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 高考文科数学模拟试卷

    时间:2019-03-11 03:25: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命题: 嘉兴高级中学 李兆田 潘新华 刘继伟 王国利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昼半球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正值,在夜半球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负值。如图1―甲,H1为B点正午太阳高度,H2为B点午夜太阳高度。图1―乙为某纬线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此纬线上各点正午直立的地表物体日影朝北。回答1―2题。
      
      1. 此纬线的纬度为
      A. 21°N B. 31°S C. 39°S D. 41°N
      2. 若P点为该纬线上一点,且P点夕阳西下,则
      A. P点的日期比北京的早 B. P点可能在里海
      C. P点处的船向东航行顺风顺水 D. P点昼长夜短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渔场(见图2)。回答3―4题。
      
      3. 图2中渔场的成因为
      ①寒流和暖流交汇②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③沿岸有上升流,冷海水上泛④浅海大陆架,光合作用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 图2中A、B两地
      A. 气候类型相同
      B. A为亚热带气候,B为温带气候
      C. 7月份降水均较少
      D. 1月份天气均为干热
      “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回答5―6题。
      5.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上述材料精神的是
      A. 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渐向重点开发区域转移
      B. 优化开发区域将迅速成为集聚经济和人口的中心地带
      C. 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强占地多、能耗高的工业建设
      D. 重点开发区域的资金和生产技术逐渐向限制开发区域转移
      6. 下列地区将成为限制开发区域的是
      A.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 东北三江平原农垦区
      C. 珠江三角洲 D. 成都平原
      下表反映了2005年我国四省部分农产品的产量。其中①②两省相邻,③④两省相邻,打☆者为全国产量最多。(单位:万吨)
      
      7. 下列选项中,关于①②③④四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四省均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②四省属中部经济地带③四省均有较大油田分布④四省均属亚热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北京时间2006年12月26日,南海海域发生7?郾2级地震,众多经过台湾的海底光缆系统陆续中断。回答8―9题。
      8. 下列各项中,属于此次海底光缆断裂带来的影响的是
      A. 我国与欧洲国家电子通讯中断
      B. 国际贸易金融通信受阻
      C. 我国与美国国际电力输送中断
      D. 我国与美国互联网联系全部中断
      9. 虽然此次地震引起光缆断裂,但还是有专家提出了“光进铜退战略”(即光缆取代铜线)。这一战略对于环境资源的意义在于
      A. 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B. 充分利用海底空间资源
      C. 光通讯速度较快 D. 为了适应电子通讯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和农村流入流出人口比重如图3所示。回答10―11题。
      
      10. 近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 由Ⅰ流向Ⅳ
      B. 由Ⅱ流向Ⅳ
      C. 由Ⅰ流向Ⅲ
      D. 由Ⅱ流向Ⅲ
      11. 假设城市流出人口全部流入城市,则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
      A. 47.4% B. 64.9% C. 46.0% D. 43.8%
      为了给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中国在若干国家建立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回答12―14题。
      12. 孔子学院以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这一宗旨与孔子的_______思想观点相符。
      A. “和为贵”“和而不同” B. “仁政”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兼爱”“非攻”
      13. 《论语》中“马厩失火,问人,不问马”一句反映了孔子
      A. “苛政猛于虎”的思想 B. “仁者爱人”的思想
      C. “政在得民”的思想 D. “为仁由己”的思想
      14. 下列选项中,反映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有
      ①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实现“大一统”②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③宋代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④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200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生140周年纪念日。回答15―17题。
      15.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A. 黄花岗起义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二次革命 D. 同盟会的建立
      16. 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A. 在民权主义方面,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B. 在民生主义方面,提出“平均地权”
      C. 在民族主义方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D. 在民权主义方面,提出改善工人和农民生活的目标
      17. 孙中山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是指没有
      ①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②推翻君主专制政体③实现国家的政治民主化④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服饰是一个人、一个时代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回答18―20题。
      18. 下列选项中,与唐诗“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内涵一致的是
      A. 洛阳“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
      B.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C.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D. 玄奘西行求佛法
      19. 民国初期,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见图4),它以颈部紧收的衣领来象征压力与危机,以衣袋上的四粒纽扣寓示人民拥有的四种权利――选举、创制、罢免、复决。这一服饰设计的意义在于
      
      A. 说明民主、自由是当时所有中国人的迫切要求
      B. 表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 体现了当时中国的处境和民主革命者的使命
      D. 是孙中山在服装业对外国经济侵略进行的反击
      欧洲大国的崛起及其相互关系极大地影响着近代世界的发展历程。回答20―21题。
      20. 下列表述中,不能说明拿破仑掌权期间对欧洲文明演进贡献巨大的是
      A. 推翻了法国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B. 传播了法国革命思想
      C.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 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21. 下列事件中,对欧洲的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是
      A. 俄国1861年改革 B. 美国南北战争
      C. 德意志统一 D.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回答22―23题。
      22.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④加速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是
      A. 国家主权与经济安全问题 B. 吸引外资问题
      C. 环境保护问题 D. 生态危机问题
      盘点2006年国家立法内容时,可以发现,社会公意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得以实现成为本年度立法的鲜明特点。回答24―25题。
      24. 我国2006年实施的497部法律法规,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障的是普通人的基本权利。这表明我国制定法律法规是
      A. 为了维护公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以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依据
      C. 为了保障全体公民的各种权利 D. 为了规范全体公民的言论和行为
      25. 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之所以强调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因为
      A.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部分
      B.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C. 集体主义反映社会主义本质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2006年底,国家主席胡锦涛就2007年的经济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回答26―27题。
      26. 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转变,成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好”字与“快”字只是前后顺序被调整,但蕴含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内涵,它体现的哲理为
      A. 量变必定会引起质变 B. 事物结构的重组会引起质变
      C.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D.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否定
      27. 漫画“好与快”(见图5)启示人们
      
      ①必须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②要处理好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关系③坚持好中求快,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④经济发展切实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国务院颁发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拉开了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序幕。回答28―29题。
      28. 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适当拉开不同职务、不同级别之间的工资差距,以增强工资和级别的激励作用。工资制度改革的这一内容充分体现了
      A.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B. 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发展的原则
      C. 按资本要素分配的原则 D. 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原则
      29. 新公务员工资制度实行“阳光工资”,正如“金鱼缸法则”一样,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阳光工资”的实施
      ①可以有效遏制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②有利于公务员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监督③有利于维护公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0. 据《北京晚报》报道,2003年北京仅在1个区县发现了名为美国白蛾的害虫,2005年扩大到了9个区县,2006年则蔓延到了12个区县。专家认为,美国白蛾2007年很有可能在北京大爆发,2008年的“绿色奥运”将变成“白色奥运”。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予以清剿。以上内容从哲学上启示人们
      A. 必须透过本质抓住事物的现象 B. 必须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和变化
      C. 要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和无条件性 D. 应积极促成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31. 漫画“新拔苗助长”(见图6)讲的是一些养殖专业户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有毒的生长素和激素,极可能给人类带来“致残”“致癌”的严重后果。养殖专业户的这种行为
      
      ①违背市场交易诚实信用的原则②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③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④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
      2006年11月,APEC第1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回答32―33题。
      32. 17年间,中国从APEC会议的看客到核心成员之一,完成了漂亮的“三级跳”。中国在APEC中角色的不断变化表明了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国家力量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③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威望越来越高④主权国家力量的变化导致其对内政策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33. 本届APEC会议的主题是“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该主题
      ①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②揭示了亚洲国家共赢的有效途径③表明了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④体现出各成员国根本利益的一致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台湾科学家化腐朽为神奇,研究出用牛粪培养钻石的方法,而且其品质和天然钻石几乎相同,震惊了世界。回答34―35题。
      34. “化牛粪为钻石”是从牛粪产生的沼气中,提炼出高纯度的甲烷,在高压下以氢、氮等气体为辅助,使与钻石中的碳原子结构相同的甲烷中的碳原子不断累积到裸钻上面,钻石就会慢慢“长大”了。“化牛粪为钻石”的事实说明
      A. 传统产业能够改造成高科技产业
      B. 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新兴的第三产业
      C. 技术进步是产品创新的动力
      D. 技术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
      35. “化牛粪为钻石”的成果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钻石的认识,这表明
      A. 科技进步必然会形成正确认识
      B. 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扩展、推进
      C. 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D. 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 (36分)2006年10月,40多人组成的“玄奘之路”考察队从西安出发,途经陕西、甘肃、新疆,由吐尔尕特口岸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经过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并在印度那烂陀、菩提迦耶、瓦拉纳西、巴特纳等6个城市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读图7、图8,回答问题。
      
      (1) 玄奘西行将佛学文化带入中国,属于_________扩散(填文化扩散类型)。“玄奘之路”的起点位于_______文化副区,途经最高的高原为________。(6分)
      (2) “玄奘之路”穿越两大古文明发祥地,分析两地区古文明发祥的共同区位因素。(8分)
      (3) A、B、C为“玄奘之路”上的三个城市,读图8,完成下题。(10分)
      
      A、B、C代表的城市分别为
      A. 克孜尔、新德里、兰州
      B. 新德里、喀布尔、兰州
      C. 西安、加尔各答、喀什
      D. 喀布尔、西安、加尔各答
      描述A、C两城市7月份的气候要素特征,并分析原因。
      (4) “玄奘之路”起点在_________(地形区),讫点在_________(地形区),在发展农业上,试分析这两个地区自然区位因素的差异。(12分)
      37. (32分)桥梁是连接交通的纽带,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彩虹,也是照亮现实与梦想的月牙。观察图9、图10、图11、图12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9所示的桥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至今还在发挥作用。这反映了当时建筑技术方面的什么信息?这一信息从侧面说明了当时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试分析出现这一特征的经济和文化因素。(8分)
      (2)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的一个缩影。它折射出了什么样的长征精神?(8分)
      (3) 图11中,发生于该处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一事件客观上产生了什么样的深远影响?(6分)
      (4) 图12是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钢铁大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修筑该桥的经济条件及所起的作用。(8分)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上述桥梁进行研究时搜集了如下信息:距今越远的桥,相对窄、短,载重量小,材质简单;距今越近的桥,相对宽、长,载重量大,材质复杂且功能趋向复合。于是,他们将本小组的研究性课题定为:从桥梁看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2分)
      38.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随之带来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可持续发展。人们不得不调整发展思路,从“捡到篮里都是菜”转向“挑肥拣瘦”,从“盲目引资”转变为“反向考察”。因此,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出现了“升级换档”的势头。
      材料二:2003年起,江苏昆山开发区开始实施“土地收回运动”,动员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外地转移,3年时间里,从有关企业那里收回了3400亩土地,共花费5亿元。昆山开发区正在进行的这项“腾笼换鸟”工作,被专家形象地称为“以金钱换土地,以金钱换资源,以金钱换空间”。
      (1) 联系材料一,运用哲学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长三角一些地区的招商引资出现“升级换档”势头的原因。(12分)
      (2) 联系材料二,阐述昆山开发区开展“腾笼换鸟”工作所蕴含的经济学原理。(12分)
      (3) 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江苏昆山开发区应如何实现“以金钱换土地,以金钱换资源,以金钱换空间”。(8分)
      39. (60分)中非之间相距遥远,但友谊源远流长。“中非合作论坛”建立后,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水系和等高线地形图(图13)。
      
      材料三: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需花费20多亿美元进口大米。而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品种优异。为提高粮食安全系数,2005年尼日利亚建立了以水稻生产为主的中尼重庆农业示范园区。经过试验,中国的“Q优6号”水稻在尼日利亚试种成功。今天,尼日利亚人民吃上了品种来自中国的大米。
      (1) 读图13、图14,简述A、B两河水系和水文特征的异同点。(12分)
      (2) 结合图13、图14和材料三分析尼日利亚种植水稻的区位条件。(8分)
      材料四:图15是唐墓出土的非洲黑人陶俑。
      材料五:图16展示了中、美、英政府首脑在非洲某地开会的情景。
      材料六:毛泽东说:“(我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都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吧。非洲抬我们进去了,我们又援助了他们。”
      (3) 材料四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列举古代中国与非洲交往的两例史实。(4分)
      (4) 材料五(图16)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参加的什么会议的场景?会后发表了什么宣言?简述该宣言的内容。(8分)
      
      (5) 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非洲兄弟愿意把中国“抬”进联合国。(8分)
      材料七:中非有着相近的民族独立解放的历程,而今又面临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鉴于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双方愿意遵循亚非会议通过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宗旨与国际法准则,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进行广泛合作。在和平与安全、环境、人权、经济、社会与发展等各领域,中非都有密切合作。
      材料八:非洲资源丰富,但缺乏资金、人才、技术。中国经济增长显著,对资源的需求在增大,并拥有各个层次的技术设备及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因而,中国与非洲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双方在资源、市场与资金、技术、经验之间取长补短、借鉴与合作,可以促进共同发展并极大地提高“南南合作”的水平。中非贸易金额在2005年达到近400亿美元。
      (6) 联系材料七,说明中国与非洲国家要遵循国际法准则来处理国际事务的原因。为什么中非要在政治上进行密切合作,并致力于建立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分)
      (7) 联系材料八,运用经济知识,说明中国在与非洲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经贸合作中是如何实现“共赢”目标的。(10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