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精心策划使数学活动课精彩无限|一年级数学试卷题大全

    时间:2019-04-07 03:23:0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本文指出教师对活动课进行精心策划是提高活动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教师应在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进行合理考虑与策划,从而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活动 学习方式 教学效果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指导、参与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数学活动课,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面、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诚然,从众多的数学公开课教学案例来看,大多都有学生数学活动的开展,课堂气氛热烈,探究秩序井然,效果是好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是在众多的常规课中却听到较多不和谐的声音:“这节数学课怎么那么吵啊”、“上什么活动课,学生就是玩,一点效果也没有”、“这节课上什么内容,乱轰轰的”……一系列不和谐的声音来自数学活动课上,活动无秩序,教学无效果。可以说,这种无策划的数学活动,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数学活动课的有效性问题,也成了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无策划的教学现场
      课堂一:常规未养成,课堂闹哄哄。我们经常会碰到或看到这样的现象,本来课堂纪律好好的,一到了活动环节,学生只顾着玩材料,不按老师的要求做,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不会观察,不会记录,不会交流,课堂上闹哄哄,若是室外活动课,那更加是“一盆散沙”。
      课堂二:设计不严密,探究无秩序。数学活动课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周密的设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活动过程不能简单地变成制作课或游戏课,要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萌发和培养,否则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外和障碍。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后,有位老师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测量校园内旗杆、树木等的高度安排了一节活动课,结果学生给出了二十多种测量方法,由于教师课前没有很好地预设,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时间到了,只能草草收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堂三:分工不明确,合作乱了套。数学活动课大多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少数学生对于自己的任务不明确,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懒于动手动脑,在一旁冷眼观看;又有少部分学生只管自己,不与小组同学一起探究,缺乏与同学的互相合作,这种分工不合作的混乱现象屡见不鲜。
      二、对策研究
      1.活动前的策划
      (1)策划活动目标
      开展活动课,要遵守教学原则,注重活动课目标的科学性。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所以设计和完成活动课要考虑活动的主题性、可行性、实用性、贴切性等,使目标明确、科学、合理。
      例如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我们可确定活动课《日历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探索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开展这个活动,既贴切我们的生活,又容易开展,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策划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学生动手能力、教学时间和学校的物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笔者在教七(上)《图形的初步知识》时,受到练习中“海上生明月”这幅图的启发,特意安排了一节图形设计活动课。要求学生利用线段、角、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图形设计一些表现客观事物的图形,每幅图可以由一种图形构成,也可以是两种或三种图形构成,但总数不得超过三个,力求美观、形象;并为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命名。这节活动课体现了活动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学生表现相当活跃,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探索发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出了许多构思巧妙的作品。有时也可适当借鉴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些形式,如组成方阵、亮牌答题等,吸引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例如:在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笔者安排了一节“24点游戏”的活动课,利用扑克牌计算24点的比赛:同桌两个同学各拿半副扑克,每人每次抽出两张牌,利用四张牌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且每张牌用且只用到一次,最后结果得到24点,其中A计为1,J计为11,Q计为12,K计为13。谁先算出谁赢,这四张牌就归谁,最后看谁的牌多谁就获胜。学生在游戏、快乐、竞赛的气氛中感到乐趣无穷,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同时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素材蕴含于学生的生活中,蕴含于课本中,蕴含于灵动的社会生活中,教师要用敏锐的触角来开发、挖掘、重组、设计……将活动设计在课本和生活的结合点上,将活动设计在学生兴趣与思维的兴奋区内,让活动拓宽学生的视眼,让活动激活学生的潜能。只有教师成为一名主动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者,把学生带入丰富多样的世界中去,数学实践活动才会有不竭的源泉。
      (3)策划活动方案
      数学活动课中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亲自实践,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出数学结论,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可探索性。
      例如:笔者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这一节活动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评选出设计独特且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的设计方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再由设计者对自己的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最后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测量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对如何操作了解得比较清楚,方案也基本有了雏形,这堂活动课秩序井然,效果相当好。
      2.活动中的策划
      教师要参与指导整堂课的活动过程,注意观察学生用什么方法来完成活动任务,活动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适时点拔,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1)策划活动操作——保证实践性、主体性
      据报道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数学活动的中心是实践,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活动课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体,自主活动是数学活动课的形式,是活动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也是数学活动课区别于数学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活动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自主的权利,调动多种感官,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拼一拼,要尽可能的让所有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
      如在设计《日历中的数学》时,为激发学生兴趣,我先用多媒体展示当年日历,再告诉学生:老师有“特异功能”,不看日历,只要大家在一个竖列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日期,再告诉三个日期之和,老师不看你圈的日期便可立即说出所圈的三个日期。之后与学生一起试玩了几次。以上的方式既为课堂营造出一种“神秘”之感,又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学们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然后把准备好的材料——印有日历的纸发给每个小组(两人一组),开始这个游戏。

    相关热词搜索: 精彩无限 活动课 精心 策划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