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影响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转型的几点历史因素思考

    时间:2020-11-07 14:16: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每一个封闭经济体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时期。我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显现出这种特征,但由于长期的战乱,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经历一个较长的计划经济时期,因此,在我国的现阶段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所不具有的特征,而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我国特有的历史发展进程。
     
        关键词:二元经济转型;
    农村剩余劳动力;
    历史因素
     
        一、引言
     
        1954年,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题为《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著名论文,使“二元经济理论”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认同与应用,在该文中,刘易斯认为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如此之多的发展中国家里,存在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差甚大的两类部门:“生存部门”与“资本主义部门”。“生存部门”为规模巨大但劳动边际生产率很小、零、甚至为负的传统农业部门。此时,即使从传统农业部门中转移出一部分劳动,也不会降低此部门的产出。因而“生存部门”中存在“隐蔽失业”即剩余劳动。“资本主义部门”是使用再生资本并由于这种使用而向资本家支付报酬的经济部门。“资本主义部门”有着生存部门无可比拟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在此部门中,资本家所获利润会被再投资以创建新资本。因而,在技术进步中性的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会不断扩张以吸收更多的人从生存部门进入资本主义部门就业,直到“生存部门”中的剩余劳动消失为止。
     
        改革开放以来,上述“二元经济理论”的特点在我国表现很突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在我国二元经济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最初是因为外部力量的介入而被迫发生的。此后,长期的战乱一直伴随着这种经济转型。建国后,我国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受到户籍制度的约束。因此,我国的二元经济转型便出现了“二元经济理论”中所不具有的特点。本文试图从我国二元济经结构的转型历程出发,对影响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我国目前在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现阶段二元经济转型的特征
     
        (一)现代工业部门分布过于集中,且部分不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开放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指出:“中西部地区为主要输出地,东部地区为主要输入地,半数农民工跨省流动。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主要来自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西、重庆、贵州等中西部省份。2002年这9个省份的跨省流动就业劳动力之和占全国总量的81%。跨省流动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去向省份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和天津,上述7省市吸纳了82%的全部跨省流动劳动力。其中广东占全部跨省流动就为农民工的47%。
     
        由此可见,我国的现代工业部门分布的实际情况是:能大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代工业部门”分布在“珠三角”与“长三角”,而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为跨省转移,这种跨省转移在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成本。
     
        (二)经济体制上呈二元形态
     
        这是指在我国现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出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的局面。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许多制度仍然影响着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比如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目的在于将城市和农村转变成为封闭性的单位,使得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这种二元经济体制的束缚,增加其转移成本。
     
        (三)需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庞大
     
        如图1所示,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城镇人口基数远低于农村人口基数,农村人口总数为48402万,城镇人口总数仅为5765万。1978年前,我国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总体呈同步上升趋势,截至1978年,农村人口总量为79014万,城镇人口总量为17245万。30年间,我国人口总量由54167万增加到96259万,增幅接近78%。而城镇人口总量由5765万增加到17245万,增幅接近200%。由于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农村人口出生率,因此可以推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转移一直在进行。而且即便如此,1978年,我国农村人口总量仍达79014万。1995年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快速上升,而农村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并在1995年呈现出负增长。截至2008年,我国农村总人口仍达72135万,超过城市人口总量1.2亿左右。
     
        三、上述特征的形成原因
     
        (一)造成现代工业部门分布集中的原因
     
        解放前,我国工业分布就极不平衡。近代工业偏集中于东北和关内沿海六省。在东北和关内沿海地区,工业又集中于少数省市。东北的工业主要在辽宁省,而辽宁的工业产值则80%左右集中在沈阳、抚顺、本溪、鞍山、大连五市。这种工业分布极不平衡的状况,在经过新中国成立后30多年的工业建设,仍然十分严重。按每人平均的工业产值计算,黑龙江、吉林只相当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三市一省平均水平的1/4,只相当于上海市的1/8;
    内蒙、新疆、西藏只相当于上述三市一省的1/8;
    只相当于上海市的1/20;
    四川、贵州、云南只相当于上述三省一市的1/10,只相当于上海市的1/23。而且在改革之初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因为我国的现代工业部门大部分为公共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这些通常是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放的。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代工业部门主要是实行改革开放后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这些私营企业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
     
        (二)经济体制上呈二元形态的原因
     
        建国后,我国在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列宁指出“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户籍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了,城乡也就被割裂开来了。从这时开始,城市和农村都成为封闭性的单位,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十分严格的限制。限制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意味着把广大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禁锢在农村中,只有这样,计划经济体制才能巩固,才能维持运转。”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庞大的原因
     
        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在人口增长方面曾经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图2所示,从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比率方面来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便一直居高不下。1974年以前,除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外,人口自然增长率绝大多数年份都高于20‰。自1974年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直至1998年以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是高于10‰。1998年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才降至10‰以下,并呈逐年递减趋势。由于在我国人口构成中,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因此,这种人口的长期快速增长,必然会导致农村人口总量的快速膨胀,最终导致我国待转移的农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四、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当在消除二元经济体制做出更大努力
     
        在我国的二元经济转型中,很大程度应当依靠政府的努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制度是出于防止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而产生的,而在我国的二元经济转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因而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特色下的管理制度(如户籍制度),除了通过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加以消除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式。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结合
     
        现代工业部门在扩张的同时也需要农业部门为之提供更多的食物与原料。而我国现阶段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传统部门的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应当是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而不是农村工业化。在农村发展工业远不具备城镇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农村工业化注定具有高成本、低效率的特征,它对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不具有持续性。而且由于我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转移不彻底现象,那么在当农村劳动力在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来回轮换之后,再次返回农村的劳动力有将现代工业部门中的技术知识与生产组织方式应用到农村中的传统生存部门当中来的愿望。因此在外部需求增加与内在改造愿望的推动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农业部门的现代化结合起来,对农村中的传统农业部门加以扶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通过城镇化与产业转移结合促进工业部门分布的合理化,缩短劳动力流动距离
     
        二元经济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地域转移,而是部门间的转移,即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城镇化与产业转移结合,有产业的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才具备可持续性。如果城镇不能保障大部分的居民就业,并提供相应的收入,那么这样的城镇化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当前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代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我国“长三角”与“珠三角”,这种集中而带来的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入,既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也增加了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应当逐步进行产业转移,促进内地城镇化。
     
        参考文献:
     
        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祝慈寿.中国现代工业史[M].重庆出版社,1990.
        4、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几点 现阶段 因素 思考 经济转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