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说明文顺序三疑]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时间:2019-02-19 03:24: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众所周知,《教师教学用书》在一线教师心目中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等特点。尤其是在当今新课程改革大潮中,对一线教师吃透新课标精神,准确而富有创意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我在阅读和使用人教课标版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上册)时,遭遇到一些困惑,现把它梳理出来,就教于大家:
      
      一、“总说和分说”是说明文的结构类型还是一种说明顺序?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其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与之配套的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第116页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总结和分说”是一种说明顺序吗?在备课时,一见到这个参考答案就是一头雾水。只要稍有说明文阅读常识的师生都清楚,“总说分说”显然是说明文的一种结构类型,怎么这里摇身一变就成了说明顺序了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查阅有关书籍。在这册《语文》课本第100页的知识卡片中赫然写道:“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包括总一分、总一分一总两种),一种是递进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两相对照,发现《教师教学用书》与教材的提法相悖。于是,我又查阅了人教社2001年版中语室编著的《语文》课本第四册,该书在《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一文中指出:“要使人易于明白,说明文可采取先总说后分说,先整体后局部的结构形式。”这里显然是把“总说和分说”视为说明文的一种结构形式。再查阅更早一点的人教社统编教材1993年版的初中《语文》第三册,其中《苏州园林》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有这样一段文字表述:“本文的结构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按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并举例说说总说和分说的一致性。”可见,人教社先后出版的三套教材(含课标版),都一脉相承地主张“总说和分说”是说明文的结构,而绝非一种说明顺序,我又查阅了与后两套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持同一观点;惟独课标版的《教师教学用书》提出“总说和分说”是一种说明顺序,这显然是欠妥当的。
      既然“总说和分说”不是一种说明顺序,那么,课文作者介绍太和殿时究竟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呢?
      我认为:这部分除用了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的介绍就是空间顺序的具体体现)外,还用了逻辑顺序。
      这可从分析太和殿部分(4―8自然段)的结构入手,该部分先总说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4段)及太和殿的总面积(5段),再分写太和殿的外观、色彩、外装饰(5段)、内装饰(6段)及象征意义(第7、8段)。这种先总说后分说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推断用了逻辑顺序,换句话说,凡是说明文的结构是总分式(含分总、总分总),都可推断这篇文章就用了逻辑顺序。
      何以见得?查《现代汉语词典》:“逻辑:思维的规律。”可见,逻辑顺序就是按思维的规律来安排文章的一种写作顺序。它包括:①由现象到本质;②由原因到结果;③由特征到用途;④由整体到部分;⑤由概括到具体;⑥由主要到次要;⑦由具体到抽象;⑧由简单到复杂;⑨由特殊到一般;⑩由分析到综合……太和殿部分的介绍,应是由整体到部分的逻辑顺序。因此,我在课堂上处理这个习题时,就从分析该部分的方位词和结构入手,得出了“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的结论。这样处理,既与教材保持了一致,又避免了师生在认识上的混乱。
      
      二、“写作技巧”等同于“说明顺序”吗?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课后“研讨与练习”设计了这样一题:“‘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47页上谈到此题的设计意图是:“设计此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在此基础上,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其参考答案是“‘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此题从问题指向和设计意图来看,就是要学生探究该部分的说明顺序及其作用,从而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但从参考答案来看,至少有两点令人费解。
      其一,本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这里的“体现”一词有歧义:一种理解是本节的“说明顺序”就是“写作技巧”,这里的“写作技巧”就是下一句提到的“两条线索”;另一种理解是:本节“说明顺序的安排”颇具匠心,具体表现在作者用了两条线索这一写作技巧上。若按前者理解,这里的“写作技巧”等同于“说明顺序”吗?显然讲不过去;若按后者理解,此答案压根儿就没有回答该节课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而仅仅是对本节用了某一说明顺序的一个评价而已。一句话,不管作哪种理解都是值得商榷的。其实,这一节介绍中外科学实验既然是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一步步推进的,即按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顺序来安排材料,何不就简答成“逻辑顺序”呢?
      其二,“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这句话表述的意思容易误解为:把中国的“克隆试验”放在该节的前面写,写完后,再写外国的“克隆试验”,这种先中后外的行文顺序,就“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反之,就不行了。其实,从课文内容看,写“克隆试验”的顺序并不是严格按先中后外的顺序,而是按中―外―中―外相交替的顺序来安排的。同时,也并不是说按先中后外的顺序来写就一定能突出我国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我认为:是否突出我国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关键是看作者在这一节里选取中外“克隆试验”的数量多少和介绍事例的详略上。从课文内容可知,该节较详地介绍了中国科学家所做的三个“克隆试验”,而对这一节的两个国外“克隆试验”只作了一般性地简略介绍。所以,上面的那句话可以这样表述为:“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其中,重点写了我国科学家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
      
      三、“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真的没有用时间顺序吗?
      
      此外,这一节介绍“克隆试验”除用了逻辑顺序外,究竟用没用时间顺序?
      以教材编著者的设问(即“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和《教师教学用书》(该课的“课文研讨”中有“这一节作者没有以时间顺序来写克隆实验”的语句)可知,他们是不赞同本节用了时间顺序的。我在备课和课堂上都赞同这一观点,并且在课堂上振振有词地把时间顺序是按时间“先后”来组织材料这一本质特征抠出来驳斥那些认为是时间顺序的学生,还批评他们学得不灵活,对知识运用不到位等等。但教后,我一直在反思:学生为什么就认为用了时间顺序呢?他们的看法真的没有合理之处吗?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迫使我再次揣摩课本和《教师教学用书》。到现在,我真的有所动摇了。理由是:从这一节的小标题――“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看,假若不看下文,叫你来写这个命题作文,你将如何安排行文顺序?如果是我来写,也会像课文作者那样,开篇自然就写克隆鲫鱼出世的试验,然后写出世前,最后写出世后。这种现在―过去―未来的行文顺序,能否算作一种时间顺序呢?假若你认为不算,那也是第一自然段惹的祸,如果不看第一自然段,余下的段落就是100%的时间顺序了。因此,本节就整体而言,用了逻辑顺序,就局部(第2-5段)而言,确实也用了时间顺序。
      本文对说明文顺序问题的质疑和探究,表面上看是知识性问题,似乎小题大做,无关紧要。但没有对知识准确、周密的理解,哪来学生整体把握说明文能力的形成?尤其是在当今语文课人文性大行其道、工具性被逐步淡出课堂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两者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得以有机统一,我们一线教师是多么期望《教师教学用书》能给予强有力的正确引导啊!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 402160

    相关热词搜索: 说明文 顺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