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高等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模式构建初论|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

    时间:2019-04-24 03:14:3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经过从身体到契约的人性解放,人类的主体性得到过分张扬而贬抑客体性,进而片面强调发展速度而忽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但是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资源也是有客观储量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能带给人类一个光明的未来。成功的环境保护经验表明,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论文认为高等学校教育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一环,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应当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整体教育体系中,加强环境师资建设,开展环境课程学习,通过大学的教育功能影响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环境公民素养。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环境公民素质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人类的生存面临各方面的挑战,环境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生存的限度,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需要迫切面对的一个难题。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的持续恶化,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教育组织也提到认识的新高度,通过这些环境教育组织在不同地方以不同方式开展环境教育与环境运动,旨在培养知晓环境教育并帮助保护环境的公民。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很多国家将环境教育纳入到本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积极贯彻落实,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德国人具有高度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质,环境保护也居于世界前列。在德国有非常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并且德国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生态学校,使师生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与建设绿色校园。此外,德国学校所有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了环保知识,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了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环境价值观念。最后,多元的教育主体也对环境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非政府组织、自然博物馆、国家公园等环境教育机构配合学校环境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环境与资源的瓶颈,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深入,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显现。在我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之时,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时至今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容忽视难题。大气污染、工业垃圾、城市垃圾与日俱增,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方面愈来愈严重,耕地、草原、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可持续发展就是回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和谐状态,环境教育对于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十分必要。通过环境教育提升我国公民环境素质。建设低碳社会、走绿色发展道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都有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每天都在产生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很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存在误区,也并不知道生活方式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有人认为环境保护是城市人的事情,与农村人没有关系;环境保护是环保局的事情,跟我们每个人没有关系等。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通过环境教育提升公民的环境素质,减少每个人的碳排放量,使其采取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推行环境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一)家庭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必须注重家庭教育,通过环境教育产生强大的社会合力的基础是家庭教育的回应。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内涵,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家庭对其成员具有教化、发展与沿习的功能,家庭教育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体社会化的方向、进程和速度。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具备环境保护意识是家庭环境教育的基本条件,这样,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良好的环境素养,并进而影响孩子的生活习惯;其次,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引导方式,使孩子在适合的年龄决断做自己的“绿化”使者;最后,互相模仿,互相影响是家庭成员行为的基本方式,更容易在家庭的文化或精神里找到信任感和认同感,而不是某些外部权威的说教、灌输。需要在家庭中,要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氛围。深入开展“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倡导绿色家具、绿色照明、绿色家装、绿色庭绿色设计等环境理念。
      (二)社会环境教育
      社会教育是环境教育最有效率切实可行的方面。对于广大公众而言,“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的方式,将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和技能等生态公民的基本素质传递给每一位期待生态文明的公民。”[ ] 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杂志、书刊等现代传媒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传播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科学知识,塑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意识。提高从事环境与资源行业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因为他们掌握较多的环境保护知识,与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提高其业务水平、加强其职业伦理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次,加大社区与小区环境教育的力度。当下,部分社区内与街道有固定的电池回收站和垃圾分类设施等,但是很多情况下却形同虚设,而真正有环保意识的人却往往又苦于找不到分类站点而无法发挥环保功能。因此,需要强化社区环保教育工作,建造环境保护设施,并使环境保护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在社区内组织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等生活方式经验交流会等等,通过宣传带动作用号召更多的人加入绿色行动的行列。最后,普及农村环境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传播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知识,提高农民生态环境素质。政府在制定规划、发展当地经济时,注重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新能源,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适合当地的新能源产业,真正达到节约能源、绿化家园的目的。
      三、高等学校教育中的环境教育
      (一)高等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实施
      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纳入环境教育。当今的环境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问题,不仅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更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去探求环境问题产生的人文根源。因此,环境教育是环境科学与教育科学相结合,是一门跨专业跨学科的教育类别,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体系,其中包括环境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因此,环境教育内容中应促进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环境教育学等环境社会学科的发展。在高校实行“三结合”的环境教育。将环境专业与非环境专业结合起来。组织环境专业与非环境专业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给非环境专业学生一次学习的机会,也给环境专业学生运用环境知识的过程,而共同促进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将环境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以德育教育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在掌握环境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进而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推动环境的改善;最后,将课堂与社会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真正践行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的理念,可以检验、运用已经学过的环境知识,同时还可以增加社会阅历。
      (二)强化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
      环境教育的开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环境教育师资队伍,环境教育师资队伍需要高质量的师资培训。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要培养专业教育的基本能力和环境教育两个方面的能力。在西方世界,各国大学对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非常关注。为了培养合格的环境教育者,芬兰教育部发起了“环境教育教师培训者”项目。“参加培训的教师不仅可以学习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产生新的教学课程,而且还可获得个人环境知识与环境价值观和责任感意识。”[ ] 澳大利亚对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即“职前师资培训、研究生层次教育和在职培训,这是培养具有良好环境意识、具备优秀环保素质、掌握环境教育策略和技能的师资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 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环境保护知识,对环境教育要有精确的理解。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要重视环境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环境思想素质和环境知识,搞好环境教育。高校要把环境教育的要求和内容纳入整体教育体系中,加强与环保等机构部门合作,利用各种时机和条件,采用各种方法提高教师的环境思想素养。
      (三)加强教材建设
      环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涉及到环境科学与环境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掌握全部内容并达到一定深度的理解是有困难的。现在环境类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的环境学教材较多,但是适合非环境专业,能有针对性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教材与课本不多,在环境教育的实施中存在内容分散、效果不理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资源,开设拓展型课程,编撰适合学生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教材,通过教材教育,开阔学生的环境视野与环境知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供养,生态公民的素质不是先验的,也不是天赋的,而是通过教育,通过环境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环境教育能提高公民的环境素养与加强环境知识的普及。环境教育是提升公民环境意识和促成其具有保护环境行为的重要教育领域,中国目前的环境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加强高等学校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是克服目前环境教育缺陷的重要途径。通过高等学校环境教育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高校教育本身的教育功能联系起来,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并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环境自然的关系。
      参考文献:
      [ ]廖小平、孙欢.两型社会建设与公民环境教育[J].广东社会科学,2011(3):84-90.
      [ ]刘朋.芬兰的环境教育教师培训者项目[ J].环境教育,2001(3): 42-43.
      [ ]华淑华.国外环境教育的实施[ J].中国教育导刊, 2007(8): 9-11.
      [5] 迈克尔.G.泽伊.牛宇闳译.改变人类命运的科技力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98.
      [6] 李伟、刘如君.中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题和抉择[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157.
      [7] 王艳秋.中国绿色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2.
      [8] 喻新安.降低增长的代价[J].企业活力,2007(3)卷首语.
      [9] 李妙然、柴艳萍。德国环境教育概览[J].成功(教育),2011(3).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 高等学校 构建 模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