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农民工新生代调查报告

    时间:2020-09-13 08:40:4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农民工新生代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 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 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是农 民工新生代调查报告,请参考!

     农民工新生代调查报告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 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 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 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XX 年中央一 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 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 为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全国 总工会成立了由中国工运研究所、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基层 组织建设部、保障工作部等部门参加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 究课题组。今年 3 月至 5 月,课题组先后赴辽宁、广东、福 建、山东、四川等省的 10 余个城市,就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进行深入调研,并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此研 究报告。在本报告中,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 20 世纪 80 年

     代以后,年龄在 16 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 户籍人口。本报告所用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国家各部委公 布的统计数据,另有一部分来自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研究的调查数据。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的延续和发展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 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 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 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 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随着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 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城 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的就业结构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 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总之,这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 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1. 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 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亿人,其 中,16岁-30岁的占%1。据此推算,XX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 数量在 8900 万左右,如果将 8445 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 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 1 亿 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亿职工中,已经占将 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2. 平均年龄 23 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 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 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 23 岁左右,这要求我们在认识 新生代农民工时,必须关注与其所处特定年龄阶段相关的一 系列特征和问题。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 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一项调查显示,在珠三 角,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 26 岁,而在新 生代农民工中, 80后平均为 18岁, 90后平均只有 16岁 2 16 岁、 18 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 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 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 历。3. 近 80%的人未婚。

     据全国总工会研究室 XX 年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的 已婚者仅占20%左右。国务院研究室XX年发布的《中国农民 工调研报告》显示,当时农民工中 80%以上的人已婚。数据对

     比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 这意味着,

     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 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与外出期间 80%已成家的传统农民工相比,存在很大差别,这是我们考察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不可忽略的方面。

     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

     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XX年,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 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 30 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 26%以上; 年龄在 21-25 岁之间的达到 %,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个百分点3。而XX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

     显示,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 10%。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 到%,高出传统农民工 14 个百分点 4。数据对比说明,尽管 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 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 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上升,在建筑业

     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下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 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 上升趋势, 在建筑业中呈下降趋势。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显示,XX年农民工在制造业、 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比重分别 为% 呀口%而国家统计局 XX年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 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 %、%和 %5。数据对 比可以发现: 5 年间,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上升了和个百分 点,建筑业则下降了个百分点。

     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 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

     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 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很多新生 代农民工自小就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是在农村初中一毕业 就到城市“谋出路” ,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 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使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 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 熟悉农业生产。据统计, %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活, % 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没有务工经验 6。而且,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城市,在农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据安徽阜阳 市统计,该市无地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这一群体势必将越来越大。此外,新生代农民工 大多只有一、两个兄弟姊妹, “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 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 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 7,这一点与城市 同龄职工也颇为相似。新生代农民工的四大特征: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

     边缘性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中的新生群体,一方面,因其 与传统农民工同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面临共同的社 会境遇,自然潜移默化了这一群体共有的一些特征。另一方 面,又因其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 下,而明显带有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时代烙印,同时,他们 所处的特殊人口年龄阶段又使其身上呈现出同龄青年共有 的人格特征。概括地说,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呈现出四大群体 性特征——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

     时代性的 体现:新生代农民工处在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新阶段,物 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使他们的需要层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 变;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做谋求发展的途径,不仅注重 工资待遇,而且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大众 传媒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他们能够更迅捷地接受现代文明 的熏陶,形成多元的价值观与开放式的新思维,成为城市文 明、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者、接受者和传播者。发展性的体现: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大多 20 岁出头,其 思维、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因此外出务工观 念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具有较大的 不确定性;他们绝大多数未婚,即将面临着结婚、生子和子 女教育等问题,也必然要承接许多可以预见

     及难以预见的人生经历和变化;他们大多刚从校门走出

     3-5 年,虽然满腔热情、满怀理想,但是,职业经历刚刚开 始,职业道路尚处于起点阶段,在职业发展上也存在较大的 变数。

     双重性的体现:他们处于由农村人向城市人过渡的 过程之中,同时兼有工人和农民的双重身份。从谋生手段来 看,靠务工为生,重视劳动关系、工作环境,看重劳动付出 与劳动报酬的对等,关注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工资水平的提高, 具有明显的工人特征;但是受二元体制的限制,他们的制度 身份仍旧是农民,作为农民的后代,也不可避免地保留着一 部分农民的特质。

     边缘性的体现: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 市,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却低于父辈,对农业生产 活动不熟悉,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同时,受城 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 获取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 位于城市的底层, 因此,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在观念上存在一些明显差 异,概括起来,集中体现为“六个转变” 。外出就业动机从 “改善生活” 向“体验生活、 追求梦想” 转变

     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挣票子、盖房子、 娶妻子、 生孩子”,总之,是为了改善比较饥馑的生活状态。

     而正值青春年华、职业道路刚刚开始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动机带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特征,用实地调研中一个

     26 岁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说,就是“体验生活、实现梦想” 。

     一项调查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关于外出就业的目的,选 择“出来挣钱”的,上世纪 60 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占 %,70 年 代出生的占 %, 80 年代出生的只占 %。同时,在 80 年代出生 的农民工中,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 、“想到外面玩 玩”、“学一门技术” ,以及“在家乡没意思”的人高达 %8。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从单纯要求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向追 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转变 上世纪 80 年代,农民工刚刚在 我国大规模出现时,他们外出就业的目的相对单纯——挣钱, 因而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也相对较低,甚至认为只要能够按时 足额领到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和职业健康等其他劳动权益可 有可无。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就业背景、家庭环境和 个人文化技能水平的不同,为他们外出就业创造了相对宽松 的环境,他们对劳动权益的诉求向更高层次发展。用他们的 话来说,那种工资不高、吃住不包、合同不签、保险不上、 发展不大的单位,只有傻瓜才去。他们就业选择不仅看重硬 件——工资,更看中软件——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 望乃至发展机会等。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权益相对较高的主 观诉求,既体现为当所在单位与自己的诉求存在一定差距时 “用脚投票”催发的高跳槽率上,又表现为对就业行业、就 业岗位和单位正规程度的更高要求上。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直观地体察出这种变化。

     对职业角色的认同由农民向工人转变,对职业发展的定 位由亦工亦农向非农就业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所走的从校门 到厂门的短暂历程、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他们在情感上疏离农村,从职业角色上认同实际职业 身份而非户籍身份,从职业发展定位上倾向于非农职业。一 项调查显示,对于职业身份,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自己 是“农民”的只有 %,比传统农民工低个百分点,认为自己 是“工人/打工者”的占 %,高出传统农民工个百分点;而 在上世纪 90 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中,这一差异更加明显,认 为自己是“农民”的仅占 %,这一比例几乎是传统农民工的 五分之一,认为自己是“工人/打工者”的占 %,这一比例是传统农民工的 2 倍多。另据一项调查,关于“未来发展的 打算”,选择“回家乡务农”的,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只有 %,而在当前仍旧外出就业的传统农民工中这一比重为 11%;打

     算“做小生意或创办企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 27%,

     几乎高出传统农民工 10 个百分点;打算“继续打工” 的,新老两代农民工均占到一半以上。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 定生活转变

     传统农民工近似于候鸟的打工方式和亦工亦农经历造 就了他们城市过客心理。据 1999 年清华大学对农民工家庭 的一项调查, %的农民工表示将来一定会回到家乡定居,只 有%的人表示不回到家乡定居 9。其他学者根据历年来农村外 出流动人口数据估算的结果也大致如此,即在传统农民工中, 大约有 10%左右的人逐渐在城市沉淀了下来 10。然而,据中 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报告,在新生代 农民工中,有 %的人准备将来“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 ,远 远高于 %的农业流动人口整体水平。数据对比说明,相对传 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的愿望 更加强烈。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方式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

     变

     传统农民工自我维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不高,权利被 侵犯时往往采取忍气吞声或被动恳求的方式解决。而新生代 农民工比上一代有更强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对获得平等 的就业权、 劳动和社会保障权、 教育和发展权、 政治参与权、 话语表达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权等方面,都比父辈有更高 的期待,并表现出维权态度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据 一项调查,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新生代农民工中因为怕被报 复而不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只有 %,仅是传统农民工的一半; 采取投诉行为时, 以集体投诉方式进行的, 新生代农民工为 %, 高出传统农民工个百分点 11。对外出生活的追求,从忽略向期盼精神、情感生活需求

     得到更好地满足转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有不同的生活及 精神需求。传统农民工外出务工时年龄较大,大多已婚,他 们为了实现挣钱的目标,大多不得不对情感精神生活采取忽 略或无所谓的态度。

     而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 23 岁左右, 初次务工的年龄不足 18 岁,正处于婚恋期、思想彷徨期和 情感高依赖期,他们更渴望在外出就业的同时,爱情能够有 所收获,思想可以交流,困扰能够倾诉。据国家统计局的调 研报告, XX 年,在租赁房和自有房中居住的农民工只有 %;而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住在租赁房和自买房中的比例已 经上升到 %,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他们对精神、情感和家庭 归宿的更强需求。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一部分,与传统农民工面临 着一些共同的问题,比如:工资拖欠、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不足等基本劳动权益 保障问题。同时,由于具有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特征和新 诉求,新生代面临的问题又有其特殊性。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是阻碍其在 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最大障碍据公安部 XX 年的调查,按照自身收入水平,有 %的农民 工愿意承受的购房单价在 3000 元/ 平方米以内,有 19%愿意 承受 3001-4000 元之间的单价,愿意承受 4000 元以上的只 有%。然而,据调研,3000 元/平方米的房子主要集中在中、 西部地区的县市及以下城镇,在农民工集中流入的东部沿海 地区,即便是小城镇的房价也远远超过了 3000 元 / 平方米。例如,东莞市当前的房价已经接近 6000 元/ 平方米,即使房 价相对较低的沙田镇和常平镇,房价也在 3500 元/ 平方米以上,大多数建制镇的均价在 5000 元/ 平方米以上。对比农民 工所能承受的房价与现在农民工流入集中地的房价,可以推 断,如果按照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假定他们的工 资增速能够赶上房价的涨速,按照商品价购房,新生代农民 工中最终能够实现在务工地城市购房定居梦想的比例也不 会超过 10%。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阻碍

     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关键性问题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发布的信息, XX 年城市劳动力市场 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 %,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 %。然而,据当前已有

     的调查数据综合判断,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 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三成左 右。同时,城市劳动力市场 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 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占总需求的 %,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只有二成左右。也就是说,在知 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 的背景下 , 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不能获得比 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快的发展,按照他们目前的技能水平估算, 只有大约三成的人能够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受户籍制度制约,以随迁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基 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 的现实性、紧迫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基于自身阅历和切身体验,对子女受教育 的期望都非常高。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正是为了让子女能够 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选择在务工地就业和定居。据中国 流动人口监测报告, XX 年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中, %随同父母 流动,只有 %留守农村。然而,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 仍相当突出,据教育部 XX 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农民工 随迁子女在公办小学就读的比例, 北京为 63%,上海为 49%, 广州仅为 %。学龄儿童中未上学的比例, 北京为 %,上海为 %, 广州高达 %。农民工子女半数以上都有转学经历,在转学 3次及以上的比例中,大城市最高,中等城市最少。一些城市 公办学校还存在收取借读费和赞助费等行为,而大城市最突 出。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年龄的增长,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将 步入育龄阶段,与此相伴,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也必将越来 越成为他们在务工地稳定就业、生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性、 紧迫性问题。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表明,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是 农民实现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的一个不可 或缺的基本条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要想实现在务工 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目标,必须至少享有三个层次 的社会保障:其一为解决年老和疾病时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险 和医疗保险;其二为解决失业后暂时生活困难的失业保险; 其三为防范沦入贫困境地的最后一张保障网——最低生活 保障。然而,据调查,目前新生代农民工中,享有养老、医 疗、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 %、%和 %,且不说企业的缴费标 准大多以各地的缴费下线为准,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 对象为当地城市户籍人口,农民工基本上没有享受该项保障 的权利。显然,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实际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 与他们企盼在务工地城市稳定就业和生活的诉求之间,距离 还相当悬殊。职业选择迷茫、职业规划欠缺、学习培训的需求难以有 效实现,是阻碍其实现职业梦想不可忽视的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他们带着对传媒中、 社会上成功人士的羡慕和崇拜,期盼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美 好的梦想。

     但是,他们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 思想尚未稳定、 身份认同尚不清晰,面对铺天盖地、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复杂 的社会环境,确定具体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仍旧不足;加上 家庭小型化带来的更低挫折耐受力,他们制定及实施职业规划的能力更低。同时,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据调 查, %的人表示迫切需要了解专业技能知识, %的人表示需要 学习法律知识, %的人表示希望提升文化知识,但是,由于 闲暇时间较少、下班时间较晚、学习培训机构距离较远等因 素,导致他们能够便捷、安全、有效接受专业学习培训的渠 道严重匮乏。

     在上述因素下,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目标、 就业单位频繁变换,学习培训的专业技能缺少可持续性或者 不适应市场需求。这既浪费了他们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又不利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用工的稳定。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