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从中美轮胎“特保案”谈国际产业转移

    时间:2020-11-09 08:03:1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争端随之层出不穷,而且这些贸易争端有越演越烈的趋势。鉴于此,文章选择中美“轮胎特保案”作为研究主体,说明在当代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日趋频繁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轮胎企业的发展出路。
     
        关键词:轮胎特保案;
    国际产业转移;
    技术差距;
    比较优势
     
        一、中美轮胎特保案的概况
     
        (一)什么是“特保”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有这样一条协议: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实施轮胎特保的缘由
     
        一方面,中国输美轮胎扰乱美国市场。2009年6月,美国国际委员会宣称由于中国轮胎输美,使美国的轮胎出口从17%下降到5%,因此有显著的因素对美国轮胎市场造成严重的损害。这违反了WTO有关条款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
     
        另一方面,中国轮胎输美造成美国轮胎企业工人失业。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数量从2004年到2008年增加215%,金额则增长295%,造成美国几千工人失业,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则会有更多工人面临失业。在此期间,美国的普利司通及固特异各关闭一家工厂,大陆马牌关闭两家工厂,使得美国轮胎工人的境况雪上加霜。
     
        (三)轮胎特保案的结果
     
        美国于2009年9月12日宣布对中国进口轮胎实施惩罚新关税,即在4%原有关税的基础上,在今后三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
     
        二、中美轮胎特保案分析
     
        关于此次的轮胎特保案,从美方的控诉缘由中我们可以看出,2004-2008年这四年期间美国的轮胎业遭受了重大的损害,美方将损害的源头直指中国的轮胎出口。实际上,2004-2008年美国的轮胎主要生产企业纷纷将在美国的轮胎工厂关闭,转向在亚洲的中国(主要)以及马来西亚开设轮胎工厂,并将生产的轮胎输入美国,这是美国四大轮胎企业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轮胎特保案是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
     
        (一)什么是国际轮胎产业转移
     
        国际轮胎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轮胎跨国企业将在本国没有优势的产业转移到相对落后并且具有廉价而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消费力以及政策优势的国家,利用自己在技术、资本和管理上的优势,进行经济掠夺的过程。
     
        (二)中国主要的外资轮胎企业
     
        中国在加入WTO后,不断对外开放市场,尤其对于制造业,利用自身庞大的市场消费力和政策优势,成为国际轮胎企业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其中包括米其林、固铂、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四大轮胎企业已然成为这个浪潮中的主力军,他们也是造成这次轮胎特保案的罪魁祸首。
     
        (三)国际轮胎企业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1、中国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为了吸引外资,不但在税收上给予外资企业种种优惠,还帮助他们以更方便的方式获得银行低息贷款。这就使得外资轮胎企业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
     
        2、中国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由于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生产力比较发达,造成劳动力成本随之高涨。在制造业中,美国轮胎工人的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早已丧失,而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高于美国,为了取得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美国的四大轮胎企业不得不进行企业的产业转移。
     
        3、中国的能源优势。在轮胎的生产原材料上,中国比美国更有比较优势,四大轮胎企业在中国开设工厂,能更好地利用中国的资源优势,并且在工厂的生产方面,电力、水力、维持生产的设备消耗的资源成本比在美国生产更低,这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轮胎生产产业链,使四大轮胎企业实现生产、销售、出口的规模效益化。
     
        (四)四大轮胎企业在中国产业转移的形式
     
        在此次的轮胎特保案中,中国是无辜的受害者。从图1的四大轮胎企业在中国的产业转移的形式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四大轮胎企业在中国开设工厂后,造成其在美国的工厂关闭,导致美国的工人失业,中国的轮胎出口额显著上升。不难看出,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四大轮胎企业将在中国生产的轮胎又输入美国,这种产品的回销,造成中国轮胎出口的急剧上涨并对美国的轮胎工人造成巨大的损害。这种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国轮胎工人的利益,并对美国的出口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轮胎企业通过产业转移获得巨大利润,逃避大量风险,而作为产业转移输入国的中国企业则蒙受巨大的损失。
     
        (五)四大轮胎企业产业转移的影响
     
        轮胎企业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于中国来讲,这种产业转移有利于中国吸收和发展高新的轮胎生产技术,吸收国际投资资金,扩大就业等;
    另一方面,却给中国的轮胎出口还有内销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们从此次的轮胎特保案中就深受体会。
     
        三、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反思
     
        (一)在法治、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过度的开放市场将造成严重的损害
     
        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还比较短,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法治建设还不够完善,从1998年到2009年,中国不断开放轮胎市场,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外资独资、合资的轮胎企业已达200多家,并且它们不断的进行兼并、收购,不仅仅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也包括收购中国的幼稚企业,迅速占领中国轮胎市场,成为中国轮胎市场的主导者。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了保护中国的幼稚轮胎企业,中国轮胎市场的开放度不应再度扩大,应该对外资轮胎企业的数量,以及大量的兼并、收购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关乎轮胎企业的重大兼并、收购中限制外资的经济行为,引进外来企业不应过度频繁,这种跨国公司的国际产业转移已不是中国一般的本土企业能够应付得来的,过度的引进只能导致中国的轮胎产业遭受重大损害。
     
        (二)限制非核心技术产业转移的国际轮胎企业在中国开设工厂
     
        外资在中国开设的工厂,跟中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绝大部分所使用的技术合作都是外资淘汰或者接近淘汰的技术,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本质。国际轮胎企业的合作技术部分在母国已经没有优势,引进的结果仍然是无法掌握对方的核心技术,非核心技术的泛滥不适合中国轮胎产业的发展需求,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轮胎产业的发展,因此中国在接受国际轮胎企业的产业转移时,要适度地筛选具有核心技术合作的企业,减少非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华进行产业转移的数量。面对当今轮胎产业的技术差距,中国如果再进一步提供非核心技术的合作开发的话,只能进一步加大中国轮胎企业跟外资轮胎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而面对这个技术差距所产生的技术模仿时滞,中国的轮胎企业将再次进入发展的滞后的阶段,这是无法解决中国轮胎企业的技术发展问题,以及之后的行业长远发展的。中国长期以来不断接纳以淘汰技术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进行国际产业转移,过多的接纳造成国内的轮胎产业结构化与过度的竞争,挤压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而且产品的过剩及饱和将加剧企业出口的竞争,形成更一步的低价竞销,恶化中国的出口环境,而且被其他国家授予不公平贸易的头衔,但是外资在华的国际产业转移的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更新换代,在当今以技术为前导的时代,总国还不断接纳外国非核心技术,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国际产业转移,这不利于中国轮胎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中国轮胎出口。因此,限制非核心技术产业转移的国际轮胎企业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发展中国轮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解决中国轮胎行业跟世界先进轮胎企业技术差距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中国轮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可行方法。
     
        (三)改变以较高的出口退税为基础,低成本出口的轮胎竞争模式
     
        在2008年之前,也就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控诉中国轮胎出口剧增的期间,中国轮胎出口的退税额度达13%,从而使中国的轮胎制造企业的收益增加;
    而在中美轮胎特保案之后,中国的轮胎制造企业的收益却逐年减少;
    虽然中国生产一单位轮胎的成本稳定,但是随着收益的减少,中国的轮胎出口量也将大幅度减少,这种以较高的出口退税为基础,低成本出口的轮胎竞争模式最终将对中国的轮胎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中国轮胎企业要想逆转这种被动竞争局面,只能放弃高退税,低成本的竞争模式,转而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的轮胎产品,这才是解决中国轮胎企业走出困境的长远办法。
     
        (四)培养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加大对国际产业专业的研究
     
        在我们对自己从国际贸易产业转移获得利润的同时,应该看到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风险。在此次的特保案谈判期间,面对美方代表提出的“中国轮胎在2004年到2008年的输美数额剧增,严重的扰乱了美国的轮胎市场”,中方代表无力抗争、无法反驳是由于四大轮胎企业的国际产业转移造成的美国市场的显著影响,现在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发展已经日趋成熟,方式也多样化,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落后,对整个产业转移的规模、实质没有到位的理解,从而造成在谈判过程中无力抗辩。因此,中国必须培养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加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更深层次地把握国际产业转移在华的情况。
     
        (五)改变外资在华进行产业转移的直接投资方式
     
        中国在轮胎的产业转移上推出很多政策,资金的接纳方式以直接投资为主,四大轮胎企业在华投资都是以独资方式进行,这样企业实现单独经营的方式,这严重妨碍了中国轮胎产业的升级换代,在华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获得大量利润,而中国的轮胎行业不但不能获得技术的升级,还必须承受贸易战争带来的损害,这不利于中国轮胎行业的长远发展,也会扼杀中国的轮胎企业。改变在华进行产业转移的轮胎企业的资金融资方式,优化融资渠道,让中国的企业参与外资企业的管理经营,学习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引进外资企业的生产设备,这才能促进中国轮胎产业的升级换代,改变中国轮胎企业的竞争模式,增强中国轮胎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六)改变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策略
     
        中国的轮胎产业转移的地区集中在山东、上海,这些外资企业在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管理水平和雄厚的资本支持下与中国的轮胎企业竞争,结果使得山东的轮胎企业的利润空间遭受巨大的损失,不但丧失了原本的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优势也被米其林、普利司通、固铂等公司抢占。因此,中国在接受外资的产业转移时,应该适当的将产业转移的地区向中西部移动,这不但能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也能缓解东部的市场竞争,调节中国经济发展的中西两极化的现象,并且能降低外资的竞争力,保护中国幼稚的轮胎企业,促进中国轮胎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2003(4).
        2、周江洪, 陈翥.论区际产业转移力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
        3、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6).
        4、李松志,刘叶飙.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7(2).
        5、石奇.集成经济原理与产业转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
        6、潘述迭.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广东应对策略[J].外贸经济,2007.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中美 轮胎 产业转移 特保 国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