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02-12 15:25: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蔡秋梅 王雪莲 长春工业大学

    作为推进现代化社会人类文明建设和科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当今社会越发重要。现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为主体,在深入了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研究政府在数字文化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主体层面、客观层面、中介层面展开论述,并从这三个层面出发探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策略。

    公共文化服务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针对数字化、信息化不断努力发展的新方向[1]。要利用数字技术,结合网络,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努力提升数字文化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能力[2]。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逐渐多元化,更加注重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和便利性,所以政府应及时发现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群众面临的难题,确保服务的有效性。

    数字技术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重视程度的增强,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积极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将文化信息资源转化成数字化存在形态,再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数字化文化资源进行传播,从而保证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领域,要加强数字技术与文化信息的融合发展,构建新型文化传播形式,拓宽群众文化资源的获取渠道,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有效性。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非营利性质的,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丰富,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政府为人民大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指在政府的领导下,为各单位的公共数字文化活动提供经费,保障其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网络技术,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满足群众公共数字文化需求的服务。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是指在政府的引导下,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对数字文化进行统一管理,促进各部门间的文化资源整合,不断解决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中产生的问题,推广相关文化服务平台的知晓度,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的过程。

    主体层面:社会化参与不足且缺少政策保障

    1.社会化参与不足

    国家逐步加强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的社会化引导,如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进一步加强社会参与,鼓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数字文化企业合作,提供5G新兴技术的数字服务类型。”[3]然而,就当前情况看,政府在引导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化供给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资助,缺少与社会组织的配合,缺少资金来源,同时缺少深度合作。受多种因素的限制,数字文化公共服务效率低。提高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关键在于对数字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及时传播[4]。为满足这一要求,前期政府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数字平台建设,数字文化企业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无法完成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以及后期的运行与管理,导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速度缓慢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2.统筹管理力度不足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属于新兴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各个文化机构传统的服务模式主要以阵地服务为主,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求文化机构转变服务模式,实现数字文化资源在最大范围内的共建共享[5]。然而,在我国大多数文化行业中,传统的阵地服务模式已根深蒂固,服务理念尚未完全转向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同时,由于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起步较晚,缺乏对公共数字文化的整合与管理,因此,在公共数字文化供给方面,政府机构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也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服务规范制度,导致服务偏离,影响公共数字文化社会价值的发挥。

    3.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法律保障不足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关公共文化服务的法规逐步完善,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这些法律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由行政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关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虽然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提出公共服务机构对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要做到统筹规划,建立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服务网站[6]。然而,在公共数字文化网络中,关于公共数字文化网络的安全性、数字文化资源的产权归属,以及数字文化服务的最终标准等问题,尚无具体的法律规定,难以保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精确度,不能从法律层面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

    客观层面:现有数字资源未能满足群众需求

    1.数字资源总量不足且更新速度慢

    虽然国家积极推动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不断扩充数字文化资源,但效果不佳。以“电子图书”为例,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上的在线阅读栏目仅提供280本读物,现有数字资源库中的资源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且大多以经典国学、诗歌散文为主,而当下群众喜闻乐见的读物却很少,同时资料库中很多信息时效性差,实用性不高,导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使用率低。

    2.缺乏需求表达与反馈评价

    政府未能充分利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广泛收集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未实现精准供给[7]。事实上,只有少数文化机构可以建立长期有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和公众满意度评价体系,在建设资源与提供服务之前没有对公众的需求进行调研,即便开展调研活动也是以随机调研为主,调研对象少且缺乏代表性。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为例,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登录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网页、App、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公开渠道,均未找到搜索意见反馈渠道,可见公众反馈和交流渠道少且不通畅。

    3.中介层面:资源整合性不足且缺乏知晓度

    (1)资源分布较分散,整合程度低

    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中,目前我国在提供数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缺乏对各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联机制,“资源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整体效能[8]。同时,在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加强文化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主要取决于相关文化部门是否具有共享意愿。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机构连接不紧密,不能满足大众“一站式”获取信息的要求[9]。我国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各种文化机构在进行资源建设时,缺少内部的联系和资源共享机制。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快建设文化机构和文化区域之间的综合协调机制,但是最重要的是促进各文化机构之间以及各区域之间形成资源共享的主动性,加强各文化机构以及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意识。

    (2)现有服务的知晓度低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落实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支持力度大,但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认识还不够深,要想真正投入使用,还得靠前期的宣传。缺乏科学化、专业化的推广工作,致使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不能很好地推广和运用,群众对现有服务的知晓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效果的发挥,甚至导致资源浪费。

    主体层面:构建多元供给模式,健全政策保障

    1.健全法律法规,促进服务标准化

    我国的公共数字文化发展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为了使数字文化健康发展,必须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增强业内人士和公众的责任和法律意识,使相关部门能够为群众营造一个标准的、公平的数字文化服务环境。同时,要及时规范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供给过程中的相关行为,明晰数字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提升平台在使用时的网络安全系数,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普及数字技术,让大众享受数字文化带来的种种福利,使大众能够共享数字文化,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2.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加大政府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统筹力度,对提高建设资源的整合性,打造群众“一站式”服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有一个从上到下的统一协调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长远健康发展。政府机关要统筹规划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发展,把所有的职能结合起来,站在长远角度进行建设与规划,建立健全具有可行性的制度,做到标准统一,分工明确。其次,对数字文化公共服务工作进行合理配置,对各部门的关系进行优化,打通文化数字资源的流通渠道。最后,政府要在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过程中进行全线监督,时刻监督文化内容数字化转化、平台发布以及资源流通等方面,及时发现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力,通过兴办、赞助等多种途径,既能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事业注入新资金,又能有效提高公共数字文化的供给效率,促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完善和内容的多样化。为积极推动数字文化企业参与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中,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来促进数字文化企业的参与。对于数字文化企业来说,税收减免、小额贷款等方式不但可以缓解数字文化企业的资金压力,还能体现政府对数字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态度;
    其次,要健全公私合作模式,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采用公私合作的方式,能够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丰富数字文化资源;
    最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利用群众的智慧,引导群众参与建设,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与效率,以满足大众对数字文化的需要。

    客观层面:建设服务供需协调机制

    1.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升数字资源质量

    数字资源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关键,确保数字资源的精度是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首先,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及时发现群众所需要的数字文化资源,在严格甄别的基础上,将数字资源内容及时发布到公共数字文化云平台;
    其次,要优化数字资源的购买途径,由于相关部门的财政支持力度不高,在采购数字资源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财政状况,更要把握数字资源的质量,争取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选取优质的数字资源;
    最后,要加强数字资源的管理,整合不同区域的文化机构数据库,将数据库中重复且时效性差的资料进行剔除与更新,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库,增强数据的实用性。

    2.重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群众反馈渠道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首要目标就是在满足广大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前提下,发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最大优势,实现数字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充分挖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利用价值,在各个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上建立群众意见反馈渠道,广泛收集与整理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和建议,在各个数字平台上开通相关栏目,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部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工作的有效改进。

    中介层面:推进资源整合,加强服务宣传

    1.加强资源整合,推进“一站式”平台建设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其优势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随着国家对文化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视,为促进公共数字文化平台的有效整合与资源共享,应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文化数字资源的互联互通,建立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渠道,消除文化数据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制度壁垒。因此,各个文化机构之间要建立畅通高效的数据共享关系,实现公共数字文化共建共享的目标。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加强各文化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意识,提高群众获取相关信息的便利性,努力建设“一站式”文化信息获取平台。

    2.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服务知晓度

    在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协作,牢牢抓住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口碑相传”来吸引新用户,进一步加大对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快对平台的使用频率,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扩大用户数量。通过在平台内设置社交网站以及网上邮箱等形式,为群众进行相互沟通提供机会,从而不断获取群众对平台建设的意见,增强群众的使命感,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知晓度,从而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效率。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供给数字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加油站服务指南(2022年6期)2022-07-28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科学与财富(2021年34期)2021-05-10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基于自媒体的编程服务平台研究综述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答数字创新作文(5-6年级)(2018年11期)2018-04-23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四川党的建设(2016年6期)2016-12-28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群众(2016年10期)2016-10-14数字看G20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军营文化天地(2016年10期)2016-06-15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相关热词搜索: 供给 对策研究 数字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