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支援医疗队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0-10-16 08:51: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支援医疗队先进事迹材料

     

     陈医生昨晚又救活了一对母子!2009年6月27日上午,这条消息在墨脱县城传开了。

      6月26日傍晚7时许,陈爱群医生刚下班回到住处,手机铃声就急促地响起,电话那头焦急地说:陈医生,赶紧回来,出大事了!陈医生顾不上吃晚饭,连奔带跑地回到医院。原来,一位孕妇出现难产,孕妇是哑巴,听不懂也不会说,身体十分虚弱,婴儿的生命迹象微弱,她们都已经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由于孕妇已经难产两天了才送到医院救治,已经无法实施手术,更糟糕的是,因为电力紧张,县医院此时没电,陷于一片漆黑当中,需要用电的救治设备和器械都无法使用。

      此时,所有医护人员都束手无策!

      时间就是生命!陈医生明白,不能等电来了,只能立即使用简易器械为孕妇实施人工助产!

      烛光下,陈医生是边流泪边做的,因为这种窘况她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因为她明白,如果助产不成功,两个鲜活的生命将从她手中溜走。她感到无助,她感到肩上的责任太重了!

      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婴儿终于顺利出生,产妇已经安全,但陈医生还来不及松一口气,又一个严峻的难题摆在了她面前:由于生产时间过长,婴儿身体已经乌黑,心跳微弱,几乎没有呼吸,但医院却没有任何新生儿的抢救设施。怎么办?陈医生又急哭了。这时,人们看到陈医生一边哭着,一边毫不犹豫地俯下身去,不顾新生儿的全身的羊水、胎粪和血水,开始为婴儿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婴儿终于被救了回来。

      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陈医生以精湛的技艺、丰富的经验、忘我的精神成功挽救了一对母子的生命,赢得了全体医务人员的喝彩。病人家属激动地对陈医生说:如果没有您这位深圳来的门巴雅古(藏语信得过的好医生),她们母子就没了,您是她们的救命恩人啊!

      是的,在墨脱工作的陈爱群医生来自深圳,她是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主治医师,是深圳首只支援墨脱医疗队队员。来自深圳的门巴雅古不止一位,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公共卫生医生李戈,来自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检验科医生王德,来自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副主任检验师;全科医生黄圣良,来自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的主治医师。

      墨脱,藏语意为花朵,由于自然地理独特,风景优美,生态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但墨脱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而且每年大雪封山超过8个月,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基本中断,被称为高原孤岛。这使得墨脱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生活工作条件异常艰苦。由于基础设施和人员不足,诊疗设备缺乏、人员教育受限等原因,墨脱的医疗卫生服务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处于缺医少药的状况,远远满足不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分管卫生的甘国均副县长常说:在墨脱再艰苦都不怕,就怕生病。例如,墨脱拥有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仅有3人,具有职业资格的医生仅有7人,不少医务人员处于非法行医的状态;再如,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县里遇到稍复杂一些的疾病只能转送林芝地区医院,但因交通制约,往往耽误病情,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又如,由于县医院无法处理难产,墨脱经济条件稍好的妇女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择时怀孕,将生产时间调整到开山季节,因为挺着大肚子出县很危险,但留在县里生育更危险。而广大农村,由于没人懂得接生,广大农牧民妇女大多在家自行生产,母婴健康无法保障。此外,在内地早已得到有效控制的肺结核、疟疾等重大流行病,在墨脱还有很高的发病率。

      墨脱县第五批援藏工作组充分认识到医疗卫生对墨脱的重要性,他们说:在墨脱,多救活一个人,中国就多了一个守土的国民。为帮助墨脱县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他们多方奔走,说服深圳市卫生局在全市卫生系统内招募了支医队,赴墨脱开展帮扶工作。2008年10月10日,深圳市首批支援墨脱医疗队抵达墨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近一年来,这只肩负神圣使命的支医队,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与当地医务人员并肩战斗,在雪域孤岛上洒下了博爱、团结、奉献、进取的种子,谱写了一曲呵护生命与健康的壮歌。

     救死扶伤,尽心履职

      刚到西藏,支医队员们就不顾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不畏路途艰险,翻越崇山峻岭,跨过湍流险滩,穿越原始森林和泥石流塌方区,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墨脱,以一名普通医务人员的身份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支医队员们始终坚持在卫生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彻到日常的诊疗活动中,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熟练的技术、扎实的作风,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农牧民群众需要,支医队员总是随叫随到,待患者如亲人。

      陈爱群医生来到墨脱后,县医院妇产科才算正式成立,并开展了围产期保健检查、人工流产术、无痛人流术、输卵管通液术及计划生育工作等新的技术项目,妇产科的门诊量比以往增多约45%。以前人们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在县医院生产。陈医生来后,县医院分娩人数较以往同期增加56%,新生儿死亡人数为零,所有母婴均平安出院。县医院院长桑杰次仁的女儿扎西卓玛原本打算到林芝生孩子,陈医生到来后,她也放心地在墨脱生产了。

      2008年11月18日凌晨3点,手机铃声突然将陈爱群医生从睡梦中惊醒,县医院值班医生以惊慌失措的声音告诉她,刚从乡里送来一位腹部剧痛、已经休克的门巴族妇女,病情危急,不知如何处理。陈医生立即打着手电筒,赶往医院实施抢救。经检查,病人是宫外孕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已经命悬一线,陈医生马上进行手术和快速双管输液等抢救治疗。术中陈医生发现病人腹腔出血超过2000毫升,为了与时间赛跑,尽快排出患者流血,陈医生甚至要用双手将病人的流血往外泼。凌晨6点,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终于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陈医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医院领导看着浑身是血的陈医生,看着满地血迹的手术室,感慨地说:要不是陈医生在,病人是保不住了。像这样的病危产妇,陈医生近一年来已经抢救了10位。

      公共卫生医生李戈到墨脱后,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刚到墨脱不久,皮肤过敏的李戈医生就立即参加了亚东村监测点室外人饵诱捕蚊的疟疾防控工作。近一年来,他不顾艰难险阻,跑遍了全县7乡1镇,踏遍了墨脱的山山水水,为墨脱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尽心尽力。这在墨脱,确不是常人所能为。

      肺结核、疟疾等重大传染病在墨脱仍有很高的发病率,李戈医生想方设法说服领导调整思路,将疾病防治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肺结核、疟疾的防治上,而且,李医生非常重视技术措施的改进与落实,常常手把手地帮助墨脱医务人员改进防治技术,带领他们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改进带来了成效,在卫生系统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墨脱的结核病和疟疾的发病率上升势头得到了遏制,并开始下降。

      背崩乡德尔贡村的西绕措姆罹患结核病后,因家境窘迫未能按时检查和服药,规范治疗得不到保障以致病情加重,严重咯血月余,体质极度虚弱,精神委顿忧郁。在西绕措姆丧失治愈信心的情况下,李戈医生找到患者亲戚,一同反复做患者的思想工作,重新唤起其求生的欲望。李戈医生及时更改化疗方案,延长强化期疗程,并多次资助费用加强其营养以保证治疗达到效果。五个月后,患者已经基本康复。

      2009年5月31日中午,背崩乡报告,有一名来自北京的旅客出现发热症状,目前正赶往县城。得知情况后,李戈医生敏锐地判断该游客可能为H1N1甲型流感疑似病例。为确保县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李医生冒着大雨前往堵截,终于在县城隘口处拦截到该名发热病人,并立即将其送到县医院进行隔离救治。经过细致的诊断,终于排除了该名游客患H1N1甲型流感的可能。该名游客在李戈医生及县医院医护人员的悉心救治下,病情很快好转。

      王德医生到来后,县医院检验科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王德医生带来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编写的《检验指南》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以规范临床标本的采集程序,让临床医生了解各项检验的临床意义。同时,他还编写了一本包含所有检验项目的标准化操作手册(SOP),为临床检验的正确开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尽管县医院检验科的条件有限,王医生还是想方设法开展了临床急需的十项县医院以前从未开展的新检验项目,这些项目对一些疾病的诊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德医生并不仅仅从事检验工作,他还利用自身在抗生素及细菌方面的丰富知识参与相关医疗会诊,为临床医生正确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有一叫圆圆孩子,发烧1个多月,在院外使用抗生素治疗一月无效,王医生通过患者的血常规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圆圆可能为百日咳,王医生主动到住院部找到圆圆主治医生,建议临床使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2天后圆圆的体温恢复正常,一周后圆圆病愈出院。另一位手术后患者,手术切口因感染久治不愈,临床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王医生根据感染的情况指出了感染的病原菌类型,据此选择了合适的抗生素,结果患者顺利痊愈。

      王德医生不仅对县医院的工作充满热情,对于县疾控中心的请求也尽心尽力,县疾控中心的永建医生和桑丹拉姆站长经常请王医生会诊,协助他们诊断结核病和疟疾。

      作为一名擅长外科、骨科的全科医生,黄圣良医生深受群众欢迎。他是支医队中最忙碌的医生,不仅要接诊、指导诊治除妇产科以外的门诊病人,还负责指导住院部一些危重、疑难病人的诊治。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下来,他共诊治患者1882人次,其中危重患者18人次,主持和参与手术19台次。黄医生在墨脱赢得了很高的赞誉,无论是伤风感冒,还是疑难杂症,群众都喜欢找黄医生。面对远道而来的群众,面对充满期盼和信任的眼神,无论再苦再累,黄医生都始终和蔼可亲,耐心细致地接诊每一个病人。

      由于X光机无法使用,墨脱的骨折创伤的诊治在黄圣良医生到来前是一个空白,不少医生还不知石膏该怎么使用。老百姓骨折也自然不会到医院来,有些任其自然;有些找一土郎中外敷一点草药,最起码的外固定都没有。很多骨折未得正确诊治,因伤致残的不乏其例。这给那些完全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农牧民和外来工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难。在黄医生的带领下,县医院在骨折创伤方面的治疗工作已成功开展,进行了多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翻越雪山抬出去治疗的病人大大减少,也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伤残。

      罗景友是一位60岁的外来工,2008年12月,他不慎被大石头砸伤右腿,晚上9点被送进县医院。黄医生赶到医院,看到病人百般痛苦躺在漆黑的手术室里,伤处流血不止,骨折端外露。黄医生根据经验对病情迅速作出了诊断,之后却陷入了沉思:从技术上说,治疗没问题,但医院缺乏手术器械和材料,最关键的是:无法使用X光机拍片协助治疗,而且此时大雪封山,病人无法送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充满风险的非常规治疗方法。黄医生向病人亲友和施工队负责人详细说明了病人的伤情和医院现有的条件。亲友和负责人说:我们知道你是深圳来的医生,我们相信你,你大胆治吧!

      于是在几只手电筒的照明下,黄医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与同事一起开始了大胆的治疗,并最终获得了圆满成功。老罗非常感激黄医生,出院后一定要请他吃饭,在黄医生诊室缠了一下午,黄医生实在推不掉,只好吃完饭后悄悄把单买了。哪知第二天,老罗拄着双拐守候在黄医生上班路上,坚决要把钱还给他,黄医生坚持不拿快步向前走。老罗又拜托饭店老板娘,跑步追上黄医生,把钱硬塞还了黄医生。病人的举动让黄医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胡代明是一位修鞋工,右手虎口受外伤,缝合3个月后出现局部硬结,疼得不能干活。老胡全家就靠他这双手来维持生计,不能干活就意味着全家没有了生活来源。老胡多次到医院就诊,由于考虑到他的伤处的特殊性,手术不好可能造成更大的问题,所以县医院一直没有给他治疗。听说深圳支医队来了,老胡抱着一线希望再次来就诊。黄医生经过仔细的检查,精心设计了治疗方案。两周后,这只手终于又可以干活了。现在每次黄医生下班经过他那修鞋小摊时,老胡都要停下手中的活,亲切地招呼一声:黄医生,下班了!

      在墨脱,下乡非常艰苦,而且比较危险。支医队刚到墨脱,县委书记张国玖就下了一道禁令:支医队不得下乡。支医队员们对这条禁令很不服气,他们说,乡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比县城更差,当地群众迫切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下乡是我们医生的责任,艰苦我们不怕,怕就不来墨脱了。李戈医生说:我是搞公共卫生的,不下乡怎么开展工作?在他们的软泡硬磨下,张书记修改成命:支医队不得随意下乡,要去必须经过他的批准,前提是确保安全。

      近一年来,支医队员们不畏艰险,多次下乡开展义诊,并对乡卫生院医务人员作简要培训,传授诊疗技术。他们徒步往返15公里到德兴乡义诊,徒步往返82公里到格当乡义诊,他们还去了达木乡、背崩乡。李戈医生更是足迹遍布全县七乡一镇,20多个村庄。支医队员下乡过程中,必须克服路途遥远艰难,蚊虫、蚂蝗叮咬,食宿卫生条件差等等不利条件,没日没夜地开展工作。墨脱地广人稀,一个村庄虽然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但户与户之间相隔甚远,队员们要走家串户,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和气力。每到一地,队员们第一件事是处理脚底的血泡,而农牧民打来热气腾腾的泡脚水,烫了脚也暖了心。在乡村,支医队员时常要住在当地百姓家里的地板上,吃在百姓的炉灶旁,因为住宿条件差,队员们被虫子叮咬得满身红疙瘩,因为没法洗澡,队员们身上都起一层厚厚的污垢。在格当乡,黄圣良医生因为饮食及疲劳的原因,得了急性胃肠炎,半个小时就得上厕所一趟,腹部一阵一阵绞痛。而面对排成长队的就诊者,他在止痛药的支撑下,提起精神,耐心细致地逐个接诊。每次下乡义诊,支医队员经常要推迟吃饭和休息时间给远道而来的群众看病,他们说:看着有的走了6、7个小时山路而来的农牧民,怎么忍心脱下身上的白衣?

      支医队员们把对农牧群众的感情全部投入到了自己工作中。正如李戈医生所说:下乡工作,我们是累一点,但对比百姓的辛苦微不足道。下村时,因病致贫返贫但极热情的百姓拿出酥油茶、酒和自产小吃,洛伽次仁(长命百岁)不绝于耳,我感动的泪水让我感到存在的价值,乡村的百姓更需要我们。

      就像天使降临孤岛,就像甘露遍洒边关,深圳首批支援墨脱医疗队的到来,为墨脱各族人民群众带来了福音,为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四名支医队员充分发挥特长,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医疗帮扶活动。县医院副院长邓声敏说:在四名援藏医生的悉心帮扶下,县医院科室设置、各项工作流程、病历书写等都得到进一步规范;全县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地方病、流行病防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十余项,部分疾病现在在县内就能得到有效治疗,填补了墨脱医疗卫生事业多项空白;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思路也更加清晰。这些为墨脱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层。

      如今,墨脱县农牧民群众已不必为了一些小手术而冒着生命危险翻越雪山前往林芝就诊,孕妇们也不必由于害怕难产而早早地去县外待产这一切的改变都因为我们有了援藏天使深圳首批支援墨脱医疗队。

     言传身教,献计献策

      墨脱卫生资源十分短缺,不仅表现在医疗基础设施简陋、工作条件差等方面,更表现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不畅、技术力量薄弱等方面。

      针对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不畅的问题,支医队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了实情,号准了脉门,积极帮助县医院建章立制,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操作规范从科室设置,到工作流程;从规范病历书写,到器械放置;从灭菌消毒,到器械的使用和修理,支医队员们都亲力亲为,手把手地教墨脱医务人员。

      针对当地卫生人员技术能力弱的状况,支医队积极开展传、帮、带、教活动,举办各种医务人员培训班,着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他们利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结合当地常见病和多发病及流行特点,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医务人员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临床技能示范教学。

      为了建立乡村结核病防治网络体系,使结核病不出乡就可得到诊断治疗,支医队在全县范围内对7乡1镇的17名医护人员进行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培训。通过此次培训,参训人员已能对一般结核病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偏远的病人无需再走8天的山路到县里来检查,大大提高了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疗效果,墨脱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科学化。此外,支医队还对乡镇医务人员进血型鉴定方面的培训,使血型鉴定在各个乡也可做,极大方便了农牧民办理第二代身份证。

      以往,墨脱县各乡、村均没有掌握助产接生知识的医护人员或助产婆,农牧民孕妇分娩大多在家里自己生产,危险性极大。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支医队积极开展针对7乡1镇医护人的助产知识培训。培训期间,陈爱群医生精心组织理论和实操学习,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墨脱医务人员。陈医生带着她们做产前检查、妇科检查、接生及人工流产;指导她们诊断处理孕妇常见疾病。无论是晚上,还是白天,只要有孕妇住院分娩,陈医生就一直带领她们观察生产过程变化直到分娩结束。经过陈医生的悉心教导,现在参加培训的第一批医护人员已基本掌握妇产科分娩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已能够胜任一般的接生工作。

      截至到目前,支医队已为墨脱县医务人员举办了20余次业务专题讲座,培训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200余人次,内容涉及传染病防治、病毒检验、创伤与急救、骨折固定操作,心肺复苏、急腹症的诊断和处理,高血压病防治、鼠疫防治、助产、抗生素使用、生物安全防护、常规检验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甲型H1N1流感防治等20余项内容。通过教学,当地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支医队每周组织科室业务大查房一次,并不定期地对疑难病例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地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

      为了方便当地医务人员自学,了解最新医学发展状况并开拓视野,支医队帮助县疾控中心和县医院订阅30多种医学刊物等,购买了20多本医学专业书籍。

      由于墨脱比较封闭,广大女性,特别是女中小学生普遍缺乏生理卫生、生理保健、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陈爱群医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分别给县里10岁以上女中小学生和女干部举办相关知识讲座。通过讲座,广大女性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生理变化,排除了心理障碍和困惑,对自身保健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身遇到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解决之道。

      生物安全是检验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对保护医护人员、患者及环境免受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王德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言传身教,让当地医务人员认识到确保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王医生指导当地医务人员对涉及到生物安全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目前,县人民医院检验操作过程中一次性采血物品的使用,医用防护物品的使用,医疗废物的收集、消毒已基本符合规范。

      李戈医生非常关心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经常提醒当地医护人员注意安全防护。当他看到当地检验人员操作时只戴一次性口罩,非常担忧,马上想方设法弄到十二层面纱口罩交给她们使用,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县疾控中心购置生物安全操作柜。性格开朗的旺前卓玛医生感动地说:李医生既像老师一样教授我们技术,更像兄长一样关心我们的安全。

      为了墨脱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支医队员在当地医务人员的协作下,克服交通不便、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交流有障碍等困难,发挥专长,深入乡镇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医疗卫生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并积极建言献策。

      李戈医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墨脱实际,起草了《墨脱县结核病防治实施方案》和《墨脱县疟疾防治暂行方案》,墨脱结核病、疟疾防治终于有了系统、完整、科学、可行的行动方案。

      王德医生到墨脱不久,就完成了《墨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现状》,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对县医院检验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也为深圳下一步帮扶工作提供了参考。

      甲型H1N1流感出现后,如何防控成为了墨脱今年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王德医生主持了防控措施的制定,从设立专门发热门诊;成立专家组;下发诊疗方案;防控药品、物品的购置及储备;疑似或确诊患者的报告、通告与管理;防控知识的宣传;医务人员培训;建立应急预案;进出游客管理等17个方面制定了全面、可行的规范。

      此外,他就县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医院领导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协助院长完成了《墨脱县人民医院今后发展设想》,明确了县医院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自然地质条件复杂,为大骨节病的高发地带,这极可能与当地的特殊的水质有关。王德医生在支医队下乡义诊期间,认真对各乡、村的饮用水做了全面检测,检测水样7份共140个项目,发现了当地水质偏酸等一些饮水安全隐患,王医生向当地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报告了这一情况,并提出了水质偏酸与墨脱结石高发之间的相关性等方面的建议。

      此外,由支医队提出的妇产科、骨科独立;开展乡、村医护人员和助产人员培训;乡卫生院紫外线消毒设备的配备;在乡一级培养和培训结核病监控督导员;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基础上完善卫生医疗系统激励机制等10余项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已得到县委、县政府及县卫生局的采纳,部分已实施或正在实施中。

      虽然支医队为墨脱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了很多很多,虽然他们经验丰富,技术高超,但他们在当地干部群众面前,在同行面前,依然十分谦逊,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李戈医生说:我们是来帮扶墨脱的,没错,但如果没有墨脱干部群众的支持,我们其实做不了什么事情,而且,随着交流和了解的加深,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当地干部群众也在帮扶我们,他们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的东西。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不怨天尤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让我们十分敬佩;他们的淳朴、善良、乐观、豁达,热情好客让我们十分感动;墨脱的贫苦与艰辛,又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清了国情,感到肩上的担子加重了。支医队与当地干部群众团结友爱、互学共进,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进步的乐章。

     大爱无疆,无私奉献

      深圳是一座富有爱心的城市,来自深圳的支医队员们把深圳的品格带到了墨脱,他们在墨脱尽心尽力地做好事,充分体现了深圳志愿者的风采。

      乙肝是墨脱最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之一,它对墨脱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但农牧民既没有意识,也没钱为孩子注射疫苗。这种状况,王德和陈爱群医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决定尽自己的力量,为墨脱所有中小学生免费注射乙肝疫苗,王德和陈爱群医生共捐出24000元,用于购买乙肝疫苗,王德医生还争取到派出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捐赠50套(共4800人份)的乙肝两对半试剂,价值5万元。两位医生的行动得到了墨脱卫生系统的大力支持,墨脱中小学生免费注射乙肝疫苗计划开始设施,王德医生带领检验科的同事放弃中午和周末休息,义务为中小学生体检,仅次一项,就节省费用8万元。正在这项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国家卫生部宣布,今后三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对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得知这一消息,王德医生自豪地说,我们墨脱不用三年,今年就能实现!

      一天早上,黄圣良医生像往常一样到县医院上班,在门诊大楼门口,他发现一个中年妇女,老是在大楼门口转来转去,进去又出来,看见人就躲。黄医生上前一问,才得知该名妇女是得病了,前天就来就诊过,手中拿着一张未做的血常规化验单,怯怯地站在黄医生面前,欲言又止。黄医生不解其意,以为她找不到化验室。良久她才结结巴巴的说:身上只有几元钱,钱不够。多让人心酸啊!黄医生立马说:你去化验吧,钱我来交。化验结果出来后,黄医生立即帮她交完药费,并领着她去拿药。病人拿了药,站在黄医生诊室门口,久久不愿离开。为患者垫付药费,为患者购买食物,为患者捐款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支医队每一位成员都经历过无数次,每一次他们都没有让患者失望。

      2009年5月,墨脱县完小门巴族和珞巴族两名学生代表受邀前往北京参加欢聚北京、祝福祖国的大型交流学习活动。时值大雪封山季节,为确保两名学生的安全,需要医务人员陪同翻雪山出县,李戈医生主动请缨护送她们。5月16日凌晨翻越嘎龙拉雪山时,两名儿童及李戈医生均有高原反应。其中一名儿童反应较强烈,头痛剧烈,李医生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及时对两名儿童进行医护处理,确保了两名学生的安全。经过近两天的长途跋涉,在白衣天使李戈医生的悉心照顾下,两名祖国的花朵安全离县。在此次护送过程中,李医生徒步行程近100公里,并再次经历了生死墨脱路的考验。两名学生于5月25日顺利抵达北京,并于6月1日上午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据悉,李医生等人带领两名学生翻越雪山的照片已被赠送给温家宝总理。

      陈爱群医生是瞒着家人偷偷来援藏的。她说,家人如果知道她要来西藏支医而且长达一年是决定不会允许的,但能来西藏做志愿者是她一生的向往和梦想。前往西藏前,她想的更多的是西藏人民的需要,而不是西藏工作的艰辛。作为医疗队里唯一的女队员陈爱群医生付出了比其他男队员更多的辛劳。危险的雪山,她和男队员一起翻越,超越了极限;陡峭的山坡,她和男队员一起攀爬,决不放弃;泥泞的山路,她拄着竹棍艰难前行,即使滑倒了,她爬起来,忍着巨痛再前行。双脚磨出了水泡、血泡,双肩磨得红肿破皮,但她抱着挎包拄着竹棍一瘸一拐地继续前进,不露半点怨叹,坚决不掉队。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每次下乡巡诊,必须在当地老百姓家食宿,吃着难咽的食物,盖着肮脏的被褥,与蚊虫和跳蚤为伴,洗漱十分不方便;在墨脱,买不到化妆品,蔬菜水果价格昂贵,她的皮肤晒黑了,牙龈出血了、口腔溃疡了、胃病犯了、声音嘶哑了、口唇干裂了面对这些,她都默默承受着,没有丝毫没有怨言。她说:我们为墨脱人民服务的时间很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每天能多给一名群众医治病痛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整天忙于赶路和诊治,我们已经累得完全顾不上个人形象了。每次巡诊回来,陈医生还要为其他男性队员清洗脏衣物。工作的艰苦并不代表生活的无趣。在休息时间,陈医生还积极组织其他几名队员一起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纸牌,丰富业余生活,活跃身心。是的,陈医生是爱哭,但她只为患者的病痛,为群众看病难,为墨脱医疗条件的简陋而流泪,从来没有为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孤寂而流泪。早上早早起,晚上摸黑归,几乎没有上下班,没有节假日。但医疗队员们都坚信:工作虽简单而枯燥,但寂寞与挑战共存,孤独和责任同在。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做好事,在这喧嚣的商品社会,舍弃繁华,来到孤岛,忍受孤寂,经受磨砺,更是难上加难。墨脱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对于生活中的困难和不便,支医队员从未向县政府提过任何要求,没有给政府和医院增加负担和麻烦。支医队员们还积极参加墨脱县机关作风建设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活动,积极为农牧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利用双休日为村民干农活,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参与植树种花环保活动等。年年被评为先进模范的永建这么评价他的同事李戈医生:为改善疾控中心大楼内外环境而劳动,比我们还勤快,比我们更像主人。他们省吃俭用,将自己的生活补贴节省下来捐献给农牧民群众,人均捐款已超过12000元;他们积极向派出单位汇报工作,反应困难,争取援助,已争取到各类药物、器械、书籍价值50余万元。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言一行能体现出支医队员的精神风貌。支医队员救治、帮助农牧民群众的故事很多很多,群众对他们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喜欢这样的支医队,喜欢尽职尽责、贴心服务的门巴雅古。由于支医队医术精湛、态度热情,每次到乡村巡诊,老百姓都拿出最新的被褥和最香甜的黄酒,杀鸡宰猪招待支医队。整个县城半数以上的人都找支医队看过病,或咨询过,都对支医队赞誉有加。在上下班的路上,支医队比一些领导还受欢迎,一路上打招呼声不断。支医队员到小餐馆吃饭时常遇一些尴尬,付钱时不知谁又先帮买单了。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支医队员一到餐馆就先付钱,再吃饭支医队员们在纯朴的墨脱人民心中是何等重要和备受尊重。主管卫生工作的甘国均副县长说,乡村百姓和医生的感情最深,医生是他们最可爱的的人。

      感人的故事太多,不是用只言片语可以表达清的,仅在墨脱县城听到看到的,我们就足以写成一本故事集。正如邓声敏副院长所介绍的那样:支医队里的每个人都有着精彩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倾注着整个支医队的心血。也许是我的年少不经事,我无意中问支医队员们:你们想家吗?,顿时,时空静止了,所有队员都久久沉默不语,然而,我分明看到他们眼角的泪花在闪烁。是啊,四名支医队员来到墨脱已近一年,怎能不想念家中的老人和妻儿呢?事后,黄圣良医生悄悄地告诉我,他非常想念他8岁大的女儿,女儿每天都盼着爸爸早点回家团聚。因为盼望一家早日团聚,女儿已经把家里电脑桌面换成一幅名为温馨一家的卡通画面,并在一次中写到假如我有一支神笔马良的神笔,我想画一架飞机,每天放学时和妈妈一起坐上飞机,去西藏看我爸爸正是由于他们拥有的这种舍小家、顾大家,到祖国就需要的地方去的奉献精神,让他们的行为更加高尚、更加感人!

      一袭飘然的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声门巴雅古,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托。支医队的白衣天使们忠实履行着救死扶伤,保护生命,防病治病,减轻痛苦的岗位职责,传承和实践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南丁格尔精神,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深圳支援墨脱医疗队所开展的工作,看似平凡普通,却非一般人所能做到。他们贵在无私奉献、贵在不畏艰难、贵在心系人民群众,他们以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高尚的品德和精湛的技术,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赢得了墨脱县农牧民的认可和信赖,获得了群众发自内心地爱戴和赞誉。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