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说明文中考考点_针对考点解答好中考说明文阅读题

    时间:2018-12-29 03:36: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2010年全国80%的中考试卷中考查了说明文阅读。中考中说明文阅读的分量已超过议论文的阅读量,呈后来居上之势。考生要针对相关考点,不断积累,认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一般规律和常�方法,力求说明文阅读的解题效果最大化。
      考点一: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
      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第一、看标题。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了它的特征。第二、找总说的句子。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在文章中已明确指出,阅读时要快速而准确的找出这些关键句,学会筛选关键信息。第三、辨析材料,归纳要点。可以先分析作者分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具体特征,然后合并同类项,归纳小结。如2010年宁波卷第13题:通读全文,说说"井"具有哪几重文化符号的内涵?做这道题关键在于通过阅读选文,弄清楚文章共6节,是从五个方面来介绍"井"具有的文化符号的内涵的,然后根据相关段落的关键句很快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二: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顺序,理清作者思路。
      说明顺序是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说明目的来确定的,把握住了说明顺序,也就把握住了说明文的结构,理清了文章总的思路。说明文在结构上的表现形式有:(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式,总一分式,分-总式);(2)并列式;(3)承接式。一般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可以从句子的位置人手,如在文章开头的句子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引出说明对象"或者"引(领)起下文",文章结尾则往往"总结上文",文章主体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往往是"承上启下"。回答说明顺序之类的题目时,要明确三种基本的说明顺序的区别,要注意几种顺序的交叉现象。按照事物发生发展过程说明的是时间顺序;按照实物的位置、形状和构造等方位顺序介绍的是空间顺序;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事理的关系,说明事物以及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情况复杂些,有时要做具体区分,常�的逻辑顺序有九种形式:(1)由抽象(概括)到具体;(2)由主要到次要;(3)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果溯因);(4)由浅人深;(5)由现象到本质;(6)由表及里;(7)由整体到局部;(8)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9)由认识到利用等等。
      考点三:正确理解材料的意义,读懂科技说明文。
      这方面的考题在2010年各地考卷中受到格外的关注,应该引起考生高度重视。理解材料的意义,其原则是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关注整体,研析细节。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了说明文的对象及其特征,才能在此基础上迅速确定某一段落的意义和作用,只有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才能确定某两词句的含义,只有抓住了关键细节,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科技说明文的思想内涵和理性人文光辉。另外在阅读中要善于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贴近思考深入思考,运用联想、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达到"读懂"的程度。例如南京卷1 6题是一道选择题,命题者对材料已经做了一些加工,要解答这道题,我们首先要把四个题支分别回归阅读材料,即找到命题者设定题支的依据,首先可以很轻松地判断A的正确,因为第②节中第一句话就说"南京云锦雍容华美,内涵丰富"。同样我们也可以很快断定C和D的正确,因为C的说法在文章最后一节可以直接找到,而仔细阅读文章,可以发现文章开头说"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一座里程碑。这一由历史沉淀出的华美织物,在上海世博会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文章结尾说"在世博会上尽显风采的南京云锦,不正是南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一张城市名片吗?"中间主体部分具体介绍云锦的种种特征,正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的。所以D也是正确的。只有B选项是错误的,只要仔细看第④节的第一句话,就知道引用"扎扎千声不盈尺",意在形象地说明南京云锦的织造也特别耗时费力,而不是说明云锦织造的精细考究。
      考点四: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近两年出现得较多的中考题型为: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正确地指认说明方法,然后根据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举例子往往是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分类别总是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有条不紊。打比方往往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趣味性。列数字则是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是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下定义是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会增强说服力。引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如2010年眉山卷第1 4题的答案为:通过引用古代医书使"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更有说服力。
      考点五:说明文语言的品析。
      即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尤其是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这方面题目的答题思路比较固定:(1)表态("删"还是"不删","好"还是不"好")。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语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3)指出后果。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怎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如辽宁朝阳卷的第20题"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一句中"绝大多数"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这道题答案就可这样写:不能去掉,用了"绝大多数"表明还有少数是有文字记载的。去掉后,就不能准确、严谨地表达这一意思。
      考点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题目多为开放性试题--考查与选文有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考查学生阅读选文后的感受、态度、启发、体会。具体的题型如: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提出自己的设想,考查学生的合理联想、想象创造和应用能力;依据选文中有关的句式或修辞手法仿写句子,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语言概括、表述能力;要求比较两种事物的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清楚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考查比较能力等。要认真读懂原文,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实际,联系原文,调动积累,从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特征生发开去,有自己的�解和发现。只要紧扣题目要求,有理有据,一般不会扣分。
      
      
      江苏省东海县横沟中学(222315)
      

    相关热词搜索: 说明文 考点 中考 解答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