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修改讨论稿)

    时间:2020-10-24 08:12:2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峄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 纲 要 (修改讨论稿) 2010年10月26日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推进转型升级的五年,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挑战,构建和谐新峄城,保持我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十一五”回顾和“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一)“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五二一”的总体思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成功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显著成就。全区综合实力稳步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预计,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10.57 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18 %,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38亿元、65.24 亿元、32.95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 %、18.8 %和20%;2010年人均GDP达到30240元,年均增长17.4 %;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7亿元,年均增长23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6:57:27调整到2010年的11.2:59:29.8。(负责单位:区统计局需要推敲和测算准确)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十一五”期间,粮油、蔬菜、林果、桑蚕、畜牧、水产等六大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区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每年 万吨左右,确保了粮食安全供给。全区蔬菜面积达到 万亩,复种指数达到 %。以石榴、大枣和大棚果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林面积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 以上。以奶牛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向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转变。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 万千瓦 。全区现已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品牌 个、绿色食品 个、有机食品 个。全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 个,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 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全面取消农业税,严格控制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强力推进以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涝洼地、治理小流域、大兴水利工程、培肥地力,累计投入资金 亿元,改造中低产田 万亩,切实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局和水利局,需充实相关的内容)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围绕“培植百亿龙头,打造十亿板块,发展亿元群体”战略目标,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区工业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预计,2010年,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 家,比2005年增加 家,其中,过亿元企业发展到 家。预计,2010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6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25%;
    2010年实现利税28.3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20.7%,其中利润16.9亿元,年均增长20.9%。原煤产量达到 万吨,水泥产量达到 万吨,服装生产达到 万件。实施骨干企业规模扩张战略,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投入,已形成下辖20多家分(子)公司,是集煤炭、热电、建材、轻工、轮胎生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位居全国煤炭工业企业第71位,是山东省200家大企业集团之一,枣庄市首推上市公司。福兴集团在做大煤炭主业同时,又朝着宽领域,跨行业经营方向发展,已拥有子公司16家,产业涉及煤炭、经贸、房地产、卫生保健、高新材料、餐饮服务等行业,已成为我区工业经济的又一强大支撑力量。山东榴园新型水泥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葡萄牙诚通水泥有限公司的合作,借助葡萄牙诚通水泥有限公司雄厚的资本,以榴园新型水泥为企业总部,在山亭、苏州、淮安等地迅速发展壮大子公司,“榴园”牌水泥已成为全省知名品牌。全区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产业延伸、产品升级,工业集约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以煤炭、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陶瓷、化工等支柱产业为支撑,工艺玻璃、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生态造纸、工艺礼品、高新技术等优势行业快速发展的的新型工业化体系,主要产品已发展到300多种,产品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营经济实现了新突破。针对民营经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弱的现状,在税费减免、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不断促其做大做强,全区民营经济单位数发展到 万家,从业人员达到 万人。(负责单位:经贸局和中小企业局修改完善内容)旅游服务业活力增强。进一步增强了峄城旅游品牌文化内涵,汇聚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全力打造峄城“冠世榴园·匡衡故里”旅游品牌。以冠世榴园开发为中心,依托石榴福文化,开发建设融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向东西两个方面扩展,东区依托民俗养生文化,开发建设仙人洞民俗生态园,南区依托运河文化,开发建设古运荷乡风景区。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一线三区,三大板块”的格局基本形成,旅游接待功能逐步增强,成为全市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龙头景区,在全市乃至省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切实做好“枣庄二日游”接待工作,榴园山庄投资100余万元,对饭店内软硬件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瑞海山庄投资1200余万元,开发建设了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家乐项目。新建了林美商务酒店、峄州商务酒店、海石花酒店,可新增床位600余个,新增就餐位置3000余个,有效的提升全区“二日游”住宿、就餐接待能力和水平。在抓好冠世榴园亮点景区建设的同时,开发建设了仙山疗养院、仙沐温泉、运河湿地公园等项目,把峄城旅游从传统的“游”延伸到“吃、住、购、娱”上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市场化改革,通过转让、租赁、托管等形式,鼓励吸引各类经济成分投资我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冠世榴园景区三大景点改制完成,为景区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仙人洞景区的仙云山庄被评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枣庄市旅游定点饭店,由福兴集团投资兴建的冠世榴园世纪休闲中心,填补了我区没有星级酒店的空白。全区接纳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000余人,年带动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全区旅游业的综合社会效益日益显现。全区建成村级行政代办点334个,新建邮政农资配送中心102个,润国超市农家店200个,实现了“区级有三农服务中心、镇街有为农服务超市、村村有行政代办点”的目标。依据国家政策,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全区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68850台,农民共获“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资金2000余万元。节会经济日益繁荣,全区共组织举办了“榴花节”、“石榴采摘节”、“美食文化节”等大型节会活动20余次,在促招商、拉内需的同时,扩大了峄城区的影响力。共筛选、引进、建设服务业重点项目近20个,建成峄州大酒店、香港曼得夫快餐店、兄弟物流、大桥蔬菜批发市等一批大项目,餐饮美食一条街、银座商城等“七个一”和“四引”工程扎实推进。服务业“三大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冠世榴园风景区被评为“省级服务业发展重点园区”,文昌小区被评为“省级服务业发展先进社区”,峄城区荣获“省级服务业重点城区先进单位”称号。继续加强生猪市场监管力度,全区共建定点屠宰场13个,确保了生猪供应持续健康稳定。成品油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油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餐(负责单位:旅服局修改完善,服务业的内容少)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年均增长 %。我区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积极打造靓点工程。高标准完成了三片新区6平方公里的控规、详规,城区面积扩大到12.5平方公里。随着峄州大道、峄州桥等工程的成功实施,拉开了城市新框架。按照“以水为轴、东西拓展、向北靠拢”的思路,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总投资17亿元的鹭鸣山庄工程,被评为省级建筑节能示范小区。投资1.6亿元的峄州大酒店、投资4700余万元的峄州大道东延、投资2300余万元的仙坛苑广场二期和承水河公园北扩、投资2600余万元的峄城汽车站、投资2000余万元的城市大绿化、投资1200余万元的城市东出口改造等工程全面竣工。总投资20余亿元棚户区改造工程,投资1900余万元的建设路工程,投资5000余万元的承水湖公园以及承水河公园南扩工程正积极推进。改写了峄城无星级宾馆、无国家Ⅱ级汽车站、无高档生态小区的历史,初步形成了“三面青山环抱、南北一水贯通,六路五桥、山水相依”的城市格局。狠抓市容管理,确保了城区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整洁有序,进一步优化了市容环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短完善。峄城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3月份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起步区4平方公里,入区项目以达到130多个。“区中园”建设速度加快,省级台湾工业园于2007年4月9日获得省台办正式批准。2007年规划的峨山园区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起步区2.2平方公里,区内道路、供排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负责单位:交通局、建设局、开发区,需要充实内容)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十一五以来,始终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增活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进展顺利,粮食企业效益明显。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有效规范了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全面取消农业税,加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三补一减”政策,全区农民基本实现无额外负担。其他各项改革也取得明显成效。对外开放在上新台阶。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实施定点招商、产业招商、大项目招商,五年来实现进出口总额 美元,利用外资 万美元,共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 个。(负责单位:商务局,充实相关内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共申报各级科技项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 家。城乡健身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建立了承水公园健身活动场所和仙坛苑健身广场,在全区110个行政村安装了农民体育健身器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顺利,全区参合农民人数达 万人,参合率为 %。城乡低保人数和保障标准大幅提高,全区保障人数达到 万人发放保障金 余万元。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投入 万元实施了“三亮三改”、危房改造、“两免一补”、规范化学校创建、教师培训等工程。公共文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投入500余万元建成综合文化站4处、农家书屋47个。国土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耕地总量基本实现动态平衡。环保工作成效显著,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圆满完成上级下达我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责任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平安峄城建设深入开展,认真抓好“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和人民信访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全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深入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确保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广播电视、文化体育、老龄、史志、档案、统计审计、邮政保险、外事侨务、气象地震、民族宗教等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科技局、教育局,充实相关的内容)(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从国际环境看,虽然世界经济复苏之路缓慢艰难曲折复杂,但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已出现好转迹象。外需经历一定时期调整后有望恢复平稳增长,国际金融将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新秩序,国际资本流动将再趋活跃,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并呈现新的特点。在各国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会有新的突破,发达国家新一轮增长点逐步形成,并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世界经济朝着有利于多极化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这些都有利于改善我国及我区外部发展环境。从国内环境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的长期战略任务,这将有利于我区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巩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同时,国家和省市不断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扶持力度,有利于我区争取更大的支持,为我区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作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全省和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结合全区发展条件、发展态势和现实基础分析,现阶段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京沪高铁、枣临高速公路、枣临铁路等三大国家重点交通工程开工建设和我区城乡交通的逐步完善,形成快捷、畅通、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为我区加快发展搭载了重要平台。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新一轮消费升级全面启动,民营经济迅速膨胀,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多年来的持续投入,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品位明显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国家不断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扶持力度,在财政、税费、金融、土地、产业布局、项目安排及资金等领域给予重点倾斜,以及国家扩大内需扶持资金的带动,这将给我区借助外力、挖掘潜力,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交通局和建设局修改完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一是绿色增长的压力。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我区是以石膏、水泥、煤炭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赖资源消耗,绿色GDP比值偏低,“十二五”时期将面临更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这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我区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发展既迫切需要上规模,更亟待调结构,难度和压力会更大。三是社会矛盾凸显的压力。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速,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以及收入分配差距大等民生改善的压力依然存在。四是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综观全局,“十二五”时期,我区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具备趋利避害、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政治保障,把握得好,就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十二五”期间,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发展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峄城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繁荣文化旅游业,打造宜居城市,全面加速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为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峄城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原则 1、坚持加快发展原则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发展不够仍然是最大的实际,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把握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坚持统筹发展原则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挖内力发展和借外力发展的关系,促使发展中的各个方面、主要环节相互适应、互促互动,良性循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始终要抓住加快发展这个要点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3、坚持特色发展原则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发挥我区文化旅游、物产丰富、区位优越等优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市场份额重、创新能力强、产出强度高,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产业基地。

    4、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富民惠民安民,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通过民生的切实改善,调节收入分配、扩大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推动我区朝着富民、强区、稳定、和谐的方向不断迈进。

    5、坚持生态环保发展原则。要坚定不移举生态旗,打环保牌,走绿色路,充分挖掘和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加快结构调整,走“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发展之路。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的绿色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三)主要奋斗目标 根据“十二五”发展的基础条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围绕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五个方面,初步提出以下“十二五”发展目标:
    1、经济增长:
    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超过222亿元,年均增长15%;
    财政收入达到7.77亿元,年均增长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

    2、结构调整: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 ;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 %;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 。(科技局负责,科技还有其他招标,进行补充) 3、生态文明:
    到201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耕地总量基本实现动态平衡,保持在28000公顷左右;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提高到80 %以上;
    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率提高到98.3%。(负责单位:国土和环保局充实和修改招标) 4、社会发展: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提高到98.48%;
    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提高到70 %;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负责单位:建设局和教育局充实和修改相关指标) 5、民生改善: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万元,年均递增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 元,年均递增1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万人;
    城市低保对象提高到 人,农村低保对象提高到 万人。(负责单位:人力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完善数字)三、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以转方式、调结结构为突破口,培植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资源城市转型提供产业支撑。(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经贸局负责修改和补充)紧紧依托“经济开发区、机械装备工业园、沿运经济带、仙山经济带”四个经济板块,科学布点项目,切实把那些大项目、好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引进四个经济板块中来,努力形成转方式、调结构的主阵地,再造支柱产业新优势。

    1、加快推进三大企业集团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丰源集团重点抓“延伸”,不断提高下游产业比重。重点构建既有原料基地、又有加工环节、还有高端高质高效产品的产业链条,打造规模和市场优势。同时,加快上市步伐,力争早日上市融资。福兴集团要重点抓“加粗”,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向非煤产业和三产服务业转变,不断增加产品系列,做大企业产能,形成多元化的规模效应。葡诚集团重点抓“提升”,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引进战略性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原有产业,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营销理念,把葡诚水泥做大做强。

    2、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煤炭行业,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和外部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发煤炭资源,壮大我区经济实力。突出抓好丰源张集煤矿年产120万吨生产项目、贵州兴仁矿区顺发煤矿30万吨矿井、贵州兴仁矿区中和煤矿30万吨矿井、贵州鲁能年产30万吨新井、贵州鲁能四营沟煤矿30万吨矿井、青海煤田开发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原煤产量达到1000万吨。水泥行业,加快淘汰关闭立 水泥,稳步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提高生产集中度,做大做强水泥产业。着力抓好申丰二线、申丰年产300万吨粉磨站、峄州粉磨站、山亭旋窑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15年,达到年产水泥1200万吨。石膏行业,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石膏资源,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发展石膏板材。玻璃行业,依托榴园磁控玻璃、科诚玻璃、广润玻璃等公司,大力发展壮大钢化玻璃、有色玻璃、LOY玻璃等产品。形成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基地。2015年末,达到年产石膏300万吨,石膏建材板 5000万平方米,玻璃系列产品500万平方米,玻璃钢管道100万米。玩具纺织服装产业,以蒙特曼服装、朝旭(玩具)服装为核心,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产品档次,壮大雅禾纺织、毅丰针织、祥光针织、富源玩具、顺和玩具等骨干企业规模。力争到2015年,实现玩具产量750万打,服装系列产品6000万件,床上用品500万套,各种纺纱35万吨。陶瓷产业,以北钛河和佳龙陶瓷有限公司为核心,依靠科技创新,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出口份额。力争2015年末,达到年产卫生陶瓷300万件,日用活瓷系列产品400万件(套)生产规模。

    3、培育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规模,抢占市场,见成效,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化工产业,以神工集团为龙头,依托华润化工、泰瑞化工、山河化工等骨干企业,加快科技进步,开发高效催化剂、医药中间体,开发高效新型水处理剂、生物化学品、粘合剂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汽车产业。以枣庄同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模具公司、丰源轮胎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汽车结构零部件和整车零部件集成制造,研发制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汽车整车超级平台。全力抓好年产50万套汽车平台零部件制造项目、年产3000套汽车零部件模具制造项目、丰源子午轮胎二期工程等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以三兴高新材料、中科生态工业、广桥电子科技为依托。重点发展有机高分子材料、医药添加剂、新型墙体材料、竹纤维材料、LED新型光源、光伏电源等新材料领域。力争到2015年末,全区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 以上。(科技局填这几个科技有关数字)(二)突出“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局负责补充,尤其要补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完善基础支撑体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我区农业发展的新跨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水平,使农业结构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调整优化。一是稳定粮棉产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省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为契机,确保优质专用粮基地达到50万亩。二是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搞好芸豆、西红柿、土豆等新品种引进和改良,力争新引进抗病高产蔬菜新品种10个,蔬菜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三是做大做强畜牧业。深化畜牧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生猪、肉禽生产,加快蛋禽生产。促进牛、羊、兔等食草家畜的发展,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促进畜牧产品安全生产。四是大力发展林果业。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石榴、大枣为主的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建立高产高效的果品生产基地。突出抓好以榴园、阴平、吴林、峨山为重点的石榴基地,以阴平、峨山为主的大枣基地,以古邵、榴园为主的大棚果基地,以底阁、古邵为主的桑蚕基地。加快农业 “四化”进程。一是产业化。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积极扶持源大实业、东方变性淀粉、珀默珀尼卡果汁等企业的基础上力争新上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二是标准化。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认证体系,重点抓好40万亩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三是市场化。依托中国(枣庄)农产品产销联谊会等平台,着力在郑州、烟台、上海、广州等地建设新的农产品销售网,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外埠市场。四是组织化。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重点扶持发挥作用突出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处。完善基础支撑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大枣节水灌溉、涝洼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等工程。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大力实施农村公路修复工程,改善农村通行条件。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加强镇村环境整治,努力使农村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三)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旅服局负责修改和完善内容) 1、繁荣文化旅游业。以建设“人文、生态、宜居精品旅游城市”为目标,深度挖掘和开发峄城丰厚的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冠世榴园·匡衡故里”的文化旅游品牌,逐步形成纵横全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框架:一心·三区·一带,不断增强峄城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1)一心:城区旅游中心服务区。依托景区的森林生态环境,仙人洞和温泉等资源,开发建设坛山森林公园、仙人洞景点,再现仙坛晓翠、仙洞悬云的风光。同时,开发建设温泉度假村、仙山疗养院,不断完善配套市民健身广场。打造集生态餐饮、温泉洗浴、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与一体的旅游中心服务区。(2)三区:冠世榴园旅游区、阴平枣园采摘休闲旅游区和盛塘垂钓休闲旅游区。冠世榴园旅游区。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挖掘创新地方名吃、土特产品、民间工艺等旅游商品,办好榴花节、石榴采摘节等系列节会活动。继续开展好“枣庄二日游”活动,进一步规范旅游定点宾馆、酒店、娱乐场所的服务标准和内容,开展旅游服务创品牌工程。开发建设冠世榴园南大门、青檀寺、匡衡故里、荀子城、冠世榴园自驾车营地、韩国风情园、万福园、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古峄金瓶梅文化园、石榴庄园、大里峪和权妃墓等重点项目。形成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旅游区。万亩枣园采摘休闲旅游区。依托万亩枣园产业基地,举办春季枣花观赏游和秋季大枣采摘游两个节庆活动,重点开发建设万亩枣园、女娲冢古文化遗址和文峰山红色旅游区,形成乡村休闲、山地观光、革命教育、古文化朝觐为一体的万亩枣园大旅游区。盛塘垂钓休闲旅游区。依托底阁镇大面积的鱼塘水产养殖基地,整合周边的水池、果园、废弃的石膏矿井,重点开发建设垂钓中心、接待中心、地下迷宫等项目,打造集休闲垂钓、特色美食、会议接待、果园采摘等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3)一带:古运风情旅游休闲带。依托京杭大运河的优质旅游资源,联合台儿庄京杭大运河段唯一保存完好的“运河古城”旅游区,充分发挥京福高速公路峄城出口的交通优势,重点开发建设马克波罗驿站、三公祠、浅池藕产业基地、古邵——台儿庄水上观光、沿运物流、特色餐饮园等项目,形成贯穿峄城区南端至台儿庄的古运河风情旅游休闲带。

    2、大力发展服务业。(1)突出抓好现代服务业。物流业。加强市场资源整合,把专业市场同特色产品、优势产业和村镇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福兴集团港航物流中心、临港物流中心和兄弟物流中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福兴港二期、润丰港口二期和兄弟物流二期等工程建设,带动交通运输、仓储、加工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金融保险业。整合重组地方金融资源,积极培育地方金融龙头企业。积极利用国内外金融市场,推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金问题。大力配置资本市场,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展商业保险公司,不断丰富服务品种,拓展大众保险市场。(2)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保障网络,发展以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婚丧服务、计生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业。在城区社区服务业不同领域中,各培育2-3家品牌企业,力争5年内再增加5家托老机构、5家家政服务公司和8家托儿所。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配送、房产中介、工程咨询等中介机构;
    引导一般性中介服务机构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同时要不断扩大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3)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重在调整经营结构、提升经营品位和营造经营特色三方面下文章。努力形成“吃、住、游、行、娱、购”一体化产业格局。餐饮业。以提升、改造现有30余家农家餐馆为主线,适度发展一批有特色、档次高、管理好的新型农家饭店,突出“榴园菜系”特点,发展特色餐饮业。继续加大美食街建设力度,努力将其打造成鲁南地区特色美食解散地。同时,力争五年内新建星级酒店2-5家,提升全区餐饮消费水平。住宿娱乐休闲业。以峄州大酒店和迁建的汽车站为中心,沿206国道建设一条娱乐休闲特色街区,丰富各种娱乐休闲项目。力争五年内再建大型KTV、健身房、洗浴中心、音乐茶座等休闲娱乐场所15处,改、扩、新建星级宾馆3-5家。商贸流通业。紧紧抓住市政府把我区列入枣庄中心城商业网点整体规划的有利契机,合理规划商业街区、商业网点和专业批发市场布局。打造坛山东路餐饮美食一条街、承水路商业街、中心街商业街、中兴大道商业街和北关商业街5条特色商业街,在承水路、中兴大道、仙坛路、坛山路、沿河路、建设路、峄州大道、丰源大道等处新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家居商场等大型商业网点10个。四、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推动投资消费协调发展 1、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按照国家和省、市的安排部署,积极适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最 低工资标准和平均工资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研究制定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完善消费信贷政策,鼓励引进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开辟新的消费领域,扩大休闲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培训、节庆会展等消费,引导汽车、住房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作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构建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体系。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需求能力。力争到2015年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亿元。

    2、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并举,通过投资政策引导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把握中央和省、市扩大投资的重点领域和基本方向,突出抓好“百十亿”工业振兴规划。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着力引导各类资本重点投向基础设施、接续替代产业、高新技术、社会民生、生态修复等领域,重点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区域特色明显的项目,严格限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切实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抓好城乡住房建设,拉动消费增长。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逐步改变老城区陈旧面貌。突出鹭鸣山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把鹭鸣山庄打造成为节能、生态的精品小区。下大力气抓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有序开发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商品住房,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五年内计划改造棚户区面积 万平方米,配建廉租房 万平方米,建成住宅面积 万平方米,缓解住房供需关系矛盾。(房管局修改,特别要补充棚户区改造的内容) 五、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支撑保障能力(负责单位:交通局、建设局和水利局补充建设项目和内容)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统筹城乡的要求,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重点建设交通、水利、城市及电网基础设施,形成方便、快捷交通网络体系、完备的水利设施体系、先进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统一安全的城乡电网和方便可靠的信息网。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在206国道以北新建丰源大道,升级中兴大道,改造沿河路,建设裴山路;
    在206国道以南以东,南北贯通建设路,向东贯通福兴路(三近路)、跃进路、峄州大道。向北打通沿河北路、峄山北路,向南打通宏学南路、峄山南路、丁桥南路、仙坛南路;
    升级改造承水路、坛山路、宏学路、峄山路,将裴山路与枣台复线、206国道相连接;
    构筑新城区路网,拉开行政新区建设框架,形成“七纵六横一外环”的城市路网格局[七纵:建设路、中兴大道、沿河路、峄山路、宏学路、丁桥路、仙坛路;
    六横:跃进路、福兴路(三近路)、承水路、坛山路、峄州大道、裴山路;
    一外环:郯薛线、枣台复线、206国道]。全面打造通往仙人洞景区的坛山东路,通往冠世榴园景区的承水西路,通往峨山工业园的郯薛线,通往古运荷乡湿地的206国道城区段等四条景观大道,逐步形成快捷、畅通、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水系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建设任务,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实施水资源配置。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新建、改扩建一批平原水库,在确保城市和工业用水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农村供水工程。二是实施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以我区主要河道治理为重点,实施峄城大沙河、新沟河等河道治理,完成18.7万亩的淮河流域世行贷款洼地治理任务,开展农村中小河道治理试点建设;
    提高城市的防洪标准,建立完善稳固的防洪减灾体系,确保城市、重要交通干线和防洪保护区的防洪安全。三是搞好水资源开发,新建白马泉、三汪、马泉等山丘区水库;
    建设机井、塘坝等一大批小水源工程;
    实施一些中小型河道洪水资源拦蓄工程,提高农业供水能力。四是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做好已规划好的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沟道坝系工程建设和坡面治理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种植。配套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巩固提升亮化工程。全面解决老城区背街小巷无路灯问题,对所有新建道路配套安装路灯,提升承水路、坛山路、宏学路夜景亮化水平,升级改造中兴大道夜景景观,打造行政新区夜景景观带。二是加快城市供排水建设。对城区现有的宏学路供水主管道及坛山小区、文昌小区的分支供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加快东、西郊水厂建设步伐。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实现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4万吨,日中水回用达到2万吨。三是加快城市供热燃气及供电通讯建设。大力发展集中供热,新开辟十电热源,进一步提高供热能力,鼓励使用地源热及其他热能,确保供热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步伐,扩大城市管道供气覆盖面,年供气量达到600万立方米,逐步取代燃煤,减少瓶装液化气使用量。逐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力。加强电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电系统,加快供电网络调整步伐,扩大主网覆盖能力,适时扩充变电容量,改善网架结构,形成与区域开发相适应的配电系统。扩建220kV青檀、文峰变电站,新建设110kV肖桥、110kV棠阴变电站,扩建110kV榴园变电站Ⅱ期工程,以不断提高电力输送能力,适应峄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的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融合,打造“数字峄城”,使峄城区成为具有信息化活力的地区。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按照远近结合、有机衔接、协调配合、平衡发展的原则,优化城区空间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心城区,积极发展镇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以城区为龙头,以镇(街)驻地为枢纽,以公路网络为连结,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一)坚持科学规划,拉开城市发展新框架(建设局修改和完善,这块内容有点虚,要充实建设内容)围绕“三板块(城区、经济开发区、东部园区)两景区(冠世榴园、仙人洞)一轴线(郯薛线)”的区域发展格局,发挥城市对区域的核心带动作用,按照“以水为轴、东西拓展、向北靠拢”的城市发展方向,坚持旧城区做新,新城区做靓,新旧城区建设总体推进,科学编制、不断完善城市总体、分区和专业规划,拉开城市发展新框架。完善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和整体规模,形成“三山(坛山、裴山、锅箕山)、一水(承水河)、两城(新旧城区)”的城市发展格局,打造功能分区合理、业态布局分明、规模扩张有序的城市发展体系。完善分区规划。编制好九个分区规划:一是承水河东、承水路南,以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市农科院为中心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高新示范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是承水河西、承水路南,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是以金牛市场为中心,沿承水路、峄山路、北关路、沿河路的商贸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四是以宏学路为中心的教育文化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五是沿峄州大道、承水湖公园、坛山路的行政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六是坛山路东段南侧的体育健身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七是以裴山为中心,丰源大道为纽带,沿206国道北部,集休闲、购物、餐饮一体化的高品位休闲娱乐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八是以峄城汽车站至枣临高速黄山湖出口处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九是沿承水河两岸的规模化、现代化的生态节能宜居新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专业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指导,搞好道路公交、供水供暖、供气供电、环境卫生、消防安全、通讯抗震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基础配套设施规划。高标准编制好景观规划,统筹做好城区绿化、城市亮化、河流水系、雕塑及公共文化休闲、体育健身设施等专业规划,突出人文历史内涵,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品位。力争3-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左右。(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建设局完善数字)把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依托,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 %以上。逐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引导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增加城镇人口比重。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做到城乡一体化规划,政策统筹考虑,工作联动推进。加快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建设,力争3-5年,新建农村社区40-60个、新建农村住房15000户、改建危房5600户,农村社区化居住率力争达到40-50%。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工业园区、转移农村劳动力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和综合承载能力。(三)加强园区建设(负责单位:开发区修改和完善)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没有园区经济的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就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突出抓好 “经济开发区、机械装备工业园、沿运经济带、仙山经济带”四个经济板块,引导区域重点产业和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集中。一是优化布局,着力培育特色工业园区。依托现有的台湾工业园和浙江工业园,进一步明确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特色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格局。二是进一步加快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招商引资的支撑能力。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快完善东部工业园和仙山经济带等园区的配套设施,提升园区综合功能,放大园区在推动加快发展中的集聚效应、承载效应,吸引大企业、大财团前来投资。通过产业招商和园区集聚,发展主导产业配套项目和深加工项目,拉伸产业链,使整个产业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和利用。三是整合园区资源,统筹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良性竞争、互动发展的园区经济发展态势。要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侧重,选准各自的主导产业,培育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镇街特色产业群为依托的集约化生产、聚集化发展的产业基地。(四)壮大镇域经济(中小企业局负责修改和完善,需要和镇(街)沟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实施项目带动,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全力壮大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底阁镇。围绕丰富石膏资源和桑园特色基地做文章。一是依托镇北民营经济园规划建设用地500亩,建设石膏工业园,引导规模大、档次高的石膏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重点培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无纸石膏板、石膏线条、医用石膏等企业。二是继续壮大桑蚕特色产业,在巩固原有桑园的基础上,以底吴路为轴,东西延伸,两侧发展,重点培植桑园专业村12个,发展桑园2000亩。三是充分利用石膏矿区治理的品牌效应,积极打造万亩塌陷地立体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区,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峨山镇。依托机械装备工业园带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精心培育万亩核桃观光产业基地,力争用2-3年的时间,形成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观光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有机核桃生产基地10000亩。二是提高“山头”牌鸡蛋产品质量和档次,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品牌效应,培育鲁南一流蛋鸡养殖产业基地。三是围绕投资15.5亿元的汽车项目和投资1.6亿元的山东神工项目开发上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精心培育汽车产业和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吴林街道。依靠仙山经济带的推动作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一是依托丰富的蔬菜、畜牧、草莓、粮食资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突出肉牛深加工基地和草莓深加工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依托以形成的制刷、服装、化工、挂车、建材等工业特色,培植“亿元”群体,壮大产业集群,再造支柱产业新优势。坛山街道。以伟力机械和电器生产企业为骨干,大力发展齿轮、铸钢制造业,不断壮大规模,形成集群效应。使伟力公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成为鲁南、苏北较大的重型机械加工企业。同时,全力配合区委、区政府抓好七片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加大背街小巷治理力度,营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古邵镇。立足沿运港航优势和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沿运经济板块建设。一是抓好沿运物流。依托京杭运河与五大干线交汇处优势,发挥临港物流在隆起沿运经济开发带的先导作用。不断改造升级疏港道路,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加快润丰港口、凯博港航中心、福兴集团港航物流中心、港物流中心、枣庄万年港业有限公司物流中心信息服务平台、枣庄临中储粮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发展壮大临港物流业。二是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水煤制浆、煤化提纯工业,逐步实现集群化发展,形成枣南煤炭深加工基地。阴平镇。围绕培育支柱产业做文章,全力把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一是不断大力实施万亩枣园工程,做优阴平“女娲峰”品牌,同时大力开发长红枣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建设台湾工业园,调整城镇建设和用地规划,依托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台湾工业园区道路、供电、拱排水等基础设施,形成“低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高效率服务”的招商平台。榴园镇。借助“靠城区、开发区和风景区”的区位优势,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一是培植源大淀粉、东方淀粉、舜天包装彩印、富源玩具等民营大户做大做强。同时,培育发展以万达建材、明通建材为龙头的节能建材项目,形成新的增长点。二是以“冠世榴园”景区为依托,向西部、南部辐射,扩大石榴生态林面积,努力打造绿林成荫,林果飘香,清水长流的绿色生态长廊,提高绿化美化档次。七、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一)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增加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政府职能转变,促进部门优质、高效和廉洁服务,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透明型政府。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和服务,完善有形市场建设,健全流转机制。进一步完善为农服网络,充分发挥行政、生产、生活三条涉农服务线的作用,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积极的作用。深化要素市场改革,破解发展瓶颈。推进金融改革和产品创新,整合现有融资平台资源,加快推进丰源集团上市融资,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推动优势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认真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民营企业上层次、扩规模、增效益,发展壮大民营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 %(59%)以上。(中小企业局负责填数字)(二)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商务局修改完善,力求数字准确)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结合地区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组织参加省市统一组织的境内外招商活动,举办好一年一度的榴花节和石榴节投资贸易洽谈会。拓宽引资区域。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台湾工业园为项目载体,以小分队活动为主要形式,在继续扩大对上海、无锡、苏州、杭州引资区域的同时,开拓天津、大连等环渤海经济区、厦门、福建等闽三角等地区结识新客商、发布新项目、引进新产业,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台属陶瓷、电子类产业的资本转移。做实“以商招商”。强化对现有外来投资企业的协调服务,全力支持其做大做强,以真心诚意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促进外商主动增资扩股、积极引荐更多的外商来我区投资。到“十二五”末,实际到位外来资金总额达到56.68亿元。对外贸易。大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培育出口品牌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建立自主出口品牌数据库,形成品牌企业建设梯队,提升我区出口品牌的竞争力。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香港、日本、韩国、美国、欧盟、中东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下大力气开拓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培植龙头骨干出口企业。对出口达500万美元的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推动规模企业加快外贸出口步伐。到“十二五”末,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143万美元,其中出口7351万美元,进口792万美元。利用外资工作。大力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积极培育挖掘新的增长点,在文化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城市公共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对外合作项目,精选合作伙伴,寻求利用外资的新突破。加快外经合作步伐。以推进境外投资项目为抓手,引导更多的企业到周边国家兴办实业、开设窗口,拓展海外发展空间。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尽快筹建并运作好外派劳务基地,全面实现外经工作的新突破。到“十二五”末,利用外资总额达到4830万美元。力争到2015年,实际到位外来资金42.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300万美元(7.5亿美元),其中出口800万美元(6.2亿美元)。

    八、推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增长,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限制高消耗项目建设,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支持并推动节约型项目的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气候适宜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节约利用和合理开发资源(国土局和水利局负责修改和完善)坚持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依靠科技进步,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等为重点,实施资源节约战略,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土地资源: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以节约挖潜为主,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科学配置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结构,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盘活土地存量;
    落实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加大土地清理力度;
    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结构,重点向园区倾斜,向骨干项目倾斜,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向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倾斜;
    严格限制单层厂房,鼓励支持企业建造多层、高层厂房,向空中发展,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抓好保护土地资源和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的关系。水资源:以农业节水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为目的,抓好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农艺节水措施。工业生产要根据不同水资源条件,确定合理的生产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和有激励作用的水价政策,促进工业企业节水。城市要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逐步更新、改造城市配水管网及供水设施,不断加强用水监督管理,搞好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水工程建设,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构建我区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水资源体系。矿产资源:加大石膏、煤炭开采的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资源开采率和利用率,发展高效洁净煤技术和煤化工产业。充分利用石膏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粗放型资源经营状况。加强矿山“三废”治理,抓好矿山的生态环境修复,减轻矿山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已形成的采坑,按照能耕则耕,能渔则渔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对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坚持依法开采,适度开发的原则,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开发付出的环境代价。(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环保局充实内容和建设重点项目)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搞好造纸、淀粉废水的有效处理,积极改造生产工艺,加大废水的回用量,削减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负荷;
    抓好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及粉尘治理,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大力推行固废排放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固废的排放;
    加强林业管理,深化林业改革,巩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成果,保护天然植被,实施山区和交通干道绿化造林工程,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化体系,形成山区、平原和村镇三个高标准的绿化体系;
    遏制森林资源的非正常消耗,积极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改造项目的投入,加强企业违法排污问题查处;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置、饮用水水源保护、规模化畜禽养殖工作;
    加快建设一批乡镇污水处理厂,加快形成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置系统。(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环保局负责修改内容和充实重点项目)要多措并举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培育低碳产业。要淘汰落后产能,降低高碳产业比重,支持开发水电建设,推广利用太阳能,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户用、村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城镇基本普及天然气,培育壮大具有一定规模的低碳工业集群。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壮大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低碳服务业体系。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建立健全适应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价格、信贷、政府采购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改善用能方式,引导绿色消费。九、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1、科技事业。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推进区域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积极探索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鼓励农业科研所、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完善健全良种研究、引进、繁育、加工、销售、推广体系。大力开展企业创新工作,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技术投入的主体,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不断增强企业成果的吸纳能力和转化能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建立我区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引导企业制定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转轨过程中因专利保护不充分、不及时而造成的高新技术流失。充分利用专利信息,把好技术进出口关,以避免在技术贸易中受到损失。加大对侵权、假冒专利的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科技局负责修改和补充) 2、人才战略。建立有利于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优惠政策和管理机制,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工作的力度,不断增加人才总量。大力发展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技术工人队伍。加强人才交流市场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深化人事、劳动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初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适应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内容少,人事局补充内容) 3、教育。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努力提高高中办学水平,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学前教育。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十二五”期间,在城区规划建设一所高标准幼儿园。义务教育。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在城区规划建设第二实验小学。高中及职业教育。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完成枣庄一中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工作。到2015年,基本实现普及高中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完善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和指标体系和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引导全社会支持素质教育。校舍安全工程。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级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等各类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不断拓宽筹资渠道,逐年加大对校舍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力争使我区中小学校舍建设符合国家抗震防灾标准和设计规范要求,成为安全校舍。“十二五”期间抓好投资7000万元的学校校舍安全项目建设。(教育局负责修改和完善) 4、医疗卫生。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农村为重点,建设覆盖全区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职工镇居民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城乡居民。

    “十二五”期间,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传染病防治能力,以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稳步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5、劳动保障。坚持便民创业促就业,深入开展民营创业带头人、工友创业、青春创业、巾帼创业等活动,扩大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容量。落实好“三支一扶”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妥善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重点做好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

    相关热词搜索: 五年 二个 社会发展 规划纲要 修改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