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30 03:20:5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新课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就是教师探索与实践的课题,本文想通过一节课,谈谈自己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点滴探索。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联、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的意识,通过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对挖掘学生的潜能,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新能力 情景 联想 探究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创新机会
      这个情景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外向和开放的,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讨论交流,对每一个学生而言,他的周围都有激发他灵感的人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使问题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创新才有可能;通过问题的解决,教师的适当引导,鼓励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WTBX]
      例1 若f(x)=u2+au+b-2,其中u=x+1[]x(x∈[WTHZ]R,[WTBX]x≠0),若a、b是使f(u)至少有一个实根的两实数,求a2+b2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a、b值。
      教师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好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思维受阻,此时我没有急与给予解答,而是给学生创造新的情境。
      创新情境1:若(x-3)2+(y-2)2=1,求y[]x最大值。
      创新情境2:若3a+4b-1=0,求a2+b2的最小值。
      这两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通过这两个情境的创设,好多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个学生回答说:令a2+b2=r2,(a,b)是直线:ux+y+u2-2=0上的点,r表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转化为圆a2+b2=r2与直线:ux+y+u2-2=0有公共点时,求r的最小值。至此,一个使学生感到有些困难的问题,通过铺垫,创设情境,在展示学生的思维结果,教师点评,使学生很快解决了新问题,实践证明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类比、联想,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
      学贵有“疑”,“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问题开始。
      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提出问题的良好氛围,并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其次要注意引导,引导学生钻研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定义、公式的活用、习题的引申等方面,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再引导学生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积极性增强了,体会到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总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别人没有提出的问题,才具创新性。
      三、变式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要想激发学生的思维,设法创设情景,恰当地提出、设置问题是关键。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探讨,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若教师能在问题教学中,不断创设一些变式训练、一题多解等,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我曾在高中数学新课标必修2第三章3。2直线的方程一节习题课教学中,以课本一道习题为基础,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点滴做法整理如下。
      1.问题:求过点P(2,3),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本题的教学安排是:先由学生思考,教师在下面巡视中,发现此题虽然不难,但做错的相当多。错误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三条直线;一类是有两条直线。此时我并不急着去讲解,而是找做出这两种答案的两名同学甲、乙(甲的结果是三条直线,乙的结果是两条直线)到黑板上,画图、讲解;然后在由学生讨论、评价。
      2.变式探究。
      变式①.求过P(2,3)点且与坐标轴在第一象限内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的直线l的方程。
      新问题的提出,使学生马上投入到积极的思考中;下面展示几个同学的思维结果。
      S1:法一(用重要不等式):设直线l的方程为:x[]a+y[]b=1(a>0,b>0)。
      ∵直线l过点P,∴2[]a+3[]b=1。∴1=2[]a+3[]b≥2[KF(]6[]ab[KF)],∴ab≥24。当且仅当a=4,b=6时,取等号,∴S=1[]2ab≥12,此时l的方程为:x[]4+y[]6=1,即3x+2y-12=0。
      S2:法二(函数):设直线l的方程为:x[]a+y[]b=1(a>0,b>0)
      ∵直线l过点P,∴2[]a+3[]b=1,∴b=3a[]a-2,∴S=1[]2ab=1[]2a·3a[]a-2=3[]2·a2[]a-2。以下可用基本不等式或根分布或二次函数等来解决。(略)
      T:对以上同学的解答,给予及时肯定与表扬。其中尤以S1的解答,更简洁、更优美!同时体现了很强的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方法的能力。
      通过本节习题课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论在概念辨析,方法的运用与积累方面,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对挖掘学生的潜能,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通过一题多变,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使学生从中了解到例(习)题的来龙去脉,掌握了探索命题演变的思维方法,她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 培养 数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