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的男女感情

    时间:2019-05-17 03:18: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当今的城市小学生,生活条件优越,被父母家人宠爱,在享受优质物质生活的同时,降低了精神境界的追求,法律意识淡薄,人生目标和理想变得模糊,甚至缺失。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制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在语文学科上渗透法制教育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精神引领
      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因此,我们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班级的文化氛围也格外重要。
      1.以人格力量引领学生。
      在语文课堂上实施法制教育,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无疑是主力军。班主任就是一本无字的书,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健康的思想和心理成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将班主任的人生格言、管理理念、教学特色、德育小故事、助人为乐事迹等等制成 “教师个人档案”,展示班主任育人智慧,彰显班级精神,让学生对自己的班主任产生亲切感、自豪感和敬畏感,以班主任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2.以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凝聚学生。教室里的环境布置各具特色,充满着和谐、向上的文化气息。我们利用板报开展了“法律小讲堂”、“法律知识我知道”活动。同时,同时利用班级文化墙表扬保护学校环境、拾到物品及时归还的优秀学生,使学生产生荣誉感。同时,班级的图书角也成了学生课余时间的一大去处,学生在图书角中读书、分享,陶冶情操。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以良好的心理环境熏陶学生。我校以“雅文化教育”为主旨,培养学生“做文雅的苗圃人”。我校还专门设立了“弟子规”文化墙,而且用每天早晨、午间校园10分钟背诵经典古诗词、弟子规等,用文化来熏陶学生。如背诵“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这一句时,就引导学生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借人物品时必须告知他人,并且应及时归还。此时再放有关法律知识的小动画及三国时刘备教育儿子刘禅的小动画,让学生明白: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法制教育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情与理的完美结合。
      二、课堂渗透润物无声
      课堂渗透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我校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材法制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的讨论、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王蕾老师在上阅读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引导学生体会小村庄前后的变化之大,同学们说小村庄变化非常大,王老师便追问:“为什么小村庄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帮助学生再现了已有的生活经历,老师抓住契机渗透法制教育: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使这个村庄恢复原来的美丽?”学生通过交流、分析,不由感叹:“环境保护是多么重要啊!”此时,王老师适时打出了《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而且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法制教育不留痕迹地渗透到了课堂中。
      在教学《翠鸟》一课时,初读课文后,学生们纷纷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能把翠鸟抓来养着,我们照样给它吃喝,好好保护它,不会伤害它啊?”对于这个疑问,我让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于是有学生说:“这是国家针对动物保护有专门的法律规则,禁止伤害益鸟;不能随意抓养鸟类。”面对这个学生解答,有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但是我们并不伤害它,抓它来是为了保护它啊?”
      此时,单纯的批评反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于是,我引导学生从孩子们的喜欢翠鸟体现对翠鸟的爱,再通过一个老渔翁的劝告,体会到孩子们不抓翠鸟并不后悔,而是希望翠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的生活空间。更深层次体现了孩子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通过学生,学生们认识到了随意捕捉鸟类这是不文明的行为,也是不允许的,它是有法律依据的。并纷纷表示,以后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再发生。
      三、借助美好心理播种法律种子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小学生,我们不仅要从外部输入一些观念让学生接受,而且要善于借助学生美好的心理基础,从那里面挖掘出美好的种子,这样根植于学生原有心理基础的法制教育,才易于成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借助崇尚英雄的心理,巧妙进行德育
      高年级男生难免存在叛逆现象,有些男生甚至将武松当成自己心中的偶像,热衷武力。崇尚英雄,是男孩的性格特点,如果能给这些心理以充分的肯定与精心保护,正确加以引导,我们的德育法制教育就比较省力气,学生也易于接受。我们充分肯定这种心理的宝贵,并有效利用了这种崇尚心理。
      2.开展语文活动,创设浓厚的法制氛围
      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然也是为学生创设法制氛围的绝佳途径。在发生了广州女童被碾压,十一人经过无人救助的事件后,组织学生召开辩论会“路遇车祸,我们该不该救”;震惊全国的“伊利奶”事件发生后,可以要求学生举行“谁动了我的餐桌”的综合实践课……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撞击着孩子的心门,使得学生能够尽情地在法律的殿堂里呼吸文明的空气。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保护自己的主要武器便是法律。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就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加强法制意识,在孩子的心中播种下一颗美丽的法律种子。只要这样,我们的未来才能更茁壮成长、健康成长,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栋梁!

    相关热词搜索: 无声 润物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