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语文课怎么上 初中语文课怎么上

    时间:2019-04-12 03:19:4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亲历现场,聆听了一位位蜚声全国的小语名师的课堂教学;掩卷读书,阅读了一位位教育名师的教学专著。静默沉思,名师们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课例在脑中萦绕,难忘名师课堂中老师的精彩——巧妙的切入,精当的讲解,智慧的点拨;难忘学生们在课堂中的精彩——灵活的思维,流畅的表达,个性化的见解。课堂中师生心灵的舒展,思想的灵动,深刻而丰富的课堂,让一线老师们羡慕不已。
      毕竟,能成为名家的教师是凤毛麟角,对于我们普通教师来说,该从名师们身上学点什么呢?一味模仿,难免东施效颦;闭门造车,难免故步自封。所以我想,学名师也好,学身边的同事也好,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有所取舍。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上出好课,我们的语文课该怎么上呢?
      一、夯实课前功夫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课,课前的教材解读尤为重要。解读什么?怎样解读?名师们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普遍认为,要上好一节语文课,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领悟文本。解读文本要做到“三读”“三想”。认真阅读课文,包括课后思考题,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再读“教学参考”,想想文本的重点、难点是什么,想想哪些地方是需要细细体会的,哪些地方是需要驰骋想象的,哪些地方只需要以读代讲的。还可以赏读优秀案例,想想案例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哪些做法启迪新的思考。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秋天的怀念》,仅开头环节的设计就九易其稿。她深有体会,“有时候,教学的一个开头,虽然短短的几句话,或者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也是精心雕琢;课上的一句话,也是集腋成裘所得”。名师们的好课是这样“炼成的”,我们一线教师在教材的解读上就更应该下苦工夫不可了。
      去年暑假,我校一位教师对教材整体研读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她一放假就开始看教材,先把“教师用书”的“教材使用说明”细细地看了一遍,看完一遍后,觉得脑袋中空荡荡的!于是再看第二遍!看第二遍时,她拿上笔作笔记,进行梳理,特别对“阅读教学”这一重头戏的要求在本册教材中的体现进行梳理。这一次好多了,对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基本有数了。于是再拿起课本,一课一课地看,从头看到尾,每一页都不放过,看到关键处,又对照“教师用书”看。这样,两本书的观点互相印证,对教材的总体认识也就更清晰了。这时,她才拿起笔动手写教案。教学时,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不断修改教案。这位老师的课堂,既关注教材整体,又落实每课的训练,受到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二、抓好读的训练
      凡是听过情智教育领衔人孙双金上课的老师们都有一个感叹:听孙老师的课真是一种艺术享受,特别是朗读的训练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孙双金认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短的文章要让学生熟读成诵,长的文章应选取重点部分,精彩章节让学生反复朗读,仔细品味,消化吸收。他倡导,教师要重视三个层次的朗读训练,一要重视感知性的读。初学课文时,通过朗读,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要学生知道课文讲了些什么。二要重视理解性的读。即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把课文重点章节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来。三要重视品味性的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分角色读或表演式地读,把课文内在的情感读出来,把课文的“味道”读出来,真正达到叶老所说的“美读”的境界。“以读为本”是语文的学科特点,老师们非常认同并不断实践,但是我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中,不少老师比较忽略初读的训练,初读课文就成了一种形式,根本没有落实“读正确,读流利”的基本要求,以至于课文学完了还有不少学生读课文还疙疙瘩瘩的。其实,孙老师对读的见解很具有操作性,只要我们一步一步去落实,学生的读书一定会带给我们惊喜。
      我们听名师们的课,都感叹于名师们的音质好、声音美,而对自己“莎士比亚”的声音感到苦恼:如果自己的声音也那么动听,那指导朗读的效果就好多了!哎,“先天不足”呀……四川省的名师陈曦认为,天生的音质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用美好的情感来美化自己的声音,可以用体态表情来修饰我们的声音,可以用委婉、激动、平和、果敢的语气来调节我们的声音,可以用精练准确的点拨、流畅中肯的激励来磁化我们的声音。所以,对自己声音不满意的教师,也大可不必“忧心忡忡”,完全可以“挥洒自如”。
      三、重视写的训练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国内知名的小学语文权威崔峦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听、说、读、写并重,而我们的阅读课常常只管读不管写,也有的把写作当作点缀。”仔细想想,崔峦先生对问题的看法真是“一针见血”,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中难道不常见吗?那该怎么办?崔峦接着指出,“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可让学生在熟悉课文语言材料和写作方法的基础上,仿写句子,比如按时间的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篇小短文。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记叙的方法、描写的方法、状物的方法,仿照着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进行经常性的写作训练。”小语界的名师们“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的运用”不就是崔峦先生提倡的“结合阅读教学进行经常性的写作训练”的有力见证吗?我想,我们语文教师只要有了练习的意识,重视了写的训练,“练得准,练得巧,练得及时”就不会是“空中楼阁”,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在教学中,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小练笔,如仿写、续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同时,精心设计、认真完成每个单元的作文练习。长期坚持,“涓涓细流”就能“汇成小溪”,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慢慢地得到提升。
      语文课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只要老师们把握好了解读教材这一关,重视读和写的训练,在读和写的训练中强化听和说的训练,那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能做得更好。

    相关热词搜索: 语文课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