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国学小天才”缘何梦断复旦|国学小天才

    时间:2019-03-14 03:28: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话题]      17岁时,他参加国内首个大型电视国学知识竞赛节目“开心学国学”,进入全国四强;18岁时,他参加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博雅杯比赛,获得了全国仅有的两个一等奖之一,因此拿到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优惠券”。然而,在2010年的高考中,他却因与一本线6分之差,被当地招办拒绝投档到复旦大学。尽管8位曾经面试过他的教授联名写信要求破格录取,但他最终与复旦失之交臂。他,就是被称为“国学小天才”的陕西高新一中高三应届生孙见坤。
      如今,有关“‘国学小天才’被拒事件”的评论充斥各大媒体,面对“国学小天才”梦断复旦这一事件,作为中学生的你,有怎样的思考呢?
      
      [事件回放]
      
      ●钻研《山海经》
      “孙见坤是我见过的对国学最有钻研精神和天赋的学生之一,他对《山海经》的注释水平和见解,甚至高于在读的研究生。他对国学的执著,在我们近几年招收的学生中并不多见。我们几个对他面试后意见一致,觉得是个可造之才。”这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章清对孙见坤的评价。2009年11月,孙见坤参加了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而设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赛,投寄的文章题为《性质及成书年代考》。他在学业之余精读《山海经》,写了《山海经新释》,参赛文章由他自己作序。评委看后觉得非常出色,特地上网读了他的《山海经新释》,结论是“优秀”。在随后进行的“博雅杯”获奖者面试中,4位面试专家意见一致:希望学校通过自主招生录取孙见坤。校方很慎重,特地又请了4位文史类名教授对孙见坤再次面试。结果,前后8位学者的评价一致。于是,复旦将他列入了5%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名单。
      
      ●6分之差
      孙见坤的国学研究梦,因6分之差破灭了。他在博客上写道:“今年高考,我的发挥有些失常,最拿手的‘文综’只考了206分,总分只有553分,距离陕西省文科一本线分数差了6分。在得知成绩的第一时间,我就与复旦大学取得了联系,说明了情况。几天后复旦告知,经过研究仍然决定招收我,于是我填报了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依照规定向教育部备案,将相关文件发给了陕西省招办,将孙见坤列入了今年录取的特殊考生之列。不料,“在开始投档的12日晚上10点多,复旦大学突然来电,说陕西招办认为我不符合投档条件……之后我又与复旦联系,他们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自主招生不占陕西的招生名额,多一个重点大学录取生何乐而不为呢?怎么会不放人?这在复旦自主招生以来还是头一回遇到。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对于孙见坤是晴天霹雳,复旦大学也是始料未及。面试过孙见坤的8位教授听说情况后,马上联名写信,要求学校出面交涉,破格录取。随后,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和副校长也在这封信上签字,并将信送到陕西省招办,仍然无效,回答是:“今年一个破格录取的都不能有。”虽然复旦大学决定,只要在开学前能接到孙见坤的档案,就一直保留他的录取资格,但他的档案已在7月23日二本开始录取后,被送到了山西大学法学系。
      
      ●人生志向
      “近来,我和复旦大学的老师都努力过,但仍没有结果。对我来说,遗憾肯定是有的,虽然我的研究志向绝对不会因为打击而改变,但我短期的人生规划肯定要有所改变,原先我计划到复旦后就潜心学习研究,现在看来,只能选择考研,争取那时考进复旦。”孙见坤无奈地说,“权且把这段经历,当做是人生不得不走的一段弯路吧。”
      孙见坤表示,当得知自己的档案不能被投到复旦时,就用国学大师黄侃的话安慰自己:“做学问只在于用不用功,有没有毅力,是不是用心思考,不在于外语有多好,师傅是谁,什么出身。”孙见坤说:“当年梁漱溟先生没考上北大,结果没几年,北大还是请他当了教授,以后的机会还很多,不必计较一次的得失。再说,挫折早来总比晚来好。”
      
      [点击]
      
      读了上面的材料,我首先是敬佩,我敬佩孙见坤小小年纪竟有这么深的国学根基;继而又有些惋惜,多好的孩子呀,如果他能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该多好啊!当然我也有一丝的不满,不满陕西招办的“僵化”和“不变通”。但同时,也感到些许安慰,毕竟孙见坤被山西大学录取了,而且学校答应为他调剂专业。
      
      [各方评论]
      
      ●正方观点
      1.学术自治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思想无禁区,也就是说大家都可以研究自己想研究的学问、说自己想说的话,学术探讨不该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另一个条件是能够由教授决定如何管理与招生。前一个条件不说了,而后一个条件如何?我想复旦教授郁闷之处也就在此吧,他们作为学术的传灯人,无法决定自己手中的灯盏传到谁手里,或者说不能自主决定谁来承继香火。而有谁比他们更了解谁能传承他们的衣钵呢?难道是某个省的招办?其中的黑色幽默,恐怕是这个事件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青年时报》
      2.难道“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我们这个逐渐公开公正的时代反而要沦为空话?难道这位“国学天才”不应该去能充分发展其天赋的复旦大学中文系,而只能服从僵化的制度进入山西大学法学系?制度的规定不能让天才和遵纪守法的人吃亏,否则就会有人怀疑制度的公正性。如果我们的大学录取制度会埋没人才,那就说明我们的录取制度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网友
      3.这是一个大师匮乏的时代,这是一个天才稀缺的时代;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是一个难以专心致志埋头做学问的时代;这是一个有了天才也会被制度扼杀的时代。
      时下,国学已不是显学,显学是包装术,是吹嘘神功,是忽悠大法,难得有一个既有天赋又肯钻研的“国学小天才”出现,这样的良材美质不收实在可惜。
      ――《钱江晚报》
      4.我想说的是,规矩是人定的,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尚且有出于人情世故考虑的“开恩”之说,招考制度为何就不能网开一面?况且,复旦大学已经突破了自己设定的条框,体现了爱才的诚意,招办从成人之美的角度考虑,也当放行。
      我们现在的很多规定,不一定是科学合理的,现在的教育制度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国应该建立一种特殊机制,以突破普遍的选才标准,对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才进行破格录取。就目前来说,自主招生、保送生制度都是对僵化的高考录取制度的补充,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人民网
      
      [材料链接]
      
      偏科严重的大师们
      吴晗:1930年报考北京大学时,国文、英文各得了100分的满分,数学考了零分,北大不予录取。他不甘心,又转考清华大学,结果国文、英文又考了100分,数学依然是零分。但清华大学经过慎重考虑,毅然决定破格录取他为历史系学生。
      臧克家:1930年,26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作文拿到了98分的高分,虽然数学吃了“零蛋”,但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   钱钟书: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数学15分,但是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在钱钟书的名字上大笔一勾。破格录取。
      季羡林:百分制的数学考卷,季老只考了4分,而他的第一志愿填的居然是数学系,真是难以想象。
      罗家伦:报考北京大学文科,胡适判阅其作文试卷,毫不犹豫地打了满分。而他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也分数平平。
      
      [点击]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朝诗人龚自珍发出的呐喊。但今天,在孙见坤身上,我们看到了这声呐喊是多么无可奈何。正如该校招生办主任丁光宏所言,从制度上讲,陕西省招生办并不存在问题。如果他们对孙见坤网开一面放行档案,是“开明”;如果他们按照规章制度将孙见坤“卡”住,则是“严格”。陕西省招生办选择了“严格”,留给复旦大学的是惋惜,留给孙见坤的,则很可能是怨恨。严格是基础,虽然,我们更追求开明。
      ●反方观点
      1.上复旦大学真的就那么重要?孙见坤进了山西大学,就等于被判了“死刑”?上了复旦大学,这个“国学天才”就会成为下一个“钱钟书”吗?大学与大学,原本就没有太大区别。而在我国,大学不但“等级森严”,且以“名气”的大小论“能力”。由此推断,诸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比其他地方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优秀”。这种荒谬的理论,实际上是“功利观”的典型代表,在现实中根本站不住脚。
      ――网友
      2.也许孙见坤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国学天才”,不让他进复旦可能中国未来会少了一个国学大师。但破格录取势必破坏既定的招生规则,给走后门者制造口实,由此让本已严重的招生腐败现象雪上加霜。另外,还可能导致很多学生效仿.将偏科进行到底,以求破格录取进入名校。如此受影响的可就不是一个人才,而是千千万万的人才了。
      ――网友
      3.高考不是一种理想的制度,但是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却是相对公平的制度。在高考录取时,一分都是“生死线”,多一分在“线”里,少一分则在“线”外,这确实很残酷,但又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个道理。如果孙见坤可以“破格”,那么其他人为什么不可以“破格”?
      为孙见坤开了口子,“条子生”“关系生”等就会接踵而至,会出现更多的特例。尽管复旦8名教授的联名请求是光明正大的,然而在某些背景下。弄到18名教授冒充光明正大的联名请求也不是难事。从这个角度看,陕西省招办不为8教授的联名请求所动,顶住了“墨守成规”“遏阻人才”的骂名,“卡住”了“国学小天才”,恰恰是坚守了原则,当好了守门人。
      我们不能叶分好龙,平时慷慨激昂高喊原则要“铁”、制度要“死”、规定要“硬”。但碰到实际就搞变通。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都“铁”“死”“硬”的原则、制度和规定,才有公信力。其实,“国学小天才”进不了复旦,不是高考制度的错,而是反映了我们缺少一种突破选才标准,对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才,进行破格录取的特殊机制。这种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曲严格的程序以及大学的公信力、教授的清誉等作为保障,而不是靠“非常手段”,以牺牲原则为代价,从现有的高考制度中挤一条缝。
      ――奚旭初
      4.一旦规则适用于所有人,就不能说孙见坤是招生制度的牺牲品。必须理解高考制度的现实处境:尽管它受到了权钱关系的太多侵蚀,也确有必要进行革新和调整,但它仍然是能够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假若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在这个制度上开多个口子,令它的含义更宽泛,比如饱受诟病的高考加分政策,只会降低这个制度输出公正的效率。
      ――《南方都市报》
      5.几点疑问――
      其一,这位小天才已经被“僵化的制度”“扼杀”了吗?显然,还没有。
      “制度扼杀论”观点如成立,前提必须是“进复旦他就能成大师,不进复旦就不能”。这个论断多多少少武断了点。钱学森之问尚在耳边,我们对中国大学培养大师的能力一向缺乏信心。就拿钱钟书等大师被“破格录取”的例子来讲。难道说他们不进清华、北大,就成不了大师吗?如果孙见坤因没能进复旦而就此沉寂,最终“伤仲永”,那么也只能证明,’成为大师他还不够格。
      其二,在这个事件中,招办与学校都过于死板,只认分数而没有重视“特殊才能”吗?答案显然也不是。
      孙见坤的考试成绩是553分,比一本线559分少6分。请注意,孙见坤少的6分不是复旦投档线,而是当地的一本线。据了解,复旦文科今年在陕西的录取分数线是639分。也就是说,孙见坤的国学天赋已经为他降了80分之多。招生制度在这里已经显示了对“偏才”的倾斜。
      其三,是陕西招办用权力卡住了孙见坤吗?很遗憾,也不是。
      复旦和孙见坤的约定是“达一本线”.这个约定,陕西省招办看到了。也是同意的。在这起拒绝投档事件中,陕西省招办并没有半点“越轨”行为,而这一点。复旦也承认。
      ――新华网
      
      [点击]
      
      对于高考来说,公平当然重要,但是,公平并不意味着铁板一块,一切以分数为准绳,尤其是应试教育下分数至上,会扼杀真正的偏才怪才。因此,我们对选拔培养杰出人才的渴望。和追求公平一样强烈。不过,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多数人几乎本能地选择站在公平一边。这样想来,这些反面观点还是能够站住脚的。
      ●中立观点
      1.孙见坤的困境不是放一马还是不放。而是高校自主招生权与原有分数录取标准体系的矛盾。不能把规则的冲突,寄托于用人情做润滑油,从制度上着手重新安排与弥合才是正途。
      ――《武汉晚报》
      2.录取孙见坤确有可能如陕西招办所担心的。会导致“条子生”“关系户”冒出来,但这不是孙见坤的责任,而恰恰是招办自身管理能力的问题。制度应该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更新,如果不敢触碰,不愿尝试,那么制度永远是那个制度,不仅无法保证形式上的公平,还会造成更多的实质不公平。
      ――《春城晚报》
      3.我以为,今人若以钱钟书、钱穆、钱伟长等的事例证明今日中国大学招生录取制度的不合理,并不合适。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不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大学录取制度宽松,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浮躁,淡泊自守,刻苦钻研。“是金子总会发光”,钱穆是在做小学和中学教师时,坚持自学,研究学术,经过18年努力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后成名,其成才路径不是依赖于大学的“破格录取”。
      如今,“天才”的求学条件,比以前要好得多,各种各样的资料文献,即使图书馆里找不到,上网一搜就能搜到。因此,若能真心做学问,静下心来搞研究,不必一定要依靠大学。就一个国家来说,培养人才的场所不能只有大学,“天才”也未丛非得要去大学里弄个“同进士出身”才算合格。与此同时,大学招生制度中的某些弊端固然需要改革,但也不必指望其能够把所有的“天才”一网打尽,有些“天才”也可靠自己刻 苦钻研有所成就。大学更需要做的是不歧视这些非“进士出身”的“天才”,真正地尊重大师、尊重学术,而不是尊重文凭。
      ――《新安在线》
      4.在现行体制下,孙见坤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遭此命运的“读书种子”。当然也有特例,去年复旦将38岁的三轮车夫蔡伟正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这名辽宁汉子仅有高中学历,通过自学,精通古文经史,被一位复旦老教授“慧眼识英才”。这一特例至少说明两点:一是高考不应成为特殊优秀人才过关斩将的独木桥;二是特殊优秀人才的深造仍然有其通道。关键是如何将这一特例上升为制度――即建立不同于普通自主招生的特招制度。进一步说,如何既让孙见坤这样的“国学天才”像当年钱钟书先生进清华那样如愿以偿进复旦,又能保住基本的综合素质底线;如何既能让特殊人才脱颖而出,又能重塑学术权威的公信力,保住制度公平的底线,最终走出“一考定终身”的误区。这确实是决策者在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考量的现实问题。
      ――大洋网
      
      [点击]
      
      中立观点不是“和稀泥”,而是更为理性的思考。央视青歌赛中有综合素质考核,有的优秀歌手会因为这一块失分而无缘奖杯,但这一环节是必须的,答不上“国旗问题”扣分没商量,这也是相对公平。“国学天才”遭遇一本分数线“拦路虎”也是同样的道理。制度是针对所有人的,如果动辄就网开一面,对某些特殊人才公平了,而对绝大多数人则意味着不公。何况打破明规则,往往会使潜规则大行其道。
      
      [路在何方]
      
      1.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成就人才。
      ――胡锦涛
      2.要善于发现人才,用人所长,不能求全责备;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人才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
      ――温家宝
      3.这件事说明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尤其是要最大限度地消除教育行政化倾向。真正形成教育家办学的氛围。只有让教育归教育,行政归行政,才能真正减少行政干扰,也才能逐渐消除那些不平等的现象。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受到了太多的行政干扰和诱惑,充斥着功利化、商业化,治学、育人的氛围已经大打折扣。
      ――“人民网”强国社区
      4.就国家和社会来说,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天才”们不上大学也能戒骄戒躁安心做学问,并破除“唯学历论”,给他们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就孙见坤自己来说,不能被“破格录取”,也不必唉声叹气,不妨学学钱钟书、钱穆诸先生的专心、耐心、恒心,何愁大器不成?
      ――新安在线
      5.我们以为,突破困境的途径,应是在赋予高校完整的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建立高校合理使用办学自主权的办学制度,以及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机制。以自主招生改革而言,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应同步进行如下改革:其一,高校内部管理的改革,建立教授委员会,负责学校的招生事宜,招生标准、招生过程全部公开、透明。其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高校的改革,对于自主招生高校,一名考生可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自由选择其中一所学校,这种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将促进大学竞争机制建立,受教育者的权益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尊重。
      ――熊丙奇
      6.要改变现有的招生尴尬,必须突破制度的禁锢,实现体制的根本变革。一方面,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素质教育,并且要落实,不能单单停留在口号上;另一方面,要重建社会诚信体系,从个人、学校到权力机构,以至于整个社会。让信用成为一种标尺,一个标准,重新赢得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信任;第三,必须保证一切制度的执行都在阳光下操作,具有基本的公平正义。如果“国学天才”的遭遇,能够对推进招生制度改革,甚至对整个教育体制都有所触动,那么,这种个人不幸,当是社会之幸。
      ――堂吉伟德
      
      [点击]
      
      探寻解决“‘国学小天才’被拒事件”之路,其实是探寻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且不说孙见坤是不是“国学小天才”,至少他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优于其他学生之处,对于有着这样一技之长的学生,国家教育制度是否要“灵活”一些,才不会让更多的“孙见坤”心有遗憾呢?且不说陕西招办的做法与复旦8位教授联名之间是否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单就孙见坤能甘于寂寞、置身于故纸堆里搞钻研,就值得我们突破某些思想或体制的“藩篱”,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不能求全责备,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人才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这是总书记和总理对我们的谆谆告诫,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探究这一问题的指针吧!
      
      [时文链接]
      
      公平比“国学天才”需要N倍
      椿 桦
      对于有着“国学小天才”之誉的西安考生孙见坤同学来说,“破格录取”的传奇故事似乎与他无缘。据报载,复旦大学8名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孙见坤,但由于孙见坤高考成绩与一本分数线相差6分,陕西省招生办坚持公事公办,拒绝为孙见坤投档。最终,孙见坤被调剂到他并不喜欢的山西大学法律专业。
      在国学方面有突出才能,却无法进入心仪的大学专修国学,的确让人惋惜。所以,陕西省招办的“顽固”招来网民近乎一边倒的质疑,也是可以预见的。从个人主观愿望来说,我也希望孙见坤进入复旦,修成“国学大师”。
      不过,对于人们所渲染的“招生办卡住国学天才”一说,我却另有看法。我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孙见坤的分数本来就不够,陕西省招办并不存在“卡”人的现象。同时,这事儿也不能证明陕西省招办不够“开明”,因为他们也许并非不想“破格”,而是担心开了这口子,“条子生”和更多“特长生”接踵而至。所以,关于孙见坤该不该被破格录取的问题,实质就是“素质”与“公平”谁更重要的问题。
      几乎每一次的“破格录取”,都会引发社会舆论的喋喋不休。奇怪的是,以往一些被破格录取的事例,也是质疑不断,譬如蒋方舟被清华降分录取、北大推出“中学校长推荐制”等,被担心其中出现“猫腻”。而这次孙见坤没被破格录取,又被质疑为“思想僵化”。我琢磨,假如孙见坤真的被破格录取了,没准儿人们也会质疑:孙见坤的父母是不是官员?8名复旦教授有没有拿到好处?
      社会大众对于所谓的“素质教育”与“破格录取”,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心理,归结起来,主要还是对“公平”不放心。人们一方面对“不拘一格降人才”怀着美好憧憬,成天唠叨着钱伟长、钱钟书等偏科生的成功佳话;另一方面,又害怕被不公“暗算”。前不久北京有媒体披露,高校招收特长生正成为高校某些不法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牟取金钱的重点途径。报道称,在北京一些高校,音乐特长生居然不识五线谱,美术特长生连基本的素描都不会。您瞧,在公平与公正被极度不信任的社会环境中,陕西省招办“顽固”坚持原则,反而显得可贵,哪怕这种恪守公平的行为只是一种姿态,或者是有人所怀疑的“没有送礼的公平”。
      在中国当下的现实语境中,公平已然成为稀缺资源。因此,相比于牺牲一个“国学天才”,坚持公平立场无疑要重要N倍。因为,公平如果连掩饰的程序都省略掉,那就意味着未来有N个“国学天才”“文学天才”“数学天才”被不公平无声地“黑”掉。当然,一个正常的人才选拔规则不能只满足于公平,当考生中不断涌现“偏才”与“怪才”时,规则也不能视而不见。因此,本着“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的朴素思想,国家应为“偏才”们制定更公平合理的选拔规则,这样,“国学天才”就不会白白地被牺牲掉。
      (选自《广州日报》)
      [点评]
      不得不叹服作者的理性分析和深刻见解。无论是分析“伪命题”,还是解剖社会大众的“复杂的心理”,都有理有据,理性而冷静,观点独到深刻。“在中国当下的现实语境中,公平已然成为稀缺资源。因此,相比于牺牲一个‘国学天才’,坚持公平立场无疑要重要N倍。”这是对时下中国人才培养大环境的深刻剖析与反思,也是对本话题的廓清。

    相关热词搜索: 复旦 缘何 国学 天才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