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小学数学五年级课题 小学数学“低起点多层次”教学实践与研究

    时间:2019-04-15 03:18: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提出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有差异的教学,主要体现为目标分层要求、内容分层渐进、形式分层组织和评价分层实施。个性化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是根据新课程提出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有差异的教学,力争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通过这样的教学研究,力求数学教学“以人为本”、“心中有学生”。
      一、教学目标:立足每位学生的数学发展
      1.显形与隐性目标相结合
      完善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显性和隐性相结合。既有知识技能的增长,又有智慧、情感、信念、意志 、价值观等发展和生成,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内容。如《美丽的校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主题图“美丽的校园”内容十分丰富,有在空中飞的小鸟,有在草坪上踢足球的男生,有跳绳的女生,还有大树、红花与黄花……从主题图上看数数。这也是这课的“认知目标”,是显性目标。但从中蕴含了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2.短期与长期的目标相结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目标应是短期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短期目标是指本课和本单元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这种知识性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最低目标;长期目标是指过程与方法,是指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长期教学目标是通过一节节课中的短期目标来实现的,而每节课的短期目标必须体现长期教学目标。如果仅仅有短期目标,那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眼光短浅的。因此,应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学内容: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
      1.分层提问
      首先设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如果问题过难,“学困生”的思维就跟不上,甚至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问题过易,优生会觉得没有兴趣,造成注意力分散。设计问题的原则是确保各类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回答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既定的学习任务转化成学生易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并设计出一定的问题情景。让优生在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针对“学困生”的提问,主要是为他们设计一些陈述性和程序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回忆、理解和感知,学习陈述性、程序性的知识。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这样给每类学生都有一个弹性去完成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加了优生,特别是“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分层练习
      (1)同一练习,分层要求
      把统一层次的课堂练习变为多层要求的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自己的训练目标,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潜能,以期达到“你到达目的地,我也到达目的地”,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都有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是《美丽的校园》,根据学情,在认识“9”、体会“9”的数感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从“1”开始一个个往上数,还可以与“8”、“7”等数进行比较。你有哪些说法?第一组的同学每说出3种奖一个“机灵狗”,其他组的同学每说出4种才奖一个“机灵狗”(奖品),表示法越多,奖品越多。
      (2)不同学生,不同的练习
      在分层练习中,在每个学生保证一定题量的基础上,让他们自由选择,同时鼓励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以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如《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和半时。据课前调查,有30%的学生已会认整时和几时半,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就考虑每一类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了一系列闯关的题目,鼓励每一个学生向更高的层次攀登。说一说,下列钟面的时刻,(课件出示下列钟面上的时刻:9时、12时、10时半、5时半、1时、11时半);在作业纸上写出以上钟面的时刻。以上练习虽然提供的是同一个条件信息,但两题的要求却不一样,第②题写出时刻比第①题说一说的要求要更高些。通过反馈交流让只做第①题的同学也了解到第②题的写法,同样在倾听同伴的发言中了解了时刻的写法。接着同样设计了第二组题目让学生选择:①按要求拨出下列时刻:7时半、8时、4∶30、6∶30;②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自己喜欢的时刻,另一个同学写出该时刻(两个角色自由选择、伙伴也自由选择)。
      三、教学策略:因人而异,以学定教
      1.按能力隐性分层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按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分层。但采用的都是隐性的分组教学。如:在上《认识人民币》一课,课前就对全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有50%的同学已会认人民币,于是课前的头一天就分别要求,对已经会认的同学,要求他们晚上跟家长一起去购物;对还不认识的同学,要求他们回家让家长把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拿出来认一认。这样为第二天的新课扫清了许多障碍。
      2.按兴趣显性分层
      按兴趣分层很容易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更有益于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特长与亮点而增长成功的信心。在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统计》一课就采用了按兴趣分层的方法来进行。“统计”的第一课原来安排在省编教材的四年级教学,而在新教材中却安排在第一册,跨度很大,要让刚上小学的一年级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上表示数据及提出问题进行分析确有一定的难度。但画画是小朋友都喜欢的,所以可以让喜欢画画的同学引领大家学好这一课。
      四、教学评价:着眼数学学习兴趣的可持续成长
      新课程强调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进,要因人而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上进;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不但要对结果进行评价,更要对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对一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有时难以取得理想结果的,也要对他们的探究过程实施分层评价,挖掘出有价值的成分,特别是对他们的探究精神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总之,教学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学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参考文献:
      [1]杨世诚,王明荣.动态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现代教育教学,2004,(2).
      [2]钟树祖.新课程实施中的课程教学设计.物理新课程.
      [3]章长林.关于构建“目标?启发?助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西湖教育集团.
      [4][美]汤姆林森.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相关热词搜索: 多层次 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起点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