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肤浅单薄 [如何避免“认识肤浅\内容单薄”]

    时间:2019-02-26 03:25: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考情分析】      “认识肤浅、内容单薄”。是考场作文的“常见病症”。“认识肤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只看到现象的浅表内涵或次要特征,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核心。文章见解庸常甚至低幼化,缺乏新颖独到的看法:不能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不能揭示不同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根本区别。看问题片面孤立。
      “内容单薄”主要表现在:(1)无话可说,没话找话,无病呻吟,或胡编乱造;(2)材料(论据)不丰富,行文角度单一;(3)内容无张力,无启发性,或无韵味。(4)描写不细致,记述很生硬,议论展不开。说理不充分。
      其实。“认识肤浅”与“内容单薄”,这两者有时是互为因果的。正是因为缺乏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看待事物片面简单。所以,行文思维不活跃。不能由此及彼地联想、类推甚至合理假想。并进行多角度地分析等等。反之亦然,“内容单薄”也是“认识肤浅”的“病灶”之一。
      
      【写作技法】
      
      要做到认识深刻而不肤浅,采取以下方法可以奏效。
      (1)由表及里,不落窠臼。即透过繁杂粗糙的表象作深入思考,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没有写过或与别人截然不同的观点。例如当许多考生“不约而同”地批评材料中游客救海龟却害了海龟的做法时,作者却独辟蹊径,从“老鹰”这个角度。得出“等待是一种智慧”的结论,显得新颖独到。深入本质。
      (2)见微知著,明确发展。小现象往往蕴含大道理、大趋势。若能“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笔下的文字自然蕴涵深意,卓尔不群。如一位考生从泥土变成器皿、陶罐的过程中“经过烈火的洗礼”的环节中。得到“经受磨难,便可有力量与高贵”的结论,说理深入浅出。
      (3)求同存异,用好比较。即在相同相似的现象中发现其不同的本质,于不同的现象中发现其相同的本质。如有考生从不同年龄的人“哭”的原因人手。“同中有异。,异中求同”,较为深刻地挖掘出“会哭的人”的心是滚烫的,合理而深入人心。
       (4)寻根溯源,善用转折。“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我们在写文章时,都要有意识对作文命题和文中的人、事、理进行三层追问,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当然,我们也可以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让思维“急转弯”。也会使认识深化。如有位考生在文中写道: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部分年轻人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价值观上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难以评价”?不排除极少数调查者不太严肃或故意显酷。但这至少说明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的存在谬误甚至扭曲。
      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考题中的材料敢于再三追问,同时用一“但”字。不仅对文章的审题立意的准确性与深刻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使行文渐次深刻、一针见血。
      “内容充实”方面。以下方法颇有治疗“单薄”的奇效。
      (1)围绕观点,发散思维,层现“同质”材料。排比句式,既显得材料丰富,又显得气势夺人。如:以考生围绕“情感宣泄”是“人之常情”的观点,采用排比的句式,高度凝练而又极有气势地列举了鲍照、杜甫、陆游等人的富有“个性”的情感宣泄。辩证地说明要有“度”,以及其作用。
      (2)多向论证,不同材料从不同角度论证观点。如某位考生分别从乡村的山水美、文化美、人情美这三个角度,深情“感受”乡村之美,层次鲜明,内容全面而富有诗意。
      (3)材料形式多样,分析切中肯綮。例如,我们在写议论文时。可将名言警句、诗词、具体事例熔于一炉。点面结合,内容很充实,文质兼美:彰显底蕴,极具雄辩色彩。
      (4)采用综合式立体描写与细致式逼真描写。可采用多种描写手法,来描摹物态,刻画人物。如有位考生对“乞丐”心理、语言、外貌、行动等进行多角度的正面直接的细致描写,并从侧面进行气氛渲染、环境烘托、人物反衬等,让人有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下文又通过“我”的旁观与心理活动及饭店老板的介绍,老人的形象便渐趋丰满,愈加高大。
      (5)“境”中寓“意”,或化“意”人“境”。就是在笔下的人、事、景蕴涵丰富的情或意,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联想与想象,用形象的物境表达出来。如有位考生通过描写农民工辛劳的身影和为几元钱“大打出手”细节,活画了弱势群体艰难的生活状态,既体现作者诚挚的怜悯之心。也让读者对“他们”心生同情之感。也有位考生通过想象以田鼠的口吻。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田鼠世外桃源的生活画面,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环境和谐自然的向往,与下文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行径进行对照,彰显对人类不理智的做法的谴责。
      (6)艺术地表达,画面要有诗意美。如有位考生在文中写道:“在这里,有虫子的歌唱充溢耳际。/在这里,有浓郁的花香流淌在鼻尖。/在这里,还有那氤氲着水汽的雨雾如轻纱般飘荡……”上述文字。采用拟人、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乡村这个诗意栖居的地方的诗情画意。
      
      【考场佳作】
      
      永恒的价值
      张晨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永恒,一如夸父逐日时那般挥汗如雨。
      永恒的价值。也许是秦王梦想中的“长生不老、永享天下”。也许是康熙大帝希冀中的“国运兴盛、万里封疆”。也许是司马迁愿望中的“藏之名山,流传后世”,也许……
      但这过往中的诸多“永恒”,有的竞如水中之月,有的恰如一现昙花,有的却坚如磐石。横豆千古。同样的执着,同样的付出,为何差别迥异?
       汉文化从悠远的历史的尘土中一路走来,我们分明看见在麦穗未黄的田间,有两个少年奔跑的依稀身影;我们也分明听到他们代表着人类的声音,这声音质朴却响彻天地:“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他们追求的,是永恒。千年《汉乐府》走到了今天,那纵使天老地荒、海枯石烂,也永不褪色的爱情。演绎着炎黄子孙的绵绵不绝的生活。于是,我们就有了幸福,有了物质有了文化有了精神,有真善美。
      时间之水汩汩流淌。以包容一切的温柔,沉淀了许多,更冲刷出许多,就像冲开泥土。露出石头一样。
      夜已深,烟未灭。伫立窗前的鲁迅还在沉思,是国家前途未卜的忧愁。还是作品尚未得到麻醉中人们的认可,抑或是战友的不幸?他沉思着,对月倾吐,烟雾缭绕。但他并不会想到。在葬礼上。会有人吟出“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时间赋予鲁迅的,便是永恒。他清醒地知道什么是永恒的价值。因为战斗换来的将是国人的醒悟,民族的屹立。
       时间之水依旧汩汩流淌,将石头打磨成了鹅卵石,供人们瞻仰。
      永恒的价值,是科学家郭永怀的付出。1968年,发现一个重要数据的他。急于从青海基地 赶回北京研究,但搭乘‘的飞机突然失去平衡……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竞完好无损。是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郭永怀是永恒的,他的价值就是使科技进步,让祖国腾飞。
      时间之水依旧流淌,冲刷着人世万象,沉淀出永恒的价值。载着永恒的真谛。
      点评:该文“形散神聚”,素材丰富,内容充实。作者以时间为序,分别从《汉乐府》的爱情、鲁迅的战斗、郭永怀的献身等角度,来具体诠释“永恒的价值”的丰富内涵。同时,素材涉及文化、思想、科学这三个方面,显得生动而不单调。更重要的是,整篇文章,文意跃进,不断向纵深发展,从生活之美,到民族屹立。再到祖国腾飞,认识渐次深刻。
      
      【考场失误文】
      
      永恒的价值
      一考生
      有些人追求永远恒久,而另外一些人只要曾经拥有即可。他们为永恒的价值争辩不休。而我认为,其永恒的价值就在于我们可以永远铭记它,而它也可以永远地指导着我们前进。
      永恒的价值在于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中国曾是个礼仪之邦。那博大精深的文化令多少人为之感叹!而这种文化也深深刻入我们的骨子中。并时刻提醒我们如何做人。古人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这一道义显然已成永恒。
      前不久,荆江市曾有三名大学生为了救两名落水少年而永沉江底。在他们听见少年呼救时,是什么指引着他们义无反顾地踏入湍急而又涌满漩涡的江水呢?是什么让他们忽略了自己的生命安危呢?很显然。永恒的价值在此体现了,“舍生而取义”这一准则跨越了数千年的距离。提醒着他们。什么是做人的道德。正是因为这一永恒,于是一个壮举产生了。若不是江水太无情。那他们一定也能保全性命。
      这种优良传统的永恒是有极大的社会价值的。使得世世代代的人们得到他们的滋润,懂得道义应该长存,懂得互相帮助。发现事上还有礼仪。还有好人,这当然也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永恒的价值使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上可以保持一颗本真的心。拥有一颗永恒的本真的心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它可以防止背离了自己的本善之心。防止我们一心功利的危险边缘。
      由此可见,一颗本真的心的永恒是多么珍贵,它的价值在于可以不断指导着我们,朝着心之所向前进。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追求永恒的价值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安全意识。如果有安全意识了。小孩就不会落水;如果有安全意识了,这三名大学生,也不可能舍生取义。生命虽不永恒。但很重要啊。因为只要有了生命,于事情做工作才会资本,才能创造价值,即使这个价值不永恒,我们也不可忽视啊。
      这个事上多的平凡人,平凡人做平凡时。不要勉强追求永恒的价值。生命诚可贵,不可轻易抛啊。
      但那些美好的精神文化一定要永恒,只是曾经拥有还远远不够。它们必须永恒,才能不断指引我们在诱人的花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果实。
      点评:本文失误之处较多。从“认识”和“内容”这两方面看,缺陷还是相当明显的。一是“就事论事”,材料单一。文章仅以一则材料,而想体现“雄辩”。这是不现实的。单薄之身,岂能有力?二是观点低幼化。不够细致深入。文章主要围绕“道义”的社会教育价值。针对材料。在原地踏步,议论分析不展开,不会“分解”剖析;同时,在后文作者意欲辩证,却弄巧成拙,观点与中心论点相悖,这充分显示作者未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

    相关热词搜索: 肤浅 单薄 内容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