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父母的想法强加给孩子_别将好恶强加给孩子

    时间:2019-02-28 03:30: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请编辑们列出认为最重要的选题,结果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个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 编辑们的选题也是出于这种心理。
      一般来说,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引不起别人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或不理解自己。
      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比如,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分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就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由于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依然有出错的时候。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
      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等基本的愿望,也不能随意“投射”给任何人。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常常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吃一些飞醋;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我们得记住,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如果投射效应过于严重,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孩子,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孩子,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相关热词搜索: 好恶 强加 给孩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