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中小学生培训加盟排行 简析中小学男生弱势现象

    时间:2019-01-20 03:23: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中小学教育阶段男生弱势现象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注重教育公平的今天,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关注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采取有效措施化解这一危机。本文认为,教学模式的静态化、教育的女性环境、重视“听话”的课堂等三方面造成了中小学男生弱势现象的形成。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可以根据性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男生弱势;性别差异;原因
      
      一、引 言
      
      中小学教育中男生弱势、女生优势现象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它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教育的性别平等一直是教育公平持续关注的维度,但在追求性别平等的道路上,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女性的受教育权力,而男性的特殊性和对教育的特殊追求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理论与政策的疏忽,一步一步导致了基础教育领域的“新的性别差距”。这种性别差距,简言之,就是指男生在学习成绩、班级日常生活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现象,其核心就是男生相对于女生的学业劣势,这一现象逐渐演化成一世界性的教育难题。
      性别差异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差别和社会角色差别之一,但是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却忽视了学生中存在着明显的“男女有别”这一生理的和社会的现实。生理决定论从男女两性的生理结构,如染色体、荷尔蒙以及大脑的结构等方面证明了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生理上的差异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特点,男生相对来说力量大,冲动性强;女生则更倾向于细心安静,听话懂事。另外,社会上的性别角色文化对男生和女生的期待也不同。因此,教育者需要按照不同性别的特征,对男女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中小学中的男生弱势现象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广大中小学中的“阴盛阳衰”现象普遍,在教育领域女生的成功度和发展度都比男生大得多,也要优越得多。这种现象在高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男生总分成绩不如女生,而且差距还在拉大。
      2009年5月14日,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引起了众人瞩目,报告显示,恢复高考32年来,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在1999-2008十年中,我国各省市高考状元中,女状元约占52.36%,男状元约占47.64%。总体看来,高考女状元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经从1999年的34.78%上升至2008年的60.00%,相应的,男状元比例则从1999年的65.22%下降~2008年的40%,据此资料,专家预言,未来高考女状元可能将“独霸天下”。如果把男女生在高中阶段的人数比例,以及高校男女入学比例等因素考虑进去,该数字更有放大的空间。钱国良对浙江省高考成绩所做的统计分析就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在2003年浙江省高考报名人数中,女生所占比例是44.62%,而在当年的录取人数中,女生所占比例则达到46.29%,按此计算,女生的实际录取比率达到103.74%,而男生的实际录取比率只有96.98%,相差近7个百分点。2002年的情况统计也是女生明显好于男生,女生的实际录取比率达到105.04%,高于男生的96.13%近8个百分点。其实,男女生在学业成绩方面的差异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笔者曾和以为高中班主任交谈,他说同十余年前相比,现在学校男生总体势弱而女生势强。学业是一个方面,在班级和校园活动中,女生也更积极,很多团队活动都由女生策划、组织,而男生大多是参与;在劳动值日之类的“体力活动”中,男生居然也甘于让位。
      男生弱势并非中国独特现象,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运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针对全球15岁青少年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该评估计划主要衡量青少年对语文、数学和科学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对35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女孩在所有教育评分上都胜过男孩。英国、美国等国家也纷纷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其结果与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所做的调查结果相同,即女孩在很多科目上的成绩都胜过男孩。哈佛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感叹:“男孩正在经历一场危机。学校里老师给出的学习成绩中,D级和F级(最差级别)的70%的男生;在被称为学习能力有问题的学生中,男生占到了三分之二;违反校纪的学生中男孩占总人数的80%;多动症孩子中,男孩占80%;涉嫌吸毒和酗酒的少年中,90%以上是男生;中学生中逃学的有80%是男生;与过去相比,男生上大学的可能和比例都在不断下降。”
      以上数据为我们拼接了一副男生弱势的地图,男生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女生,在学生干部中所占份额较少,在三好学生、各种活动获奖者中所占比例较小。
      
      三、中小学男生弱势的原因分析
      
      大量的研究表明,男女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智力结构、个性特点、业余爱好、知识面水平和发展潜能方面有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男女生之间智力上有优劣之分,也“没有一个不负责任的研究者敢声称,在智力测验上的性别差异远远大于性别内差异”,所以将男生弱势现象的出现归因于男女生自身的差异是不科学和不负责任的。这种现象往往跟教育本身密切相关。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因素制约了男女生的自然发展,教育教学实践人为的造成了新的性别不平等。
      (一)教学模式的静态化不利于男生的学业进步
      安妮・莫伊尔博士曾经从遗传学角度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以‘我讲,你听’为主,那么它就永远有利于女孩子而不利于男孩子。学生问问题,老师讲解答案这种师生互动的教育方式,也是对小女孩有利的,因为这还是以预言为主来灌输知识的。而小男孩,就像天性好奇的小公鼠喜欢跑迷宫一样,开发、利用的是他们在‘发现’和‘连接’上的优势。他们对跟老师互动不感兴趣,就像他们一出生就对人不感兴趣一样,他们的大脑倾向使他们更愿意自己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男生和女生的这些生理差异,也使得他们学习的方式有所不同。
      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语言为主,即静态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静态化,是相对于动态化而言的,其主要特点就是稳定性和规律性。女孩的大脑结构使她们在学习说话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听”是女孩的天然认知偏好。在课堂上,女生更能静下心来安静的听老师讲课。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也显得更强一些,一般来说,女生在语言上的天赋使得她们伶牙俐齿,比男生更易赢得老师的喜爱。
      在中小学阶段,教学模式一般以静态化为主,教师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尽量多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培养学生听和阅读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要求男生和女生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在这种不平等竞争中,男性心理受到挫伤,导致自卑,加大了男性性别角色逆转。男生的学习也因此变成了一种无奈和重负。
      (二)教育的女性环境使女性行为合乎期待
      中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适应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期,也是儿童性别行为和态度养成的重要阶段。许多研究证 明,性别公平的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具有性别平等观念的下一代;而性别不公平的教育环境也能够养成人的性别歧视态度和行为。教育过程是一个及其复杂的信息和情感交流过程,也是一个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塑造过程,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把本人的思想、道德、文明、心态、人格、个性等基本素质显现给学生,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的托马斯迪伊教授提出一项独特的理论:教师的性别影响学生学业。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教育》季刊刊载了迪伊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入伙教师的性别与学生相反,学生的成绩会因此而收到负面影响。目前在美国的公立中小学校中,女教师占了约80%,男教师在学校中的比例达到四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为了研究教师性别几乎“一边倒”的现象对学生的影响,迪伊进行了这项研究。他通过调查发现,女教师所在的班级,女生成绩更容易提高,而男生在科学、社会研究和英语方面的学习能力则收到抑制。反观现在的中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性别比例失调问题已相当严重。据调查,在我国,女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分别为:幼儿园93.72%,中小学女教师的比例已达70%以上,普通高校38.24%。男教师缺失,使得学生长期接受到的是偏女性的教育方式,造成了现在的男孩子越来越“奶油气”,没有男子气概。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的小队长、小干部,其评选标准也是有利于女孩的,安静听话、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等等。女生在班干部中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男生,学生干部会议几乎成了女生的天地。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和生活,难免对男孩造成影响,他们很容易在现实之中迷失,失去学习的榜样和动力,成绩的落后也就在所难免。
      (三)重视“听话”的课堂不利于男生的发展
      尽管现在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进行对话式的教学,然而很多教师习惯把孩子当成缺乏自主性的教育对象来看。因为差不多在每一个成年人的潜意识中,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看法:儿童是受教育对象,他们缺乏自主安排能力,儿童的一切顺理成章应由成人做出安排。家长喜欢听话乖巧的好孩子,教师也喜欢文静顺从的学生,欣赏鸦雀无声、整齐划一的课堂。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保证,没有这个保证,就无法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但是,在我们强调学生听话服从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泯灭了孩子们爱动、好奇、勇敢甚至冒险的天性,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中必备的素质,是创造的源泉。女生在课堂上一般比较顺从,能与教师很好的配合,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而男生天性好动,思维活跃,这些课堂表现有时会妨碍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在重视“听话”的课堂环境中,教师更倾向于关注女生,导致男生容易被忽视和冷落,从而不利于男生的发展。
      
      四、结 尾
      
      有研究者认为,关注男生弱势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男性霸权”的心态和文化,是一种基于“父权制”的意识倾向性反映,是剥削压迫女性制度的一种反映。但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种种现象已经证明,中小学男生落后于女生,已经成为一种事实,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另一方面,现代教育强调民主平等,性别平等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析纬度,在为女生的成长进步喝彩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忘了关注男生。化解男生弱势的危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寻找更适合男女本身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从而有效的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此外,由于男女生理发育的速度有所差异,推迟男孩入学时间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孟子说:“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即如果做事循理,不妄改作,像大禹治水那样顺水性之自然,就是大智了。天下万物情性,当顺其故,这样才有利,改变其性则不利。人性亦然。在教育中,如果无视性别差异,强求一致的局面只会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只有正视这种差异,积极探索适合两性的独特教育方式,才能在化解男孩学业危机的同时,达到男孩女孩共同成长的和谐图景。我们的学校教育在为女生的成长发展感到欣慰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男生发展正在趋缓的事实,重视研究这一新的男女生差异,对于推进教育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振京,新的性别差距: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9(7),7
      [2][7]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6]刘涛,男生学业劣势的教育学解读[J],现代教育论坛,2010(4),7
      [4][12]张新平,“女生劣势论”质疑[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18
      [5][美]迈克尔-古里安著,田文慧译,男孩的脑子在想什么[M],北京:世界读书出版社,2006
      [8][美]安妮・莫伊尔,脑内乾坤:男女有别之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9]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0]袁良,男生势弱现象因女性教师而起吗[J],上海教育,2010(12),34
      [11]陈雨婷,我国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4(2),28
      [13]张积家,论孟子的品德心理学思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

    相关热词搜索: 中小学 弱势 现象 男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