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推销员之死人物分析 [人缘好的重要性:《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死因之再探索]

    时间:2019-04-21 03:24: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454000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庆宏   [摘 要]本文试图从威利的个人形象入手,探讨造成主人公悲剧的缘由。经过分析发现,威利的悲剧要追溯到他所坚持的“人缘好”的生活理念,这个生活理念不仅仅使他走向毁灭,也深深影响了剧中的关键人物比夫,“父子关系在本剧中处于中心位置”。借助于女权主义批评,笔者逐一分析了他作为丈夫、父亲和推销员这些角色时对外部形象的维护,最后得出结论:正是因为威利把维护外部形象推向了极致才导致他的死亡。
      [关键词]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外部形象
      
      国内评论界对于《推销员之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国梦”破灭的主题,戏剧中的家庭主题,剧中的父子关系,意识流的手法,表现主义手法以及主人公威利作为普通人物是否是一个悲剧人物。这部剧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是很明显的,但问题是,既然“美国梦想” 如此虚幻,剧中的查理和伯纳德何以实现了这个梦想了呢?“该制度看来还在公正地运转着,这是针对查理和伯纳德而讲的。”看来,悲剧的批判现实主义不是把全部矛头指向虚幻的“美国梦”。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只能从个人的“悲剧缺陷”上找理由,那就是威利热衷的“人缘好”的生活理念。
      1 威利的丈夫身份
      乔德罗曾经说:“女性承担的母亲角色决定了女性的主要位置是在家庭领域,同时为家庭和社会的结构区分奠定了基础。”性别的劳动分工决定了男人和女人在社会的不同地位。 在这部戏剧中,琳达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住的房子,她要完全依靠威利来偿还分期付款。而她每天做的就是做完家务,然后不安地等待丈夫的归来,随后她会做出一个家庭支出计划,把所挣的每一个美分都用实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威利已经没有能力去推销产品了,他不得不面临残酷的社会现实。
      威利在家中是作为一个超级供给者的形象出现的,虽然戏剧开始时他已经开始向朋友借钱了。这个时候,哈比虽然能供给家中一部分,但是这离庞大的家庭开支还是远远不够的。威利借钱是为了维护他在家中的男权地位,要向他的妻子证明他在这个家庭中仍然处于重要的地位,证明他仍然是一名成功人士,这就是为什么他向朋友借钱而没有告诉琳达真相的原因。事实上,他的朋友作为剧中的“智慧老人”已经向他提供了一份工作,但是威利却拒绝了,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还是维护他作为一名成功男人的外部形象,维护他的尊严。正如米勒在《悲剧和普通人》中指出的那样,悲剧缺陷不是一个人的弱点,而是“他在面临自认为有损于尊严和他公正的地位形象的事物时,拒绝处于被动的地位。”威利在他的外部形象处于危险地位时,显然不会被动挨打,他要求得到别人的认同,他要极力维护自己的形象。
      他的妻子琳达是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的,她的位置是在家庭领域。她屈服于他,甚至达到了崇拜的地步。她不失时机向两个儿子灌输父亲伟大这样的观念,劝说两个儿子要尊重父亲。他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威利树立起自信。在她的眼中,现在的威利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不加注意,后果将不堪设想。她深深理解威利的处境,但是她要做的也仅仅是安慰威利并“奉承”威利,让威利保持他作为一个丈夫的尊严。当看到威利准备用煤气管自杀时,她会悄悄把它藏起,等到威利归来时,再把它放到原处;当她看到威利在做白日梦时,她不会像两个儿子一样对他加以斥责。因此,琳达对威利的纵容其实助长了威利“人缘好”的生活理念,会让威利更加自以为是,这无疑会加剧他的悲剧性。
      2 威利的父亲身份
      威利不仅仅自己生活在“人缘好”的准则中,他还教育儿子这样做。威利为比夫是阿多尼斯式的美男子而自豪,为比夫在孩子中间受到崇拜而骄傲,还对不受孩子欢迎的伯纳德嗤之以鼻。威利显然强调体魄的重要性,他没有教给儿子实实在在的生存技能,反而纵容比夫去偷盗,因为威利始终相信,“被喜欢”胜过一切,他的理念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比夫。毕格斯比说:“在比夫偷盗奥利弗—对比夫未来可能起决定作用的人—这一场中,米勒在他的笔记中用手写体作了一个说明,他肯定地说,从波士顿发现父亲与一名女子有染以来比夫所作的偷盗都是间接的报复,至少从潜意识上是这样的。”
      当比夫提及那次婚外情时,威利被描写成一个自私自利和卑鄙无耻的小人,而且他对父亲的这种看法始终萦绕着他。例如下面的对话:
      琳达:好像是有一个女人......(她深吸一口气)
      比夫(机灵地但是泰然自若):什么女人?
      
      琳达(同时):......这个女的......
      琳达:什么?
      比夫:没有。你接着说。
      琳达:你刚说什么?
      比夫:我刚说一个女的?
      (《推销员之死》第一幕)
      在这里,琳达正谈论一个证实威利故意把车撞坏的女人。当琳达提及“一个女人”时,比夫马上想到的是和父亲有婚外情的那个女人。这可以说明,威利的婚外情一直是比夫难以忘却的,威利一直是作为对家庭不忠的形象出现的。
      威利当然记得当年比夫去找自己发生在旅馆的事情,有趣的是,他对此事的敏感就像比夫一样,例如下面的对话:
      威利(从“那个女人”的阴暗区域走向琳达):我会补偿你的,琳达,
      我会—
      琳达:没有什么可补偿的,亲爱的,你做的很好,好的多—
      威利(看到她在缝补东西):你在干什么?
      琳达:我只是补补我的长筒丝袜。他们很贵—
      威利(生气地,把它们夺了过来):我不让你在这个屋子里缝补长筒丝袜!现在把它们扔了!(琳达把它们收起放入口袋)
      (《推销员之死》第一幕)
      此处与威利在旅馆时十分慷慨地把长筒丝袜送给一个女人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具有讽刺性。长筒丝袜是痛苦的回忆,因此,他是不会允许琳达在屋子里修补长筒丝袜的。威利处于一种宗教式的救赎中,如果他有机会去为比夫找到一种有头有脸的工作,他将会得到极大的解脱。
      3 威利的推销员身份
      查理在最后的挽歌中为威利作了一番辩解,他说威利是个“陪着笑脸,皮鞋擦得铮亮,开着汽车,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真正推销员。但是我们也看到,米勒根本没有在剧中提及威利所推销的产品是什么,这至少可以说明,推销员的工作其实就是在推销个人。威利把推销的过程看作成了推销自己,他相信只要受欢迎就能解决一切。他自认为自己比查理有人缘,向他的两个儿子吹嘘他在新英格兰如何受到普罗维登斯市市长的礼遇,如何违反了交通规则而不受警察的惩罚;他还盲目地崇拜84岁的老推销员大卫•辛格顿,说他虽已高龄,却能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在自己的住所招徕生意。威利还固执地认为,凭借着自己给老板起名字的份上,他是不会被解雇的,看来,威利看重的都是表面的东西。
      在第二幕,查理对威利说,推销员售出的是产品,而不是他们自己,而那些成功人士并非总是最招人喜欢的,但是威利没有听从查理的劝告。当比夫质疑他“人缘好”的理论时,他显然是要维护自己的成功的推销员的形象了:
      威利(抢过哈比的话):他们笑话我,嗨?去菲莱尼,去哈布,去波
      士顿的斯莱特里,在这些地方叫一声威利•罗曼这个名字,看看
      会怎么样,如雷贯耳!
      (《推销员之死》第一幕)
      因此,作为推销员,威利所宣扬的“人缘好”的理念在以实用主义为主的美国社会是行不通的。邻居查理就与威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查理和伯纳德虽然没有威利所说的那样不受欢迎,但是兢兢业业最终取得了成功,这其实是对威利“人缘好”的极大讽刺。
      4 综述
      总之,威利在充当丈夫,父亲和推销员这三个角色时,都把自己“人缘好”的理念推向了极致,他的这一理念还深深影响了他的儿子,父子关系出于紧张状态。为了维护自己良好的外部形象,威利处处谎称自己的功绩,无怪乎比夫最后说他们生活在“一个谎言的世界中”。威利的悲剧是时代的一个错误,但更多的是个人的错误。当威利无奈地意识到现实的残酷时,他便选择了自杀这一崇高的方式,一方面用来还清贷款,另一方面还是在维护自身的尊严。当然,我们不是指责威利这样的“普通人”,而正如米勒所讲:“当我们处在一个人物为了自己的尊严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时,我们心中就会产生出悲剧感情。”
      普通人的痛苦挣扎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这正是悲剧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岩,《西方现代戏剧中的母亲身份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2]诺斯著,任小玫译,《阿瑟•米勒的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相关热词搜索: 死因 推销员 人缘 之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