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简要经济学分析

    时间:2020-11-17 09:12: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在20世纪最后十几年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急剧社会变迁中,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算得上是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国内外历史及实践都证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合理有序流动是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从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原因及其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流动;
    经济人;
    成本-收益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向发达的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这一巨大的社会进步和社会变迁,带给中国农村的根本性变化是在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同时,加速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流动。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的流动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由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对此应该持肯定的、支持的态度。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论述已经有很多,本文将另辟蹊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以期从中找到合理有序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比较
     
        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定是认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都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都追求收益最大化。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及在产业间的分配,也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一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传统的农业经济需要支付较高的机会成本。在种养业内部,农户收入受到土地、资本、技术等方面的条件约束,兼业形式成为农户增收和弥补机会成本的有效途径。二是传统农业地区向工业化地区输出劳动力。当区域内农民兼业收入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时,农民向外流动将成为必然趋势。以上两方面的情况决定了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业兼业部门之间、区域内与区域外之间的分配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
     
        第一,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用Z表示)是农民外出就业引起的直接花费,具体由流迁费用和生存费用构成,分别称之为直接成本Ⅰ和直接成本Ⅱ。流迁费用(直接成本Ⅰ)指外出就业形成的交通费、就业信息费、培训费等。生存费用(直接成本Ⅱ)指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费用。不过,直接成本的生存费用,并非外出者在迁入地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所有费用,而只是在新旧环境中再生产同质量劳动力的必要费用之间的差额。扣除一部分费用的原因在于,即使劳动力不外出,在原地工作、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生存费用。把在新旧环境中再生产同质量劳动力的两种必要费用的差额计入农民外出成本,是因为这种消费差额不仅真实发生了,而且是由外出引起的。
     
        第二,农民外出就业的机会成本(用J表示),是指由于外出就业而放弃的在原就业地能够获得的收入。
     
        第三,外出就业的净收益及公式表达。收益是同成本联系的一个概念,对外出农村劳动力来说,一定时期内其劳动力净收益表现为总收益或总收入扣除总成本以后的余额。对这一余额的预期和追求,正是推动农民外出的基本动力。因此,如果用I表示总收益,用△I表示净收益。则农民外出就业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集中体现外出就业动力的扣除成本后的收入余额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I=I-Z-J  ①
     
        ①式中,Z为直接成本,J为机会成本。△I越大时,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动力就越强,△I越小时,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动力就越弱。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从理论上讲,农民工应得总收益I不仅包括货币工资收入,还应当包括其以实物等其他方式获得的福利收入,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特别是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农民工的福利收入普遍存在着制度性缺失。农民工的货币工资几乎是其全部外出就业的总收益或总收入。因此,①式也可表达为:
     
        △W=W-Z-J   ②
     
        ②式中,W为一定时期内农民工在外就业获得的货币工资,△W则是货币工资形式的外出就业净收益。当△W﹥0时,外出;
    当△W<0时,不外出。
     
        二、收益最大化与劳动力区域间流动
     
        根据托达罗的观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决定因素是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以及迁移者对迁移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即城乡间的劳动力预期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原动力。一般而言,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业地区的劳动力向工业化地区流动,在中国表现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在完全消除市场限制壁垒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区域间的流动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并维持区域之间劳动力流动分配的动态平衡。传统农业地区(劳动力输出地区)与工业化地区(劳动力输入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报酬差异是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工业化地区劳动力收益大于传统农业地区劳动力收益时,劳动力将从传统农业地区向工业化地区流动。传统农业地区劳动力向工业化地区流动将降低工业化成本,是有效率的过程,但同时对工业化地区社会福利带来影响。如图1所示,在工业化地区劳动力需求(D)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初始劳动力供给曲线为S1,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于P1,此时,工业化地区的劳动力报酬水平为W1,农业地区劳动力报酬水平为W2,因W2<W1,农业地区劳动力向工业化地区流动。农业地区劳动力向工业化地区流动的结果增加了工业化地区劳动力供给量,从而使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从S1向移动S0,与需求曲线D相交于点P0,此时劳动力报酬水平为W0,其结果W2<W0<W1。以上分析表明:传统农业地区劳动力向工业化地区流动,减低了工业化地区劳动力报酬水平,同时也降低了工业化成本。传统农业地区劳动力输出结构是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信息不对称、不充分,劳动力知识、专业结构,以及输入地对外来劳动力的限制性规定影响到劳动力就业和收入水平,其中劳动力知识和专业结构是主要因素。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因素
     
        传统农业地区劳动力的流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传统农业扩大外延、农业劳动力通过兼业实现收入多样化;
    通过非农产业吸引实现劳动力跨行业和跨区域间的流动。以上两种劳动力流动方式的规模和效率受到以下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收入因素。产业间和区域间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或转移的原动力,收入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越明显。二是成本-收益因素。劳动力流动对个人收入预期较高,但要支付由直接产生的费用、心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择业成本,同时在与收益预期比较中进行选择。择业成本高、收益低流动趋势减弱,择业成本低、收益高则流动趋势增强。三是结构因素。因技术壁垒的存在,劳动力供给在知识、文化、专业、从业经验、个人素养等方面的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使供给和需求错位,从而限制了流动规模和效率。四是约束条件。以上分析基于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理想状态,现实中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制度性障碍(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非制度性因素(社会资本等)成为影响劳动力要素流动的约束条件。
     
        四、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可行措施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镇地区流动。站在经济学分析的视角,并且从目前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种种因素出发,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
     
        第一,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这是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劳动力积极流动的根本措施。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这一政策措施,包括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这些政策的出台等于给农民吃了颗“定心丸”,鼓励他们大胆、放心地出去创业。
     
        第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目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健全,这是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大障碍。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力市场对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的供需关系,促进人才流动,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必然会在各地区、各生产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要做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除国家宏观指导之外,还要有劳动力市场来提供劳动力的供求信息,这样可以降低农村劳动力的信息搜寻费用,从而刺激他们积极外出。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可促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劳动力市场,让劳动者了解劳动力供求状况,可推动劳动者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艺,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
     
        第三,构建更强大的社会资本。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途径主要依赖的是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此我们将社会资本简单地理解为社会关系网络。有利的社会资本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的动力,降低其流动的心理负担以及各种成本付出。因此,从整个社会来说,至少在目前还应该支持并提供这样的关系网络,以便于农村劳动力更有效率地向城镇流动。这需要农村劳动者个人、政府以及各个社会团体的合作与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从全社会形成广泛而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鼓励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
     
        参考文献:
     
        1、蔡昉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辜胜阻,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本文为宝鸡文理学院院级科研计划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研究;
    项目编号:ZK0777。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简要 劳动力 中国农村 经济学 流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