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改进中小机场控制区入侵防范管控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1-22 15:35: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 云南机场集团 徐 波 杨云涛 董博文/文

    围界防入侵管理作为机场空防安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围界防入侵管控,确保“航空器”和“旅客”两大核心对象的安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分析的课题。云南机场集团通过对中小机场控制区入侵防范管控体系进行研究分析,按民航局“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工作要求,结合运行实际提出了“三层防护一张网”模式的中小机场安全保卫体系架构,对于其最核心的“航空器、旅客”安全制定了“三舱两级”管控制度,并在下属11个中小机场中进行了实践,切实有效增强中小机场围界和道口入侵防范能力,提升机场空防安全保障能力。

    根据民航局《民航中小机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中小机场界定为年旅客吞吐量在200万人次以下的支线机场,按照2020年统计数据,全国241个运输机场中,中小机场占比约为78%。目前国内各中小机场对标《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17)标准,配备了物理围界、刺圈等物防设施,实现了硬件标准化建设,提升了延阻防范能力,安排人员值守、巡逻,对入侵风险进行管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运行分析,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安保设施设备单一,发现能力不足

    中小机场飞行区等级一般为4C和4D,由于安全保卫等级仅为三类或四类,一般只设置有单层物理围界及刺圈,未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语音报警系统及围界照明系统等安保设施设备,导致入侵发现、告警能力不足。

    (二)安保力量偏弱,处置难度大

    由于机场经营保障成本原因,中小机场围界安保措施仅能保证基本的人防、技防、物防措施,航班运行期间,单班配置1~3名安保人员,一台车辆开展驱鸟和围界巡逻防控工作,围界长度在8~12公里之间,人均管控长度在3公里以上,发生围界入侵时及时处置的难度大。

    (三)未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防线单一

    未建立围界巡逻人员与机坪安保人员、非安保人员联动机制,发生入侵事件时,防线单一,不易形成合力,无法实现有效联动、共同处置。

    因此如何高效利用现有保障资源,确保空防安全,是中小机场防入侵管控的难点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云南机场集团深入研究,按照民航局“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以及“防在地面”空防安全工作总体要求。控制区入侵防范以“发现得了、处置得了,防止侵入跑道、接触航空器及旅客”为目标,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机场围界及道口管控工作的提示》,首次提出了“三层防护一张网”和“三舱两级”管控机制,要求下属中小机场运行期间要按照围界与巡场道、机坪与跑道、航空器及旅客风险逐层递进,依据“发现在黄区、控制在橙区、截堵在红区”的工作原则,构建“三层防护一张网”管控机制,严格进行管控防范。“三层防护一张网”控制区入侵防范管控机制自2021年11月在下属中小机场推行以来,各机场均按照管控要求,结合运行实际制定了管控方案,并严格落实。试行一年以来,该管控机制运行良好,11个中小机场均未发生围界不安全事件,同时两次在“三舱两级管控”执行过程及时发现消除了风险隐患,确保了云南地区民航飞行安全。

    (一)按照风险逐层递进原则,建立围界防入侵制度程序

    1.“三层防护一张网”管控机制

    “发现在黄区”。航班保障期间,结合地形地貌、通视条件,在适宜位置设立围界守护岗位(结合驱鸟岗位设置),配备岗亭、通讯工具、望远镜、照明设备、防护器材以及爆闪警灯肩灯等必要装备,划定岗位责任范围(建议为守卫点周围通视距离1.5km范围),配备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提高守护巡逻发现效率,构建第一层防护(发现在黄区外)。

    “控制在橙区”。航班保障期间在巡场道与机坪交界处、机坪正对侧巡场道等敏感部位设置区域守卫岗(可利用消防车值守构建),防止入侵人员、动物进入机坪、跑道、滑行道,构建第二层防护(控制在橙区外)。

    “截堵在红区外”。航班保障期间以飞机、候机隔离区、旅客(已经安检)活动区为防护核心,在航站楼空侧(到达、出发口)、控制区道口空侧、行李、货物装卸区等位置设置岗位,飞机监护岗位执行“三舱两级”管控,严防死守,当接到人员入侵信息时,形成合力进行联动处置,防止入侵人员接触“航空器、旅客”,构建第三层防护(截堵在红区外)。

    在采取“三层防护一张网”管控的同时,还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增强管控效果:一是进行车辆机动巡逻(可与驱鸟、巡场岗位整合),对区域守卫巡逻人员进行质控检查,落实岗位责任,增强应急处突机动力量,完善“人防”措施;
    二是在航空器停场期间,要以停场航空器为核心履行守护职责,强化视频报警、电子围栏等技防措施与守护人员的联动,夜间守护要确保照明充足,防止未经授权人员物品接触航空器,坚决将无关人员拦截在“红区”以外;
    三是守护岗位每日要对守护责任区围界内外检查,发现围界设施设备故障及时报告修复,要对围界周边树木、石块、木板等攀爬助力物及时进行清理,确保“物防”“技防”措施持续合规、有效。

    2.航空器监护“三舱两级”管控机制

    按照民航局“盯组织、盯系统、盯重点”工作要求,做好“航空器、旅客”核心风险管控。航空器监护“三舱两级”管控机制是在航空公司自行管控所属航空器客舱、货舱、起落架舱安防检查的基础上,发挥机场管理机构统筹协调作用,将航空器“三舱”检查纳入机场管控范围,发挥机场管理机构的平台优势,配合航空公司共同加强对航空器客舱、货舱、起落架舱“三舱”的监管,以形成航空公司、机场两级共同管控模式。具体要求如下:

    一是由航空器监护部门代表机场管理机构对出港航班机务、地服、货运以及航食单位“三舱”保障情况进行安全监管。

    二是各保障单位严格履行自身安全责任后应主动与机场航空器监护员进行安全确认,确认内容包括:航空器起落架舱清查情况,旅客登机情况,机供品保障情况,货运装载及货舱检查情况等。

    三是安全确认完毕,由航空器监护部门将安全确认情况报给机场运行管理部门,运行管理部门根据安全确认结果决定航班是否放行。

    (二)齐抓共管,落实区域安保管理责任

    按照安全生产法“三管三必须”原则以及“发现在黄区、处置在橙区、截堵在红区外”的处置要求,机场应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结合自身运行情况,落实管理责任,细化落实区域管控要求,确保无盲区无遗漏。

    一是在每日航前,由机场运行管理部门组织各区域责任部门开展清场,确认清场无异常后方可开放使用(详见流程图)。

    航前清场处置流程图

    二是航班运行保障期间,区域责任部门要按照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做好责任区域的看护防范工作,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严防入侵事件发生。

    三是航班结束,区域责任部门对责任区域清场检查无异常后,交由机场守护部门统一进行管控。

    四是清场时安保部门应对技防设施进行检查测试,确保系统适用;
    区域责任部门应对门、窗、隔断等物防设施以及沟、洞等隐蔽位置进行检查,确保无人员、物品藏匿。

    五是根据机场实际情况,制定围界入侵处置预案,每月开展一次测试,每季度开展一次演练提高安保人员的警觉性和反应力。同时,以测试、演练为契机,检测对不同位置、不同情况的入侵处置能力,获得处置时间、入侵影响范围等基础数据,发现入侵处置的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处置预案,并对守卫位置、巡逻频次、设备配置进行优化调整,有效防止入侵事件发生。

    (三)因地制宜,科技赋能

    由于各中小机场运行环境存在差异,其面对的控制区入侵风险也不同,针对其常见的共性问题,笔者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一是针对中小机场未设置围界视频监控系统问题,可通过在塔台设置鹰眼长焦摄像头接入视频监控系统,用较小的设备改造投资,实现对围界的动态视频管控巡视。

    二是部分中小机场为桌面机场,存在围界下沉、通视性差、盲区多的特点,在机场新建及改扩建过程中,要结合地形地势特点对围界、道口、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围界管控盲区。如边坡围界的管控问题,可以在重点核心区域,设置局部双围栏、增加横向围栏及相关技防措施,迫使入侵人员、动物向设置守卫岗位区域移动,提升发现处置能力;
    设置太阳能警示灯、太阳能扩音器等设备,彰显守护防范特征,威慑违法入侵行为。

    三是结合测试演练对不同位置、不同情况的入侵处置能力进行检测,获得处置时间、入侵影响范围等基础数据,发现入侵处置的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处置预案,并对守卫位置、巡逻频次、设备配置进行优化调整。

    四是建立与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机制,定期对机场周边村寨、农户进行走访调查,鼓励村民群众上报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掌握机场周边风险和不稳定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

    “三层防护一张网”控制区入侵防范以及航空器监护“三舱两级”管控机制的提出和运用,是对民航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实践运用,能够高效地组织、运用中小机场有限的安保资源,为中小机场控制区入侵防范管控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该模式一是应通过视频分析、电子围栏等新技术的应用,科技赋能强化“技防”措施以提升入侵防范的“发现”能力;
    二是因地制宜,结合运行特点,补牢薄弱环节,强化“物防”措施;
    三是落实责任,强化联动,提升安保运行效率,构建逐层递进“人防”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航空器、旅客”核心安全不动摇;
    从而实现机场控制区入侵防范的有效管控,践行“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的工作要求。

    猜你喜欢 控制区航空器安保 靶向敲除β-珠蛋白基因座控制区增强子HS2对K562细胞转录组的影响遗传(2022年9期)2022-10-10基于层次聚类的航空器群识别方法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2期)2022-03-17跟踪导练(一)时代英语·高一(2021年1期)2021-03-18核电厂建安阶段防异物管理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20年16期)2020-08-31基于ADS-B的航空器测高系统误差评估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年4期)2017-11-23建设全球最大最先进核安保示范中心军工文化(2017年12期)2017-07-17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太空探索(2016年3期)2016-07-12火星航空器何时才能首飞太空探索(2016年8期)2016-07-10浅析核电站射线探伤的安全防护科技视界(2016年14期)2016-06-08“猴”安保中国总会计师(2016年2期)2016-03-28
    相关热词搜索: 控制区 入侵 防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