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急诊复温对创伤患者的临床作用分析|急诊创伤患者初始评估

    时间:2019-05-18 03:25: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诊复温对创伤患者的预后影响作用,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62例急诊收治的创伤低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不急于早期复温,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取急诊早期复温处理,观察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死亡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死亡6例,两组疗效及死亡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平均补液输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创伤低温患者给予早期复温处理,能够有助于预防及减少“致死三联征”的出现,为临床进一步对症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对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诊;复温;创伤;预后
      【中图分类号】R 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03-02
      有关研究指出[1],创伤低温患者在创伤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约为10~66%,而临床实践证明,低温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直接联系,并对于创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观察分析急诊复温对创伤患者的预后影响作用,总结其临床意义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62例急诊收治的创伤低温患者,男34例,女28例,年龄在10~42岁,平均年龄为28.4±2.3岁,按照其致伤原因可分为:坠落伤13例,摔伤8例,锐器伤5例,车祸伤36例,入院时测量体温均低于36℃,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贫血、脱水,其中出现休克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不急于早期复温,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取急诊早期复温处理,观察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受伤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不急于早期复温,采取常规CT检查、包扎、止血、抗休克、急诊手术等抢救处理。
      
      1.2.2 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取急诊早期复温处理,均对患者进行同步体温监测,尤其对于怀疑创伤后低温患者,可采取口腔、直肠温度监测,一旦发现患者处于低温状态,首先尽快将患者脱离低温环境,将其潮湿的衣服脱除;并调节手术室、急诊室及病房等环境温度为28℃;给予持续性加温加湿吸氧;同时给予静脉补液输血(注意液体需要经过加温处理,血液经微波加热到38~42℃),并注意给予添加热毽、热水瓶等保暖措施;手术过程中应采用40~42℃的温热生理盐水进行灌洗[2]。
      1.3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征的变化,制定以下疗效标准:①显效:经处理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代谢紊乱得以纠正,无并发症出现,能够配合进一步对症治疗;②有效:经处理后患者生命体征明显好转,代谢紊乱有所改善,极少并发症出现,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进一步对症治疗;③无效:经处理后患者生命体征仍较低,代谢紊乱,出现并发症、合并症,仍需抢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疗效及死亡率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本组平均补液输血量、住院时间数据经SPSS软件13.0版本检验,计量单位采用χ±s表示,期间为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死亡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死亡6例,两组疗效及死亡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平均补液输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3.讨论
      急诊创伤的患者多伴有低温过低(体温在36℃以下),主要原因是发生创伤后会对体温调节中枢进行抑制,导致体温调节发生紊乱;伴随此类患者失液、失血情况加重,其组织运输氧能力进一步下降,引起机体无法正常产热;加之多数患者在入院前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入院后为确诊致伤原因、伤势等需要立即解除衣物检查,然后暴露于放射科、急诊室、手术室等相对室温较低的科室内;给予消毒和伤口清洗时使用的是冷消毒液,输注的又通常是未经加热的补液输血制品,辅助通气也未将气体加温湿化,皆导致了患者体热进一步发生丢失,从而发展为低温状态。往往上述因素容易在急诊抢救中被忽视,但发生低温的患者会对疗效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有关研究中显示[3],在同一级别的创伤中,患者的体温越低,其死亡率就越高,再者,创伤低温患者,对比体温正常的患者往往需要采取更多的补液输血量。因此,临床上将低温作为是预测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统计也发现,对于创伤低温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复温处理,其总有效率达93.5%,死亡率仅为3.2%,平均输液输血量明显对比常规处理组减少,住院时间缩短,充分显示出低温患者早期复温的重要性,能够明显纠正机体代谢紊乱现象,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为进一步对症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对急诊创伤低温患者给予早期复温处理,能够有助于预防及减少“致死三联征”的出现,为临床进一步对症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对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盛新华,卿三华.创伤后低温[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2):120.
      [2] 郑荔峰,霍正禄.损伤控制外科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1):828.
      [3] 杨文涛,刘岩,朴京华.急诊复温对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3):25-27.
      

    相关热词搜索: 急诊 创伤 临床 患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