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黄梅戏天仙配【从黄梅小调看黄梅戏的美学特征】

    时间:2019-03-01 03:28: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民歌。清乾隆年间,黄梅县遭受水灾,灾民外出逃荒,靠卖唱为生,黄梅戏遂一路传播进入毗邻的安徽省安庆一带。而安庆当时处在“两淮以至江南”的中心,在明清之际就形成了“开放的民间歌谣文化带”。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采茶调离开黄梅,来到安庆,便像鱼入海、鸟投林一般,顿时获得了更大驰骋的空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仅一百多年,在安庆这方沃土上,在安庆黄梅戏爱好者的精心呵护下,黄梅戏这朵乡间的艺术小花就茁壮地成长为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按照老艺人的说法,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有“大戏七十二,小戏三十六”,大戏多用平调唱腔,用连贯的情节来表达一定的深刻含义;而小戏,亦称黄梅小调,多来源于民间歌谣,用清新明快的花腔演唱,道白以优美动听的安庆方言为主,极富泥土的芳香,好看好听,易懂易学,雅俗共赏。
       黄梅小调虽是小调,却是黄梅戏发展的基石,从它身上最能深刻而充分地挖掘出黄梅戏的美学特征。有人把黄梅小调视为一股“山野吹来的风”、一朵“春日溪头荠菜花”、一位妖媚而又朴实大方的“农家仙女”,这些形象的描述,既代表了被普遍认同的感性认识,又揭示了内在的真实。“若把长期以来人们对黄梅戏的贬斥做一番积极诠释,则所谓‘软、黄、嗲、杂’。这也就正好体现了黄梅戏在美学定位上的基本特征:吴楚文化基质、通俗文化基质、青春文化基质和开放文化基质。”
       黄梅戏天然继承了吴楚文化的飘逸浪漫、鲜活亮丽和轻柔婉转,既不同于豫剧的激越高亢,也不同于越剧的细腻雅艳,而是带有江淮小戏的粗放色彩。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所以豫剧似乎只适合于表现“花木兰”和“穆桂英”们;越剧则更适合于表现“红楼”仕女,“西厢”佳丽;而黄梅戏则更多用来表现“打草”村姑、“观灯”民妇,更贴近于民俗民风。在黄梅戏中,几乎没有所谓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它既不反映帝王将相的江山沉浮,亦无兴趣于英雄豪杰的疆场雌雄,而是以乡间俗事、村长闾短为独擅。例如,《打猪草》这出传统小戏,表现的就是农村中常见的生活小事:一个提篮打猪草的小姑娘发现林间春笋硕大喜人,就偷偷掰下两根,埋在篮底,不料被看笋的男孩捉住。两人言来语去,受浓郁的孩童天性所驱使,彼此竟成了好朋友,一起对唱着山歌回家了。另外,像《闹花灯》《卖花篮》《补背褡》《打豆腐》这些传统小戏,光听名字你就会感到亲切。日本汉学家波多野太郎就曾把黄梅小调比作“山涧淙淙不尽的流泉”,这正是抓住了黄梅戏吴楚文化的基质。
       综览黄梅戏的全部剧目,其表现的主体基本上是村姑、农夫、小商贩和各类手艺人,极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才子佳人”,所表现的故事也大都是这些村闾俗众的所经所历、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堪称村闾俗众的天地。这就使得黄梅戏在人、事、情三个方面同时逼近文化本体,奠定了它的通俗文化基质。凡夫俗子身上并没有多少异于常人之处,所以在舞台上便不需要设计特殊的程式手段,日常的形态便可入戏了。例如,《打豆腐》中卖豆腐的王小二所唱的“黑着黑着天色晚,哪吆嗄,小二收拾转回家。小二收拾嗨,嗨嗨咦呵而嗄转回家哪吆嗄”,其实就是一个生意人挑担行走的号子或叫卖,直接展示了平民行为和劳动风采。黄梅小调的这种率真质朴,引起台下观众的一片叫好声。台下何许人也?仍为凡夫俗子,正所谓“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黄梅戏自诞生那天起面对的就是平民大众,他们就是黄梅戏艺术的欣赏者,他们的志趣爱好、理解能力直接决定了黄梅戏的通俗文化基质。比如,《闹花灯》里王小六夫妇欢欢喜喜去观灯,却不料在人群之中有人盯着小六的老婆看。王小六自然十分生气,但他没有对非礼者采用“暴力”的手段,更没有大段大段的说教,而是说:“你这个老儿看灯不看灯,看我老婆做么事?要是你家老婆来看灯,我把眼睛看着你家老婆,你愿意不愿意?”只是将心比心,以情换情,体现了鲜明的质朴本色,直接对应了黄梅戏的通俗文化基质。

    相关热词搜索: 黄梅戏 小调 美学 特征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