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国家新兴战略产业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

    时间:2019-05-25 03:20: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从诠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构筑高层次人才小高地、构建新型投融资体系、完善相关政策等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10-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当前,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倍加关注,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界定上尚无统一定论,对它的认识还处于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科技部部长万钢(2009)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首先,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其次,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我国现在大力发展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网络、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产业等都属此范畴。华文(2010)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战略性”指的是这些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和极强的拉动效应;“新”指的是相对于现在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些产业的产品、服务或者组织形式是以前没有的;而“兴”就是指刚刚崭露头角,未来可能会高速增长、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的产业。清华大学博士后赵刚(2010)指出,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伴随信息、生物、医疗、新能源、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部门,它们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冯长根教授(2010)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此外,国务院办公厅(2010)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它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综合上述以及其他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完整地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需要把握好两个前缀词:一是战略性,二是新兴性。前者对应的是一个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方面的作用,后者对应的是一个产业出现的时间。因此,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新出现的,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战略发展具有支柱性和带动性、能够聚集和吸引世界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占据国内外市场制高点、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产业。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1.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基础方面保障的产业,可以划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涉及到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根据《2008—2009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41万亿元,约占GDP比重的4.49%,从业人数3000多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还有不小差距,如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产业集中度低,管理薄弱等。
      2.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4.78%。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讯、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3.生物医药产业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400多家,其中具备基因工程药物生产能力的企业有114家,疫苗生产企业28家。自1989年干扰素上市以来,我国已有27种生物技术药物实现了国产化,十余种生物技术新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另有4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处于研发阶段。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可以生产预防26种病毒的41种疫苗,年产量超过10亿个剂量单位。2006年,国家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将生物医药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并正式认定北京、上海、广州、长沙为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基地。尽管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快,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自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以来,我国已先后发射了约50颗各类卫星,初步建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我国的长征运载火箭具备高中低多种轨道的发射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次承担国际商业及科技卫星发射业务。
      在航空领域,大型飞机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08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并于5月在上海挂牌成立。2008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京注册成立,这是中国航空工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战略性整合和优化重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成立和大型飞机项目的启动,为中国航空制造业打开了成长空间。截至目前,中国大型客机相关配套产业基本形成了涉及上海、陕西等12个省市的产业布局,按照计划,中国的大型飞机将在2014年首飞,2016年交付。
      在高速铁路方面,截至2010年底,全球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近2.5万公里,而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8358公里,另外还有一大批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之中。其中,全长1318公里、列车最高运营时速可达380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也已在2011年7月开通运营。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5.新能源产业
      在多管齐下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之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以风电和太阳能为例,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达到70%以上。截至2008年,总装机容量1221万千瓦,已占全球总装机的10%,名列全球第四。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发展也颇为迅猛。截至2008年底,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已高达200万千瓦,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
      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新能源技术和产业才刚刚起步,市场需求也尚未充分启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和石油所占比重仍然很大,分别约为70%和20%,而风电、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所占份额非常小。核心技术缺失以及个别行业和产业链中出现的盲目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存在。
      6.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核心产业。“十一五”期间,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将新材料作为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知识产权匮乏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方面,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导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的前瞻性技术储备,特别是缺少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如我国风电的发动机和叶片专利、大规模储电专利、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隔膜和混合发动机专利、4G移动与云计算专利等,大多掌握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手中,我国在这些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远远少于发达国家的申请量。
      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缺乏科技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缺乏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其结果就是大量企业难以获取所需的科技成果,而不少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却找不到合适的扩散渠道,使先进科技成果难以发挥社会效益,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3.高科技人才缺乏且流失严重
      尽管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但我国的高科技人才仍相当缺乏。2008年我国每万个劳动人员中R&D人员仅有24.8人,而日本为133人,法国为137人,韩国为121人。我国的高科技人才严重缺乏,同时还面临人才流失现象,每年都有大量人才流入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2007—2009年,我国分别有14.4万人、18.0万人和22.9万人出国留学,但学成回国人员则分别只有4.4万人、6.9万人和10.8万人。高科技人才的缺乏与流失削弱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并成为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
      4.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狭窄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需要可靠的大量资金作为坚强后盾,但我国每年投入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额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比较低,2008 年这一总额仅为665亿美元,比重只有1.47%,而美国总额为3982亿美元,比重为2.79%,日本总额为1681亿美元,比重为3.44%。此外,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民间投资不活跃,以及金融机构和民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缺乏深入的了解,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规模偏小、融资机制不灵活。
      5.相关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出口补贴、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政策还不完善,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受其影响。况且,我国现有的一些体制机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相匹配,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相互分割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发展合力的形成和新技术的扩散、普及和应用。
      四、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力量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某些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因此,我国需要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打造一批跨国经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才能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2.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搭建桥梁
      科技中介机构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与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要想大力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因此,我国政府需要不断完善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一方面,积极吸纳社会力量,重点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咨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公共科技信息发布等方面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鼓励现有科技中介机构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加速技术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
      3.构筑高层次人才小高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
      出色的高层次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谁拥有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谁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我国政府必须构筑高层次人才小高地。其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其二,大力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着重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创新型企业家。其三,实施“企业博士创新计划” ,大力资助博士和博士后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培育一批年纪轻、素质高、潜力大的高新技术带头人。其四,努力营造“用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以留住高层次人才。
      4.构建新型投融资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为了加快构建新型投融资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我国政府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等;二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入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种子期或初创期的中小企业;三是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贴现、信用保险、无息贷款和融资担保等。
      5.完善相关政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完善的政策措施支持、健全的体制机制保障,因此,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完善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既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支持力度,也要把政策聚焦到进行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既要为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创造有利的条件,也要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磊.抓住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访科技部部长万钢[N].科技日报,2009-11-27,第001版.
      [2]华文.集思广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与领域[J].新湘评论,2010(11):12-15.
      [3] 赵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科技成果纵横,2010(1):4-6.
      [4]冯长根.选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建议[J].科技导报,2010,28(9):19-21.
      [5]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EB/OL].2010-10-18. http://www.省略/zwgk/2010-10/18/content_1724848.htm.
      [6]申亚欣.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8358公里[EB/OL].2011-01-04. http://news.省略/11/0104/10/6PI13H4700014JB6.html.
      [7]李世泽.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研究[J].广西经济,2010(4):20-22.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annotation abou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al status, and then according to primar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trategy, for example, strengthen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perfe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ng the small platean of high talented person, setting up the new system of collecting funds, perfecting the related policy.
      Key word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al status; developmental strategy
      作者简介:刘爱雄(1973-),女,汉族,湖南人,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责任编辑:梁宏伟)
      

    相关热词搜索: 战略性 新兴产业 我国 研究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