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耦合研究】 青年党员的理想信念

    时间:2019-05-06 03:25: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对开展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提供思想源泉和不竭动力,决定其性质与方向,是其重要思想载体;创先争优活动对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作用巨大,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激发其潜力,是其生动实践;要实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耦合,必须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完善文化育人体制机制,提升社会实践锻炼水平,树立民族伟大复兴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高校;创先争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62-03
      一、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对开展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为高校创先争优活动提供思想源泉和不竭动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念,是我们进行和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1]一所高校在本科新生81名党员中就理想信念方面的调查问卷中显示,65%的新生党员表示自己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且90%的新生党员认为自己在重大问题上能与党中央上级组织保持一致。但是也有将近10%的同学政治觉悟和理想信念有待提升,突出问题表现在:32.9%对能否实现社会主义信心不大;30.8%人云亦云,不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政治观念;24%言论与行动上不能与中央和上级组织保持一致;11.6%内心怀疑社会主义事业。如果不能因势利导地搞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传先争优活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做好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武装大学生党员头脑,深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广泛调动他们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打通个个献计献策、人人创先争优的渠道,促进创先争优向心力向高校发展力的转化,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正确的理想信念决定着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性质与方向
      理想信念既是照亮人生的灯塔,也是指引政治方向的旗帜。胡锦涛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要把握好创先争优大方向,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服务人民群众。”大学生党员是党的肌体的造血器官,是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世代相传的关键纽结。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形态,创先争优就会误入歧途、迷失方向,不仅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在大学生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明显和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而争夺下一代的形势下,培养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对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考验。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对坚定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科学的理想信念是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思想载体
      载体指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体、方式或平台。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就是实现创先争优活动目标、取得活动实效的主要手段和抓手。而高校创先争优更离不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载体:如组织、制度、宣传、管理、文化、大众传播、会谈、课堂、群团载体等。此外,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更要承载、传导科学的理想信念因素,能为创先争优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使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高校大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思想载体,有了这个思想载体,创先争优才能真正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必须精心设计特色鲜明、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以帮助大学生党员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开会、谈话、学习、管理、大众传播都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科学的理想信念与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之间形成彼此促进、双向互动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创先争优活动对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一)赋予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以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先争优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形成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理想信念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具体内容及其教育的基本要求就也具有明显的趋时代性。创先争优活动在按照党章规定、总结以往经验、征求基层意见基础上,对全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出普遍要求,使我们党永葆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高校引入竞争考核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大学生党员提供竞争和展现的平台,让广大党员在比学赶超中创先进、争优秀、比干劲、出业绩,让先进的有荣誉感、后进的有危机感、中间的有紧迫感,在高校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这使得理想信念教育不再单纯而孤立地停留在老生常谈、缺乏新意的层面上,使理想信念成为常提常新、常说常用的课题。大学生党员从生动的事迹、先进的人物、优秀的典型中确定目标、学习榜样、提高觉悟、坚定信念、奋发蹈厉、刻苦钻研。所以,高校创先争优活动赋予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以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典型和师德高尚、学术精湛的教师典型,用富有时代气息、容易引起共鸣的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大学生党员成长进步。
      (二)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潜力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内容,是我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的真正优势和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范畴。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先进文化的血脉和精髓,同时又具备了文化软实力和文化潜在竞争力的精神品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这无疑又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视角、新契机、新任务,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而大学生党员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目标的“五个好”、“五带头”,反映着大学生党员本身对理想信念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有利于他们形成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科学严谨、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激发作为文化范畴之一的理想信念发挥向心力、凝聚力、生命力。积极探索丰富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形式、内容、载体、方法,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潜力,意义深远。
      (三)创先争优活动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生动实践
      理想信念不仅包含知、情、意、信的基础层面,更要上升到行为实践的高级层面。“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过程,正是按照联系实际、务求实效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的作用,同时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重点活动为契机,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践行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活情景和良好氛围。如一高校围绕建党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系列活动“纵横党史·唇舌竞技”的党史知识竞赛;“叩问心声·倾诉衷诚”的演讲比赛;“领帆起樯·续引征航”的党旗领航杯征文大赛;“纸得终浅·绝知亲践”的三下乡四进社会活动。大学生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接受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熏陶,从而无意识地了解国情民情、磨炼意志品质、增长才干本领、坚定理想信念。事实证明,多姿多彩的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生动实践,是大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
      三、如何实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耦合
      (一)必须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警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和信息时代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西方思想潮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意识形态内容渗透到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加之西方敌对势力一直不遗余力地以各种手段对我国实施发展牵制、形象丑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拉拢、观念渗透。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导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同时,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和有害信息也大行其道。由于大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接受信息快、辨别能力差,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这些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号召力的实际弱化和参与度的大幅降低。
      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竞争的重要阵地”。因此,创先争优活动要在国际思想潮流争鸣、争锋、争用和国内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根固本,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要在紧张和复杂的环境中,在克服困难和阻碍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地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深刻地领会马列主义的精髓,掌握党的政策和路线,则非仰赖于不断地在工作中的学习不可”[3]。因此,要进行“研究型学习”和“问题式学习”,实现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大学课堂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使理想信念教育被大学生党员真心喜爱,使大学生党员在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高校创先争优活动。
      (二)必须完善文化育人体制机制
      1.和谐校园文化育人体制机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说:“学生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校园是学生在学校的一个“家”,它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的内部环境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文化、社团文化、学术文化、廉政文化、节日文化、宿舍文化等,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学习型校园,提高领导高校改革发展的能力,提高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以形成济济一堂、各施本领、心通气顺、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因此在高校内部营造党风正派、教风严谨、学风优良、校风健康的和谐校园氛围有助于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现实依据与夯实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
      2.传承创新文化育人体制机制。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先,要注重传统文化总结与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厚悠长的历史底蕴,不少传统文化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要在不变的文化“遗传基因”中重点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将文化软实力作为硬任务布置,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将文化传承创新融入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全过程,以克服模式化、同质化、庸俗化和精神上的“贫血”。其次,要关注现代文化建构与创新:既要关注宏观文化,也要关注微观文化;既要关注显性文化,也要关注隐性文化;既要关注硬件文化,也要关注软件文化。在文化设计、文化建构、文化创新中形成多位一体的大学文化传播与人文艺术素养教育平台,把大学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优势,力求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色、质量与品位不断提升。这样就能促进大学生党员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关注度不断增强,从而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高校创先争优活动起到推动的作用。
      (三)必须提升社会实践锻炼水平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4]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离不开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一项调差结果显示:96%的新生党员认为党组织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很有必要性;28%的新生党员认为党员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最有效;21%的同学认为党支部组织活动最有效;18%的同学则认为党课和观看影视作品最有效。可见,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形式,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在理想信念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实践中创先争优。
      1.创设实践环境。如创造性地开展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社会服务、勤工俭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丰富实践活动。如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民主议政日、党员志愿者、交纳特殊党费、推行党员承诺制。让大学生党员在创先争优中争先亮剑、永不退缩,引导大学生党员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
      3.强化“两课”教学的实践性。将实践教学编进教学计划大纲,使国内建设、国际形势的实际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如红色电影、宣传纪录片、“五老”先进人物讲座、参观伟人故居、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革命展览馆等,使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时效性、说服力、亲和感。
      (四)必须树立民族伟大复兴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为大多数成员信守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支撑。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现状,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有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2.8%的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有自己的具体认知,没有考虑理想信念的大学生仅占5.3%,选择让自己和家庭过上幸福富裕生活的排在第一位,占到了59.5%;而及时享乐,过好每一天的大学生占到了7.5%;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数位列第二,占25.8%[5]。一些大学生对改革开放必然性的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制度“前景”缺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强烈。直接导致对社会问题冷漠,对他人不关心,间接导致对自己不负责,对创先争优活动不热情。所以,理想信念教育应该重视民族伟大复兴精神教育,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以科学教育理论为武装。“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就不会有政治上的坚定,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牢牢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进行理论教育。”[6]如关于认真组织大学生党员学习《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2.以有效教育途径为指导。如向大学生党员介绍辉煌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的方向;宣传现实成就,增强理想信念的信心;深入工矿田间,感悟祖国的沧桑巨变。从而使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根本变化,不仅关爱自己、而且关怀他人、更能关注社会、从而关心民族。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
      参考文献:
      [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延安文萃[G].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4.
      [5]刘祥松,陈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7,(1).
      [6]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J].高校理论战线,2004,(12).
      (责任编辑:范秀利)

    相关热词搜索: 耦合 理想信念 党员 高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