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魅力无尽的课堂结束语】 感受魅力自然结束语

    时间:2019-01-14 03:26:1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个好的导入语,可以使学生心潮澎湃、情绪高涨。于是,老师们特别重视导语的设置。但对结束语,精心设计的却不多。其实,结束语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导入语。一个好的结束语,可以起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更应重视结束语的设计。和其他学科老师相比,语文老师更有优势,其结束语,更有磁力和张力,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其学习始终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在平时教学结束语的设计中,我不觉得艰辛,因为其中蕴含的知识美、文字美、情感美在我的思绪中流淌,我经常为自己的结束语而感动,学生也为我的结束语所陶醉,认为学语文是一种享受。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结束语设计上的一些做法,和广大同仁做个交流。
      一、比喻式结束语
      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所学知识点,内化为富有哲理意义喻体的一种结课方式。复习成语时,不妨这样设计结束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辨析了不少成语,也积累了不少成语;这些成语,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文学殿堂前行的道路;如果每天都能积累五至十个成语,就等于点亮了五至十盏灯,日积月累,盏盏明灯就会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
      这番话虽短,但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觉得学成语不单单是为了高考,更重要的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教化式结束语
      《诗・周南・关雎序》中说:“美教化,移风俗。”在这里“教化”指儒家提倡的政教风化,教育感化。“教化”,不仅要做到“教育”,更要做到“感化”。
      语言得体,在部分老师看来,就是会说话,会做语言运用题。其实,语言得体还有其他的魅力。在语言得体课结束时,我给同学们说:“这堂课,我们收获了不少有关语言得体的知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成功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一个傻小子得了。’”这句闪烁着智慧火花、蕴含着无尽哲理的话已远远超过了得体的范畴,它会陪伴我们一生。
      一席话,使学生明白了:得体,不仅仅指说话的得体,更指做人的得体。
      三、情景再现式结束语
      情景再现式结束语,就是将所学内容,用诗情画意的语言再现出当时情景的结课方式。《琵琶行》是一首千古绝唱。读完此诗,人们无不为诗人、为歌女唏嘘落泪。下课时,我借用了“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一位获奖老师的一段话:“走在千年湖畔,那声凄厉的、戛然而止的裂帛,仿佛就在耳边,仿佛就在昨天。那一瞬间,诗人走在歌女的弦上,琵琶声响在诗人心里,拨弦人轻拢慢捻,弦上人醉不成欢。琵琶声渐行渐远,在诗人心头勾起,在诗里隐没。书案前,只留下江州司马,泪湿青山。一朵花,一杯酒,一首诗,分不清谁更醉人,谁更灿烂,分不清芳华弹指间,谁将流传得更加久远。有花,有酒,白司马却醉倒在诗的马前。诗无言,诗是诗人永远的春天,诗是诗人最初最终的家园。让我们与经典为伴,与诗歌同行。”
      说完这段话,同学们仿佛被带到了千年湖畔,和诗人、和歌女同悲同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此撼人肺腑的结束语,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隽永的回忆。
      四、回味式结束语
      明人黄政枢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个回味无穷的结束语,会起到“临去秋波那一转”、“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
      讲情景交融手法,我以杜甫诗歌为例,结课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则结语:情景交融,中国古典诗歌惯用的一种手法。它在杜甫的笔下,被诠释得淋漓尽致,焕发出了无尽的魅力。杜甫一生,悲多喜少。但不管是悲还是喜,从不直接道出,而是寓情于景,因为景是挑动他情弦的纤纤细指,在“轻拢慢捻抹复挑”中,奏出的一个个情感的音符飞进我们的心灵深处,也撞响了我们情感的琴弦。
      这番撼人肺腑的话语在学生耳畔萦绕回旋,在学生心田缓缓流淌,在学生脑海掀起巨澜。一番话,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从寡情引向多情,从平静引向陶醉。言有尽而意无穷,杜甫的命途多舛,手法的绝妙高潮,情感的悲悲喜喜,在学生的心头荡起了圈圈涟漪,这涟漪一圈圈传递下去,直到永远。
      五、悬念式结束语
      悬念式结束语,就是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创设一种情境,含蓄地抛出下节课所要探究的话题,让同学们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期待中,提前介入下一节课学习内容的结课方式。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讳的却是真个完了。”的确,结语若“真个完了”,语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比如,在情景交融手法学习即将结束,转入虚实结合手法学习时,可表述如下:情景交融,贵在景牵,情由景生。要想做好情景交融诗歌鉴赏题,只要遵循情景交融“三部曲”(绘景→点景→抒情)即可。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另一种表现手法――虚实结合,那么,做好虚实结合诗歌鉴赏题,也需要一个“三部曲”,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三部曲”是什么?
      这极具诱惑的结束语,既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又给予了学生探究的信心,使学生以一种急切的心情,盼望着下一节课的到来。
      总之,一个个亮丽的、隽永的结束语,可以使课堂的生命得以延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历久不减,使教师的教学技艺更加精湛。以上五种课堂结束语,是我平时经常采用的结课方式。它们为我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学生带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

    相关热词搜索: 结束语 无尽 课堂 魅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