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关注教学细节,生成精彩课堂】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时间:2019-04-12 03:15:5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工具性、实践性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又往往身兼数职,“技术活儿”可能比课堂任务还多,很多教师因此分散了精力,上课时往往只注重传授操作技能,大刀阔斧地完成教学任务,很少会去关注教学细节,从而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多了一份缺憾,少了一份精彩。关注细节、处理好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它体现了对教学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的追求,是教学水平达到一定境界的教师表现出来的品位。
      ● 正确示范,教师要为学生做表率
      教师上课用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教学演示和对电子教室进行屏幕广播控制等。为图方便快捷,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素材直接堆放在桌面上,给文件、文件夹随意命名,在需要输入内容时随意输入一些不相关内容等。上述行为说明教师忽视了规范操作的教育意义,但是要知道不注意这些小节恰恰是信息素养缺失的表现。文件、文件夹命名规范直观,可以方便信息的检索查找,资料不随意存放于桌面是信息安全的要求,这些都是疏忽不得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的表率作用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 从容释疑,尽量让计算机回答学生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不但问题多,而且只要求教师帮助解决,不问“为什么”。“老师,你看,怎么办?”“老师,快来帮帮我。”……叫声此起彼伏,教师应接不暇,忙得团团转。
      出现这种情况与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差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没有养成跟计算机打交道的习惯,依赖教师已经成为他们的行为定势,一有问题就急得不得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找教师帮忙解决。长此以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不利的,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教师应该从学生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起就逐步渗透人机对话的思想,告诉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要学会与计算机进行交流,让计算机回答问题,应耐心看清楚屏幕上的提示语,如“确定”、“取消”、“下一步”等,根据提示做出相应操作。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一试不成再试,直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时,再请教教师。如果从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与计算机对话的教育,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就会大大减轻,信息技术能力会提高得更快。
      ● 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信息技术课一般有“讲授—练习—评价交流—小结”等几个主要教学环节,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无论哪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进行必要的讲授。
      由于信息技术课一般都在计算机房进行,学生一走进机房,心思全被面前的计算机所吸引,常常耐不住性子来倾听教师讲解,更不愿意倾听同学的发言。于是,教师不得不用电子教室软件的黑屏控制学生机。但即使如此也控制不住学生的心思,特别是在问题导入阶段和评价交流阶段,学生心猿意马,很难听得进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只等教师解除控制,恢复自由。事实上,这种做法十分消极。对学生不愿倾听的现象,教师要进行心理分析。
      教育专家认为,一方面,中小学生在机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分钟,所以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要超过l5分钟,多讲无益;另一方面,喜欢动手操作是学生的天性。要解决学生对听讲感到不耐烦的难题,关键是教师的讲解要事先精心设计,在任务分析、方法讨论、交流评价时力求精讲,点到为止,相信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自有一套理解计算机的独特方式;同时,要求学生在倾听中参与讨论,这样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根据信息技术实践性强的特点,要为学生的创新实践预留更多时间,让他们自由探索,通过操作来理解教师讲授的要旨、体验发现的快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
      ● 记住名字,让学生对你感到亲切
      信息技术教师一般授课的班级多、课时少。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这门学科不是主课,因此常常忽略对学生的了解,连学生名字都叫不出。于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经常听到“请你来说一下”、“让这位女同学来说”等语言,师生关系变得如此疏远,如同是初次见面。这些教师往往认为这无所谓,但这恰恰在无形中成了师生交流的一个障碍。其实,教师记住了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觉得教师在乎他、重视他、关心他,就会愿意认真学习、积极进取。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如果熟记并且能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在感到获得尊重的同时,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
      ● 锤炼语言,用准确生动的讲解吸引学生
      有这样一句俄罗斯名谚:“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善用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令人回味,课堂气氛才不会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只关注技术层面上的探讨研究,对教法的研究并不是很热心,特别是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中随意性较大,想到哪儿讲到哪儿。这样的话,要让学生在计算机操作与听讲之间进行选择,会有多少学生愿意认真聆听呢?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意识地研究教法和锤炼语言,尽量备详案,使教学语言有的放矢、条理清楚,牢牢吸引学生,以提高教学效率。
      ● 用好教材,使学生养成阅读理解教材的习惯
      信息技术课经常出现学生不带教材、几乎不需要学生打开教材的现象。这是教师在利用教材这一细节上的缺失造成的。教材是一份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讲得再规范、演示得再具体,有时也不如学生自己看一会儿教材,并尝试一下阅读所得来的效果好。教材是沟通已知与未知的一座桥梁,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进行情感交流与价值判断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媒介。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教学中不妨让学生边看书边操作,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 课堂延伸,完成课内未制作完成的作品
      受教学时间及学生操作能力的限制,学生大多不能够在课内完成作品制作任务。出现这种情况,是草草收场,还是另谋出路?教师应该拓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时空,使教学向课外延伸。可以要求未完成任务的学生把自己的半成品上传到“学科教育平台”的资源空间,或发送到自己的邮箱,在家中继续完成制作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后完成了作业,下节课应再次组织展示和交流,以保证完整的教学过程。这样做,既能促使每位学生积累成长过程中的点滴作品,又有利于他们养成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细节稍纵即逝,但教师没有理由忽视它们。捕捉每一个细节,发现它的教育价值,教学就会有充满生命力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许多教学失败是因为教师不注意细节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管理学上的观点,对信息技术教学也是至理名言。

    相关热词搜索: 生成 课堂 细节 关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