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省直管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0-11-22 08:07: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湖南省从 2010年1月1日起 ,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在全省79个县市全面铺开。这是继分税制改革以来又一次重大财政体制调整,是落实中央总体改革布局、发展和提升县域经济、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湖南实现科学发展、弯道超车意义重大。  

    那么,作为纳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范围的XX,在明确了今后财权将变为省直管之后,将会对XX的财政税收与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尽管现在还不甚明朗,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减少了管理环节、提高了运行效率。财税新政在加大对贫困县市的支持外,将更大程度激发XX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助推XX经济社会超常发展。  

    一、利益分析  

    (一)有利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省直管县实质上是对公共行政权力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从根本上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管县”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注重基层,实行收入分享改革。明确划分省、市、县固定收入的主体税种及共享收入分成比例,相应增加省对县的定额补助基数,将上划中央“两税”返还、所得税返还、出口退税返还数额核定到县,专项拨款、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补助分配到县。这些措施将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有助于县域经济清道除障,松绑放权,解决体制和机制性的障碍,赋以活力、动力和能力,县域经济发展将由“快走”变为“快跑”。  

      (二)将有利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省直管县”意味着省级财政和县财政之间有了“直通车”,它最大的好处是,省里拨给县里的钱不必像过去那样“弯弯绕”,先由省里拨到市里,再由市里拨到县里。比如,上级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可以由省直接核定并一步到位补助到县;
    对于专项资金,县里可以直接向省直部门提出申请,由省级部门直接下拨到县。  

      (三)将有利于发挥财政分配机制的导向作用。  

      市管县财政体制下,省、县之间项目的申报与批准、资金的争取与分配,都要通过市里“中转”,资金在途时间长,效率相对较低。改革后,一是在资金到位快的同时,省财政更加关注对县补助资金的使用效果,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下,更倾向于将补助资金投向使用效率高的县市,在更高层次规划全省发展全局,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二是县与省对口部门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财政政策、计划直达县,避免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政策曲解和工作延误;
    县级政府的现实情况和困难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到省,以取得省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四)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省直管县另一核心内容是简化管理层级,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了市级中间管理环节,大大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强了省级调控能力。省管县后省对县扩权,增强县独立发展的自主权,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建议对策  

      (一)理顺省、市、县三者之间的财政关系,营造互促共蠃的良好格局。在理顺省与县的关系上,主要应解决省如何带动县更好发展的问题,省要为县级财政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政策,逐步解决体制遗留问题,改善县的发展环境。理顺省市县三级财政关系,主要是进一步明确省市县财政工作职责,合理划分三级财政工作事项,理顺工作关系,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应的原则,省对市、省对县的体制设计中应协调好市和县的责任分担工作,避免由于行政体制改革的不到位而留一些支出责任给县级政府。实现省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市、县两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县级政府要坚持加快自身发展为主、争取上级扶持为辅的思想,及时准确上报信息,争取上级财政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在理顺市与县两级关系上,行政上市级财政仍然是县级财政的业务指导和监管机关,市级要继续加强对县级财政的管理和指导,特别是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做到放权的要放彻底;
    县级财政要认真接受市级的领导和指导,市级财政要继续承担对县级财政的指导、支持和监督职责;
    除省财政直接对县进行财政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各项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补助、贷款资金管理等外,市要加强对县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政策和制度以及综合性工作的管理,发挥市级财政在调查研究、决策、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二)加快县域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立足县(市)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财思想和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对县级财政的收支行为和支出范围进行规范,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督,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要在科学编制和预算改革的基础上,做到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相分离,加强预算审批和执行过程中的制度建设,强化人大对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的监督,形成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把预算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着眼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协调发展,在用财上进行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调整,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集中财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逐步建立农村低保和合作医疗制度,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形成与县域实际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效能,使财政收支的基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使财政收支目的由重视收支方向转变为重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转变,实现财政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稳定的持续快速增长的财政收支机制,在完善财政职能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县级财政从“吃饭型财政”向“建设型财政”和“公共财政”的根本转变。  

      (三)加大财政公开力度,建立公开透明的财政管理体制。一是要建立各项资金分配管理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征求市、县两级财政意见,先民主后集中,确定各项资金分配管理制度,对各项资金的分配实行规范化管理。避免市、县之间出现攀比效应,杜绝“暗箱操作”,预防腐败行为,对各项财政资金的分配方案,省财政应对市、县公开,对分配结果不公正的,省财政应及时作出调整。  

    (四)加快业务衔接和培训,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完善公开、公平和竞争上岗的人才使用机制,使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特别是乡镇财政干部将重点放在更新专业知识上,对中层以下干部,除了要求其熟练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培养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把握大局的战略性思维能力;
    三是继续探索多种培训方式,建立以理论基础、宏观思维、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脱产、半脱产、业务自学、长期、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学术交流等活动,拓宽干部队伍的知识层面,提高其驾驭市场经济、实施科学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此次改革的落脚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县政府要领会政策精神,顺应改革要求,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就我市而言,一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要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多快好省地抓好项目储备和立项,不断扩大投资总量和规模;
    严格高效地抓好项目开工和建设,不断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重点抓好国产水泥、三一中源新材料产业、湖南三星锻造技改等项目建设,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利税大户。财政部门要建立重点项目建设奖励制度,重点对项目储备、申报和开发等前期工作给予经费补助,按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分类进行奖励,促进项目建设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二是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手段,构筑经济发展平台。按照长株潭3+5城市一体化发展战略,立足XX定位和规划,着力构建未来交通网络体系,继续抓好二广高速XX段、娄新高速XX段、长娄高速XX段等道路建设,打造出城际快车道。强势推进城区北扩东延进程,完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搞好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拉开园区路网框架,配套好工业园区的水电设施,为园区发展筑巢引凤。三是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增强经济发展后劲。XX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境内煤炭资源经­过上百年的开采,保有量急剧减少,浅表煤层已采掘贻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要围绕能源深加工、机械制造、煤机产业、冶金、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下游产品,实现结构升级。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内部挖掘,培育替代产业,重点培育电力、特殊钢材料等新兴产业;
    发展壮大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充分挖掘龙山“药文化”和湄江“地质文化”内涵,加速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利用“湘中黑牛”品牌效应,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特色产业群。同时,要积极申报和争取,将XX纳入国家“比照西部大开发”和资源枯竭型城市重点扶持对象范围,创造全新的发展机遇,力改以往粗放型发展模式向质量、数量和效益并重转型,实现县域经济和财税收入跨越式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 影响 省直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