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论重视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培养

    时间:2020-08-11 17:34:1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论重视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是终身体育的需要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体力,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是教学的中心。体育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我锻炼能力,是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保障。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学生锻炼能力提高了,在校时,更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他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离开学校后,他们就可结合个人的爱好和需要,找到适合于自己新的锻炼方式,就会融合于当时的环境条件,设计自己进行锻炼的方式方法,他们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就可以得到维持。

      那么,什么是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我认为,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就是个人具备有胜任学习、掌握、应用体育知识和技术的主观条件。它主要包括人在任何生活、工作环境中,都具有能找到或创造适合于自己进行体育锻炼条件和方法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锻炼能力的探讨

     1、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的方法传授,是培养学生锻炼能力的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重视培养学生锻炼能力的观念为主导,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不仅是把有关的知识和技术教授给学生,保证其锻炼的效果,而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能触类旁通,运用自如,不仅是让学生得益于一时,而且将终身受用。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教学观,今天在教育界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2、坚持诱导学生正确动机,是终身体育锻炼的动力

     “动机是怎样产生的呢?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动机是多方面的,试分析如下:

     (1)因为国家教育制度规定而参加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里的体育教育一直有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学生们开始是在学校的安排下,被动地参加体育的学习和锻炼。由于国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机制能够全面贯彻,学生的思想得到正面的健康教育熏陶,逐渐转化主动参加体育的学习和锻炼,学生的体质一直逞现上升的趋势。

      但近十几年来,学校迫于社会大潮、追求眼前经济效益至上,致使学校贯彻体育教育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受到冲击。学生迫于社会、家长、学校的压力,主要精力都放在升学、就业上面。各门应考功课负担过重,还加上电子网络的诱惑,睡眠时间不足,学生们感觉精神疲惫,时间不够用。因此现在的学生们对体育的学习和锻炼,严重缺乏主动性。

      由于缺乏主动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主要是由当时的情绪所支配。因此,学校应不打折扣地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现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的教育,让其明确身体健康和理想目标的一致性,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从而树立“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而参加体育锻炼的理想、志向,使其由被动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动机转化为持久的动力。

      (2)由于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而参与的

     在重视体育教育,学生身心受到全面的体育熏陶的学校里,多数的学生能产生正确的体育追求而参与锻炼。这些学生又分主动地与被动地参与两部分。

      主动:这些学生一般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他们能积极认真地参加体育课,积极地参加课余的体育锻炼。体育给他们带来健康的身体,愉快的经历,成功的喜悦。对主动的这些学生,要鼓励他们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安全地锻炼,并注意自己的个性发展。

      被动:这些学生占据的比例要多些,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一般较差。由于他们在中、小学时期缺乏体育锻炼,到了大学,即使是遇到了好的体育教育,也意识到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他们有上好体育课,锻炼好身体的愿望。但在上课的过程中,较短的时间内难以“达标”,锻炼过程中“痛苦”的感受,部分学生把它作为提升意志品质的有益经历,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由此谈锻炼而色变,而产生负面影响。体育测试标准的评分给这些学生带来的挫折感,又有可能影响他们对体育的向往。因此,他们对体育既爱又怕,既有锻炼的需要,又害怕锻炼的过程。

      对被动部分的这些学生,则要重视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由于他们各方面的基础都差,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使用统一的测试标准,考核结果对学生心理上的冲击就比较大。学校各项体育测试的标准,对人体健康的评价是相对适宜的,或者还是偏低的,但对现在的多数学生们来说却有点儿偏高。因此,教师应该注意让这些学生学会正确看待体育测试的成绩,既要明确自己的体能和技能在标准上的差距,也要看到自己努力前后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对比的提高,从而看到成绩和希望,从而坚定继续努力的信心。教师要注意他们的微小进步,经常地给予关心和鼓励。对体育评分,应全面考虑学生个体差异、考勤、学习态度、课外锻炼、前后成绩对比、健康体质测试结果等作综合的评定。

      (3)是对某运动项目产生兴趣所驱使参与的

     这些学生能主动参与体育的学习和锻炼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一些运动项目的爱好,如为了使自己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身形更矫健而热爱田径运动;为了使自己篮球、足球打得更好,追求和模仿心中的偶像;体操能健美,让自己身体更潇洒优美;武术不仅健美,实用价值高;……爱好让他们对体育运动发生了兴趣而十分投入。

      (4)是因为愉快的经验而乐于参加的

     运动不仅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紧张情绪得到舒缓,而且使学生的精神状态保持旺盛和心情舒畅。这些学生因为参加体育锻炼的切身体会,已经习惯于把体育锻炼作为调节学校生活的手段。

      对(3)、(4)提到的这些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或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以有利于满足他们进行锻炼的活动。支持和帮助他们组织专项体育协会,提供或创造有利他们兴趣活动开展的器材和场地,他们将会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同学参加锻炼。

      (5)是因伤病体弱的经验而感觉需要参与的

     这些学生曾因自己或他人伤病体弱的经验,体会到健康所受到的压力。认识到人们为了预防伤病,除了营养、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外,体育锻炼是一种最适宜的手段。

      对这些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学会有针对性的学习和锻炼,寻找适宜的锻炼方法,要注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

      (6)是因职业或荣誉的追求而进行的

     这部分学生一般身体素质较好,在运动技能上有某些方面的特长,因为职业或荣誉的追求而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这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标明确,积极性甚高,教师在支持鼓励他们的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情操,科学的训练方法,以避免不必要运动伤病。

      3、培养学生锻炼兴趣,是培养锻炼能力的保证

     让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首先要培养学生喜好的情绪――兴趣,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学生积极锻炼就成了一句空话。对体育锻炼的喜好从何而来?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锻炼的心理动机――需要,需要本身就是兴趣的主要来源。因此,上课不是玩玩游戏,几个球,放放羊,课堂热热闹闹, 哄得学生开心就是兴趣了。不是能创造情境让学生领略,每经过努力之后,总有成功的惊喜就足够了。也不是让学生对某一项目的练习情有独钟就达到目的了。而最重要的是,要常常让学生明确,这是他们身体的“需要”!

     在一次课的教学过程里,教师一般要先点明本次课任务、目标和作用。通常,教师把注意力放到课程任务的考核目标上,为了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练习,就鼓励学生积极完成练习,而对任务的作用和练习的方法步骤就强调不够。常常由于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刺激过度,学生感受到运动后所带来身体的不适反应,从而就容易产生害怕再次练习的印象,课余练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如果教师对任务的作用以及练习的方法步骤,多花些心思;让学生了解自己与课程任务考核目标的差距;明确考核目标与健康的相对性;强调练习时要因人而异控制强度;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练习过程中各种动作的技术要求。那么,学生练习的时候,动力就来自对动作的知识性、技术性的兴趣追求,因此,学生会比较客观地按自己的能力努力去完成练习。事后,由于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刺激适度,学生能感受到运动后所带来的愉悦和良好的效果,从而就会产生再次练习的欲望,逐步克服了害怕中长跑的初衷,以“需要”这一深层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自觉锻炼”的就开始了。

      4、启发思维,增强学习的信心是培养锻炼能力的方法

     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要善于提问题,去引起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索。

      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积极性,要靠老师去引导调动。因此,在前一次课结束时,教师除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外,要作下一次课学习内容的布置,要求学生作一些相应的准备,如阅读课本、看有关的书籍、查网络有关信息;作一些相关的准备练习。在每次课开始,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心得,及时给予夸奖鼓励;在准备部分,教师安排一些与教材相似的辅助练习,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在技术教学过程中,常提示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去发现新学技术运动的有关规律,进而顺利地完成技术动作的教学;每当发现学生有较好的表现,就及时地组织大家对其演练进行观摩和讲评;课堂中,多提问、多对比、多鼓励、多表扬;每一小节、每一单元的学习,都应该有一个小结。在课堂中的这些环节里,教师主要是起引导的作用,而让学生的思维随着课堂的过程进行转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学生能开动脑筋进行学习,印象容易深刻,学习过程有追求,效果就好。况且,学习的成功,学习方法的掌握,让学生产生了自己能学会的兴趣,从而坚定了学习的信心。

      5、严格训练,增强意志,是培养锻炼能力的途径

     体育锻炼作为人们保障身体健康的手段之一,它是一个长期的坚持过程。个人能否坚持体育锻炼的差异,很大程度就在意志品质的差异上。

      心理学认为, “意志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就是引起人去行动的动力。”还认为,“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并选择手段,调节行动,以克服各种困难,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过程。”因此,教师要坚持对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进行分析,及时进行相应的正面教育,要常常以体育锻炼与健康的事例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训练的过程中,既要严,也要有序, “严”是认准了目标,就要坚持,讲究训练效果;“序”就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根据课堂中学生的感受,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既要激励坚持努力,让学生“每有收获”,也要切忌过急求成而导致学生“练伤”,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

      训练是以客观合理的运动量为准绳,一个班的学生按技能、素质分为几个小组,各个小组练习的量、强度作不同的要求;练习的全过程中,要进行观察、督促、控制、关心、批评和鼓动,使学生感觉到老师一直陪伴在身边。既要求严厉,又通情达理,富有人情味,从而愉快接受训练,并把训练过程中的艰苦,转化为顽强意志的锻炼。

      训练过程的成功也是增强意志力的过程,意志力的增强又使学生提升了自觉锻炼能力。为了自己的健康强壮,锻炼的过程已转化为愉快的感受,达到锻炼促进健康,调节生活的目的。

      

     三、结论

     1、要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要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教师只注重“教”的方法研究是不够的,还应注重学生“学”的研究。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终身受益为目的的教学原则,才能使学生在一个既是严格紧张,但又是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到体育锻炼的收获和欢娱。

      2、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正确动机和兴趣是长期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动力和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习目的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把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而学之观念,灌输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3、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是获取成功的保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产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质变,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锻炼能力、实践能力乃至于终生锻炼能力的获得。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