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浅论新会计制度下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时间:2020-11-07 14:27:3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也保证了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修正。文章在分析资产减值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并比较了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对策。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
    会计处理
     
        企业存在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在长期以来是非常普遍的。财务报告中的资产“泡沫”严重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降低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问题,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上市公司只是将资产减值作为利润操纵的工具,会计信息中资产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产价值不实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加强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的研究,对于规范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资产减值概念解析
     
        (一)新准则中“资产减值”概念
     
        新准则中“资产减值”概念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由于资产在最初取得时,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随着经营活动的开展,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未来现金流量,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即为资产减值。 
     
        (二)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
     
        目前主要有三种: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永久性标准是指只有永久性(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资产减值损失才予以确认,这样可以避免确认暂时性减值损失。可能性标准是指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确认。如果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贴现值大于账面价值,那么,即使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也不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发生减值(比如,当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确认和计量采用相同的基础。
     
        (三)资产减值的计量
     
        1、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
     
        第一,历史成本,是指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长期以来,历史成本原则成为会计计量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属性。
     
        第二,现行成本,通常表示在本期重置或重建持有资产的一种计量属性,所以又叫做重置成本。它有不同的含义:重新购置同类新资产的市场价格;
    重新购置同类新资产的市场价格扣减持有资产已使用年限的累计折旧;
    重新购置具有相同生产能力的资产的市价;
    重新购置或制造同类资产的成本;
    重新生产或制造同类资产的成本扣减持有资产的累计折旧。
     
        第三,现行市价,它主要是指资产在正常清理条件下的变现价值或现时现金等值。企业是在市场中运行,由于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必须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决策。
     
        第四,可变性净值,它要计量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和扣除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后的净额,但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第五,使用价值,指预期从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2、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第一,对于与最终产生经济利益流入距离较远的资产,比如用于生产的原材料,采用现行成本计量其减值较为适宜;
    但是,如果这类资产处于清理状态,那么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其减值较为适宜。
     
        第二,对于可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比如应收款项,采用可变现净值或现行市价能够较好的计量它们的减值。
     
        第三,对于有公开市价的长期投资,因为企业所获得的有关这类资产价值的信息量要小于市场所获得的信息量,所以用现行市价计量它们的减值更为恰当;
    对于没有公开市价的长期投资,企业只能采用评估的办法得出使用价值进而计量它们的减值。
     
        第四,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所掌握的有关他们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信息要多于市场,因此在计量它们的减值时应当更多地信任企业的估计,但是,当这种估计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时,采用现行成本也是很好的选择。
     
        二、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一)新准则适用范围
     
        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特别规定的减值处理,主要是指存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可以转回,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由于按公允价值计量不计提减值的情况。
     
        (二)新准则的特点
     
        1、引入了企业总部资产与资产组合等概念。新准则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引入了“资产组”、“资产组合”与“企业总部资产”等概念,对于那些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要求以其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并确认减值损失。
     
        2、明确了进行减值测试的前提。新准则规定,会计期末企业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首先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只有在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要求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
     
        3、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新准则规定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这是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新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转回后不得计入损益,而应计入公积金。
     
        4、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在原会计制度计提减值准备范围内增加了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和18号准则中所得税资产,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
    并且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存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未探明矿区权益等资产的减值分别遵从与其相关具体会计准则的有关资产减值规定,比原先的范围有所扩大。
     
        三、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一)资产减值范围不同
     
        “新准则”规定计提8项资产减值准备初步建立了资产减值的理念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对资产减值作了较详细的规定,适用的资产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其他资产的减值规定由相应的企业具体会计准则规定。
     
        (二)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不同
     
        “新准则”在减值测试的时点上明确了资产负债表日,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三)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不同
     
        “旧准则”规定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新准则”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四)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旧准则”规定企业计算的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如果高于已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
    如果低于已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回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但冲减的资产减值准备,仅限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冲减已提的减值准备。“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样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上市公司失去了操纵手段。可以有效规避某些可能发生的通过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回来恶意操纵利润的现象。
     
        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减值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长期资产减值按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但是对可收回金额只给了一个定义,对于应如何确定却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可操作性差。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披露不够完善
     
        制度并未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作详细明确的规定,而相关准则中的规定也不甚全面具体。如存货准则中只要求披露当期计提和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及确定可变现净值的依据;
    固定资产准则只要求披露当期确认及当期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而投资准则和无形资产准则也仅要求披露当年提取的投资损失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另外,利润表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确认的损失也没有得到足够明晰的反映,资产减值损失对利润的影响只是散见于多个不同的损益类账户的明细账资料。
     
        (三)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职能的制约
     
        在对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与综合能力。但目前的情况是,企业基层会计人员水平较低,基本局限于记账与算账。由于资产减值问题错综复杂,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仍然显得无能为力,从而限制了资产减值会计应用的深入。
     
        (四)对企业业绩考察的不规范
     
        对企业业绩进行考察时主要集中于企业本期经营中的获利情况,并以此作为企业上市与退市的依据。而对退市的压力部分经营状况恶化的上市公司会使尽全力为避免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暂停上市,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之际,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充分释放经营压力,为在未来财务状况得以迅速改善作充分的准备。
     
        五、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完善和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资产减值准备审计
     
        在计提各种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要依据有关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在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更多地注入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因此,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必须接受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
     
        (二)建立健全信息与价格市场
     
        目前除上市公司股票投资及上市债券投资以及少数商品在市场上有价格信息外,绝大部分商品及股权难以确定其可收回金额。因此,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各种证券、生产资料、产权交易、期货及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有关部委及各省应完善各种价格信息及信息报价系统,定期正常地向社会发布全国或全省的各类商品的交易价格,使各企业对资产减值的计价具有合理统一的依据。
     
        (三)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具有清晰的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四)全面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
     
        首先,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考察时,可能会被企业暂时的情况所迷惑。其次,对于企业来讲,由于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会导致利润的减少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表现,少数企业不愿披露企业的资产减值信息。为避免上述两种情况,应将企业的资产状况作为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内容,将企业的资产状况明确纳入企业的经营责任制的范围,全面考察企业的经营情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产减值成为大量、经常的事实,会计信息使用者要进行正确的决策需要资产减值相关信息。随着新会计的实施,预示着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已步入了实质阶段,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将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严循建.资产减值准备及其对利润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5(3).
        3、王学怡.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反思[J].财会通讯,2005(8).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财务科)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