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采访名人心得体会

    时间:2020-11-25 11:48: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采访名人心得体会

      篇一:如何做好人物采访

     如何做好人物采访?

     如何做好人物采访?

     尚自强

     一、确定主题

     一般媒体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某记者在进行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创新之路这个采访主题时整整看了一个下午关于文化创新方面的报道。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己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了解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你可以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报道,媒体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会有不同,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他们各表达出了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观点,被采访人又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内心所想。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四、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1、目标,自己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2、障碍,自己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3、解决,自己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4、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五、拟订提纲

     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人物采访提纲,至少应该包含采访对象、采访目的、采访时间、背景资料、注意事项、问题设计、采访方式、采访内容、采访准备这九个方面的内容。

     六、提问技巧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

      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七、观察倾听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八、注意细节

     1、时间、地点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重大历史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3、将最终出作品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怎么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二)

     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

     采访提纲,是对将要进行的采访活动的一个大致规划。它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保持我们清晰的思路,做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快捷地完成任务。

     在采访提纲里,首先,要明确采访目的。其次,如果与采访对象有一定的距离,要规划好行走路线。第三,采访步骤,比如说打算采访什么人,是一个还是两个、三个,谁先谁后。第四,采访要问的问题。

     记者采访时提的问题,有提前就拟好了的,也有在采访过程中随时想起来的问题。我们是初学采访,为了圆满完成采访任务,必须事前充分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把事先想好的问题写出来,如果到时紧张或是想不起来问什么,干脆“照本宣科”地念,总比卡壳好。许多电视节目主持人就这样做,他们手上拿张采访提纲,时不时瞟上一眼,以避免问话时忘词。我们是初学采访的小记者,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当然,也不是提前准备好了,采访时就可以不动脑筋,只照本宣科念完题目就行了。要根据采访内容的进展和不断变化的情况来改变和调整自己的问题。比如你去采访老师,结果

      他的爱人在家,你原来要准备的问题就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随时调整。记者要头脑灵活,随时调整思路,机智地完成采访任务。

     好的采访提纲是采访的“蓝图”,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当然,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这种写在纸上的采访提纲就可以写在心里了。

     如何做好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准备,从广义上讲,其含义可以包括记者平时经常性的政治理论,时事方针政策的学习,文字写作修养的提高,各种专业常识的了解,以及一切社会生活、知识的积累。从狭义上讲,则是指发现新闻线索或接到采访任务之后,到进入采访入前所作的具体准备工作。我们从采访前的具体准备工作谈起。

     首先,必须准备相关的资料。

     笔者刚刚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对采访前资料的准备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有采访任务就直奔现场,采访时没有条理性,常常弄得自己很被动,其实,许多中外著名记者,他们在采访前都是很重视资料的准备的。

     我国30年代著名记者范长江有一个习惯,当年他每到一地采访,总是先搜集、查阅当地的地方志和史书。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每次采访前,总是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做准备,阅读与采访对象有关的材料和书刊,还要做笔记,写研究心得。她说,每一次采访之前都要象学生准备大考一样,准备几个星期甚至一两年。从这些著名记者的经验来看,采访成功与否和资料准备是否翔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需要准备的文字资料有直接的资料和间接的资料。

     所谓直接的资料。是由被采访者自己所能提供的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现成文字资料,如被采访者写的回忆、文章等。

     如果我们采访的是一个单位或某个部门,就应搜集与报道内容有关系的资料,如该单位的内部文电、档案记录、会议记录等。

     间接的资料,一般是指与采访对象有关的一切文字的东西。

     如果我们进行体育比赛项目的报道,那么我们就要翻阅该项目的有关资料,如它的发展史、历史记录的创造者,以及各参赛队的风格、特点等;如果我们采访一个地方,除了要报道的内容外,翻看一下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民风民俗等资料,对写作也会有所裨益。

     如果我们采访的是某一个工程项目或生产企业,那么我们就要翻阅一下与此有关的专业书籍。这样可以避免说外行话,容易与被采访者找到共同的语言。对此,笔者深有体会。有一次,笔者去采访一家大型的外资企业,负责接待我们的部门经理见我们几个小记者,一开始并不十分热情。当我们跟他聊起企业运转,产品性能等比较专业的话题时,部门经理娓娓而谈,在随后的采访中,对我们表示了极大热情和支持,采访十分顺利。我们知道,在采访之前,如果不是翻阅了该企业的有关资料,那么我们的采访可能会受到阻碍。

     其次,我们新闻采访准备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围绕报道内容准备有关情况。

      篇二:我的采访经历与心得

     我的采访经历与心得

     张 羽

     一些大学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到报社来实习,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采访前的准备?从我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采访是否需要事先准备,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我把所有的采访分为三大类,即:需要事先准备的采访,无须事先准备的采访以及无法事先准备、需要“时刻准备着”的采访。

     有些采访,准备越充分越好

     去年我采访作家杨志军。之前,我其实对他一点也不陌生。我和他一起吃过饭,也曾到他家里与他深聊过。我在网上看了许多关于他的文章。在面对他之前,我采访了他的太太、他的几个朋友。你们看,这样的准备应该是足够了吧。结果稿件写出来后,我们总编看了,说:“文章不错,采访全面。但如果仅从文章来判断,我觉得你没有读过《藏獒》。”我一听,就笑了。我问他是如何发现的,他说:“如果你读了他的小说,小说本身会有一种冲击力,让你不由自主地要追问,与作家去碰撞。但在你通篇文字当中,看不到你的存在。”之后,我开始读杨志军的畅销书《藏獒》,这本书好评如潮,我曾看过一些评论。但当我读完了原著后,杨志军对人生的解读,并不能征服我。我不由自主地要反问他:“真是这样的吗?”这样,我的文章又有了一层深度,那就是质疑与探讨,而不是跟着名人跑。下面我总结一下,哪几类采访是需要充分准备的?

     A.采访那些已经被无数次采访和写作过的人物或事件时,需要大量的准备。因为你要在已经公布出来的信息之外,寻找新的信息。同时,你要在其他人解读之后,有你自己的解读。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大量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做到。B.采访复杂人物时需要事先准备。比如采访张瑞敏这样的人,首先得到机会很难,其次,如果你不能一开始就与他形成互动,产生碰撞,他会两句话把你打发了。真正的采访是没有什么时间限制的,时间掌握在对方手中,他想给你时间,他就有的是时间,否则,他就忙得没时间多说一句话。

     C.作综合性总结性报道时需要事先准备。比如我们正在做的改革开放30年的报道,这需要我们研究全国这段历史的几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特征,再回过头来研究青岛的情况,把青岛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下研究。事先准备不仅有案头准备,还有大量的背景式采访。

     有些采访,无需准备

     在我的实际工作中,的确发现太多的采访是不需要准备的。而且我也找到过依据。新华社最优秀的、以写人物见长的记者张严平谈经验时也说过她是不做任何准备,带着一张白纸一样的心灵去直面被采访对象。我深深地理解这句话。因为我自己也从中受益匪浅。有一次,我从民政局听说,青岛开办了一家临终关怀医院,而且是面向贫苦人群的民办的红十字医院。我很感兴趣,就去采访。我连续三天去了三次,都是在那里呆半天,还住了一夜。加在一起,正好凑足了一天24小时。为什么我没有干脆在那里连续呆上24小时呢?因为我根本做不到。那里集中几百个进入人生最后一程的人,几百人聚在一起散发出来的味道、传出来的呻吟、凝望你的眼睛,让我这样一个脆弱的人承受不了心头的重压。所以,我分三次完成了这24小时的采访。

     这样的采访你无从准备,而且如果你做了准备,很可能你会放弃。首先,没有任何材料可供准备。民政局也只是因为企业注册才知道这样一个医院的存在。具体情况他们也不清楚。

      第二,如果你事先向周围人了解,你很可能放弃。人们会告诉你:“这是民间医院,是为了挣钱的。”病人家属会告诉你:“他们的护理员对患者态度并不总是好的,有时甚至不那么好。”这些信息足以让你放弃这个选题了。但因为你无知无畏地带着一张白纸一样没有任何陈见也没有任何好感的心去观察时,你就有另一番认识:民间医院收费不假,但包吃包住包护理包常规性保守医疗,每月收费750元,个别困难患者收600元,这个费用够不够“红十字”的标准呢?我想是完全够“慈善事业”的标准的。你就在家请个钟点工,一天干三四个小时,每月也得六七百元。你就是再没有经济头脑,简单算一下医院的收支,你就会知道,这绝不可能是一家挣大钱的医院。我的确在这里观察到护理员凶狠狠地对患者说话的情况。但你知道患者是什么样的人吗?重度的老年痴呆症。吃饭,不顺心就往护理员脸上吐;拉了大便,你还没有来得及收捡,就给你抹得满墙都是。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家摊上一个这样的就够受了,何况这家医院以收留这样的患者为服务宗旨呢?我很庆幸,我没有事先准备就去采访了,否则我可能真的错过了亲历一个民间的“红十字”医院的宝贵经历。

     具体来说,突发的事件、全新的事件、体验胜于分析的事件,采访前一般无从准备,也不必准备。而且准备有时会起反作用,比如束缚和限制了采访对方的思维。我们通常在采访前列一个采访提纲,一些常规性的问题,比如“你对青岛的印象怎么样”、“你对某某问题怎么看”等等。这些问题都很必要,但以这种采访提纲为基础写的文章,往往千篇一律。如果你设计开放性的提问,让对方信马游疆地侃,你可能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你再顺着对方的谈话去追问,你会挖掘出有奇特的宝石。你以此为基础写的文章可能会峰回路转,重峦叠嶂,引人入胜。当然,采访对象的性格也很重要。当你遇到了一个个性开朗的善谈者时,才会有这样“不劳而获”的喜悦;如果对方恰好是一个冷静的内向的不爱说话的被动的喜欢一问一答的人,还是事先准备一个详尽的采访提纲吧。那时,你的工作是挤牙膏。能采访到什么东西,关键看你挤牙膏的水平高低。

     很多采访,必须“时刻准备着”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有几次痛苦的从业经历。我曾经与在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变革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吴敬琏近距离接触。我们的两把椅子面对面,再近一点就是“触膝谈心”了。当吴敬琏刚刚在岛城海边的房间睡了一个好觉,他的老伴温馨地陪在他的身边。他在一个美好的清晨,在上午做报告之前,精力充沛地准备了一个小时与当地媒体的记者见面,接受采访。我,一个记者,坐在他面前,不知道该问什么。

     一般来说,只有党报党台的记者能得到这样的采访机会。那一刻我的心理是:第一,“高山仰止”的敬意给我压迫感,让我一时无法放松;第二,怕出丑;第三,我怕他的回答我听不懂。我想,这种心态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有过,当你面对一个心胸博大的大家时,我得承认,我在人格上没有感知过什么叫卑微,但我在思想面前的确体会过卑微感的滋味。

     类似的采访,无法事先准备。即使准备,也只是皮毛。只要你上了记者这条船,你得“时刻准备着”,你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形势,时刻关注思想学术界动态,时刻关注经济走向,时刻关注社会民生,时刻关注四季变化,时刻关注各行各业中的风吹草动……一双眼睛到底有多宽的视野,一颗心灵到底有多广的容量,我不知道,只知道,只要你当了记者,你就要时刻拓宽你的视野,开发你的心智,达到你所能做到的最好。

     这就是“时刻准备着”,你不知道明天会遇到怎样的一个人,怎样的一件事,但你要“时刻准备着”以高度的关注度、强烈的好奇心、丰足的智力储备投入其中,去倾听,去追问,去剖析,去复述。这才是真正的采访前的准备。

     记者,是社会工作者;记者,是历史工作者,今天的存在,就是明天的历史。如果你把自己当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去培养,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记者。

      篇三:新闻传者七宗“最”之心得体会

     长江大学第一届青年宣传培训班 青宣班第二讲--新闻传者七宗“最”之心得体会 邹火明老师,我校文学院党委书记新闻学专家教授,讲课幽默,向往已久,只是可惜此次讲座我无缘参与。今就同学抄下的笔记来浅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邹老师提到了当今世界的十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文化产业化、科技市场化、渠道网络化、网络移动化、通讯数据化、媒介信息化、信息碎片化、终端全媒化并指出如今这个全媒体时代也推动了新闻界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全媒化,这些变化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不再是仅仅将事实描写出来的机器,而是一个更加全面的集真实性、思想力、舆论导向于一体的工作者,我们要应对这些变化,首先自己也要随之变化。

     邹老师讲座的主要内容是新闻传者的七宗“最”--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政策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在我看来,政治素养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身为新闻人,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立场,明确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不能为西方媒体的主观性报道所迷惑。政治素养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了解政治知识,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信仰、政治能力。

     至于理论素养,它是一种较高的境界。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把事物的表面描述出来,更需要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本质。而这就必须要有一种敏锐性和鉴别力,要有思考能力,能够形成独家视角。记得我之前写时事评述的时候,在网上看了很多的范文,也正因为此,我深深

      的了解到了自己的狭隘与不足。对于那些国际上的政治新闻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更别提对其进行报道评论,我缺乏的便是一种理论素养,我无法对整个世界的全局做出些许评论,我更看不透那些复杂的局面,当然这是我的人生阅历太浅所造成的,但是也是由于我并不注重理论素养的培养提高,缺乏新闻的敏锐性、鉴别力。我想今后我会逐渐了解关注国际新闻,既然选择记者,便不能再只是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呆子。

     “新闻人应该是文化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是,这远远不够,一个新闻记者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能将观点巧妙的隐藏于事实之中。突然觉得自己的知识过于贫乏,作为新闻工作者,应有相对扎实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文学、史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知识。新闻工作者永远不会毕业,要干到老,学到老。我想我要更加积极的阅读名人名著,同时在生活中多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一个专业的记者必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现在的我深深的爱上了写新闻,看着那些放在网页上的文字,很是欢悦。我梦想有一天我也可以成为一名资深的有名记者,凭一杆笔写尽天下不平之事。或许我没有敏锐洞察力、反应力和表现力,或许我不懂采访提问所需的技巧,或许我有很多无知的地方,但,给我时间,我会努力具备专业素养,争做“全能记者”。

      新闻的价值在于它的时效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我们要写出有价值的新闻就必须了解国家政策、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新闻工作者既然是传播信息,以为人民服务为本,那么我们就需要有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坚守职业道德。

     记者是一个庄严的职业,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该谨言慎行,保持理

     性,让更多的人了解事实真相。

     姓名: 沈梦君所在组织: 通讯社专业班级: 社工1302小组:二组 编号:28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