑造出一个完美的文学形象来。你所写的,并不是一个生活中的个体,并不是一个生活的简单复制品,而是你对生活的提炼对生活的升华。只要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符合生活的规律,就是艺术创作,而决非乱编乱造。就是说,你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可能是生活中已有的,也可能生活中并没有发生过出现过,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发生出现或者必然会发生出现。再来看2004年浙江卷高分作文《科长与教授》的开头:
      一大早,徐精明就等在了扶贫办的大门口。徐精明是谁?他是徐家村的村长,长得尖嘴猴腮,一看准是个鬼精灵的主儿。
      一见苏主任出来,徐精明便满脸堆笑地走过去,握着苏主任的手:“可等到了,您可让我好等……”
      “啥事,老徐,一大早就过来?”
      “就是那扶贫人员,你看能不能和李家村的换一换?”
      “老徐,我可是特别照顾你才把章教授分给你们村的,你怎么还不乐意啊?”苏主任一脸迷惑。
      “哪儿的话,你看李家村的情况比俺村还要差,这章教授应分给他们。”徐精明一脸严肃。
      “老徐啊……”苏主任笑了笑,在名册本上将章教授和王科长调了过来。
      徐精明一路哼着歌,甭提多高兴了。要知道王科长可是上边有人,三两句话扶贫款子不就下来了吗?上次王科长不就向上面要来了扶贫款给村里修了一条水泥路吗?这次得让王科长把村里剩下的路全修成水泥路。
      果然,王科长下来看了看,回去不久,上头便拨下了一笔款子。过了不久,村里的水泥路就修好了。看着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徐精明心里那个高兴劲儿甭提了。徐精明一高兴就说漏了嘴,当着村人的面说开了:“你们看李家村,路还是那条烂泥路,坑坑洼洼的。其实,王科长本来是分到他们村的,是村长我偷偷到苏主任那里换来的。”于是,全村人都夸徐村长人精明。
      文章借扶贫事巧妙地写出了人文素养与发展的密切关系,标题简单却含有深意。人物塑造上,文章用鲜活的语言写活了几个人,尤其是徐精明。你看,见到苏主任,他就“满脸堆笑”,“握着”苏主任的手;明明自己打小算盘,但嘴上却冠冕堂皇,还“一脸严肃”。寥寥数语,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文章一些细节上也很值得称道,取名上,徐家村的村长叫徐精明,李家村的村长叫李老实,人如其名,很得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文风上,文章很有乡土风味,语言平白如话,带有浓郁的生活色彩。这些都使得人物极具生活概括性。
      
      三是艺术感染性。
      
      给读者一种情感上的愉悦、陶醉和感染,是文学形象所追求的目标。我们面对生活中美的或丑的事物现象,定会产生一定的审美感情,要将这种感情有意识地贯注在所塑造的形象之中,使形象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文学形象便具有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不妨来欣赏一下被称为2005年高考第一奇文的《半局棋》:
      华山。断剑崖。
      秦王李世民深邃的眼眸从华山之巅缓缓地明亮起来。山风凛冽。李靖替他披上玉领(翎)的长袍。秦王略略俯首,低低叹道:苍生何辜!
      仙弈亭的圆台上放着黑白两盒棋子,圆台的左边坐着一个满脸虬须的中年男子。他惨惨地笑着,露出一口黄牙:天锋寸断,舍我其谁?
      秦王入座。他客气地伸手道:“尊客执黑还是执白?”
      虬髯客微微一笑,执黑先行。逐鹿中原虽无先来后到,但瞬息万变之中窥得先机,把握一寸之速却也未尝不是举足轻重的契机。秦王显然已经先输一着。虬髯客暗暗发笑。
      黑棋开局即占中路要塞,气势汹汹;白棋却也不作纠缠,反而退避三舍,坚壁四角。虬髯客捋须长叹:秦王只守不攻莫不是要弃天下?
      秦王谦谦鞠首:尊客远道而来自当礼让。至于天下,当是能者拥之!
      李靖俯身对秦王耳语片刻,诉说着山下千军万马一触即发的尖锋战局。秦王深深地皱眉沉思,忽然脱下腰间的赤龙带,郑重其事地递给李靖:军师请代传本王令,有违战令者军法处置!
      “下棋!下棋!”虬髯客漠不关心地摆手招呼,顺手一步把住了黑棋在中路的最后一块要地,心中暗笑不止。大丈夫做事当不拘小节,秦王为兵战而分心,一心两用,又输一着。
      棋至中盘,似乎稳操胜卷(券),虬髯客肆无忌惮地开始狂笑。大开大阖之间,中原的命运在如此放浪形骸的笑声里翻天覆地地急转直下。秦王负手起身,眼里尽是无可奈何的愁(惆)怅。他似乎艰难地扬起一子,重重的落子令棋盘微微一颤。
      这将是名垂汗青的转机。
      白棋的路数似豁然开朗,柳暗花明。虬髯客的中路黑棋主力竟然生生被拦腰截断。首尾难以呼应,大势已去。中路一步,若挫(拙)实巧,居然利用虬髯客心浮气躁地大肆攻城掠地之隙以无象胜有间,一举将败局彻底扭转。
      黑棋负隅顽抗,在两侧筑起活眼,弃了下三路的小块领地,想弃卒保车,作垂死挣扎!
      秦王突然拱手朝满头大汗的虬髯客一揖:尊客棋艺超群,在下不堪一战,已经心服口服。天下当以能者拥之,望尊客既贵为九五之尊,当爱民如子,造福百姓!
      羞。
      惊。
      悔!
      虬髯客一跃而起,纵身跳下万仞悬崖。山高谷深,犹如响起雄浑的英雄号角:秦王舍中路于我,乃顾惜中原百姓,不愿挫我锋芒,故而坚守四壁,坐观天下落入我手。一步乾坤,秦王无法对我的烧杀抢掠视而不见,出手相阻却惊天动地!老夫甘拜下风!天下有秦王,乃是万民之福。此去蓬莱我已了无牵挂!
      山风凛冽,吹动秦王一袭白衣猎猎作响。
      那未下完的半局棋上,赫然排列成两个黑白相间的大字:百姓。
      
      从人物形象刻划来看,秦王与虬髯客两个形象个性十足,内敛与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秦王的大智若愚、举重若轻、以德服人、心怀天下、忧虑苍生和虬髯客的急功近利、当仁不让、求胜心切、滥杀无辜、翻然悔悟,了了在目,极具艺术魅力,令人击节赞叹!

    相关热词搜索: 光芒万丈 神韵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