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有关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思考

    时间:2020-10-06 08:19:3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课的思考

     —— 快乐的音乐课

     汉庄镇明德中心小学

     摘要: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工带来极大的快乐, 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要她唱”为“他要唱”,

     进而产生持久地音乐学习动力。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课

     关键词:新课程

     音乐课 快乐 思考

     一说起音乐课,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唱歌课”,并且都是

     老师在一遍一遍的教唱。这样的音乐课与其他课又有什么区别?也许 区别就在于“音乐课不会在中考、高考的试卷中出现,它只是用来调 节紧张的学习罢了。”可是,试问这样的课堂气氛,能达到“调节” 的作用吗?而反之,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和适当的创作实践是不 是更能调动学主的积极性,更能达到音乐课的目的。

     传统观念中的教师是知识的中心。教师在学牛的心中是知识的化 身,是活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处于控制与支配地位。在新课程下,教 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成为 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岀:“未 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 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得根本转变,是 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得一个问题。” “教师的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 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真理的人。”(《学会成长》)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和学习促进者,这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 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 征,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要打破传统 的教学方式,首先就是要使教师角色从根本上改变,使学生在教师的 引导下去完成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来激活课堂气氛。

     在教学实验中,我们将所授课的五年级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在 五(1)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而在五(2)班采用新课程的授课方 式进行。授课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云南人民岀版社出版的《义务 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试用)》第九册第一单元的歌曲《清晨》。

     对五(1)班所釆用的传统教学方法:(1)无导入的直接进入主体, 让学生听教学磁带的范唱;(2)教师一遍一遍的进行教唱,直至学生 学会演唱歌曲。对五(2)班采用的新课程教学方法:(1)导入;(2) 听教学磁带的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了解,并能说出自己对歌曲 的感受;(3)由教师范唱,让学生进一步的熟悉歌曲;(4)教师教唱, 并跟随伴奏唱;(5)将学生分成三组,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以他

     们自己的方式(合唱、舞蹈、绘画等)来表现这首歌曲;(6)进一步

     对歌曲进行巩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也让

     对歌曲进行巩

     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也让

     整个课堂气氛得到很好的渲染。

     在两种不同的教学中,学生当然是喜欢第二种了。不但学会了歌 曲的演唱,而且还能表现自我,并学习到与歌曲相关的知识。并在教 学过程中,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而快乐,正是音乐课要带给学生的。

     “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 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提倡科学综合,理解多元化。”

     一、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 客观条件。因此,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 为音乐教学的内容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实现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 基础和前提。“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包括:利益美、情景美、音 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音乐教学方法的审美原则:情感 性原则、体验性原则、愉悦性原则。”而我所要提出的就是愉悦性原 则。“愉悦性是审美教育产生情感体验核优化效应得心理机制。学生 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有利于形式优势兴奋中心,变'苦学'为'乐 学',这就是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音乐教 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 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要她唱”为“他要唱”,进而产生持 久地音乐学习动力。

     二、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事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 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注意、参与及认识的一个重要的 内在因素,是推动人们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 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

     兴趣不是先天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行为最源 本的动力,人们总是对与需要相关的事物感兴趣。学习兴趣源于未知 的需要,而求知欲,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则是人的天性。而兴趣 对人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兴趣不只是某种事物的 表面关心,而是人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因此兴趣一 经形成,便会磁石般地吸引着人们去参与、从事该认识某种活动。在 基础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兴趣被置于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全 口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充分阐述了 “兴趣是学习音乐得基 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主的 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在我国最大的两个现代化都市一一北京和 上海分别制定的21世纪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方案中,更是体现了关 注和重视音乐兴趣培养的特色。上海的方案不仅专门表述了对激发兴 趣重要性的再认识,并把“加强与激发学生音乐兴趣为前提的审美基 础教育”列为音乐教育改革的第一突破点。北京的方案则提出:“作 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小学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更 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 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 中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 生感情。

     学生喜爱音乐,是因为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所谓“乐(音乐)” 即是“乐(快乐几 如果音乐能给让他们感到比数学等科学学科还要 枯燥,还要艰难,那么学生厌烦音乐课时必然的,更谈不上对音乐产 生兴趣。正确的音乐教学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 验快乐。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采取工动有趣、贴近学半半活的 音乐教材,运用灵活多样、益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创设优美宜人、 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教学环境,以及使用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方式等, 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准备充分的音乐课才是好的音乐课;使 学主感到快乐的音乐课才是好的音乐课。这也是我们所想的“快乐应 乐课”所要做到的。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

     教育出版社

     【3】《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改革方案》北京出版社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