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宏观经济总需求总供给 [转向以供给管理为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

    时间:2019-05-13 03:23:4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供给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萨伊定律,凯恩斯正是在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中成就了自己的宏观经济学体系。长期以来,我国较为成功地运用了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调控经济,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也积累、掩盖了产能过剩、结构调整不力、经济增长方式迟迟不能转变等问题,根源在于需求管理理论本身的内在矛盾。面对国内、国际经济的新形势,宏观经济决策陷入防通胀和保增长的两难处境,宏观决策由需求管理主导向供给管理主导转变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更为有利。
       [关键词]萨伊;凯恩斯;需求管理;供给管理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3008804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较为成功地运用凯恩斯的反周期需求管理政策,保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并连续数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2008年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代表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再度爆发,我国政府再度实施扩张性政策,再次托起市场需求,然而保增长的背后也积累、掩盖了产能过剩、结构调整不力、经济增长方式迟迟不能转变等问题。面对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等不利的国际经济形势,一味以需求管理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一、萨伊定理的再认识
       萨伊在1803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这在经济学史上是首创,并为以后的经济学家所认同。不过萨伊最有名的还是他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著名论断。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可以读到“贯穿全书的反驳萨伊定律的努力”[1](P162)。凯恩斯把萨伊定律曲解为“供给产生自己的需求”,即甲提供了A产品,社会自然产生对A产品的需求。经过这番曲解,萨伊定律就变成了与人们的经验显然不符的谬误。
       首先,萨伊定律从来没有反对根据需求来确定生产。萨伊指出:“如果产品随时都有需求或销路,产品就永远不会缺乏。当产品销路疲滞、利润不丰的时候,他们就认为银根是紧的。”他们“往往缰扰不休地请求政府给予倾向于造成严重危害的保护。”[2](P142)萨伊认为,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物质产品和劳务都能带来效用。
       其次,萨伊认为,生产能供给消费的手段,先有生产,后有购买力。萨伊定理是与他的分配论联系在一起的,而分配理论是以生产理论为基础的。萨伊遵从斯密的分配“三位一体”论,指出参加生产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均能得到相应的收入。有了收入才能消费,“庄稼收获越多,农夫的购买力越大。一个商业部门如果生意兴隆,它便提供更多购买手段,给其他部门的产品开辟更大的销路。”[2](P144)那些盲目提高消费的人,总是维持不下去的。在萨伊看来,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一个国家。更好的新产品被生产出来,开辟了新市场并增加了消费。因此,“纯粹的消费刺激无益于商业活动;困难在于提供财富,而不是刺激消费欲望;而且我们已经看到唯有生产才可以提供那些财富。”萨伊又补充道:“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2](P149)。在宏观经济周期上,也总是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社会消费能力才崛起。每一轮经济恢复,总是先从生产开始。生产低迷的时候,消费一定不振。
       最后,萨伊承认有过剩现象存在,过剩是由于供给结构出现了问题。萨伊解释说,“某一种货物所以过剩,是由于它的供给超过需求。他的供给所以超过需求,则因为它的生产过多,或因为别的产品生产过少。正由于某些货物生产过少,别的货物才形成过剩。……人们买的东西所以减少,是因为他们所赚的利润减少。而他们的利润所以减少,或是因为使用生产手段有所困难,或是因为生产手段本身出了毛病。还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种货物亏本的同时,必有别的货物赚到过度的利润。由于过度利润一定会刺激有关货物的生产,因此,除非存在某些激烈手段,除非发生某些特殊事件,如政治变动或自然灾害等,或除非政府当局愚昧无知或贪得无厌,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充斥过剩的现象,决不会永久继续存在。”[2](P145)萨伊的论述暗含了过剩是由于供给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依据萨伊定理,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另一种产品创造了需求,某种产品过剩是因为另一种产品供给不足,局部的产品失调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萨伊认为这种过剩现象的发生是暂时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调整经济的失衡。
       萨伊定理的这些合理内核,即使放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下都是对的。“生产决定消费”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一科学论断显然是毋庸置疑的,它强调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的支配与主导地位。尽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但消费(需求)一般只是对生产(供给)构成影响,哪怕这种影响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但这种互动关系并不是对称的。
       然而,萨伊认为,“一种产物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2](P144)。这种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论断成为争论最大的部分。20世纪30年代之前,萨伊定理尽管也受到非主流经济学家的批评,但在主流的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中被认可。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打破了无危机论,凯恩斯正是在批判萨伊定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用需求决定论代替供给决定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引起经济危机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供给学派则重新肯定了萨伊定理。
       如何看待萨伊定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和基本原理,供给与需求之间本来就存在着辩证关系。现代宏观经济学则在折中了各个学派的基础上把总供给与总需求结合起来进行经济分析,区分了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况,认为需求在短期中更为重要,而在长期中决定经济的还是供给,即生产能力。于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在长期概念下复活了一度被主流经济理论抛弃的“供给创造需求”命题[3]。有鉴于此,我们应重新认识萨伊定理。
      
      
      二、供给管理政策的实践及特点
       供给学派以萨伊定律为主要理论基础,强调生产和供给,确认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商品过剩只是售卖不对路的“劣等货”过剩,其根源并非需求不足,而是能引致新需求的创造性供给不足;企业并不只是被动适应市场需求而提供商品的生产单位,而是在创造需求方面发挥着能动性作用;经济增长源自于供给者的创造能力和生产率的提高。
       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依据,其政策主张包括减税以调动企业积极性、放松政府管制以赋予企业经济自主、稳定货币增长等。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采纳了供给学派的政策建议,美国经济从1982年底转向复苏,到1984年生产增长率达到6.8%。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不仅采取了与里根政府类似的政策,更为显著的是撒切尔夫人实施了私有化战略,对于比重高达40%的国家企业采取了大规模拍卖、关闭、改制上市等措施,对繁荣英国经济收到了不错的效果[4]。
       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也是一种典型的供给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而非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一国财富主要取决于本国的生产率和所能利用的单位物质资源,取决于动态的竞争优势而非静态的比较优势。政府应放弃重点扶持某些产业的产业政策,而应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生产率提高和产业集群的良好环境。可见,人们对长期经济增长命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使得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以及针对长期总供给的增长政策等成为长期供给管理政策的主要构成部分。
       供给管理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1供给管理政策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供给学派认为,经济主体(个人、企业等)的各种有效需求都取决于其支付能力或购买能力,而支付能力或购买能力取决于其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又取决于其生产率。因此,企业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有效供给能力,即提高竞争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才能赢得客户和市场,才能提高效益和收入,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减税、放松管制能够调动包括企业和劳动者在内的生产者的积极性,是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有效供给能力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供给管理政策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供给学派认为,战后美国多次发生的经济危机,是由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任意干预,造成市场机制的作用遭到破坏、无效供给增加的结果。因此,主张减轻经济生活中因政府决策代替市场主体决策而出现的资源配置扭曲,反对政府直接对总体需求产生影响。以“供给管理”代替“需求管理”,以有效、有限干预反对过多、过细的政府干预,强调发挥企业和市场的核心作用。3供给管理政策属于结构性政策。所谓有效供给就是能够满足现实需求的供给[5](P123)。有效供给的形成,意味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供给管理政策是促进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消灭无效供给的管理措施,这一过程本身也正是经济机体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过程。因此,供给管理政策本质上属于结构性政策,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以保证经济快速增长。4供给管理政策是长期政策。供给管理政策是一种长期政策,供给政策作用的主体是企业的经济活力即有效供给能力,其目的是长期持续地促进经济增长。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要经历产品创新——产品价格下降并普及化——产品价格下降至最低并被资本所抛弃——新产品创新,即熊彼特所谓的“毁灭性创造”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宏观政策的功能在于减少阻滞,使这一过程更加流畅、顺利。
      
      
      三、需求管理政策的矛盾与我国需求
      管理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两难
      
      凯恩斯批判了萨伊“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认为人们的储蓄并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从而在个人消费与投资消费上使需求等于供给。这样,凯恩斯主张以政府行为取代“投资诱导”微弱的个人投资,让储蓄中积累下来的购买力更彻底地转化为投资,从而扩大社会需求。凯恩斯要求政府以财政货币扩张的办法刺激市场需求,抬高市场景气度,让企业产品能销售出去。这个办法确曾获得巨大成就,美国等西方国家二战后获得迅速发展,似乎是这个办法起作用的结果。然而,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滞涨使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陷入窘境,从此,宏观经济学开始了“百家争鸣”的时期,原因在于需求管理理论本身存在固有的矛盾。
       凯恩斯用来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用赤字财政扩大有效需求,包括扩大对生产投资的需求和扩大对消费的需求。其中投资需求在当期或表面上看是需求,但在长期则会形成更多的供给,引起更加严重的供给过剩。不仅如此,所谓扩大对生产投资需求,必然引起增加政府赤字。今天购买了投资产品,就是为明天增添了生产设备。所以,这种扩大对投资品的需求,不过是用政府的赤字财政和私人力量来扩大再生产的办法,以解决眼前的生产过剩。
       扩大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样有可能增加赤字,不管是增加财政支出(比如提高收入)或减免国家税收,结果都是一样的。财政赤字实际上是预支将来的财政收入,或者说是预支将来的国民收入。可见,凯恩斯主义的一套办法,就是用将来的生产过剩来克服当前的生产过剩,用预支将来购买力的办法来解决眼下的需求不足——这就是用未来更深刻的危机来缓解现实的危机。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好似一个向山顶上滚动膨胀的雪球,迟早要从它的巅峰坠毁为一场惊天动地的雪崩。需求管理理论内在的矛盾是无法克服的,也正因此,凯恩斯理论被认为在短期内是有效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现实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政策运行具有明显的反周期和需求管理的特征。亚洲金融危机后至2004年,我国连续每年发行上千亿元的国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效果明显。此次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4万亿扩大内需的政策,阻止了经济的下滑。但与此同时,物价上升、房产价格居高不下、落后产能得以延续、劳动力就业压力问题依然严峻。工信部公布的《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秋季报告》显示,2010年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等部分传统行业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落后产能还占相当比重,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有盲目建设的苗头。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障碍很多,宏观调控面临控通胀与保增长的两难处境。更为严重的是,最近几年“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干预过于频繁。毋庸置疑,政策的灵活调整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的反应,或松或紧的周期调控政策,已经把经济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而政府的不断干预作用于市场经济的主体,会干扰经济运行自身的逻辑,影响到经济结构的自然转换。不仅如此,我们的经济体愈发演变成宏观政策的瘾君子,股市等待政策救市,房市等待政策救市,企业等待政策救市……或松或紧的决策也日益陷入难以回避的矛盾:若政策转向宽松,可能造成物价、房价反弹;若继续从紧,则担心经济“硬着陆”。
      
      四、实施以供给为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
      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看,2012年我们仍将面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的风险以及国内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困难。因此,经济下行的可能性极大,加之国内货币已经超发,所以2012年的宏观决策注定踩上通胀和增长的“跷跷板”,甚至有发生滞涨的可能。这正是美国的前车之鉴:在实施了二十几年的需求管理政策之后经济陷入滞涨。因此,中国经济政策应尽快跳出凯恩斯主义的窠臼,从需求管理主导走向供给管理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应转向企业自生能力的方向,激发经济体自身的内生力量,杜绝经济主体对政府扩张政策的过分依赖。
       (一)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减少政府的过度介入。尽快校正以GDP考核干部的做法,把考核的重点定位为就业率、参保率等民生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政府直接组织融资和操办项目所导致的重复建设和各地区的产业结构雷同,解决供给面的结构性扭曲,减少无效供给,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二)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竞争为压力的创新动力机制,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一是加快理顺资源价格和税费体系,改变资源要素价格扭曲带来的规模扩张冲动,促使企业真正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是大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既充分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和积极性,又强调支持再创新,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三是严格市场监管和环境监管,挤压企业通过非正常竞争手段获取利益的空间,提高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四是充分重视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创新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强金融、财税、人才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三)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改革缺乏竞争力的国有垄断企业,避免和减少财政支出对民间投资的挤占效应、行政垄断对创造力的抑制作用。实行“非禁即入”的原则,不要违法设立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除非有法律明令禁止的,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自由进入,特别是放松基础性服务业部门的市场准入,在医疗、社保、教育、交通、快递、通讯、金融等服务业部门放松管制,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让以汇率为代表的价格尽快恢复到市场力量供求决定的价格水平上,通过市场化的汇率价格调整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分配。与此同时,企业也将会有较强的购买能力进口先进的资本品和技术。
       (五)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既可促进各企业的生产,以实现经济增长发展,又可降低物价,缓解通货膨胀。
       (六)增加政府在卫生、贫困人口生活保障以及众多公共产品性质的服务供给,弥补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美]马克·史库森.经济思想的力量[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美]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梁小民.重新认识萨伊[DB/OL].[20021104].http://www.省略/HTML//7077.html.
      [4]王富祥.论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供给管理政策[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3).
      [5]李爱民.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陈文杰
      

    相关热词搜索: 供给 主导 转向 宏观经济政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