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高职课程体系ABC三类课程的含义【浅谈高职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层面定位】

    时间:2019-02-18 03:31: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课程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形式的安排等具有导向作用。我们高职艺术专业课程现行体系定位不够精准,如果这种课程结构得不到改革,将不会适应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因此,对职业艺术教育内容的更新,构建艺术与经济密切联系的课程,减少“学院派”的课程门类,增加实践的时间与空间,增强在商业社会竞争环境中的生存意识,提高学生的谋生技能是关键所在。构建一个贴近经济、贴近岗位、符合职业美术实际的课程体系正是我们的期待。
      【关键词】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层面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71-02
      
      课程是教与学的中介,课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建构一个合乎实际的、完善的课程体系,它包括课程的整体结构,也包括课程的具体结构。
      具体到高职艺术设计类别的课程,应体现在美化人民生活,弘扬人类文明,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创新精神,符合艺术与社会,科技与个性发展的需要等基本要素。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既是课程的实践和归宿,又是检验课程的唯一标准。我们职业美术教育由普通美术教育转型正处在初始化阶段,再经过磨合期才能逐渐走向成熟。在这漫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下面就职业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1 高职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泛“学院派”化
      
      我们了解,绝大多数高职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普通学院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差无几,基本上都按学院派?
      (注:学院派又称“学院派美术”或“学院派绘画”,一般意义上泛指通过学院严格训练、师生相传、层层因袭而具有一种保守性质的绘画。)教学体系设置。基础课程的排序大都是:石膏几何形体―静物―石膏像―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结构素描;色彩课程则是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写生―装饰色彩。近50多年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沿袭前苏联契斯恰可夫的教学体系,它如果实施在普通美术教育本也无可厚非,因为培养目标决定它所实施的教育手段。但它并不完全适应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侧重强调基本功训练,却淡化了职业美术的特点,即艺术与经济,艺术与生产实践,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发展的关联。
      课程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形式的安排等具有导向作用。如果这种课程结构得不到改革,将不会适应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因此,对职业艺术教育内容的更新,构建艺术与经济密切联系的课程,减少“学院派”的课程门类,增加实践的时间与空间,增强在商业社会竞争环境中的生存意识,提高学生的谋生技能是关键所在。
      事实上,将艺术教育的中心由艺术型体系向设计型体系方向转变的教学改革,应追溯到上世纪1919年。在德国魏玛由格罗皮乌斯创建的包豪斯,是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包豪斯有三个基本观点:(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进行。这些观点对工业设计起到了积极作用,即用理性的科学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主义和浪漫主义。包豪斯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的创始人约翰尼.伊顿提倡“从干中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索形式,强调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是学生的必修课。
      造成职业美术基础教育泛“学院派”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有重艺术轻技术的陈腐观念,也有制定课程的人员盲从的一面,但归根结底是有没有确立起“职业美术”理念的根本问题,是懂不懂高职美术专业到底姓什麽的问题。那麽,高职美术专业到底姓什麽?
      
      2 高职美术专业到底姓什麽
      
      在研究职业美术专业的课程结构时,我们首当提出的问题是什麽,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这就是高职美术专业到底姓什麽?这个问题看似很容易,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姓“职”。但具体贯彻起来却又不那麽简单!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没有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温总理的讲话给我们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做了层面上的定位,我们高职学院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属于“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一旦确立了目标,我们必须定义研究方向所发生的关系链:市场调研,岗位需求,职业标准等。从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来组织课程体系的建构。
      在职场培训的调研过程中,有两个事例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事例一是一个有趣的测试,培训内容是photoshop平面设计,受训人员是计算机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训人员将两个专业的学生分成甲、乙两组,进行了三个月相同内容的学习和实训,最后通过考试结业。考试内容由机考基础部分和命题设计部分组成,最终的结果没有人感到意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记住了一大堆命令,而面对命题设计却无所适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机考不占优势,却能运用photoshop软件使自己的设计有所展现。
      事例二, 有个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到广告公司去求职,先是拿出一大堆证件:毕业证、学位证、计算机等级证、广告设计师证等证书。经理说:我不看证书,电脑里有一份设计文案,你根据设计要求把它做出来,我就录用你。应聘人员费了很长时间,也没达到企业的要求,经理又说:我对面有家电脑培训公司,你去学两个月,再来应聘,那儿学的比较实用。
      事例一反映了我们的考试标准如何来定,有没有考虑到软件的功能与价值?photoshop是个性化、人性化极强的设计软件,许多考试光盘使用冰冷的数值来设计题库,的确是一种误导。事例二反映了我们的教育与市场脱节,理应由学校完成的教育,但事实上是由大量的企业代替学校完成了,企业成了培训基地和人才储备库,真让我们的职业教育感到汗颜。市场经济的规则折射出我们教育体系的严重缺陷。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改革中,应以适应时代需要为方向,既符合时代需要,又体现职业教育的理念。
      那麽,谁来参与职业美术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设计和制定?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课程制定情况的现状,以往参与课程设计的人员过于单一,基本上是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由于职业美术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而我们的教师队伍的组成几乎是清一色的普通大学美术专业的毕业生,所以在课程体系上基本沿用了普通美术学科知识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而没有突出职业美术的特点,以至造成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制作的事实,致使职业美术教育的职业化不足,艺术化有余。具有真正意义的职业美术教育的课程开发,其参与人员必须增加新的成分。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人员,应该由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人员、优秀工人、职业教育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才能有效的实现课程开发。由教育专家主导向行业企业专家主导转变,学科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向任务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转变,知识体系为基础向能力体系为基础转变在职教领域已成趋势。
      
      3 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的模式
      
      珍尼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文中指出:“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你必须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点,发现新的联系,你必须打破原有的模式”。
      确立了培养目标,就应该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相匹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改研究日益深入,我们也随之发现我们在课程体系方面所产生问题,尤其在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性不强,就素描而言,职业美术主要面向设计与工艺,侧重于结构素描和创意素描,而不是调子素描。而后者在艺考前的高中阶段已经完成了。进入高校后,如果继续进行普通美术基础的学习,不仅是时间上的浪费,而且和我们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素描训练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素描基础训练课程较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而职业院校的素描课程训练,一般倾向结合工艺设计的特点,加强自然形态的描绘和形态发散创造力的培养,并注重对形态结构的理性分析。但这种训练体系,仅仅是被穿插在调子素描的训练体系中,保持了一点点份额。山东工艺美院的潘鲁生教授说:在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美术教育唯一没有变的,恐怕就是素描教学了,直到今天大多数学院的美术招生仍然以古典主义造型基础来评价考生。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素描教学逐渐形成了一定“套路”。技能性训练是必要的,对设计教育而言,创新才是灵魂,是活力之源,如果基础方法错了,或许要误导一代人。
      当前社会的急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促使专业领域和设计观念不断拓宽和更新。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酿制那坛陈年老酒,应该与时俱进,用我们艺术前辈的话来说,就是“笔墨当随时代”。依据社会的发展方向来调整课程结构,不仅是基础课,就是在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上同样也存在着问题,有许多重叠和交叉的现象,课时的比例也非常均化。在这里暂不罗列一个个枯燥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只想讲一下现行课程所发生的实例。比如,设计专业的构成,除了在专业基础设置外,部分相同的内容又在图案、标志、vi等课程中由担任各科的教师重新讲述。重复的内容让学生感到十分乏味,在交作业时有的同学把平面构成的作业复制一份当作图案作业来交。课程的设计应在充分的科学论证基础上,每年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高等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质指出:大学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尚未完全变为学校过程以外的认识过程。大学教学又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中的认识活动前的一个阶段,这就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中间过渡特征,它是学校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同时又是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准备阶段。因此,我们的课程改革不能只是停留在论文上,我们的实践也不能只是作作表面文章,或是应付一次评估,或是迎接一次检查。要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模式,创建一个新的、符合实际的、助推职场驱动的课程体系,我们任重而道远。
      
      4 课程体系与职场跟进的路还很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被赋予了时代意义和特点 。职业教育必须与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而不应当过多的强调学科的逻辑性,而应按照专业的需要构建理论,应考虑到行业和地方优势与积极性。”
      这段论述针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现状的不足,阐明了存在问题的关键:职教与社会发展同步的问题;职教机械强调学科逻辑的问题;职教专业的自身特点问题;职教与行业及地方优势的问题。针对现行体系存在的缺失,我们从以下问题实际的四个方面解读朱院士论述的观点。
      (1)职业院校美术专业课程应该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毕业生面向设置。据职业艺术设计类人才岗位分析以及结合人才市场人力资源部门调查结果显示,适合此类专业的有建筑、广告、环艺、印刷、园林规划、工业设计、动漫设计、室内装饰、会展策划以及数码喷绘输出等行业。他们人员录用的条件一般都取决于对设计应用软件的熟练掌握。大都离不开photoshop、AutoCAD、3Dmax等操作测试。所以我们应该把课程结构立足于综合性上,摈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弊端,减少课程门类,调整课程结构向行业所需求的方向倾斜,努力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拓宽专业学科的口径,以便与职场对接。
      (2)职业艺术设计专业是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是否能够做到重艺术表现,更重专业方向引导;重视觉表达能力,更重宽口径的平台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职业美术的现行体系大都沿袭普通高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而来,有些内容甚至是普通高校课程内容的简化,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实用技能训练相对不足。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按照传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很难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弱。职业教育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没有对手的演练。法国设计家查.拉罗对设计训练均从实际出发。如产品的艺术造型,不单是外观的,而是从产品结构的五个方面提出要求:(1)功能结构;(2)材料结构;(3)有机体结构;(4)形式结构;(5)环境结构。包豪斯的重要改革也是“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观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真正走向了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传乘包豪斯设计教育理论体系,可以总结出对于今天职业教育启发性的东西,这就是教学―实践―教学的体系。教学为实践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活动提供验证。
      (3)实现学科知识型为主的课程体系向任务型为主的课程体系转变,知识体系为基础向能力体系为基础的转变,专业师资是关键因素。就前文分析所言,我们专业师资成分比较单一,他们在美术造型基础和艺术表现力上优势明显,但主要缺乏职业实践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增加新的成分,再就是提高现有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新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创新教学和互动教学的能力。建立教师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教育创新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以保障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实践的适应力。
      (4)职业教育的内容应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根据“行业和地方优势与积极性”开发具有地方特色课程的课程。艺术设计专业与地方经济的结合点很多,最突出的应属旅游纪念品行业。全球物质生活的同一性,需要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平衡,而旅游文化更能彰显不同地域个性特征的多样性,因而形成瞻仰不同国家和地区风格迥异的文化的繁荣景象,这无疑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开发空间。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行业成为区域优势的特色经济,与之相关的特色教育也应运而生。如江西景德镇陶瓷、山东淄博的美陶、青岛的贝雕等,都被当地的学校纳入特色的课程体系,但在社会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职业美术教育应该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从地方文化、地方资源、地方工艺等多个层面进行研究、设计、生产和开发。形成一套完整的特色课程体系,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设计人才和生产大军。建设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既为地方经济发展拓宽了市场,也为我们教育实践提供了经济支持。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助推职业教育与市场接轨的课程体系发育完善,学生成为高素质、综合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职教平台。
      
      5 结语
      
      高职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层面应定位在与职场的对接,职业定位是课程结构的点线面。以就业为导向是点,以能力为本位是线,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是面。因此,构建一个贴近经济、贴近岗位、符合职业美术实际的课程体系正是我们的期待。
      
      参考文献
      [1] 刘剑利,著.走向职业生涯.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2] 郭晓明,著.课程结构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高职 层面 课程体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