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长亭送别》中崔莺莺形象的别样解读_长亭送别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19-02-26 03:29:1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西厢记》是王实甫写的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长亭送别》为《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描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传统的解说为:该文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反叛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但,如果细读文本,再根据现时的一些伦理标准,我们似乎会有一些别样的解读。
       第一,婚姻自由是否就以反对科举功名为标准。固然,科举功名有诸多不是之处,但在一个世俗社会里,就如如今的高考一样是评价人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不得不承认“门当户对”是世俗婚姻的最大基石。而崔氏虽是已故相国,但显赫还存,崔夫人的赖婚和后面的有条件的应允,都是因为张生是“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的一介寒士,门不当,户不对。崔莺莺担心张生赶考,是出现了新的矛盾:考不中,满足不了母亲的要求,自己婚姻受阻;考中了,又担心张生“停妻再娶妻”,抛弃了她。考不中就是张生的门不当,户不对;考中了就是崔莺莺的门不当,户不对了。崔夫人表现出来的是时下的门户态度,崔莺莺表现出来的是将然的门户态度,究其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有着浓厚的门第观念。
       同时,崔莺莺的“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的想法在男权思想极度浓厚的社会里,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接受的。从来只有夫贵妻荣,哪有妻荣夫贵的?可以设想:崔莺莺不愿张生去应考,是想保持自身的心理优势:寒门书生与相国小姐相比,怎么说也是一个小男人。那么相国小姐后面永远就有一个跟班的,这个结合对自己永远都是有利的。至此,我们也知道她为什么反对她父母给她订的郑尚书之长子郑恒的婚事了;我们也知道张生为何推翻与莺莺约定的不去科考的誓言,执意应考的原因了;我们更知道张生考取的消息传来后莺莺的病情不减反增的原因了。
       第二,叛逆性格是否就以违背封建礼教为标志。固然,封建礼教有诸多糟粕之处,“存在的自有其合理之处”。在一个世俗社会里,一个“热孝”中的女子与张生第一次相遇,就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巧妙而大胆地流露了对张生的爱慕,这个叛逆似乎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闹道场”一出,她频频顾盼张生,在张生面前全不掩饰她的感情;后来通过红娘传书递简,与张生墙角联诗,月下听琴,她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似乎在这儿,封建礼教真的就没有了可取之处,在伦理上没有约束力了吗?要知道,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虽然有其迷信之处,但也是做女儿的用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的最佳形式吧。“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慎终追远,民德自然归厚”,笔者认为,这些也不一定是封建的糟粕。
       再者,在崔夫人的赖婚和张生害了相思病后,崔莺莺全然不顾“热孝”和母命的现状,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做出越轨之事。“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用生米煮成熟饭的办法来逼婚,就是放在现代也让人咋舌,难以接受。“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在赤裸裸的夫妻生活的人前表白,完全超出了大家闺秀应有的礼数,就是现代社会道德也是不允许的,这样的反封建,这样的叛逆不要也罢了。
       在此需要说明古代婚礼的要求,《礼记・昏义》上记载:“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所谓“六礼”的具体内容是,纳采:男方托媒说亲;问名:问女方的生辰八字,与男方合,以定婚姻的吉凶;纳吉:如占卜为吉,就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诉女方;纳征:男方将聘礼送到女家;请期:选择成婚日期;亲迎: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新娘回男家。虽然有点烦琐,但却是一个形式,更是一个世俗的名分,就是现代社会,明媒正取也是婚姻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始乱者己,终究不是一个好兆头。这也是崔莺莺《长亭送别》中最大的隐忧:“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笔者认为,这也是众多的同题作品中为何将崔莺莺定为终遭人弃的结局的原因。
       第三,别怨之词是否是莺莺的应然性格。《长亭送别》一折,作者为主人公崔莺莺设计了十九支曲子,让莺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尽情倾诉:大好秋景,却“总是离人泪”,别离之际,一下便“松了金钏”,“减了玉肌”,“清减了小腰围”;功名利禄,视为草芥粪土,“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莺莺在两下里”;就连夫妻之间的那份亲热,也没有回避,“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这种倾诉之大胆,之直露,之炽烈,在古代众多的文艺作品中,可说是很难见到。莺莺本是名门闺秀,照常理,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谈及情爱,当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在《长亭送别》一折戏中,崔莺莺离情别怨之倾诉,已是无所顾忌,十九支曲子,唱得个倾肠倒肚,酣畅淋漓。
       笔者认为,这十九支曲子有点损伤了崔莺莺的性格形象。崔莺莺应该是一个从小受到严格管束,知书达礼而又向往爱情自由,温顺而又不失个性,厌烦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但又有所顾忌的名门宦族的大家闺秀。崔莺莺的出身决定了她的软弱的性格,她对封建婚姻和封建礼教的背叛走了一条回环曲折的道路,是带着一种软弱进行热情追求的,应该说,她的软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作为一个相国小姐,她的家庭教育与贵族身份,使得她在热烈追求爱情的时候,不能不产生一些怀疑与顾虑,从而不断地加深了她内心的矛盾和苦闷。“闹简”和“赖简”虽然并不全由于莺莺软弱的缘故,但的确表现了她的虚荣、矜持、犹豫和反复……用红娘的话来说,叫做“偌多般假意”。其次,她的叛逆的表现只能是背着自己的母亲,应该是有所顾忌的。老夫人赖婚,使她与张生出现了希望的爱情又重新变得渺茫,她对母亲在内心发出愤怒地诅咒:“老夫人谎到天来大”,这只能是她最大的反叛,最高的限度。尽管在背人处,她决不是一个怕羞的人物,但在公开处绝不是一个无所顾忌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矜持的“叛逆”的形象。也许作者是为了鲜明地来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刻意地设计了这十九支曲子,但根据人物的本源性和其自身发展规律来说,似乎过了一点,违背了人物发展自主的“流”。
       爱情是不需要柴、米、油、盐的,但婚姻是必须需要柴、米、油、盐的。文学就是生活,作家根据其生活现实塑造了这些人物形象,借以来表达自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理想,我们后来人根据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现实需要来图解前人的文学创作,也许误解、曲解了前人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理想。也许正是这些误解、曲解,才使得我们的文学变得那么神奇,那么丰富,那么有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225800)

    相关热词搜索: 长亭 送别 解读 莺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