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建党伟业观后感想体会(三篇)

    时间:2020-10-10 08:13:3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当星星般闪耀的谢幕灯亮起,一部如史诗般宏伟的巨制《建党伟业》落下了帷幕,耳畔回响这那低低吟唱但又慷慨激昂的《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些许观影的人们还久久伫立在荧幕前,眼中含着那饱满的泪光。而我,思绪却还沉浸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旧中国……

      1908年,年仅3岁的爱新觉罗·溥仪登基称帝,然而这位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帝确没能挽救早已衰败不堪的清王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如星星之火燎原般将民主共和烧遍了整个中国大地。中华民国政府的成立仿佛给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带来了民主和平的曙光,然而好景不长,窃取了革命成果的袁世凯妄想称帝,率辫子军入城的张勋关闭议会企图复辟清廷,一幕幕闹剧轮番上演,军阀割据混战连连,让苦难深重的旧中国更加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什么才能救中国?什么才能真正改变劳苦大众的命运?新文化和旧思想在激烈地碰撞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有识之士看到了挽救中国的希望,李大钊将布尔什维克的思想带进了年轻学子们的心中。

      1919年,巴黎和谈的失败,临时政府的软弱,青岛的沦陷,悲愤的力量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这就是整个影片的最高潮——五四运动。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的北大学子们如潮水般涌向街头,高喊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爱国狂潮,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顶点,孕育出了更多更新的火花。一批有胆识有远见的人开始意识到,只有团结广大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所有的无产阶级才有力量改变整个社会,拯救整个中国,要想团结劳苦大众就必须建立中国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无产阶级政权。

      1921年7月,在上海望志路的一幢二层砖瓦小楼中,即将迎来中华民族真正的曙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将拯救百废待兴苦难深重的中国,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之上,船内党的一大顺利闭幕,船外一位美丽的母亲撑着雨伞伫立而望,意境悠远,脸上散发着祥和宁静的光芒,那是对新生活美好向往的期待。这是开天辟地的一天,是即将改变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的一天。

      此刻我更能深切体会作为一个共产党人,身上所肩负的什么?是国家,是民族,是千千万万的同胞。无数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美好今天,更需要我们去好好守护。从前的我,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只需比人优秀、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爱党爱国,现在的我才更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身上所赋予意义远远大于这些。

      遥想从前的南烟,风风雨雨60余载,从一个环境恶劣的小工厂,到今天环境一流、设施设备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南烟的前辈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才浇灌出今天的硕果累累。此刻我的心中汹涌澎湃,因为我明白,明天在我们一辈手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成为我辈中的佼佼者,应当像前辈们一样付出心血和汗水,为后辈们做出榜样;
    应当肩负起自己该有的使命,将企业的发展放在心头,这正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我辈必定奋发崛起,绝不辜负前辈对后辈们的期许,他们如历史天空的点点繁星照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6月27日,距离建党九十周年还有三天时间,崇贤镇劳动保障民政办组织全体办公室人员观看红色历史纪录片《建党伟业》,献礼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岁生日。
      通过影片,深入学习了“辛亥革命到中华民国成立,从军阀混战到五四运动,从第一次接触俄国十月革命到第一次党代会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战火烽烟的艰难历史,更进一步认识了我党在创立过程中经历的千难万险,多少革命先烈为了追寻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义无反顾,直至献出了可贵的生命。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五四运动,画面和音乐都很震撼;
    北大“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辩场景所感染,被“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深深震撼,甚至热血沸腾当学生们涌上街头,振臂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青年一代担起山河重任的激情扑面而来,火烧赵家楼、血书“还我青岛”以及女学生滴血喊冤跪在地上拿着一块写着冤字的大布,为四万万同胞喊冤。看得人热血沸腾。让我们这些现代的同龄人寻找那红色的印记,在电影里和他们一起回顾着那些关于青春与信仰的故事。
         看了这部影片让我们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更感党的伟大和光荣。在党的九十周岁生日之际,也忠心祝愿党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再创辉煌。


    -------------------------

    电影《建党伟业》以幻灯片似的镜头讲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的历史,多少风云人物及历史事件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可惜影片时长的限制,许多人和事仅仅用几个镜头一笔带过,显得意犹未尽。

    蒋介石暗杀陶成章事件

    影片中陶成章反对陈其美就任沪军都督,蒋介石乔装暗杀了陶成章。寥寥几个镜头无法说明来龙去脉,事情还得从几个方面讲起。一是当时的政治环境:陶成章与孙中山反目成仇脱离同盟会,为筹备北伐竟然在陈其美的地盘——上海募兵,并号召旧部练兵。而陈想染指浙江,苦于陶在浙江的势力而使其图谋难以得逞。二是蒋介石与陈其美的关系:实际上陈与蒋是拜把兄弟,蒋一直称陈为“大哥”,陈还是蒋加入同盟会的介绍人。两人关系之亲密从蒋后来提携陈的两个侄子——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可见一斑。三是为什么要选择暗杀。首先暗杀自古以来便是扬名的捷径,从战国的荆轲到清末的汪精卫,都是一夜成名。到了民国初,暗杀甚至被革命党人视为与暴动并举的革命途径。其次暗杀陶成章,也是解决陈陶两人矛盾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加速破坏了革命者之间的团结),此后蒋被陈推荐给孙中山,其中也是不无关系的。

    该事件历史真相是陈陶两人确实发生过争执,陈甚至拔枪相向,但是地点是在一个住宅里,讨论的是合作问题。陶确实是在医院被杀,但是凶手除了蒋还有一个帮手叫王竹卿。陶成章作为一个可以与孙中山相抗衡革命元老,所以他是不至于身捆炸药在大庭广众之下反对陈就任沪军都督的。因为是电影,所以没必要深究。

    关于袁世凯与“二十一条”

    袁世凯一直是一个存在诸多争议的人物,但至少与日本签署“二十一条”后袁再无翻身之日了。影片中,袁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大发雷霆,一个热血中华男儿形象豁然展现在观众面前,然而面对皇帝梦的引诱,袁却屈服了。“二十一条”将袁钉上了历史耻辱柱。

    实际上袁当时还耍了个心眼: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时便申明是密约,不能宣扬。袁却偷偷把消息透了出去,搞得全国舆情大哗,而其他国家更是对日本十分不满。然而,当时欧洲诸国正打的热火朝天,根本无暇顾及中国。在日本的胁迫与国内紧张局势的双重压力下,袁世凯最终只同意了二十一条的前四条,而对于最核心的第五条关于日本愿望七款,袁顶住压力没同意。最终,日本也没有得到多少实际好处:山东问题因为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拒签而落空;
    而满洲(东三省)因为张作霖拖延推诿也没拿到实际控制权。

    袁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只能说:他是一个倒霉的人!

    关于“南陈北李”缺席中共一大

    毫不避讳,陈独秀和李大钊缺席中共一大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当然两人也并不认为一大是共产党成立大会,因为早期的党员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早在1920年已经成立。

    至于具体原因,史料上众说纷纭,综合来看陈独秀缺席一大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陈在广东做教育厅长公务缠身无法离开;
    二是陈独秀名气大,又宣传“过激主义”,缺席一大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三是共产国际的马林在筹办一大前没有先向陈独秀建议,事后也没征得陈的同意,直接让陈去参加一大会议。陈作为当时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领袖难免心存芥蒂。

    关于李大钊缺席的一种说法是正值北大结期间,校务繁忙,同时还要主持北大教师索薪工作(北洋政府财政困难,停发了老师的薪水);
    另一个说法是李非常怕热(这点可以确定),时至夏暑南方太热,李不想去。确实,李处理完事务后便离开北京避暑去了。

    关于演员的形象

    谈到电影就不得提及豪华的演员阵容,可谓众星云集、群星璀璨。特别是周润发扮演的袁世凯威风凛凛、气度非凡。历史上的袁世凯却是五短身材,颈粗腿短。相比周润发180身高帅哥形象,还是相去较远的。

    可能是冯巩的笑星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在冯巩扮演冯国璋出现在镜头前的时候,很多人哈哈大笑。其实冯国璋就是冯巩的曾祖父。作为曾孙,其外表形象应该是比较符合的。同样对于赵本山扮演的民国总理段祺瑞,表演上也是无可挑剔,但是让一个笑星扮演一个言行谨严的“六不总理”,观众们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

    当然,说到演员形象还有一个必须要提的人——青年毛泽东的扮演者刘烨,我只能说无可挑剔。

     

     

    相关热词搜索: 伟业 建党 观后感 三篇 体会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